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小企业的重要地位及融资困境问题

小企业是指在人员规模、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上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是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根据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从业人员低于10人和营业收入低于100万元的企业为微型企业,人员在10~100人和营业收入在100万~1 000万元的企业为小型企业,而这两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均面临信贷歧视、融资受阻、投资受限、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等共同问题。因此,为了提高研究成果的适用性,本书所指的小企业包括统计意义上的微型、小型企业。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企业的数量已经接近5 000万家,占比企业数量的总和约90%,其提供的产出占比超过60%,税收占比超过50%,此外小企业还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研发。整体来看,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其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出口创汇、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我国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保持高速增长,1979—2008年我国GDP平均增速超过10%,得益于人口红利的快速释放、内外需求的显著扩增以及金融环境的相对宽松,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结构迅速调整,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纷纷启动再工业化道路,部分新型经济体甚至不惜重返贸易保护道路,导致我国进出口环境迅速恶化,而全球各国普遍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也使得大宗资产价格迅速攀升。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也标志着前期快速释放的人口红利逐渐减弱。为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2011年阿里巴巴对四川、广东、湖北、江苏、吉林5省的588个制造业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从事生产过程的原材料成本、销售成本、人工成本和财务成本的平均占比分别为62%、13%、12%和4.5%,其中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占比保持快速上涨的趋势,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09年的63.1%上升至2010年的64%,人工成本的占比从11.1%上涨至12.3%,而这一情况在小企业中表现得还更加明显。随着劳动力、原材料和资金成本的不断攀升,小企业低成本生产的时代已经逐渐远去,小企业依靠低成本获得高额利润的模式难以为继。生产成本上升速度高于产品价格的上涨对小企业生产利润形成了长期挤压,这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在去杠杆、去产能的政策影响下,小企业生存环境依旧不容乐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小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融资困境问题。

国内外针对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政府官员麦克米伦就已经在《关于小企业问题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小企业发展可能面临着严重的金融缺口,并呼吁政府应该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而随后众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现实数据也证明,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确实存在资本缺口和债务缺口问题,即小企业无论是通过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都很难满足其日常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资金短缺加剧了小企业在财务上的脆弱性,使得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低,难以发挥经济灵活性的优势,从而在经济环境恶化时,小企业比大企业更容易陷入破产困境,但因其体量较小,往往难以得到政府的及时救助,从而加剧了其破产倒闭的速度;另一方面,大部分小企业因资金不足而被迫削减投资,容易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因投资不足而难以实现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从而降低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沙丽文(1998)对美国小企业生产环境的调查报告显示,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导致小企业破产倒闭的第二大重要原因,其重要程度仅次于经济衰退。虽然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步伐持续推进,金融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提高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和跨国企业的融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对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而言,其推动提升效果却并不显著,小企业因自身发展缺陷以及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普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融资规范缺失、融资额度不足等问题。从融资方式来看,我国小企业融资主要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种,内源融资是主要方式。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大部分小企业内源融资占比超过80%,而外源融资的占比不足20%。一方面,内源融资受制于企业主自身的资金积累状况和社会关系网络,其所能融得的资金额度较小,很难完全满足小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并且近年来民间借贷违约事件的频繁爆发,使小企业通过关系型借贷所得资金也在逐步萎缩。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对小企业通过有价证券融资有严格的要求,小企业通过发行有价证券获取发展所需资金的模式受到较大的限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及融资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以银行为主体的信贷市场对小企业融资存在明显的歧视,小企业外源融资模式受到较大的限制。整体而言,我国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更为严重,旧有的融资模式目前难以满足我国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而这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和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密切相关。

1.1.2 集群融资的兴起及其在缓解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的实效

全球价值链下,生产工艺的专业化分工促使世界各国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纵观发达国家企业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众多经济效益好、发展迅速、具备科技创新的小企业往往倾向于以企业集群的形式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企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集群融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其融资困境问题。集群融资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棉纺行业为了突破企业规模和行业性质对融资的限制,采用互助担保合作模式,通过跨区域的经济业务联系获得彼此的信用共享,并实现风险共担,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棉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很快,这一模式便流传到了美国和欧洲的其他地区,并受到众多企业主的青睐。而集群融资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比较晚,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融资环境急剧恶化,小企业为了快速缓解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引入了包括集群债券、社区银行、微众银行等新型融资模式,且市场反应情况较好。2012年,我国小企业集群融资规模高达9 240亿元,占全国小企业融资总额的2.9%;2014年,我国已经有31个城市发行了集群债券,小企业通过集群债券所获得的资金总额超过600亿元,这在支持小企业发展,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小企业集群融资方案在参考欧美地区相关的成熟经验后,倾向于设计权责明确的组织管理体系,增加了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除了运用基本融资工具外,常常还会包括信息管理、会计审查、融资担保等成套的服务体系,这在为小企业融得更多资金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小企业的融资风险。

