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脱贫攻坚调研报告.盐池篇
- 张风林 王林聪
- 3028字
- 2020-11-30 10:52:32
(二)盐池的自然生态和资源状况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地处陕、甘、宁、内蒙古四省七县(市、区、旗)交界地带,西与灵武市、同心县连接,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相临,东与陕西省定边县接壤,南与甘肃省环线毗邻,自古就有“西北门户 灵夏肘腋”之称,是西北商贸活动的“旱码头”,也是宁夏的东大门。地理坐标东经106 °30′—107 °47′,北纬37 °04′—38 °10′。全县南北长110千米,东西宽66 千米,总面积8522.2 平方千米。这里农耕、游牧文化交融,既有秦汉时期的长城墩堠,又有近代革命的历史遗迹;既有中原的农耕文化,又有塞外的游牧文化;既有陕北的“信天游”,又有西北的“花儿”、内蒙古的草原文化。这里经过改革开放和脱贫攻坚的春风沐雨,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精神面貌大为改观。这里土地、牧草、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县城距首府银川市132 千米,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盐池县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北接毛乌素沙漠。南部为黄土丘陵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20%,海拔1600—1800米,沟壑纵横。北部为鄂尔多斯缓坡丘陵区,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海拔1400—1600米,地势开阔平缓。县内无险峰峻岭,无大江河流,天高地阔,地广人稀。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冬冷夏热,平均气温22.4℃,晴天多,降雨少,年均降水量不足300 毫米,且多集中在夏末秋初。年均蒸发量高于2100 毫米,约为降水量的6—7倍。年均日照2901 小时,光能丰富,日照充足温差大,冬夏两季气候迥异,平均温差28℃左右,秋冬交接之际,昼夜温差可达20℃。
全县天然草原面积835.4万亩,有可利用草原714万亩、耕地133万亩,是宁夏旱作节水农业和滩羊、甘草、小杂粮的主产区。境内分布的野生中药材有130多种,野生甘草、苦豆草面积分别达到235万亩和300万亩。所产甘草品质好、药用价值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95年盐池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甘草之乡”。盐池县是全国滩羊集中产区和宁夏畜牧业生产重点县,2003年被国务院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滩羊之乡”,2005年成功注册“盐池滩羊”产地证明商标。全县滩羊饲养量达315.7万只,滩羊肉、二毛皮享誉海内外,以滩羊为主的畜牧业已成为盐池的“一号产业”。盐池因滩羊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盐池滩羊肉三上国宴,滩羊肉专营店达226 家,品牌价值达68亿元,品牌影响力位居2018年中国区域农业畜牧类榜首。盐池县建立了以滩羊为主导,黄花、牧草、小杂粮、中药材为辅助,适合家庭经营小品种为补充的“1 +4 +X”特色产业体系,培育扶持以种植、经营甘草为主的家庭农场6 家、产销合作组织15家,打造了王乐井狼洞沟、冯记沟平台等3个万亩甘草采种基地,抚育种植以甘草为主的中药材6万亩。加大扬黄灌区节水改造和结构调整力度,全县完成高效节水种植42.3万亩。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9.8万亩,黄花8.1万亩,每年种植以荞麦为主的小杂粮40万亩,以滩羊为主的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80%以上,盐池县被列入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018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6.68亿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685元,同比增长11.9%。
盐池县是宁夏重要的煤炭石油储藏和生产区,有矿产14种,矿产地56 处,其中大型矿床4 处,中型矿床9处,小型矿床14 处,矿点29 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石灰岩、石膏、石英砂、砂砾石、池盐、芒硝等。地上有土地、光热、风能三大资源。初步探明煤炭储量82.5亿吨,石油储量总资源量2.5亿吨,天然气储量8000亿立方米。白云岩储量268.5亿立方米,石灰岩探明储量5.4亿吨,石膏探明储量16.5亿吨,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300万千瓦,年太阳总辐射量5740兆焦/平方米。全县有煤矿6家。中石油、中石化在盐池登记勘探区块总面积为8445平方千米(中石油6560 平方千米、中石化1885平方千米),基本覆盖了盐池全境。截至2018年,中石油、中石化在盐池开发石油生产井5000 余口(生产的油井累计达2987 口),天然气探井114 口,主要分布在大水坑镇和麻黄山乡,开采原油累计1400万吨,产值达500亿元以上。2017年原油产量达150万吨,产值达45亿元以上。
生态建设是盐池立县之本,1978年盐池县被国家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重点县,2002年率先在全区实行封山禁牧。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在不同时期努力探索盐池的发展道路,特别把生态建设作为求生存、谋发展的首要任务,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建设、治理、管护和经营同步的原则,依托县域地貌特点,按照“北治沙,中治水,南治土”的发展思路,以防沙治沙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为重点,全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盐池。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世行贷款宁夏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草原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重点工程。人工造林每年以10万亩的速度推进,累计完成“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造林任务365万亩,封育84万亩,林木保存面积达325万亩,天然草原面积达835万亩,林木覆盖度、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1%和71%。全县森林面积19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1.3%。200多万亩的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治理,100亩的明沙丘基本消除。与10年前相比,年扬沙天气由54天降至9 天,实现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逆转。盐池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绿化先进县。
全县人口城镇化率为53.23%,户籍城镇化率为37.6%。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3.47 平方千米,控制区面积为43平方千米。县城道路总长度达118 千米,敷设排水管线总长141 千米,城市人均拥有道路广场面积为20.9 平方米。县城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为539.1公顷,园林绿地面积505.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95公顷,园林绿化总面积达1514.26 公顷。人均城镇公园绿地面积为17.76 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02%,建成区绿化率为37.55%。县城水冲式厕所51座,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中转站12座,污水中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30吨垃圾渗滤液处理厂1 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93%,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7.5%。截至2017年年底,城市集中供热站3 处,建设换热站34座,累计供热管线长度为190.3 千米,供热面积达376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率80%。拥有道路路灯4625盏,主干道城市亮灯率达98%。有廉租房2343套,公租房 2285 套,经济适用房 1212 套,安置房2454套,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8%。规模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207.5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45.2 平方米。建立了以县城为中心,3 条高速公路为骨架,10 条国省级干线公路为依托,县乡公路为支脉的“三纵八横”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截至2018年年底,全县通车总里程达3358千米,其中国省干线及高速公路为13 条756 千米,农村公路186 条2602千米,公路密度达39.4 千米/百平方千米,实现了所有建制村村村通硬化公路,自然村通硬化公路率为80.63%,城乡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重点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等重点水利项目。盐环定扬黄渠道改造工程顺利竣工,建成了杜窑沟、隰宁堡、石山子水库并投入使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7.65 平方千米。大水坑镇、麻黄山乡等8个乡镇102个行政村的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实现全县农村常住户安全饮水普及率100%。深入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新建及改造配电线路636 千米。实施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实现全县无线通信4G网络和金融网点全覆盖。累计实施了大水坑特色小镇和惠安堡、高沙窝、麻黄山、青山、王乐井5个美丽小城镇建设,新建、改造德胜墩、宋堡子等美丽村庄67个,坚持每年集中打造20个美丽村庄,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县中心村美丽村庄建设全覆盖。完成“十一五”和“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2937户9606 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519 户1602人。完成农村危窑危房改造12095 户,实现全县所有农户危窑危房改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