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百花齐放的好时代

老子:中国的哲学之父

【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国人。他还有一个名字叫“老聃(音dān)”,传说,他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曾担任过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专门向老子问礼。

老子的作品名叫《道德经》,又名《老子》。这本书只有五千言,但是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容,有朴素的辩证法。这本书被译成一千多种语言,是世界上少有的广泛传播的古籍。

【《老子》名句】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读:两个相邻的国家可以看得见,听得到对方国家里的鸡鸣犬吠,但是两国之间的人直到老死也从不往来。这并不是说老子排外、自闭,而是他对一种淳朴民风的向往。

知足之足,常足。

解读:只有知道知足,才会经常感到满足。有人曾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快乐和不快乐都是欲望所致。有人锦衣玉食,觉得万事不称心如意;颜回身居陋巷,但是自得其乐。其实,只要经常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心存感激,就很容易感到快乐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解读: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穿行驰骋。柔能克刚,水滴石穿。一个微笑能化解误会,一声问候能尽弃前嫌。学会以柔克刚,方能无往不利。

有和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读:有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反而存在,长和短相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互依赖,音和声相互促进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是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每一个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解读:军队是不吉利的工具,不是君子该用的,只有到不得已之时才能动用它。战争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人类的自相残杀,任何人都应该尽一切力量避免战争的发生,因为它是文明的毁灭者,是人性的刽子手。

大器晚成。

解读:宝器都形成得很晚。成大事者也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能成功,所以大器晚成,但是要早有所准备,不是等到老了再准备,那就太晚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解读:最大的声音听不见,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这也是老子的哲学思想,现在我们多用它来形容真正的大师朴实无华,真正的学问简单明了。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之。

解读:因为他什么都不争,所以没有人能争得过他。“壁立千仞,无欲乃刚”,只有真正无欲无求,才能达到坚强、勇敢、强大的境界。

善用人者为之下。

解读:真正善于用人的人总是非常谦虚,从来不自高自大。唐太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来不自以为是,总是虚心求教,所以他被称为“千古一帝”。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解读: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人才算明智。人贵有自知之明,很多错误,往往就犯在不自知上。客观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当你了解了自己,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也就会缓解了。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解读:最上等的善就好比水,水滋润着天地万物,却与世无争。水的智慧,有谦逊、持之以恒、柔软坚强、善于适应环境等,水的品质正是人人向往的美德。

【老子故事】

孔子问礼

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听说老聃博古通今,我打算去会会他,你要不要一起?”南宫敬叔同意了,于是他们两人就去见老子。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孔子先是和他讨论了一番,后来又在老子的介绍下访问了大夫苌弘,学习了礼乐庙会礼仪。几天之后,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一直送到村外,并对他一再嘱咐。

孔子走后,对着一条大河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如同流水,一去不回。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话,不以为然地说:“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只有贪心的人才会感叹啊!”孔丘解释:“我实在惋惜我没能为国家、社会做点什么而已。”

老子手指着滚滚的黄河,对孔丘说:“你要学一学水的德。”孔子说:“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对万物都有好处,但是它从不争功;水虽然很温柔,但是又很坚韧,滴水石穿。”孔丘听后,恍然大悟。老子说孔子果然是一个可以培养的青年。后来,孔子就离开了老子。

回到鲁国之后,弟子问起孔子的学习心得,孔子说:“老子的学问深不可测,他是我见过的最值得学习的一个人!”

