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村故事·礼仪道德卷
- 洪千里
- 2720字
- 2021-02-08 14:23:54
松阳靖居村 千年古风今依然
在松阳县城东部层峦叠嶂的山谷之中,有一个被称作松阳出东门第一大村的靖居村。村落四周是四座玲珑的小山,靖居村如同聚宝盆中的一颗明珠。靖居村地处交通要道,坐落于松阳县城通往处州府城古驿道的要冲之上。松阴溪支流之一的靖居源由东向西穿过村子,松阴溪上目前唯一一个仍在使用的渡口就在这里。离村口还有一段距离的水口处是一座建于清代的堤坝,据说守护着村庄的风水。仅百余米的堤坝上是一排拔地参天的古树名木,不仅风景迷人,也如同码头的系缆桩,留住过往的船只。
这个古色古香的山村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古代的时候被称作蓉川,后来又改名净居。清咸丰年间,有高人写了一副对联,“靖以献无忘靖境,居以安自求居义”。村民大呼绝妙,又将村名改为靖居。
村中如今仍有将近三十栋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散落于蓉川古驿道的两侧。古屋背山面溪,坐北朝南,典型的徽派风格,在斜风细雨之中,如同水墨画一般。屋中的雕刻细腻精致,有着非凡的寓意。比如靖居村李家老宅上间梁枋雀替上雕刻的并非常见的吉祥物,而是一对乌鸦,那乌鸦的嘴上,衔着一条昆虫,飞过来喂给羽毛已秃的老鸦,小乌鸦正衔食反哺老鸦。古人以为幼乌能反哺老乌,故称乌鸦为“孝鸟”,这雕刻说的正是孝乌反哺。道光年间的李姓先人,苦心设计如此感人的“孝乌反哺”的经典形象,雕刻在上间前厅梁枋的雀替上,旨在对儿孙进行尊亲养亲的孝道教育,实在是用心良苦。在靖居村,孝道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
目前村中村民主要有包、李、汤三大姓氏,几百年来三大家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说起村中的孝道文化,还要从最早来到这里筑屋开田定居繁衍的包氏家族说起。据《蓉川包氏宗谱》记载,村中包姓村民的先祖正是被称作包公的北宋大清官包拯,包拯的第五世孙包仁迁居至松阳蟾湖,而靖居村包姓始迁祖包景贤是包仁第八世孙。村中包氏宗祠中堂门厅的横匾上,题写着“孝肃遗芳”“祖德流芳”“古风依然”等尊祖崇祖的题额。孝肃,即包拯的谥号,寓意是包拯后裔要继承包拯的遗训,发扬包公的孝肃美德。
据史记载,包拯长大后是极为孝顺父母的。他29岁时考取进士甲科之后,本可做官,朝廷派他远去江西建昌任职,但是包拯考虑到父母年事已高,不可远离,应在父母身旁尽孝,奉养双亲。因此他向朝廷请求改派安徽,后在安徽和州任职。包拯双亲年岁渐高,生活难以自理。包拯毅然告退,在家孝敬侍奉父母。待父母去世后,包拯才重返仕途。与包拯同时代的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称赞道:“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北宋皇帝宋仁宗也御赞说:“包拯,尽孝于家,竭忠于国。”
松阳包姓始迁祖包仁,同样事亲尽孝。包仁隐居蟾湖之后,乐游山水,虽然有济世安人之志,不过最看重的依旧是父母。据靖居包姓族人口耳相传,靖居始迁祖景贤公,晚年临作古时遗言儿孙:“将其葬到母地去;祖母潘氏葬在她娘家垵畎山场。”儿孙遵其父祖遗愿,葬景贤公于二十都树梢庄内塘坞,祖妣安葬在垵畎大平头山。至今已越六百五十多年,而今坟茔犹在。
