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汉代钱币的形制和钱文

一、五铢钱铸行前的钱币

半两钱始铸于战国晚期的秦国,钱上有“半两”二字,重如其文,但铸钱数量不多,流通范围也并不广。战国和秦代的半两钱,外形为圆形,穿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多数穿口正面大于背面。钱币正面边缘多为弧形,铸有钱文。背面平素。多见面范,背面可能于石板或其他平滑的材料上铸造而成。钱币铸造总体较为粗糙,浇口较大。“半两”文字书写古朴,“半”字下横与“两”字上横均较短(如图1)。

图1

秦统一中国后,在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的同时,半两钱也作为统一的货币被推广至全国。秦代半两钱钱轮圆净,钱面平整,无上凸下凹现象。穿方正,边缘整齐。半两钱采用范铸,但只有面范,背面平素。钱文书体方折,字形规范,书法秀丽,笔画粗细均匀(如图2)。此时,钱上所铸“半两”二字中的“半”字下横和“两”字上横均有加长的趋势。而从秦代半两钱实物看,虽然法定记重单位为半两,即十二铢,但是大多数钱无法达到这个标准。相应地,在钱币流通中,实行了千钱为一畚的货币管理,来解决半两钱大小、美恶混杂的问题。秦代半两钱有变小的趋势,但总体而言,钱重还是秦钱的基本特征。

图2

汉初继承了秦代的货币制度,沿用秦半两钱。而钱重难用,也成为了阻碍货币流通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初高祖令民铸钱,约重三铢。但很多钱达不到这个重量,最小者钱径仅有0.5厘米,时称“荚钱”。钱上“半两”二字如秦晚期之写法,文字清晰,“两”字中的结构有简化为一竖一横的情况。从出土的钱范实测看,荚钱重量不及二铢,穿的宽度与钱径比例较大(如图3)。钱身轻薄,大小不一,缺乏统一规范。

图3

放铸的结果,是钱币大幅度减重,流通中钱币量大增,物价快速上涨。据《史记·平准书》记载:“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第1417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前186年,汉代铸行八铢重的半两钱。八铢半两钱钱体较平大,钱径约3厘米,制作比较规整。“半两”二字写法与秦代不同,大多数钱上“半”字二横等长,有的下横如上横一样两端上翘,此为汉半两的写法(如图4)。

图4

前182年,又铸行五分钱,即重量为半两五分之一的钱币。其重量为2.4铢,尺寸略大于汉初荚钱。前175年,又因“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史记·平准书》第1419页)。文帝四铢半两钱较以前的半两钱规范许多。其钱文清晰方正,书体纤细秀丽,“半”字两横平齐。有外郭,部分不明显,形如隐郭,个别穿有郭。钱径2.3~2.5厘米,穿宽0.75~0.85厘米,重2.6~3.2克(如图5)。

图5

前140年,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三铢钱形制脱胎于四铢半两钱,钱文为“三铢”二字,文字清晰方正,书体纤细秀丽,且多有面郭。

前136年,罢三铢钱,又行半两钱。武帝时复行的半两钱,文字清晰方正,“两”字中的部件和笔画多有所简化(如图6)。钱币正面有面郭者较为常见,背面则平素无郭。总体上,此时的半两钱与文帝四铢半两钱相比,钱径与重量都有缩减,铸行时长为18年。

图6

前118年,令郡国铸五铢钱。而在五铢钱铸行之前这段时间,概括来讲,钱币形状采用圆形方孔,一面是钱文,另一面是素背;钱币制作多不规整,有的钱正面有内郭或外郭,但没有形成定制;钱文写法虽有变化,但使用的字体都是小篆。

二、西汉五铢

从元狩五年(前118)始,令郡国铸五铢钱。到元鼎二年(前115),行赤仄五铢钱。再到元鼎四年(前113),铸币权归属中央政府,专行上林三官五铢钱。在短短五年间,西汉经历了三次钱法变革。

郡国五铢钱实行各国分铸,其规格在全国或有统一规定。钱径一般为2.6厘米,穿宽为0.9~1厘米,钱文为“五铢”。钱币正、背面皆有外郭,钱穿正面无郭,背面有郭。五铢钱的发行使我国铜钱加外郭的形制得以确立,外郭有宽度不一,厚薄也不一的情况。至于赤仄五铢钱,其郭厚且整齐。三官五铢钱则沿用了前期五铢钱的形制特点,制作比郡国五铢钱更加规范。三官五铢钱一般钱径为2.5厘米,穿宽为0.9厘米。为使钱型统一,在铸造工艺上采用祖范、母范和子范“三范翻铸”的严格的铸造方法,保证了钱币整齐划一。

郡国五铢钱的钱文书写要求并不严格,故钱文字形复杂。其“五”字两竖画相交有呈直线者,有作缓曲者,有作弯曲者,甚至有弯曲特甚或至变形者。“铢”字“金”旁字首或作“◇”形,或作“△”形,“朱”字上画方折。其中,“五”字两竖画作斜直相交者,为郡国五铢之独有;“铢”字中竖特别长者,也只见于郡国五铢钱。