庄子:生命有限,精神永恒

【庄子其人】

卢梭、梭罗、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劳伦斯、德里达……这些名声响彻西方大地的大学者,他们无不在自己的著作中承认:自己的学说,是受了东方两千年前哲学家庄周的影响。庄子对于他们,是一剂解开心灵迷惑的灵药。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这本书就是庄子的思想录,其中的精神也在于强调自然,不要蒙蔽了自己,给人生加上太多枷锁。庄子的学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所以,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名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解读: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惫不堪!我们一向提倡要努力学习,但是庄子认为,学习的本质并不是知道得越多越好,知识不能成为人的装饰,而要为人生所用。如果仅仅为了获得知识而不停追问,到头来反而让人的心灵钝化了。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解读:有能力的人会操劳,睿智的人会忧虑,只有什么都不会的人也就因无所求而感到满足了。在庄子和老子的观点中,都有无为的思想。他们说一个人只有对什么都无欲,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快乐。老庄的人生观念,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悲观主义,而是一种超脱、豁达的追求。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解读:全世界的人都赞美他,他也不会因之而振奋;全世界的人都诋毁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沮丧。有修为的人,能够超然物外,宠辱不惊,内心安宁而从容。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解读:从自然的观点来看,任何事物都没有贵贱之分。因为每一样东西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生命,这些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如果能这样看世界,就不会被外表的好坏迷惑。

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解读:手上操作很顺利,与心中所想很配合。比喻很熟练地做一件事情,即“得心应手”。

好面訾(音zǐ)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解读:喜欢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喜欢在背地里诋毁别人。所以那些不善于说好话的人,往往是内心比较诚实正派的人。

去小智而大智明。

解读:去掉小聪明,往往就能得到更大的智慧。做事情偷工减料、寻找捷径并不是什么聪明的举动,还是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才能领会到生活的真理。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亦死次之。

解读: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灰意冷,人生命的结束也不如它可悲。生命结束了,但是信念还会存在,人活着没有信念,就如同行尸走肉。

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解读:如果水积得不够深的话,它就不能承担大船的重量。只有基础牢固,才能胜任重大的事情,而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打好基础。

【庄子故事】

庄子钓鱼

有一天,庄子拿着渔竿在濮河边钓鱼,这时两个驾着华丽马车的人走过来,对庄子说:“请问您是庄周先生吧,我们是楚国的大夫,君王派我们来,请您前去做官。希望您能随我们前往,到了那里,富贵荣华就不用提了。”

庄子拿着渔竿,连头也不回地说道:“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君王用锦缎把它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庙的堂上,早晚还向它朝拜。请问,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

那两个人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

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

于是两个官员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墨子:中国的脊梁

【墨家其派】

我们通常认为,科学是和西方紧密相关的事情。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进行了各种物理实验,西方人认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开端莫过于此了。但是,比阿基米德早两百多年,中国也有人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做得更加深入。他研究了几何光学、杠杆原理、声音传播,还善于制造各种机械,这个人就是墨子。

墨子是我国最早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哲学家,虽然他懂得各种各样的技术,但他认为技术是为保卫和平、抗击侵略服务的。所以人们对他“兼爱”“非攻”的思想更有印象,也更加敬佩。他反对战争,为了宋国不被楚国侵略,他奔走数千里,劝服楚王收回出兵的命令。他爱世人,不计远近亲疏,不分老少贵贱,他眼中没有国籍和等级的分别,只有人类共同的命运。所以后世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墨”,当时也有“非儒即墨”之说。他的学说也融进了民族的血液,成为我们爱好和平、团结互助等高尚品德的古老渊源。

和孔子一样,墨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也将墨子的言论总结成了一本书:《墨子》。《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包括墨子的言行;另一部分称作墨辩或墨经,是后期墨家的思想,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

墨子的伟大思想也为他带来了很多美誉。如胡适认为,墨子“也许是中国出现的最伟大的人物”,鲁迅称他为“中国的脊梁”,梁启超曾感叹:“欲救中国,厥惟墨学!”