集群融资从狭义上讲是基于不同企业的关联性而自发或者人为地组成企业集群,以此来增加整体融资能力的金融活动,其构建的思路体现了单一融资主体间的财务合作和信用支持,因此相对于传统融资模式,集群融资对于解决小企业融资困境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传统融资模式下单个小企业的融资额度主要取决于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及资信水平,而集群融资可以通过小企业集群整体的信用共享,从而实现单个小企业不能形成的信用合力优势,从而获取更大额度的融资支持。其次,处于企业集群中的小企业可以通过集群内的业务合作或其他信息途径获取有关其他企业的财务经营信息,从而增加集群内部信息的透明度,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融资风险,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额外的融资成本。最后,企业集群内部容易形成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相互引进介绍,能够为单个小企业带来更多的优质金融资源。

1.1.3 集群融资下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集群融资通过信用和资源共享虽然能够为小企业融得更多资金,在较大程度上缓解小企业的融资困境问题,但也为小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年来我国小企业集群发展情况来看,其财务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考虑不足。我国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在期限和风险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在融资期限方面,长期融资与短期融资并存,但小企业普遍更倾向于借入短期现金流。在融资风险方面,基于对资金需求的紧迫性,小企业往往可承担相对较高的利率和风险水平。而现有的集群融资模式在设置合约条款和交易路径时往往会忽视小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特征,从而导致很多交易模式在现实中不能被很好地运用。

(2)过度依赖债券融资,忽视股权融资。从财务报表结构来看,企业资本由股权和债权共同组成,企业融资就是通过股权和债权融资实现对不同资本的结构性需求。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企业在集群融资中通过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占比分别为60%和40%,而我国企业在集群融资中通过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占比分别为90%和10%,且我国大部分小企业为非上市企业,其通过股权融资的占比可能更低。因此我国小企业在集群融资过程中主要运用债务工具进行融资,而股权融资并没有被很好地运用。

(3)对融资的有效管控不足。目前我国很多小企业缺乏较为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从而导致企业内部对未来资金需求的认识和筹划不足,大部分小企业是在出现了实际的资金缺口时,才通过临时的借贷渠道满足资金需求。并且在融资过程中,小企业普遍采取单一的融资工具,缺少组合融资策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多轮融资,显著增加了小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小企业融资的结构性问题也往往会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对金融资源的严重浪费,且资金短期的非平衡问题也异常严重。

(4)小企业投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因自身规模较小,小企业在集群融资下债权融资的占比过高,使其在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较高,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小企业为了能够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张自身的发展规模问题,其投资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规划。且在投资过程中,小企业很少进行投资后评估,缺乏对投资活动进展的实时把控,导致投资所获得的收益与风险很多时候不能很好地匹配。

(5)不能很好地处理集群内收益与风险的分配问题。制度经济学将特定环境下的制度看成具备外部性的公共品,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可能产生边际成本为零的个体“搭便车”现象。集群融资作为特定小企业群体内的制度设计,也可能出现普通公共品所具有的问题:集群内部的各个小企业财务稳健状况和资信水平参差不齐,且集群内部缺乏相应的风险分摊机制,这就会造成部分小企业可以利用集群中的制度环境,在未付出显著的集群成本的情况下,提前获取集群融资带来的制度福利,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挤出了其他优质小企业。同时集群融资的对象往往是在业务具有联系或功能上相似的小企业,而这种在同一链条或同一功能上的融资模式,对风险的抵抗能力会相对较弱,产业的衰落或其他突发性事件对同一集群下的所有小企业可能造成较大的冲击,而内部的风险传递也可能造成集群的最终瓦解。如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全国奶制品行业受到巨大打击,2009年仅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奶制品产业亏损额度就高达7亿元。

1.2 研究对象的确立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的确立:集群融资下小企业的财务战略

