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长台村 夫妻双孝著声年

长台村位于江山市长台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长台古称嵩高,一条嵩溪弯弯曲曲、汩汩淙淙流淌了千万年,孕育着古村的文化,见证着古村的历史,记录着古村的沧桑。据考证,早在3500年以前,已有人类在长台土地上从事农业、渔猎活动,长台村就坐落在营盘山商周遗址旁。目前,村内村民以朱姓和柴姓为主。据《江阳嵩高柴氏宗谱》记载,后梁开平三年(909),先祖仲苏、仲景二公迁居嵩高,繁衍生息,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长台先人在这块土地上筚路蓝缕,安居扎寨,击壤而歌,既创造了厚重的历史,又造就了非凡的业绩。自宋至清,长台耕读成风,名人辈出。一些学者雅士率先办学,先后创办了“嵩山书院”“高斋书院”“长台嵩高科进两等小学”,以教育培养子孙。由于学风鼎盛,长台的学者官宦不断涌现,文史佳作连连。据不完全统计,自唐代以来,长台科举得中者,有文进士50人,武进士4人,文举人51人,武举人30人。被列入《宋元学案》的南宋理学名士柴禹声、柴禹功、柴瑾、柴卫,被称作“柴氏四隐”的南宋爱国文人柴望、柴元亨、柴随亨、柴元彪,以及清乾隆年间曾任台湾总兵、福建陆路水师提督、太子少保的柴大纪都出自长台。长台山水哺育下的一代代、一批批有志之士,谱写的一页页、一篇篇灿烂文化,令人刮目相看。

文风鼎盛的长台同样是美德千年传。人们常说:“尽孝难,双孝尤难。”然而在长台这一地方却一直流传着一对夫妻矢志不渝、善始善终、诚心服侍祖母和父母的故事。在清代末期,长台村中心建造了一座“双孝坊”石牌楼,以纪念这对夫妻双孝事迹。

话说清乾隆十五年(1750),江山县长台这里有一位12岁的少年,叫朱尚聪,字作谋,从小懂事孝顺,除帮助料理家务外,还苦读四书五经。人们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尚聪父亲因农作劳累过度患了肺病,多次咯血,而家中除了年迈的祖母和多病的母亲外,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弟和一个妹妹,家中许多重担自然落在朱尚聪肩上。

一日,父亲旧病复发,咯血不止,朱尚聪为父端水递巾,敲背摩肚,服侍在父亲身旁。请来的大夫把脉后告知病人,应用人参等中药煎煮服用,才可好转。可长台一庄、二庄均无人参,需要到县城才可买到。偏偏那天狂风暴雨,可是朱尚聪吃过中饭,二话没说,怀藏药方和钱币,卷起裤腿,头戴笠帽,冒着大雨直奔江山县城。

从长台到江山县城的官道有二十多公里,途中除和睦、清湖几个大的村庄外,要经过强盗经常出没的荒凉冷清的花园冈、草场冈,还要经过和睦木板桥和清湖浮桥。12岁的朱尚聪顾不得害怕,一心只想早点赶到县城买回人参等中药,救治父亲。他一路小跑,几次摔倒,一身汗水伴着泥浆,终于在下午5时赶到县城,东问西寻,好不容易从一家中药店买回人参等中药。他忍住饥饿,又冒雨赶回,一路摸黑,到家已是半夜。在家等了大半天的母亲,见全身泥浆的儿子顺利到家,才放下焦急的心。当夜,母子两人将人参切片,与其他中药一起置入药罐子中,用文火熬制,随后朱尚聪将人参汤一匙一匙地喂入父亲的口中,才安心休息。

在父亲生病期间,朱尚聪的父母在祝礼镇(小清湖)为他找了一位徐姓童养媳,比朱尚聪大一岁。朱尚聪与徐氏像姐弟一样,相互恭敬,起早贪黑,操劳着农活和家务,服侍好祖母和父母,照顾好年幼的三个弟妹,一家八口人倒也融洽和睦,亲密无间。

宋代政治家王安石诗云:“病身最觉风霜早,归梦不知山水长。”朱尚聪父亲的肺病毕竟严重,五年后逐渐恶化。一日,他的父亲对服侍在床边的朱尚聪和童养媳徐氏说:“我料不久就要升天,最放心不下的是你们的祖母、母亲和弟妹,只有靠你们俩早点结合,我才能安心闭目。”没过几天,朱尚聪的父亲终于挺不住病魔的折腾,驾鹤西去。朱尚聪与徐氏悲痛欲绝,焚香呼天。老祖母年老体弱,悲伤得一直躺在床上。其母更是悲苦,连续几天哭泣,哭瞎了双眼。老年丧子,中年丧夫,少年丧父,三大凄惨事全落在这家三代人身上。

