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E-SCIENCE范式的科研组织重构
- 陈凯泉
- 1641字
- 2021-01-05 12:27:25
前言
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变革甚至重塑各个行业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在科学研究领域,分布式协作网络技术使身处异地的科研工作者可以协同开展工作,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虚拟研究社区、虚拟实验室、虚拟研究团队迅速建立起来,科研情报和知识分享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当代的科学研究对科学数据也愈发表现出高度的依赖,正如图灵奖获得者吉姆·格雷(Jim Gray)所言,当前的科学研究正在转型为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数据的汇集与共享受到广泛重视,各学科都高度关注科研数据的开放性和研究过程的透明性。在上述背景之下,英国研究理事会时任科学技术办公室主任John Taylor于1999年提出“E-SCIENCE”,以代指信息时代科学研究的新形态。“E-SCIENCE”概念的提出促使各国在科研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巨大,过去二十年以来,科研网络、大型科研数据库、开放式科研平台等已在日常科学研究中获得广泛采用,“E-SCIENCE”这种曾被视为理想式的概念转化成为当代科研的具体范式,在中国常用科研信息化代指“E-SCIENCE”这种新型科研范式。
本书共分九章,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科研信息化项目的案例进行分析,系统梳理了E-SCIENCE科研范式下科研组织的新形态,提出了E-SCIENCE科研范式下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模型,详细论述了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构建模式、运行管理机制及技术支持策略。E-SCIENCE科研范式使科研组织走向网络化和虚拟化,正转型成为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这种组织普遍表现为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契约制度规范的科研资源共享为基础、组织结构网络化和扁平化、科研工作并行展开这四个基本特征。已有的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案例主要采用了星型、自组织网络化和松散联盟式的网状化三种结构。E-SCIENCE科研范式下科研工作者不仅停留于对模拟仿真系统、数据加工处理软件等软硬件平台的工具性依赖,还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学术同行开展科研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个体学术研究的社会资本。E-SCIENCE科研范式获得成功有赖于三个方面:一是协同科研组织在构建阶段需选择目标一致和能力互补的合作伙伴并签订保障学术信任的合作契约;二是在组织运行的协同研究阶段要综合运用多种沟通方式构筑学术互信,以此保障知识共享;三是支撑组织运转的虚拟研究环境应能提供高质量的学术资源吸引参与者,功能设置上应主要服务于学术社区的建设,使协同科研组织内的成员有社区归属感。
中国科研信息化经过多年建设与积累业已形成扎实的软硬件基础,但面对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层化学术组织架构,中国应首选在传统科研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加入支撑科研协作的平台,构建承载丰富学术资源的虚拟研究环境,应正视制约中国构建与运行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各种制度因素,尤其是要打破科研文化中资源竞争多于学术追求的局面,消除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建设与运行中的资源约束,逾越跨学科研究的制度障碍。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无法改变研究组织内科学家的社会分层,不能打破关键资源向优势学科和精英科学家聚集的马太效应,所以要合理设定基于网络的协同科研组织的功能预期。E-SCIENCE科研范式还需要融合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从而实现深度沟通,科研工作者不能沉迷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虚拟化而忽视了研究对象的实在化,要时刻防范E-SCIENCE所带来的数据失真及网络安全风险。
本书在撰写和成稿过程中得到了南京大学桑新民教授的悉心指导,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牛振恒研究员为本书提供了科研信息化的政策文件、典型案例等宝贵资料。本书在调研和资料收集阶段,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平教授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还有其他多所高校、研究院所的教授和专家为本书撰写提供了诸多见解独到的指教。在此一并向以上各位专家致以诚挚的谢意。还要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多年来对本人科研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王玉静编辑的辛苦付出保证了本书的如期出版,也要感谢本人的研究生刘宏、郑湛飞积极参与了本书的修改和校订工作。
由于科研信息化的相关技术发展迅速,“E-SCIENCE”科研范式下的科研组织形式和技术支持环境还在不断丰富和优化,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读者谅解和指正。
陈凯泉
202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