任何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及执行与其日常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休戚相关,财务战略必须随环境变化而适时调整。集群融资是本书中有关小企业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的前提条件和有效基础,相较于其他处于集群外的企业而言,集群内的小企业是位于集群融资的中观环境之中,而在这一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也应该随着集群网络中的企业关系变化而有所调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集群融资下小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相对而言,处于集群融资下的小企业,对外部产业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动更需做出快速反应,以满足集群整体环境的需求,否则会因无法适应群内竞合关系要求而被排挤出群,被边缘化,以致进入生存困境。因此,外部经营环境对小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影响更为直接。当集群内的小企业处于初创期或成长期时,其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很大,并且其经营业绩非常容易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当经济处于持续繁荣状态时,其扩展速度可能较快,一旦经济危机进入衰退或萧条阶段后,前期过快扩张所留下的相关问题便会逐渐显现出来,产能过剩、需求减少,使部分小企业为了维持生产不得不低价出售手中的资产或存货,其结果是小企业净资产价值越来越小,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在得不到有效财务救助的情况下,大部分小企业最终会陷入财务困境。每次经济低谷时期,我们可能发现这一共同特征:小企业的存活率在降低,其财务信用、经营境况处于困窘状态,仅凭现有的财务数据它们很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后续的贷款支持,转而向地下钱庄、影子银行、民间高利贷等以昂贵的成本进行融资,陷入恶性循环,根本无力抗击经济波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风险。如果小企业处于集群发展环境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相对更好,抵御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高,可持续经营的能力也较强。一方面,集群中的小企业可以从本群落系统获取公共信用、公共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关系性资产等得天独厚的资源,构筑群外小企业所没有的独特竞争力,从而在经济繁荣阶段实现扩张性投资过程中的规模经济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业务相互关联,集群内小企业可能形成利益共同体,群内任何一家小企业的破产倒闭都有可能影响其他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当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阶段,当集群内部小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时,其他企业也会因为利益共同体的存在而选择对其进行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小企业集群融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性优势主要表现在生产成本、谈判成本、交易费用等的降低和企业文化共享、生产效率提高、学习技术交流便捷以及小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等几个方面,这些集群发展优势可以帮助小企业抱团合作、应对外部环境波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资金短缺而陷入财务困境,因而可以助推小企业从中期、长期视角规划发展方略。第一,处于集群内部的小企业更可能会基于共同发展的需要而形成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小企业之间的合作意愿会随分工、协作利益的形成与分配而逐渐增强,并很有可能形成最终的战略联盟,而在这种集群融资背景下形成的战略联盟更容易激发集群内每个小企业的专长与技能的有效展示,从而促使集群系统高效运转。第二,集群发展环境下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可以有效提高小企业本身的对外商务谈判能力,由于集群内小企业可以组团采购、批量销售,其规模可能会较大,从而通过商务谈判,利用集合力量进行磋商博弈,增加降低相关成本费用的可能,同时因为集群内小企业的生产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质性和关联性,劳动力熟悉许多群内关联企业流程,可以在不同企业之间便捷流动与转移,便于集群稳住人才,因而能够减少小企业的人工培训成本和相关劳动保障费用。第三,因血缘、亲缘、地缘等关系组建的企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信任机制,逐步形成拥有共同交流基点、达成共识的基础,沉淀为一种较强地域关联性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降低交流成本与摩擦成本。随着业务合作的逐渐频繁、相互沟通交流机制的逐渐顺畅,集群内的小企业之间能容易形成相互信任、信息互通的互信机制,这将降低交易过程中因为缺乏信任基础或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成本与费用。第四,集群发展有利于集群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培养。集群内小企业在参与集群发展协作与分工的过程中,由于集群具有技术和学习溢出效应,具有较好的创新和学习氛围,企业在此可以获取更多试错交流的机会,从而能够降低群内研发成本及风险。且集群内小企业凭借社会关系网络,通过资源共享机制能够使用其他企业所具有的专业和特有设备,并最终实现大型生产、设备检测、中介服务、市场信息、技术资源等一系列共享式服务,减小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减轻小企业负担,使其能够全力发展自身专业化核心能力。当然,不可否认,集群融资在给小企业带来成本、规模等方面优势的同时,也会给小企业经营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集群融资环境内小企业群体作为一个业务上或利益上相互联系的共同体,其最大的风险在于这个共同体本身也会有经营周期性风险: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和自身发展演变规律,集群本身也会经历初始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转型期四个发展阶段,尤其是在成熟期,集群必须克服路径依赖,先期培育相应的接续产业和进行结构调整,以对冲先前在劳动力成本、交易费用、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丧失或转移的风险。由于集群内小企业普遍高度集中于某一个特定产业,当小企业过度依赖群内某些核心企业或龙头企业时,一旦这些企业或整个集群无法实现成功转型或升级,以集群作为特色或支柱产业的区域经济会因此产生巨大波动(如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过度依赖钢铁、汽车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出现产业空心化致使这座城市破产),而集群内小企业如果不予调适,也会招致灭顶之灾。为此,基于集群融资视角,小企业财务战略的设计与执行应该跟随并服务于本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和升级优化而展开。集群内的信任机制虽然能够显著降低小企业的交易成本,但在集群规模扩大后,由于交流节点增加,信息传递路径增长,如果群内沟通渠道与机制不能随之得到有效改进,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会变得复杂多变,从而增加集群的违约风险。另外,集群内小企业进行投资、创新的动力不强。总体而言,集群内部的小企业普遍会借鉴其他小企业的优秀生产技术和工艺,并且会因为技术和工艺路径依赖而失去原创动力。再加之部分小企业因为暴利驱使,可能会“山寨复制”其他小企业推出的产品及工艺,甚至不惜以劣充优,打着集群品牌旗号不顾集体声誉而牟利,从而造成了集群内小企业产品同构化严重及恶性竞争局面,导致整个集群效率降低。因此,处于集群内的小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段科学规划财务安排,在成熟期时就需要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加大开发和研发投入,培育小企业的后续竞争力。

