- 学理三棱镜:媒介批评文集
- 董天策
- 5235字
- 2021-01-06 18:55:47
联合早报网《中国早点》的言论特色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依托早报资源,借助网络平台,成为海外华文媒体的权威性新闻网站。它以第三只眼看大中华,客观报道和深度评析是众多亚太地区读者的最爱。2009年,日均页浏览量达到800万—1000万次,月平均读者超过400万人,其规模之巨、影响范围之广,堪居东南亚华文媒体之首。[1]
《中国早点》是早报网观点频道下的子栏目,划分为六个板块,周一至周六依次是北京、香港、上海、广州、北京和台北(在北京同时开设两个栏目),每日栏目固定,分别由联合早报派驻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的记者采写报道、发表评论。“由于各个地方关注的焦点有所不同,特派员都以自身所处的地域为支点,报道当地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而发表评论。因此,《中国早点》摆脱了一个地方、一起事件的束缚,呈现出多元化的姿态。”[2]过去,《中国早点》隶属于新闻频道,已有学者对其评论属性作了界定。2010年,《中国早点》与《专评》《语录》一起并入更为准确定位的观点频道,《中国早点》的评论属性更加明确。
国内学界认为,“《中国早点》作为早报网旗下的一个特色栏目(‘新闻’中的评论),它所报道的内容与中国息息相关,具有与其他栏目不同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早点》的言论特质进行分析。”[3]本文抽取2006年到2010年《中国早点》5年间的评论为研究样本,采用量化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读其特色,探究其成因。
本研究直接以2006年为样本时间的起始点。抽样方法是以月为单位,以周为分层,进行合成周抽样,2006年9月到2010年12月,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为一循环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6年的新闻评论是从9月开始的,为了便于以年为单位作横向的比较,2006年9月到12月,以上述方法再循环两次抽样。按以上方法,笔者共抽取了306篇样本:2006年共38篇,2007年共68篇,2008年共69篇,2009年共68篇,2010年共63篇。
一 《中国早点》言论的总体特色
对《中国早点》言论特色的探讨,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的层面展开。对《中国早点》评论的量化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弄清其评论议题、评论对象和评论倾向具有什么特点。统计数据表明,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治”是评论的重点议题,“社会生活”也很受重视。“政治”是《中国早点》涉及最多的议题,占总数的30.4%;其次是“社会生活”,占17.0%;“科教文化”排在第三位,占12.1%;再次是“卫生环境”,占11.1%;“经济”和“其他”均占10.8%,最后则是“体育”(4.6%)和“法制”(3.3%)。
2.评论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和“社会现象”。从评论对象看,对“政府部门”的评论占38.9%,“社会现象”也是评论较多的对象,占31.7%,其次是“其他团体”(15.7%),这些团体包括房地产商、医院、媒体、银行等以及各种民间团体。评论的对象分布也与评论的议题相符合,以“政治”为议题的评论,评论对象大多为“政府部门”,而以“社会生活”为议题的评论,评论对象大多为“社会现象”。
3.评论倾向以中立为主,批评建议为辅。联合早报的言论一向以敢言善论、客观中立著称,此次统计的结果亦然。结果显示,《中国早点》的评论,中立的倾向占五成多(50.7%),批评倾向的占26.1%,建议性的评论占17.3%,也有5.9%的评论是属于褒扬性的。
二 《中国早点》言论的写作特色
从微观上分析《中国早点》的言论特色,主要是立足于文本,从文本的评论方式或写作特色来探讨。通过研读选取的样本,发现《中国早点》的言论在文本写作上具有如下特点:
1.善用小事,引起共鸣。《中国早点》的评论,大都是以作者在当地的生活体会为缘起,或描述其感受,或由此而联系到社会民生。在笔者所分析的306篇评论中,有71篇(占23.2%)采用这样的写作方式。如《遇丐记》(2007年10月4日),从作者在街头遇到乞丐到底该不该给钱的矛盾心理出发,联系到广州市政府对乞丐和流浪人员的管理问题,作者最后并没有就此作评论,而是回归到作为普通人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感受:“自己一毛不拔,是否就会改变黑社会操控乞丐的现状?就算一个人施舍五毛钱的怜悯再‘廉价’,乞丐也有了苟活的机会。重要的是,换给自己一次抬头向前行的心安,也是对逐渐硬化了的心肠一次激活。”作者的所见所闻,实际上也是大多数人会遇到的事情;作者的感悟,不仅能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也给读者一个反思的时机。又如《危机下的街边经济》(2009年4月3日),作者发现办公室外小摊贩增多,由此说到奥运后流动摊贩的变化:“近期,一些城市开始表明,对流动小贩的管理要‘多理解、多提供方便、多疏导’。”