刚满十七岁的朱尚聪在亲友们的支持和指点下,按照农村习俗,体面地安葬了父亲,同时又遵照祖母、母亲的意愿,与徐氏结婚,成为全家的顶梁柱。

二十多年来,朱尚聪夫妻忙里忙外,任劳任怨,在田间劳作中,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在家务生活中,克勤克俭,布衣素食;在孝顺长辈中,奉命唯谨,恭敬顺从;在照顾弟妹中,披肝沥胆,体贴入微。一家人其乐陶陶,十分融洽,赢得全村人的羡慕和敬仰。

然而,朱尚聪的祖母毕竟年龄大了,加上儿子病亡之痛,长久压抑在心,体质越来越差,尽管儿孙绕膝,孝风满堂,但终扛不住年迈体弱,最后以八十六岁高龄去世。

朱尚聪的母亲由于双眼已瞎,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摸索进行,行动极为不便。有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朱尚聪的母亲一人在房间里烤火,不料柴炭烧着裤脚,直到闻到焦味,才喊人救急。尽管朱尚聪的母亲腿上烫伤不重,但他们夫妻俩仍然心有余悸,尤其是徐氏一直心痛和自责。一日,徐氏与朱尚聪商量,决定从即日起,自己与婆婆共睡一床,以便就近照顾婆婆。从此,这位瞎眼的婆婆,炎夏火热,有儿媳扇扇,赶蚊子;严冬腊月,有儿媳暖着被窝;半夜如厕,有儿媳小心搀扶;闲坐着,有儿媳面对面谈村庄里发生的新鲜事。这位双目失明的婆婆逢人便夸儿子儿媳好,没有他们的细心照顾,自己这老太婆早就倒下了。隔壁邻居的婆婆、大妈都说,朱尚聪的母亲虽然双眼瞎了,但比眼睛好的人还开心、还幸福。整个晚年,朱尚聪的母亲确实过得很舒心、很温暖,最后也以高寿而终。

朱尚聪在读私塾时,就对《颜子家训》的“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等警句牢记在心。尽管祖母、父母均已不在了,他仍以身作则,教育好子女,携助弟妹,与妻子徐氏相互体贴,共同支撑着这个家。他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兄嫂孝义的感染下,也是忠心耿耿,吃苦耐劳,尊重兄嫂,爱护侄儿,最后各自成家。

善有善报,孝有大福。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和清道光三年(1823),徐氏和朱尚聪先后以八十三岁和八十五岁的高寿安详离世。朱尚聪、徐氏夫妻子孙众多,共拥有五个子女十三个孙子,他们的后人也逐渐昌盛,使孝道家风代代相传。里人叹为观止,广为传颂,纷纷效之。

清道光四年(1824),省提学将朱尚聪、徐氏夫妻的事迹上报朝廷。皇上听闻之后十分感动,下诏拨款旌表。当地士绅和里人便在长台大门楼前圳顶,用优质青石建造“双孝坊”石牌楼。一时间县内外官宦、文人纷纷前来瞻仰,并慷慨而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双孝赞》和《双孝诗》,后又汇集成《双孝录》一书。其中内阁学士礼部侍郎江苏学政朱方增在《双孝赞》中写道:“所生无忝,相敬如宾。鉴废于乌鸟,表可陈情。凛适所於鸣鸡,礼可从事。望金篦而疗疾,抚黄口以成人。鹿车共挽,允推白璧之双;马磨承颜,为谱蓼莪之什。”表达了对朱尚聪、徐氏夫妻的敬仰之情。撰写《双孝赞》的还有兵部侍郎浙江学政朱士彦、衢州知府谭瑞东、杭州知府成世瑄、湖州知府董梁、金华知府汪廷献、衢州知府江伸等官员。同时,翰林院修撰户部主事朱昌颐、江西兵备道费履升、直隶州州判孔传曾、仁和县文人沈正潜、溧水县知县刘佳等为朱尚聪、徐氏夫妻作了《双孝诗》。其中刘佳在诗中写道:“重堂垂老日,双孝著声年。一自成佳偶,相谐在性天。淳风遐迩播,成事古今传。锡类颁丹诏,咸钦至行全。”

嵩溪潺潺,牌坊巍巍。以孝为宗的传统美德,在长台村民中深深扎根,并一代接一代传承着、弘扬着、发展着。

(文:戴明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