小企业内部自身的发展阶段及经营状态是其财务战略设计与执行的重要影响因素。集群内小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主要包括能力和资源两个方面。从小企业生命周期来看,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的小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为自身积累,这一阶段的资金规模有限,用于购买或租赁生产场地、机器设备、劳动力、技术资源等的能力不足,无法实施大规模的投资与扩张;而处于成长期的小企业在生产与流通领域需要不断扩大,对各类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若这些小企业能够进入产业集群内,可以通过彼此间的互帮互助,商议共同投资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以缓解其发展与扩张需求同自身能力局限的矛盾。例如在产业集聚区内,集群内的小企业可以集资共同购买或租赁生产或检测设备,每个企业共同使用,从而使得群内每个小企业在获得基本检测服务的同时,其付出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不过,集群内的共享性资源也是小企业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在共生性资源的使用过程中,产权共有属性导致的搭便车和负外部性行为可能导致集群本身面临一定的解构风险。因此集群内的小企业应该将自身资源与共享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在对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直接影响整个集群内小企业对战略型资源的选择方向与执行路径。管理绩效好的小企业能够提前做好风险管理预案,从财务管控角度提留相应风险准备金,规划好资金配置及使用结构,因此在应对意外事件发生时,能够妥善调度有限的资源,敏锐地把握市场动向,运筹帷幄,在激烈的市场变换中站稳脚跟。而这些好的管理经验,也能够利用集群的信息传递优势得以传播,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管理与风险治理能力。

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不仅关系着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有利于牢牢把握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根本,形成“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在全民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小企业是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其提供顺畅的发展环境、相应的金融与财政支持及法律保障体系,无疑对国家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书认为,小企业融资环境较差,既与我国金融服务的方向出现偏差有关,又与小企业缺乏明晰的财务战略有关,而融资环境与财务战略相生相克,通过集群的纽带作用,把集群融资作为改善融资环境的有效举措,并对小企业的财务战略进行根本性的设计,有利于解决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这一研究从理论上可以为小企业融资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从现实看有助于小企业通过集群内的企业合作来合理配置财务资源,科学制定和选择财务战略,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壮大。研究集群融资下小企业的财务战略,可以从财务的角度提升小企业集群融资过程中的财务稳健性,通过对集群融资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对自身的财务战略提供考量的角度,同时也是对传统财务战略制定的深化,从而提高战略制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2 研究意义

资金短缺一直是阻碍小企业发展步伐的关键问题。与国内大型企业相比,我国小企业虽然在国内生产总值、社会销售额、税收、出口额、企业占比数量和就业等方面的贡献率均占据半壁江山以上,但由于单个小企业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其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很不匹配。2010年以前,在全部信贷资产中,小企业贷款比率不到30%;2010年以后,贷款新增量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基本上各占三分之一,但余额差距还是很大。2017年,在人民币企业贷款60万亿总盘里,三者的贷款余额基本达到了三分天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比例在上升,但融资额度与其扩张发展需求还是严重失衡,远不能满足资金需要。同时,从小企业融资结构可以看出,小企业融资呈现出内源融资不足和外源融资渠道不畅的局面。小企业自身规模小,发展不足,初始投资形成的资本、折旧以及留存收益难以满足其快速扩张的资金需求。在外源融资方面,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条件较高,小企业囿于能力往往很难实现;银行借款虽然条件要低一些且方式灵活,但是,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大批小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下,银行对小企业融资更是慎之又慎,“惜贷”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导致小企业筹资渠道单一、成本高、融资风险大、融资绩效差。

我国小企业生存状态不容忽视,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更需受到持续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小企业融资环境较差,集中表现为绝大多数小企业没有与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发生融资往来关系,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条件非常繁多苛刻,货币政策的导向使得贷款很难向小企业倾斜,以及小企业自身经营问题、体制机制问题都使得小企业遭遇融资困境。在小企业本身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国内外对小企业的重视程度并不够,也使小企业的发展频频受阻。

据《沃顿商业评论》2018年1月27日的相关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之都——苏州,从2015年开始就面临着外商不断撤资。一方面,高昂的成本让小企业难以承受,很难保证资金的有效流通,小企业主在经营过程中不断处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物价的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扬,员工对工资以及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员工流失严重,也增加了小企业的经营成本,加大了融资需求与融资难度。因此,本书认为,只有解决好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与创新活力。

