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下营村 陈秀助背母观戏

象山县定塘镇东南方向的牛头山下,有一个依山傍水风光秀美的村庄下营村。一条终年川流不息的山溪,自南向北直奔河海。村外田畴连片,稼穑葱茏,水稻、西瓜、甘蔗、柑橘等作物瓜果四季飘香,河浜水塘里浮萍连天,鹅鸭成群,漂亮整洁的农家庭院旁,桃、杏、橙、石榴等果树年年硕果累累,原生态的景观让四方来客流连忘返。

据村中老人口传,明代官方曾在该地设立抗倭营寨,故有上营、下营地名传世。但时世久远,营寨遗址早已湮灭,昨日的刀光剑影与国恨家仇也被今天的千顷稻粱所覆盖。下营立村要追溯到清康熙年间,村内四大姓氏之首的陈氏太公,一路从河南经福建、苍南、玉环迁徙来象,与罗、许、蔡三姓太公携手合作,一同披荆斩棘,围涂造田,经过几代人的垦荒拓园,繁衍子孙,最终形成人丁兴旺的村落。

象山地处半岛,夏季常有强台风侵袭,狂风掀瓦,暴雨如注,经常造成海水倒灌、屋塌人亡的惨剧。下营先祖围涂造田、创家立业的艰苦可想而知,在长期对抗大自然的博弈中,陈、罗、许、蔡四大氏族齐心协力、众志成城,自然而然形成了团结一心、和睦相处的乡风民俗。据村中长者回忆,为了加强家族力量,从祖先三百年前立村至今,四姓人家之间保持通婚习俗,现在村中一千七百多人口,一半以上不出三代就能攀上姻亲关系。

据《陈氏族谱》记载,其传世家训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礼者伦也,以礼相待,和谐民族,安定社会。“礼”是儒家文化的精髓,由此衍生了“忠、孝、节、烈”等处世观念。及至今天,在陈氏宗祠的门前廊柱上,依然清晰地挂着“敦亲睦族自强不息,厚德载人世代昌盛”的楹联。下营村的民风淳朴敦厚,村民讲究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各大家族长期奉行敬老爱幼、孝悌为先的做人原则,应该与祖先的立身训诫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村子里至今还口口相传一个“陈氏孝子”的故事。

清末年间,陈氏第五代传人陈秀助子承父业,除了耕种读书,居家生活推崇孝悌为先。由于父亲早逝,是母亲含辛茹苦一手把他拉扯成人。等到儿子成家立业,母亲已经年近高龄,行动不便。不过母亲有一个喜欢看戏的爱好,陈秀助为了讨母亲欢喜,不计忙碌,只要听闻本村或近邻乡间有做戏的讯息,都要为母亲梳头洗脸,拾掇干净,不管路途远近和时间早晚,每次都恭恭敬敬背着母亲去祠堂观戏。乡村做戏,一般每天安排下午和晚上两场。吃过午饭,远处祠堂内的开戏锣鼓响彻往日宁静的乡野,熙熙攘攘跑去看戏的人们,总能望见逼仄的里巷深处,一位衣衫简陋的青年,一步一步,背着白发老母,缓缓融入看戏的人流。

“陈孝子背母看戏来了!”还没迈进祠堂大门,孩子们就在大呼小叫。村中族人,看到陈秀助如此孝顺母亲,十分敬佩,大家都相互推让,把戏台下最方便的位子让给陈家老母落座。有一年冬季,天气出奇地寒冷,滴水成冰,陈秀助发觉母亲虽然看戏看得入迷,但手脚被冻得乌青发麻。他愧疚不已,可惜囊中羞涩,就嘱咐妻子卖掉家中母鸡,换来一只火囱篮,填好炭火,供母亲取暖。除了看戏,陈家老母还长期念佛吃素,陈秀助就背着母亲到各处寺庙庵堂拜佛敬香,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违拗母亲的心愿。因为家中日子过得并不宽裕,陈秀助把母亲照顾得体面,自己却常常穿着一双木拖鞋,戴着破笠帽,披着旧衣衫,面对乡人惊异的眼神,泰然自若。时间长了,怕家中妻子心生不满,说出什么不合孝道的话语,或者流露怨色,他就唱孝顺歌给妻子听,几乎是进家门唱,出家门也唱。孝顺歌又叫《花名宝卷》,歌词写的都是敬老人孝父母的:天地日月娘最亲,门前大树好遮荫;家有老人多福分,儿孙孝顺不忤逆;不求官来不求银,只望娘亲乐一生……陈秀助以此让妻子与自己一同孝顺母亲。

陈秀助的孝道行为,给当地的乡风民俗带来了积极影响。三百余年来,下营村村民始终坚守族规祖训,尊老爱幼,感恩图报,一家有难,八方相助。下营村五六百户人家,其中近一半是陈、罗、许、蔡四姓后人,其余均是后续进村的杂姓。四大姓中,陈、罗、蔡三家先后在村中东、南、西三方建造了本族宗祠,逢年过节用来祭拜先人,追念祖德祖恩,或者聚众集会议事,做戏娱人。为了凝聚民心,团结大族外杂姓村民,营造和睦乡风,陈、罗、蔡三家牵头全村乡亲,共同出资在村东南角建造一座占地五百平方米左右的“行馆”,供一半以上的族外村民作为祭祖议事的活动场所。他们提供这种平台,希望通过演戏、唱书、集会议事种种形式,让世间许多行善积德、尽忠尽孝的故事传说和行为准则代代传承。

下营村一村三宗祠加一“行馆”的古建筑格局和规模,在象山县境内鲜有,二十几家姓氏在同一个村庄里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相处几百年的情景也不多见。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古朴的民风孕育了淳厚的乡情,如今的下营村,为实现和谐社会和建设文明乡村写下了动人的篇章。

(文:赖赛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