作为包拯的后人,包仁、包景贤可谓是孝子贤孙,继承了包拯的孝肃美德。从此,靖居村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成为风气,《包氏宗谱》《松阳县志》对此多有记载。
包厚甫,号廷良,讳朝聘。包厚甫自幼失怙,全靠祖母叶氏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祖母年老之时,久病卧床不起,包厚甫心如刀割,他衣带不解,侍祖母以孝。
汤廷丰,家境贫寒,待父母却十分孝顺,因此闻名乡里。弱冠时,汤廷丰父亲病重,他夜不解衣,侍奉父亲。汤廷丰吁天呼地,祈求以身代父,更是要割股疗亲。父亲去世之后,他哀毁骨立,十分悲伤。他的母亲便劝诫他说:如果有一天你能自强自立了,就可以告慰你父亲的亡灵,光哭又有什么帮助呢?听闻母亲这一番话,他终于走出悲伤,谨遵母亲的教训,勤劳节俭,终于成家立业。
包殿芝,字圣瑞,自幼丧父,侍奉慈母,极尽孝道,全村之人有目共睹,邻里都称他是真正的孝子贤孙。
包惟政的女儿包氏,自幼孝顺父母。她母亲去世之后,她父亲准备将她出嫁。她知道后,对父亲说:父亲如今单身一人,弟弟尚且年幼,我如果出嫁了,你们要依靠谁呢。于是,包惟政的女儿决定留在家中,担负起养家的重任。父亲得病之后,她不离左右,服侍在身旁。包惟政去世之后,她又以礼相葬。
这样的故事在靖居村还有很多,民国版《松阳县志》还记载了靖居孝子包登辰的故事。包登辰(1814—?),字龙溪,据说武艺超群。他射箭能百步穿杨,振臂纵腿就能越高墙,还能背负重三百余斤的石锁绕天井一周,大气不喘一口,一时间声名远扬。清咸丰八年(1858)六月初九,太平天国石达开率军来到靖居村,得知包登辰武功过人,要强征他入伍,包登辰却不肯答应。于是石达开部将便威胁要杀死他的母亲,夷平全村,威逼包登辰就范。包登辰为保他母亲和全村的平安,不得不跟随石达开的部队离去,一直没有回来。
据传,靖居村早在明代中期,就建有“申明亭”。谁家儿孙若有忤逆长辈的言行,就会被传唤到申明亭,一听说理,一受训斥,直到逆子逆孙认错悔改,才让其回家。包登辰离开之后,村人为感念包登辰的孝行,撰写“靖以献,毋忘靖境;居之安,自愧居仁”的对联,每逢节庆,便张贴于“申明亭”大门,以示志念。
因为包登辰随太平军而去,他的儿女和宗侄担忧受到株连,被清政府惩罚,便举家匿居在丛林深处的大塔村。十数年之后,儿孙建房,其大门门额仍以石板作门楣,刻上“丹阳旧家”四字,以彰显儿孙不忘祖,也旨在宣称大塔包氏是包拯的后裔,源头祖地是不可忘却的。
原来包氏的太公,名包诠,又名佶,字志真,后辈尊他为太公。包氏太公唐朝时曾任过朝政大夫、兵部尚书员外郎。他最早占籍于丹阳,诠公定居于此并发脉。丹阳当属包氏最早的祖居地,乃包姓源头所在。包姓后人造房时,特请石匠在门楣刻上“丹阳旧家”,以纪念祖宗,意谓人不能忘根。可以说,孝在靖居包氏族人之中已经深入骨髓。
如今,村中包、李、汤等姓同居一村,甚至同居檐下。加之各姓间的通亲,有的已成了儿女亲家,还有因收养关系而生出的亲缘关系。岁月悠悠,数百年间几大家族混居一地,习俗相互浸染,包氏族人重孝的家风也影响着其他几个家族。村中几大姓氏的堂号,都源于孝道。包姓、汤姓的堂号为“孝思堂”,李姓的堂号是“追远堂”,均有祭祀先人、表示追念之意。李家老屋中堂祖龛两旁,如今仍然悬挂着一百八十年前后代歌颂祖德的木制楹联,其文曰:“天地献奇文章星斗;祖宗垂训礼乐诗书。”这副对联点出了靖居村孝悌教育程度之深,儿孙们依旧以此为荣,且服膺胸中。村中老人还常常念叨起祖辈们那些悠悠往事,言谈之中也显露出无穷的乐趣和无比的荣光。
靖居村中孝父母,重孝悌,友兄弟,睦邻里,受桑梓称颂者众,且代有传人。孝顺父母,敬重老人,在这传统古村落中,早已相沿成俗。
(文:毛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