鉴于此,本书认为,立足于产业集群整合资源的优势,从集群治理视角来解决小企业单打独拼的现状,可以实现“产业融资环境——行业资源——完善小企业财务治理体系”协作整合的集群融资模式,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使小企业主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灵活调整生产模式,增强产业链上不同位置企业之间的共生性。同时,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和我国江浙一带和国外集群企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集群融资”可能是中小企业自救的重要方式。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得到了迅速发展。产业集群发挥了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带动了地方拳头经济的发展。如江浙一带的汽车配件、电子产品、轻工用品,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城,广东的红木家具,四川的皮鞋、装备制造业、光伏产业,云南的花卉、烟草,贵州的酒业等产业集群都曾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中小企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综合力量,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对象。一方面,在外部融资环境恶劣时,通过生产组织方式变化,以集群的形式将单打独斗的小企业结合起来,通过细化的分工机制来降低小企业初始投资;另一方面,利用集群企业间的商业信用机制来降低小企业的运营资本和流动资金。这在以往江浙一带濮院羊毛衫、温州皮鞋业、织里童装等集群发展过程中得到佐证。本书是对“集群融资理论、实践”和“小企业财务战略发展”这两个问题的交叉研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索集群融资视角下小企业融资战略、投资战略和公司治理的变化问题。

1.2.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书讨论的主题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质,将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相结合。研究将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理论,明确小企业在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揭示小企业发展困境及融资瓶颈,从产业链布局、行业资源整合、小企业财务治理等环节去剖析导致发展困境的根源和寻求合作共赢的集群融资模式,这有助于推动我国小企业,特别是资金匮乏的小企业财务战略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推动产业集群的治理,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助于小企业通过集群内的企业合作来合理配置财务资源,科学制定和选择财务战略,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1)本书的研究有助于探寻集群融资的发展脉络、内涵、特点,强化小企业对集群融资的认知,拓展和丰富集群融资优势理论。

集群融资起源于团体贷款,它是一种团体互助担保的贷款方式,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贷款中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团体贷款中包含了连带责任、停贷威胁、递增贷款、组内次序贷款等静态、动态激励与约束机制,这些机制能够改善金融市场中银行的“惜贷”和资源配置低下、银行内部弱横向监督等问题。团体贷款因为具有较好的还款效应而被美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推崇(肖斌卿等,2016)。集群在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各种优势,让集群内的小微企业更容易受到集群正外部性的影响,使群内小企业获取资金支持有了较好融资平台。小企业在不同发展期对资金有不同种类及数量的需求,由于自身规模体量、财务管理能力等局限,其寻求外源融资极其困难,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更加依赖于人际关系的扶持与集群内企业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的互帮互助来改善自己的融资及生存困境,这既为团体贷款提供了群内存在的现实基础,也为多样化的集群融资方式(如小企业贷款超市、供应链融资、产业链融资等)的出现提供了需求的空间。

小企业集群融资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与单个的、游离的小企业融资不同,是一种以其整体力量进行资金的融通。现有的融资理论,主要从外部环境和中小企业自身规模约束两个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实体经济的下滑,对小企业的冲击更大,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也受到限制。本书探讨集群融资优势、融资中的风险防范及集群治理,以期从中深入发现小企业集群融资的规律,强化小企业科学进行集群融资的意识,创新和丰富集群融资优势理论。

(2)本书的研究有利于交叉融合、创新完善产业集群及小企业管理等相关理论。

传统产业企业集群大多在总体层面研究集聚的规模效益、集聚动因及空间演化路径、创新机制、文化根植性等,鲜有从集群的微观主体——小企业去思考其财务战略、筹资渠道、治理体系等,而本书以“产业集群经济”为核心推动小企业投融资合作的建立,提出以“集群治理”作为研究小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的逻辑起点,构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治理→小企业信贷融资合作→投资合作促进集群产业升级→集群内小企业财务信息共享”的小企业财务战略实现模式,并探讨维系该模式良好运行的实现机制和相应的政策体系,这一研究无疑是对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3)本书的研究也将视野扩展到西部地区,这也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小企业集群发展和财务治理提供了相应的借鉴与参考,为欠发达区域集群经济的发展开启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近几年关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研究文献逐步增多,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多是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角度研究集群融资优势和条件、集群融资渠道与模式、集群融资机制与功能,而且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及案例研究主要着眼于江浙、广东、北京等产业集群相对发达的区域,研究西部地区的集群融资几乎没有。事实上,西部地区因经济比较落后,众多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更加恶化,因此,对这些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集群融资的研究更有必要。但是纵观近几年的研究成果,鲜有学者针对性地研究西部地区小企业集群。西部地区在我国范围内具有地域跨度广、交通便利性较低、整体经济发展弱于东部地区的特点。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在西部地区则更为明显,对于西部地区小企业集群融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引导该地区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增加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与融资额度,为我国西部地区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提升西部地区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4)本书的研究有助于丰富企业财务战略理论。

目前国内研究企业战略的文献比较多,但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的资料比较少,且大多数都是沿用西方理论,把融资战略作为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对投资战略和分配战略研究的文献较少,尤其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财务战略发展的文献更少。把小企业作为一个群体研究,将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结合,从集群融资角度探讨小企业财务战略发展,以一种拓宽的研究视角来考察当前我国小企业较为突出的破产倒闭问题,这一方面丰富了现有相关研究的思路,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小企业债务风险的集中爆发。