【《墨子》名句】

兼爱。

解读:不分等级,不分身份地位,不分国家地域,对所有人都有爱。在墨子的思想中最宝贵的就是“兼爱”的思想。在战国时期,到处都是战争和杀戮,但是墨子却提出了超越国界、超越当时争权夺利的思想的大爱。我们从古代起,就是一个主张相亲相爱、不分彼此的民族。

非攻。

解读:反对用武力攻打来解决问题。墨子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他爱好和平,也珍惜所有人的生命。我国也一直是一个反战国家,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和普通百姓莫不痛斥战争的危害。或是“少小离家老大回”,或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或是“旧鬼烦怨新鬼哭”,无一不是在呼唤安宁的生活。

节用。

解读: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墨子是一个具有超前思想的人,本来古人强调厚葬,用隆重的葬礼和随葬品表示自己对故人的尊敬和爱,甚至拿活人来殉葬。但是这样会给普通家庭造成负担,如果连活人的生活都成问题,又哪里有财宝跟随死人下葬。于是,墨子提出要薄葬,节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积累财富,变得强大起来。

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

解读:在考虑问题但无法得出结论的时候,就从过去推知未来,从已经显现的推知尚不知的。谋略的关键,就在于推断,而推断的关键,就在于把握信息。同样的信息到了不同的人的手中,其含义就不一样,这就是谋略深浅的区别。

志不强者智不达。

解读:意志不坚定的人,他的智慧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坚持下来,志向毫不动摇,我们的才华也就能在坚持的过程中慢慢地展现出来了。坚持,就是给潜能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解读:从政的人,说什么,就要去做什么。言行一致,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推行正道。但是很多政客,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所以不受人尊敬。

贫者见廉,富者见义。

解读:一个人在贫穷的时候,最能看出他是否清廉;一个人在富贵的时候,最能看出他是否仁义。因为贫穷而贪污或者盗窃,因为富贵而挥霍或者清高,这都不是君子所为。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解读:读书人就算有学问,也当以行动为本,不要空谈夸耀。把书本上的道理变成行动,才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万事莫贵于义。

解读:没有什么比道义更加可贵的了,人之所以有君子小人之分,不在于财富,也不在于容貌,而在于是否讲道义。道义是社会的保护伞,没有了它,人就将失去道德的庇护,陷入是非纷争。

【墨子故事】

偷窃病

有一天,墨子给楚国的君王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他自己牛羊满圈,厨师想怎么用这些牛羊做饭菜都用不完,他自己也完全不缺吃少穿。但他看见人家家里做饼,还要顺手牵羊,说可以充足他的米粮。您说这到底是他粮食不足呢,还是他有偷窃病?”

君王听了回答说:“这是他有偷窃病。”

墨子便说:“今天楚国四境之内的田地空旷荒芜,想种都种不完,光是管理川泽山林的人就有数千以上,数都数不过来,这已经算是富国了吧。但是现在见到宋、郑的空城,还想顺手窃取过来,这种行为与那个偷窃人家的饼的人有什么不同?”

楚王听了以后说:“确实如此。”

荀子: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荀子其人】

历史上的官员大都是读书人出身,我国有着古老的教育史,战国时期的荀子,是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大学校长”。

《史记》中记载荀子在五十岁的时候游学于齐,在那里办了中国最早的学术机构“稷下学宫”,担任主要领导,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后来到了楚国,春申君封他为兰陵令,春申君退位后,荀子也退休了。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入室弟子。

荀子重视学习,倡导终身学习。学习不是天才的专利,专心致志的人,即使头脑不是很聪明,也能达到很高的境界;相反,即使是天才,假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

孔子提出了“仁”,孟子提出了“义”,荀子就在两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礼”。今天的《荀子》一书,大部分内容都是荀子自己的著作,也有一些是门人增加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荀子的思想。

【《荀子》名句】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解读:学习是永远不能停止的,青色颜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青色颜料比蓝草要鲜艳多了;冰,是水冰冻而成的,但是冰比水可要冷多了。荀子善于从生活发现学问,他看到什么,就能联想到其中的道理,并鞭策自己要积极学习新知识,他是最早提出“终身学习”的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解读:刻几下,歇一歇,这样下去,就是一块糟木头也刻不断;但要是不停地刻下去,就是金石也可以被刻空。一个人如果有了恒心和毅力,看起来很困难的事也能办成;反之,就算是很容易的事情也办不成。螃蟹有尖利的钳子,但没有恒心,浅尝辄止;蚯蚓柔软无骨,却能用身躯挖出一个大洞。这之间的差距,不是能力上的,而是意志上的。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