结尾处作者用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感受:“天黑了,想到街边吃一份麻辣烫。”像这种善于观察、善于运用身边的小事来叙述的写作,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巧妙引述,态度显现。通过引述媒体或其他的观点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也是《中国早点》的言论特色。数据分析表明,占21.9%的评论都引述媒体或个人的观点。这种引述并不是简单地引述他人口述或报道的事实(关于事实或数据的引述被排除在统计之外),而是一种观点、一种态度。如《需要被娱乐的时代》(2006年11月23日)一文,从黄健中的桃色新闻和张钰的公开性爱视频事件出发,论述娱乐新闻打情色擦边球的现象,作者引用《信息时报》和《南方都市报》的观点:“舆论指出,央视的地位独一无二,靠的就是垄断(《信息时报》)。在整个中国传媒领域,‘它的语态整体上显得高高在上’,也因此央视的选秀节目《梦想中国》总被拿来和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对比(《南方都市报》)。”又如《谁才是公寓的主人?》(2006年10月25日),对广州20家公寓楼盘的业主委员会主任向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广东省业主自治条例》建议草案一事,引述《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相关评论:“《南方都市报》则发表《业主自治要做中国基层民主的训练场》的社论,指出行政部门对基层群体事件的高度敏感,过去不断阻拦和压制业主自治;但业主所要的不是骚乱,所争的只是安居乐业的生活目标。”作者自己的观点虽然只有结尾短短的一句话,但实际上,在该作者引用上述两家媒体的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态度也跃然纸上。
3.善用成语,展现中国风。《中国早点》所蕴含的浓浓中国风,也体现在标题上。数据分析表明,21.4%的评论标题采用成语,如《欲拒还迎》《一山二虎 谁是老大?》《浓妆与淡抹》《击壤而“歌”还是鸣鼓而攻?》。评论的标题如此中国风,栏目的标题也独具匠心。如驻广州的记者专栏叫“南言之瘾”(2006—2008年)和“岭南悟索”(2009年以来),北京的则有“京城偶寄”(2006—2009年)和“京选视界”(2010年至今)。这些中国风的标题一方面体现出作者的汉语功底,另一方面也让读者倍感亲切。
4.善用数据,追求准确性。数据也是《中国早点》的特色之一,24.5%的评论都引用数据。这些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专业调查公司或网站等,不仅让新闻事实更加清晰简明,也增强了评论的说服力,显得有理有“据”。在《香港“80后”与求签》(2010年2月16日)一文中,关于香港区政府对“80后”的态度,作者引用数据说:“根据港府早前公布的资料,截至去年11月30日,有25个咨询及法定组织有委任30岁或以下人士为非官方成员,占同类机构仅6.4%。”以此来论述香港“80后”实际上并未受政府重视。统计数据的引用,既是作者评论的依据,也增加了评论的可信度。
5.巧用对比,融会贯通。通过对同一个地区的不同事件进行对比,通过对不同地区的同一事件进行对比,是《中国早点》评论的又一特色。统计结果显示,25.8%的评论采用了对比或类比的手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实际上有很多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对比,可以引人深思,也可以给人启迪。由于早报是新加坡媒体,在《中国早点》中的一些评论中,作者会同时阐述新加坡也会出现的现象或做法,形成看问题的一种对比视角。如《上海“压床”难 新加坡找到“出路”》(2009年8月19日)提出,中国医疗急救行业“一床难求”的现象,新加坡曾经也面临过:“曾几何时,新加坡相关部门也作出提醒,小病不要到医院急诊室去,应就近接受治疗。而李总理星期天提出加强急诊医院和社区医院的相互联系,让病情稳定但仍需康复疗理的急诊医院病人转到附近的社区医院去,以腾出病床来。”通过新加坡对同样问题的解决措施,作者希望:“这样的做法相信也能引起许多上海人的共鸣。”
三 《中国早点》言论特色的成因探讨
《中国早点》为什么会形成如上所述的言论特色?这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本研究所分析的样本以及早报网本身来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策略”与中华情结
从评论议题看,除“政治”这个议题外,《中国早点》的评论对“社会生活”也非常重视;从批评对象看,“政府部门”和“社会现象”居多;从评论的标题看,超过五分之一的标题都采用了成语;从评论的方式看,超过五分之一的评论,来源于作者在当地的亲身经历。
从这4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作者对当地细致观察的态度。如果不是驻扎当地,深入观察中国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显然很难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这种对中国社会的深入洞察和细致体味,与早报网的“中国策略”和中华情结有密切的关系。