企业财务的运营将直接影响其整体竞争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来源不仅受限于整体的融资环境,自身的财务状况也会导致融资的不确定性。这点在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明显,小企业自身发展时间比较短,并没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小企业的信贷渠道少之又少。集群内的企业由于受到了集群整体的管制,在财务方面更加透明,增加了银行和企业之间信息的完备性。通过对小企业集群融资及集群治理环境的系统研究,可以促使小企业从自身去思考融资局限,不仅将资金信贷短缺归咎于资金源,而是加强自身财务管理意识,通过集群内小企业之间互相监督,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降低信贷成本,增加自身的信贷竞争力。

1.2.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在新经济时代,小企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微细胞,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尤其是一些科技型小企业,更是社会创新活力的源泉。本书认为,关注新时代对小企业融资方式的新要求、强化集群内小企业投融资合作、探索小企业财务战略选择机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本书的研究有助于从现实角度解决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发挥。

国内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从理论上探讨集群融资的优势和条件,但是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专题调查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的集群内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融资难的问题,现有集群融资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得到发挥,这就存在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为解决这个矛盾,本书将从小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将战略管理的思想引入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投资决策中,通过实证分析数据研究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的充分发挥。

小企业在区域内形成一定的集群将有助于增加以下融资优势:一是信用优势。小企业集群内部生产服务配套比较好,专业化分工较强,加之有浓厚的地域根植特点,容易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和区域地理标志性产品,为集群融资带来品牌效应和信用优势。二是安全优势。集群内企业所生产产品方向基本相同,再加上同一集群内企业地理位置比较临近,与同地区的银行信息相对对称,企业间的产品交换、质量检测、资金结算等都建立在同业认同与地缘同化等信任基础上,大大提升了企业形象。三是成本优势。相对而言,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个小企业进行贷款时,会从其规模体量、财务管控能力、信用评级等角度与大型企业比较,往往测算出小企业贷款风险管理成本高于大型企业,这必然会降低银行的贷款意愿,出现惜贷、慎贷、拒贷等。而集群内的众多企业因具有行业同构性特点,银行等金融机构会从规模经济视角对群体内企业进行整体评估,利用集群系统的治理优势,要求群内企业信息披露更加集中透明,从而降低了从事信贷的交易成本。四是发展优势。企业集群具有“弹性精专”的灵活性和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集群学习型组织、集群创新体系构建来扩大知识扩散效应,强化技术改良与创新,这势必会降低企业成本、增强集群活力、提升集群所在区域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助长集群对优势资源的集聚吸附力(刘峰,2005)。

(2)本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小企业融资环境与生存发展问题。

小企业在成立初期普遍规模较小,信用不足,抵押物不够,难以从银行借到所需资金。很多小企业都是因为资金不足或者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发展壮大。探讨集群融资背景,有利于从中观角度解决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本书认为,要解决我国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改善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解决外部资金渠道畅通问题;另一方面,从小企业自身着手,也是企业能够掌控的内部资源,即小企业从内部实行战略管理,进行财务战略规划,提高融资和投资能力。从集群治理的角度来解决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使单一的小企业通过合作“成立”为大企业,不仅能有效解决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能从宏观层面引导小企业建立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财务战略。

小企业对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贡献极大,但是其自身财务管理并不完善,企业信息透明度不高,偿债能力与大企业相比也大相径庭。因此,竞争激烈的融资市场对小微企业并不友好。而且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容易塑造其品牌价值,再加上传统的融资渠道(比如银行)在资金融资过程中总是“嫌贫爱富”,这也间接造成了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小企业一旦以集群的形式发展,不仅可以增加信贷可获性的概率与额度,也可以通过不同小企业之间的社会资本投资来互帮互助,提升小微企业的生存能力与竞争优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针对本书研究的选题,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融资环境与发展、财务战略、集群视角下的企业融资与财务战略理论、企业融资的阶段性特征等。

1.3.1 融资环境与企业发展研究

早期融资环境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并不重要。由于企业早期的发展更多依赖于自有资金,企业的财务管理不需要研究融资环境。但是,近几个世纪来,随着经济和企业的高速发展,仅靠自我积累是难以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目标的,在寻求外部融资的同时,企业应开始关注融资环境对资金需求的影响。洛克理论(由英国金融委员会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是该领域最早开展的研究之一,该研究认为中小企业在筹集长期发展资金时,即使有担保,仍然存在权益资金缺口和债务资金缺口等融资困境。之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哥德斯密为代表的金融结构论提出在一定背景条件下,日渐丰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导致了金融活动的经济渗透力增强,最终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麦金农的金融抑制论则认为,由于自身的系统缺陷和政策漏洞,很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不利地位。例如允许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低息贷款,限制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竞争,使这些国家的企业不仅陷入金融滞后财务困境,而且还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阻滞。Meyer et al. (2000)通过研究发现,不发达国家同时存在公营金融和私营金融,其中,私营金融占主导地位,占比在33%到75%之间,这种现象进一步验证了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论。