解读:要知道千年以前的事情,先要了解眼前的事情。有一个很好的生活常识的积累,古人生活中的很多疑惑也会解决,没有生活常识仅凭空想,做出来的学问是不可信的。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

解答:一国之君的本职是选用贤人,臣子的本职是处理职责以内的事务。君臣各有分工,每个人只要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办好就足够了,越俎代庖,则得不偿失。

涂之人可以为禹。

解读: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大禹那样的圣人,这和“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一样的道理,只要普通人修身明德,也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解读:君子博学,而且每天反省自查,就能聪明有智慧,行为没有过错。懂得及时反省,就能避免今后犯更大的错误,就像电梯要经常检修,才能安全运转。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解读:路虽然近,不走的话也不能到达;事虽然小,不做的话也不能完成。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光说不做的人,什么也干不成。

悍戆(音zhuàng)好斗,似勇而非。

解读:身体强壮但是呆头呆脑的,只知道与别人打斗,这样的人看起来很勇敢,其实不是。真正的勇敢,不是在力气上胜过别人,而是在修为、智慧上能够感染别人。

【荀子故事】

集市之游

相传,荀子活了九十八岁,是一个长寿的学者。他曾到学术风气很好的齐国讲学、游历,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主讲。

荀子住在稷下学宫的时候,闲暇时经常出来逛街。临淄是一个大都市,很繁华热闹,一条街上有各种作坊,叫作百工之廛(音chán),也就是今天的市场。荀子信步走到一所染坊前,只见染匠正在那里卸车,车上装的是一包包的草,于是荀子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呢?”

染匠看到荀子的一袭青衫,说道:“老先生,这就是我们用的蓼蓝,你身上穿的衣服就是用它染成的。”

荀子抓了一把放在手里,摸了摸,又看了看手指,说:“我的手上也没染上色啊。”

染匠笑着说:“天下哪里有能直接做染料的草呢?我们得先把它熬成汁,凝结后就叫靛(音diàn)青,那才能染布,靛青比蓝草要鲜艳得多啦!”

荀子点点头,又踱到旁边的木匠作坊,看木匠正在用墨斗画线。只见匠人把染上墨水的线从墨斗里“咕噜咕噜”地抽出来,绷在木板表面,轻轻一弹,一道笔直的墨线就出现在木板上,旁边的匠人接下来按线把木板劈开。荀子指着地上的一段弯木头问匠人说:“这是做什么用的呢?”

木匠说:“这就是组成轮子的‘牙’,你看,每一块‘牙’都有确定的弧度,几块这样的‘牙’合在一起,正好拼成一个完整的车轮。”

荀子问道:“这木材,天生就是这样弯曲的吗?”

木匠笑着说:“老先生,这怎么可能呢?这些木材原本都是直的啊,运来之后,要先按尺寸锯成段,然后用火烤,边烤边把它弄弯,然后按图样固定住,几天之后,它就不会再弹起来啦。老先生,天下哪里有生来就适合做车轮的木材呢?都得需要我们木匠把它弯成合适的形状啊!”

“集市一日游”给荀子的感触很深,从此他更加注意从生活中学习,向别人请教了。

法家:国家秩序的维护者

【法家其派】

孔子、墨子他们几乎都是在说人要懂得自我约束,但人的自觉性是不稳定的,如何来保证社会的秩序、保证大部分人的生活呢?于是人们就想到了法律。

历史学者都认为,虽然中国历来强调儒家学说,讲究礼义忠信,但是直接起到让国家长治久安作用的,还是严明的法律及其强有力的执行措施,这就是先秦法家学派所主张的“法治”。韩非子是法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帝王之学”的创始者。

韩非子出生在战国七雄之中最弱小的韩国,是贵族子弟。他曾与李斯是同窗,跟着荀子学习。但是韩非子的思想不同于荀子,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主张清简无为,君臣各司其职。