赤仄五铢钱“五”字两竖画仅采用了郡国五铢钱缓曲相交的这一种写法。

三官五铢钱“五”字也采用了缓曲写法,但实际上多为微曲,与赤仄五铢钱小有区别。“铢”字“金”旁多不清晰,字首有的为“◇”形,有的似为“△”形。“朱”字上画皆作方折,这一点自赤仄五铢钱以来,已成定制。钱范刻制并不十分精细,文字笔画较粗,钱肉表面亦不太平整。

昭帝时五铢钱“五”字两竖画弯度较之武帝五铢钱略有加大,且有明显靠拢趋势,“铢”字“金”旁字首三角锐长。宣帝时五铢钱“五”字交笔末端有明显内收,竖画相交之后已趋于左右平行,字形略显瘦长。到了神爵年间,“五”字字形宽,左右两竖平行。“铢”字“金”旁字首呈“△”形且锐尖,“金”字四点近圆而小,“朱”字方折。整体来看,此时期“五铢”二字排列整齐,刻画纤细、端正清晰。可以确定“五”字竖画平行的写法,是元康以后才形成的。元帝时五铢钱“五”字竖画更加弯曲,上下两端亦明显放宽,字形上呈两个相对的子弹头形(参见蒋若是《秦汉钱币研究》)。

自元狩五年改铸五铢钱到元鼎四年由三官专铸,再到西汉结束,五铢钱形制上基本无大变化,仅钱文“五铢”二字在书写上略有不同(详见表1)。

“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用得最久最成功的钱币。史家说它轻重适宜,一点也不错。中国自进入货币经济后,使用过的钱币非常多,大小不等。重的如齐刀在四十公分以上,轻的如汉的荚钱,还不到一公分……自从元狩五年采用五铢钱以后,不但这五铢钱本身,在七百多年间是中国主要的货币,就是在唐武德四年废止五铢以后,新钱的大小轻重,仍是以五铢钱为标准,离开这标准就失败”(彭信威,第115页)。“自西汉的五铢钱发行以来,历代都想保持这重量……所以西汉的五铢在清末还有流通”(彭信威,序言第12页)。“五铢钱不但大小轻重适中,而且是一种先进的形制,特别是外郭的采用。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这就可以保护钱文,使得不容易磨损……自采用五铢后,外郭的形制就稳定下来了”(彭信威,第115~116页)。外郭自此成为了中国钱币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西汉五铢分类钱型简表(1)

三、新莽钱币与东汉五铢

公元6年,王莽居摄,开始货币改革。公元7年,铸一刀平五千、契刀五百、大泉五十,与五铢钱并行。公元9年,罢刀币和五铢钱,铸小泉直一,同大泉五十并行。公元10年,推行了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宝货制。这些举措使币制变得极为复杂,大部分货币无法流通,仅大泉五十和小泉直一为主要流通货币。公元14年,又废大小泉,铸行货布和货泉。八年间四次货币改革,在众多货币中,只有大泉五十和货泉铸造量较多,而且流通最广。

大泉五十在莽钱中流通时间最长,共14年。因实行郡国铸钱,故钱型变化颇多。大泉五十采用了圆形方孔形制,一般钱径2.7厘米,穿较小,为正方形,宽0.7厘米左右,穿的面背均有郭。钱币的面积较五铢钱、货泉更大。货泉是值一小钱,在莽钱中传世量最大。货泉同样采用了圆形方孔形制,钱径约2.3厘米,穿宽0.6厘米左右,重五铢,穿背面有郭,穿正面存在有郭和无郭两种情况,穿较五铢钱要小。货泉由于钱名吉祥,和大泉五十一样,后世民间也多有铸造,甚至还可能存在一定的民间流通。值得注意的是,穿正面铸郭,始于莽钱的大泉五十。

东汉建立,初用莽钱。建武十六年(40),复行五铢钱。建武五铢钱大体以西汉三官五铢钱为范本,一般钱径为2.6厘米,穿宽0.9厘米,钱正面穿无郭,背面穿有郭。灵帝中平三年(186),铸行四出五铢钱。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铸小钱,东汉币制开始崩溃。总体而言,东汉五铢钱尽管官私铸造情况复杂,质量、符号、文字粗细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脱离建武五铢钱的形制。

东汉建武五铢钱写法与西汉三官五铢略有不同,“五铢”二字较宽大,文字清晰,笔画较细,布局疏朗,与郭无挤压现象。“铢”字“金”旁字首略呈等边三角形,“金”旁四点或作短竖,“朱”字上画圆折,中竖有时高出“金”字(图7)。东汉中期以后,文字笔画较粗,与以前笔画纤细不同。

图7

王莽的货币改革,可以说起初是对五铢钱的一次反叛,但货币规律同他开了一个玩笑。在王莽创造出的货币中,与五铢钱有同样形制和重量的货泉铸行量最大,其次是与五铢钱有同样形制特点,规格和重量大一些的大泉五十。除此之外的货币,均没有得到百姓认可,没有实现广泛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