为应对该现象的产生,穆罕默德·尤诺斯(孟加拉国吉大港大学的经济学家)于1976年通过建立乡村银行来试验小额信贷的扶贫模式,并在孟加拉国获得了成功,该模式引发了金融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许多国外学者,如Bernanke et al. (1992)、Berger et al. (1998)通过大量的研究,证明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它可以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不足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国内学者姚耀军等(2015)以国内中小银行的数据为样本展开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水平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众多中小银行的诞生,这不仅引发了金融结构的重大变化,也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刘晓光等(2016)也认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破产倒闭概率高等缺陷,目前的银行业结构并不能有效缓解其融资难问题,只有改变金融结构和提高金融水平,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此外,国内部分学者,如郭斌等(2002)、王碧秀(2004)、杨汉波(2005)、王组强(2005)、李源新等(2006)专门以集群内中小企业融资为主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论表明,即使这些企业依赖集群效应,他们仍然难以获得外源融资,自有资金依旧是集群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郭斌等(2002)的研究表明,为了改善集群企业的债务融资,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并引导其规范运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张晓波(2011)提出我国产业集群式发展缓解了企业对外部融资的依赖程度,可能成为融资难的替代性解决方案。

1.3.2 财务战略的相关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财务战略的融资决策方面。Carl M. Sandberg (1987)认为财务战略研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财务杠杆的使用程度,即保持债务与资本总额的理想比率。Gerald T. Garvey(1992)指出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是资本结构、杠杆与融资决策。Ruth Bende et al. (2003)强调,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量身定制财务战略,以实现增值目标。国内学者主要讨论财务战略的理论部分。吉全贵(1997)基于企业财务战略的相关概念,讨论了财务战略中涉及的投融资战略、成本和利润战略以及其他财务战略。魏明海(2001)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在理论上探讨了财务战略框架,研究了经济周期对财务战略制订的影响。郭复初(2001)将财务政策与财务战略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两者的内涵、特点及差异。

1.3.3 集群视角下的融资和财务战略理论

国内外学者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研究的甚少,尤其是国外,几乎找不到这方面的文献资料,国内研究更多探讨集群融资,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3.3.1 集群融资优势

仇保兴(1999)认为,由于地理和亲属关系的自然联系,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更有可能获得外部资金。魏守华等(2002)和庄永强等(2004)的研究也表明集群内企业间的相互信任导致利益共享,使集群中的小企业更容易取得银行的信贷。刘轶等(2009)指出集群内闲散资金具有“软担保”功能,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问题。张炳申等(2003)提出进一步拓宽民营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建立集群内区域性民营中小银行,以改进我国中小企业的集群融资。与此同时,任志安(2004)认为企业集群融资所引导的信用优势的可持续性和费淑静(2004)提出的关系型借贷都增加了集群内企业的间接融资优势。

1.3.3.2 集群融资模式与政策性研究

对集群融资模式的研究主要以国内研究为主。我国学者对于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探索包括:企业联合体融资模式(张曼等,2001)、区域内民营银行模式(魏守华等,2002)、互为融资担保模式以及批量贷款模式等。

魏守华(2002)提出在集群内试行民营中小银行,庄永强等(2004)提出集群融资主要是取得以融资需求发展关系为主导的借贷,洪金镖(2005)提出了联合担保模式,用于建立集群内互助担保机构与集群外商业担保机构合作。彭佳等(2008)提出建立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鸟巢融资模式”,何杨英(2008)提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应该从分散融资转变为整体融资。龙小宁等(2015)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集群对当地中小企业融资具有积极作用的结论,即产业集群在改善小企业融资环境和经营环境上起到一定作用,产业集群的融资困难也将减少。

国内学者在政策支持方面也有一定研究,高连和等(2014)认为建立健全地方金融体系,大力发展集群金融,集群财务公司牵头的集群融资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王鹭(2012)的研究指出小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以及银行、政府和金融体制等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为了解决这一融资难题,他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优惠政策,通过引导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改善企业外部融资环境,设立融资担保机构等建议。于海静等(2017)量化分析了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缓解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提出了完善金融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提供核心企业担保作用等解决方法。这些观点为本书研究对策建议提供了相应的借鉴。

1.3.4 企业融资的阶段性特征

由于企业的融资行为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学术界多以企业生命周期为界,从公司治理、经营、财务等方面概括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构成及特征,进而探讨企业的融资方法与战略(Greiner,1972)。Dickinson(2006)研究了企业各发展阶段经营、投资及融资现金流量的变化与差异,认为可以根据现金流的组合来测度、划分不同的成长阶段,并从现金流量变化的角度证明生命周期对资本结构有重要影响(黄宏斌等,2016)。张捷等(2002)考虑到中小企业的不同成长阶段,比较了中美两国这些企业的资本结构变化,发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特征与企业生命周期是一致的。