目睹了韩国的日趋衰弱的情形,韩非子曾多次向韩王进谏,希望韩王变法图强,但始终都未被采纳。失望的他写了《孤愤》《五蠹(音d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言的文章,详细说明了他的法治思想。

虽然他有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写起文章来气势逼人。郭沫若曾将他与战国其他名人的文气对比,说:“孟文犀利,庄文恣肆,荀文浑厚,韩文峻峭,各有千秋。”今天所存的《韩非子》一书,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他本人的文章。

【《韩非子》名句】

自胜谓之强,自见之谓明。

解读: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韩非子这个人说话结巴,所以他很少和别人争辩,他自知在说话方面自己不占优势,不如著书立说,下笔成文。这可以说他是“明”的;他多次劝诫韩国国君,但是得不到重用,后来他放弃了自己的家乡韩国,前往秦国。能够超越这种狭隘的国家观念,为大统一做准备,先要超越自己的私人情感。这可以说他是“强”的。清朝的名臣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做人最终的就是“明、强”,韩非子的观念一直流传了几千年,今天也依然是有价值的人生参考。

道私则乱,道法则治。

解读:以个人为道就会混乱,以法律为道就会秩序井然,太平无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就是让每一个部件有序运转的润滑油。国家的法律越是明细、权威,社会的情况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

善张网者引其纲。

解读:善于撒网捕鱼的人,总是抓着网的主要的绳撒开。做事情也要抓住主要问题,不要把精力放在细枝末节上。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解读:长达几千丈的大堤,会因为小小的蚂蚁洞而崩溃。比喻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因为小事情而造成大的失误。

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解读:不能被戳破的盾牌与无所不穿的长矛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不然就自相矛盾了。说话办事如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就很容易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去好去恶,明臣见素。

解读:君王不表现出自己的喜好,也不表现出自己的所厌恶之处,臣子们就能表现出自己的真实面目了。上有所好,下必校之。所以领导者应该慎重自己的言行,而臣子也应该直言不讳,才符合君臣之义。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解读:袖子长,跳起舞来就很好看,资金多,生意做起来就顺利。有一个好的条件,做起事情来就得心应手了。

诚有功,虽疏贱必赏;诚有过,虽近爱必诛。

解读:确实有功劳的话,就算是平时疏远、身份低贱的人也要奖赏;确实有过错的话,就算是和自己关系好、自己又非常喜欢的人也要惩罚。“法不阿贵”,只有赏罚分明,才能保证法律的权威。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解读:家族有固定的产业,赶上饥荒的时候也不会挨饿;国家有严格的法律,就算面临危险也不会亡国。法律是保护国家的工具,如果法律没有了价值,社会就会失去公正,国家也就危险了。

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

解读:做工的人老是改变自己的行业就做不出成绩来,任何成就都是积累而成的,如果总是朝三暮四,缺乏耐心积累,就很难有所成就。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解读:和氏璧不用五彩来装扮,自有一种神韵。保持自身的淳朴之质,才是美的根本。

【韩非子故事】

身虽裂,名犹存

韩非子在故乡韩国得不到重用,后来就到了商鞅改革的国家秦国。秦王读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之后,非常赞赏他的观点,感叹道:“嗟乎!要是我能够见到这个作者,与他一起打天下,就是死也心甘情愿啊!”秦王嬴政对韩非子可谓推崇备至,仰慕已极。

后来秦王问大臣李斯:“这文章是谁写的?”李斯告诉他是韩非的著作。为了见到韩非,秦王下令马上攻打韩国。本来韩王是不重用韩非的,但大战迫在眉睫,形势紧迫,于是便派韩非出使秦国。秦王见到韩非非常高兴,但是没有马上重用他。

韩非曾劝秦始皇,先伐赵再伐韩,但却因此遭到秦国的大臣李斯和姚贾的谗害,他们害怕秦王偏信韩非后,自己的地位不保,就诋毁韩非想徇私情来救韩国。秦王也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就下令将韩非打入大牢听候审讯。