2003年,《联合早报》及早报网推出关于中国报道的改革。这个改革的背景,则是当年不少新加坡公司、市民纷纷看好中国市场,准备在中国拓展业务。因此,早报网在这一年也制定了自己的“中国策略”。《中国早点》是配合增设的《早报中国》而写的新闻短评。对此,早报网高度重视,《联合早报》派驻中国的特派员也增加了一倍。中国成为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对新加坡而言,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坏有直接响。相同的中华文化以及中国的快速发展等一系列历史的、现实的客观因素,让“中国策略”显得尤为必要。[4]
除了媒体自身的定位外,早报网还有浓厚的中华情结。新加坡的华人占总人口的70%以上,且早报网90%的读者在海外,这90%的读者中绝大部分都是华人。因此,对内对外,早报网都有着庞大的华人读者群。德国学者迪特·森格哈斯认为,同一个文明内部交流的问题,它的前提是同一个文明的共享性、亲近性。[5]因此,早报网想获取广泛的受众关注,还需要获取这种共享性和亲近性。
《中国早点》的文章来自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等地的记者和通讯员,这些人长期在各自所在的城市生活,所写的评论或紧扣时事热点或贴近当地民生,都是作者的观察所得,有感而发。如《中国早点》下的子栏目“南言之瘾”,是记者在2006年到2008年期间在广州所写。子栏目“京城偶寄”是由专栏作者2006年以来驻扎在北京所写。因此,评论中所涉及的“小事件”,都是当地读者可能会遇到的,这种深入当地体察社情民意的做法,极大地拉近了媒体与读者的距离,并在长期的接触过程中,让读者潜意识地将它视为一个中国化的媒体。
2.“局内人”与“局外人”
从评论的倾向看,中立的评论占了一半,批评建议性的评论也超过四成;从评论方式看,引述某些权威媒体或个人观点的文章也占了五分之一,引用数据的文章也占了五分之一。全面、公正、客观是早报的言论特色,其评论的倾向、观点的引述以及数据的引用,都能体现这个特点。客观的事实和独特的观点相结合,是《中国早点》也是《联合早报》的最大特色。这种特色得益于作者的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方式。
首先,作者长期在中国生活,成为“局内人”,对身边的许多微小事件都有观察与体会,往往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而早报网浓厚的中国情结,也为让作者成为“局内人”增加了文化上的归属感,使得他们既具有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又以中国文化为归依。
其次,由于早报网是新加坡的媒体,敢于触碰一些中国内地媒体避讳的问题。喻国明教授认为,“所谓的传媒竞争,在很大的程度上比拼的是其社会能动属性的发挥状况。传媒在市场竞争中的价值大小,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能动性在多大程度上为推动人们正确地判断形势、优化地做出行为决策,打上多少自己作为资讯渠道的烙印。”[6]因此,正是有着作为“局外人”的利益距离感,《中国早点》更容易提供一些多元的观点,使得报道更加客观,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法制、民生等问题发出代表相当一部分华人利益的声音。这也是《中国早点》深受华人读者欢迎的原因。
最后,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会面临一些相似的问题,所谓“旁观者清”,作者能从一些意想不到的视角去进行评论,同时,通过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为读者提供不一样的观点碰撞。
总之,《中国早点》作者这种“局内人”与“局外人”融为一体的双重身份交织,既让华人读者具有同源文化的亲近感,又能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与观点。
(原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8期,与研究生昌道励合写)
[1] 周爽、姚鸿珂:《疫情暴发时的网络新闻——基于人民网、文汇网、联合早报网的对比分析》,人民网,http://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0608/150618/10622529. html,2009年12月21日。
[2] 温晔:《解读联合早报网下的中国早点》,《东南传播》2009年第11期。
[3] 温晔:《解读联合早报网下的中国早点》,《东南传播》2009年第11期。
[4] 赵振祥:《东南亚华文传媒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477—478页。
[5] 王积龙:《网络媒体如何打造注意力经济》,《新闻界》2005年第5期。
[6]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上),新浪网,https://tech. sina.com.cn/me/2003-01-24/1516163074.shtml,2003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