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博士的新书《批判与建构: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研究》即将付梓,邀我作序。我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为她学业上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是西方近代政治哲学史的重大问题,其中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又堪称问题中的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研究论著颇多。大致说来,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较之前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其一,她不是把个人视为抽象的权利主体或自我意识主体,而是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认为社会尤其不可理解为拒斥个人特殊性的纯粹普遍性、公共性原则。其二,她站在更高的精神观点上,超越个人与共同体的二元对立,把资本主义现实中的个人原则和社会原则一体化入异化世界的界面,证明现代个人和现代社会其实服从着相同的物化逻辑。其三,她证明了在全新的“真正人的”世界图景中,人的全面发展的个性存在与其社会性存在是内在统一的。

刘睿的研究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重新钻研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除了向前追溯不同历史时期共同体思想的发展演变,向后探析当代学界关于共同体问题的最新研究,作者重点分析了马克思关于“虚幻共同体”“抽象共同体”和“真正共同体”这三个重要概念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对“虚幻共同体”的批判表现为一种最彻底的“前提批判”,即对分工的批判。一方面,分工使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劳动过程与劳动成果的占有相分离,从而使私有制成为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分工使人的力量和社会关系变成与人对立的物的力量和关系,使个人屈从于等级、阶级和各种虚假共同体。马克思发现,现代社会的这种新型共同体已经变成个人实现其私人利益的手段和工具,以至于无论人们支持个人原则还是社会原则,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本身总归服从着私有财产、个人利益最大化和资本积累的物化逻辑。由此,马克思领悟到最重要的问题是社会的经济结构,他的共同体思想也由此进入对“抽象共同体”的批判。

“真正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理论思维的反思性和创制性的对象。马克思认为解决物化逻辑向人的自主性转变的关键是一种新制度的创制,即想象和创制一种与现代社会的物化逻辑完全不同的人之为人的自由的存在逻辑,在此基础上重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是“自由的联合”。所谓“自由的联合”意味着,在这种联合中个人不是作为私有财产的拥有者,而是作为人的内在财富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者以及人的作品与现实的创造者而存在。只有“联合起来的个人”才能在现有物质财富的客观基础上超越私有财产的物化逻辑,即:使财富的生产和占有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并使之变成联合的物质条件。因此,真正的个人凭其自身而据有人之为人的全面本质,真正的共同体则据有这种人性本质的实现形式,因为真正个人的“有个性的”存在是以成为特定共同体成员为前提的。

刘睿的这部新著是以她的博士论文为基础修改扩充而成。共同体问题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必须具有坚实的思想史功底和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作者在这两个方面付出了长期艰苦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尽管书中还存在着各种不足之处,但作者显然已通过这本书的写作奠定了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的良好基础,令人欣慰。我希望刘睿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在未来的学术之路上取得更大的收获。

张盾

2020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