妒忌心重的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逼着他自杀。韩非本来想在秦王面前说清自己的想法,但没有机会,于是服毒自杀了。

这时的秦王,在韩非入狱之后就后悔了,但是等他下令赦免韩非的时候,韩非已经命丧黄泉了。不过值得韩非欣慰的是,秦王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兵家:以德治兵者得天下

【兵家其派】

在中华历史上,文有孔子,武有孙子。孙武与孔子出生在同一个时代,但是面对诸侯纷争,一个选择从内提高自身的修养,用思想教化民众;一个选择从外增强自身的实力,用谋略战胜敌手。因此后人说为人学孔子,处事学孙子。

孙子是兵家的代表,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好战的人,相反,他认为最好的兵法就是尽一切力量避免战争流血,不战而全胜。可以说,孙子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他比普通人更懂得要珍惜生活和生命。

孙子的智慧主要表现在谋略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谋略让我们掌握未来的不可知;“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谋略让我们将损失减到最小;“故善战者,致人而不治于人”,谋略让我们随时把握主动……

如今很多商业人士开始重视孙子应对战争的智慧,因此创造了商业上的奇迹。将《孙子兵法》用在克服人生的各种困难上,会使我们更加游刃有余。拿破仑在滑铁卢失败后,无意看到传教士翻译的《孙子兵法》,痛心地说:“如果二十年前就能读到这本书,历史将被改写!”

【《孙子兵法》名句】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解读:不发动战争就能让对方屈服,这才是上等的智慧。孙武认为战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对方屈服,如果能够不让士兵流血、生灵涂炭,那为什么还要流血牺牲呢?战争只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解读:所以说能打胜仗的军队是先赢得了胜利的机会和因素,再投入作战;而失败的军队,总是先投入到作战中,再寻找胜机。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计划的、最渺小的人,也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计划的人。”计划对于人生来说,如同阳光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

兵贵胜,不贵久。

解读:打仗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在于持续了多久。因为越久就越容易有伤亡,只要能战胜,就要尽最大的可能减少伤亡。明确目的,才能少走弯路。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解读:善于用兵的人,能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又能不失掉打倒对方的机会。如果只是防守而没有进攻,就很难速战速决,所以把握最佳进攻时机是关键。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解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在对方没有预料的情况下出击。这种思想也常常被用于竞争,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旗开得胜。

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解读:善于用兵取胜的人,并不是靠的机智,也不是靠的勇敢,而是不给敌人制造机会,如此而已。孙子认为,只要不失误,就能把握住胜利的机会。制造失误,就是在给对手胜利的机会。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解读:用兵的上策是从谋略上战胜敌人,其次是在外交上争取敌人,再次是在进攻的方式上胜过敌人,最下策才是攻打城池。这也体现了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

【兵家故事】

君命有所不受

在《孙子兵法》中,孙武说“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就是说,有时候哪怕是君王的话,也不能听。孙武自己就曾抗旨不遵过。

吴国公子光是历史上的阖闾。阖闾当政之后,礼贤下士,任用了一批贤臣,其中就有伍子胥。阖闾体恤民情,注重农业生产,积蓄粮食,修路筑城,训练军队,一时间吴国民心振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立志要强盛吴国,灭楚称雄。这一切都被孙武看在眼里,因此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

有一次,吴王向伍子胥打听战事方面的人才,伍子胥借机向吴王推荐了孙武。由于孙武在吴国毫无名气,因此很难被吴王信任。于是吴王就给孙武出了一道难题,想考考他的本事。

吴王让孙武操练后宫嫔妃,只要她们听从调遣,孙武就可以“录用”了。孙武把嫔妃分成两队,并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位妃子分别担任队长。孙武命众妃子听命,排成两队从两边向中间靠拢,但是妃子们只顾打闹和嬉笑,全无章法。于是,孙武就把两队的队长按照军法处决了,从此妃子们就乖乖地听从调令,孙武也被正式“录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