具体而言,Mayers et al. (1984)主要从不同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两种方式,以及由于业务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探讨了内生股权、债券融资与市场股权以及债务融资的选择;王朝弟(2006)分析了中小企业面临的银行信贷约束所产生的逻辑,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风险考核、激励缺失、虚假交易以及坏账率五个方面论证了银行对中小企业实行信用配给的合理性,并提出破除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不能一味依靠建立新的融资框架,而是需要不同规模之间的银行进行互补协调,制造多层次、有针对性的融资供给体系;顾萍等(2013)通过总结中小企业发展现状,认为在缺乏信用额度、资产抵押能力以及存在较高经营风险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很难通过传统融资机构的风险评估体系。解决小企业融资困境问题需要引入政府作为信用担保体系的参与方,依托迟滞管理的融资模式分别制定研发、成长与成熟阶段的融资策略。

1.3.5 其他理论研究现状

1.3.5.1 互联网融资理论

Merton et al. (1993)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信息集合和数据处理能力快速发展的结果。互联网金融以成本低廉、方便快捷高效、覆盖范围广、技术发展快等特点有助于快速解决小微企业各种类型的资金需求。其服务客户主要是小微企业。正是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的相辅相成,使它们的协同效应得到了发挥。此外,有些学者还从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供求等角度探讨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与互联网金融的供给、匹配问题(徐洁等,2014)。

1.3.5.2 集群融资风险理论

Williamson(1985)首先认为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存在“关系风险”,由于这些企业是合作关系,个别企业如果不遵守合作精神,极有可能导致违约。Harrison(1994)肯定了集群融资优势,指出由于集群内企业信息网络的发展,信息将在集群内迅速传播。同时,他也指出它会削弱企业的创新意识和知识共享,限制集群的整体发展。国内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并认为网络结构是影响集群内非系统性风险的关键要素(蔡宁等,2003)。徐攀等(2018)从“复杂网络”理论出发构建中小企业集群互助担保网络,并以“天煜建设”案例数据对SIRS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强调利用政府和外部监督来遏制集群风险的爆发。万国超等(2018)通过将小世界网络模型引入集群治理体系,对集群发展过程中企业间的风险传导机制、路径进行理论探讨。

尽管国内外对融资环境和企业发展、企业财务战略和集群视角下的融资等进行了分析,互联网融资理论、企业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成熟,但基于集群融资的视角分析小企业的财务战略依然是一个盲点,财务战略可以很好地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与自身资金筹备状况。因此本书立足于集群融资,有针对性地研究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能更好地改进企业自身信誉与发展潜力,提升企业融资竞争力。

总体而言,西方学者与国内学者在集群融资研究方面的不同之处在于西方学者更关注案例。Ja-runee Wonglimpiyarat(2006)以美国的硅谷信息产业集群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这个集群内的企业普遍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它们在创业初期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全球风险资本和政府的融资创新项目。而我国目前产业集群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不具有高科技特征,难以引起类似硅谷的这种资金投资方的关注。英国学者Anna Spadavecchia(2005)在研究意大利制鞋、纺织及服装等产业集群大量案例的基础上,发现政府补贴(如软贷款、补贴、财政补助等)是集群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他的研究不同于之前的观点,即集群企业完全依靠自有资金解决其资金需求(relied entirely on self-financing)。本书认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现有的工业集群也是传统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借鉴意大利的成功之处。瑞典学者 Joakim Winborg et al. (2000)运用了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在研究瑞典900家中小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实践中最广泛应用的模式是以延迟法、关系导向法为主导的步步为营融资法。不同于财务经济学侧重于外部市场的融资,Joakim Winborg et al.更强调从财务管理学的角度展开研究,这些观点对本书从政府资助机制、强化集群企业协作、强化小企业财务战略等视角研究集群融资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尝试

1.4.1 研究方法

本书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4.1.1 文献研究和理论推断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在整理和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以下相关理论:(1)产业集群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产业集群形成理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产业集群风险理论、空间经济理论等;(2)集群融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金融深化理论;(3)小企业集群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小企业融资相关理论、信贷配给理论等;(4)财务战略理论,主要包括筹资战略理论、投资战略理论、收益分配战略理论等。这些理论构建了本书的研究框架。笔者通过分析相关的最新前沿动态数据,提出本书需要解决的问题。

1.4.1.2 实地调研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成都市武侯区的鞋业、新都区和崇州市的家具业、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的新型建材业、邛崃市的白酒业、蒲江县的特色食品业为重点调研对象,对四川省产业集群状况进行考察,走访了乐山市农业银行、新希望集团希望金融、四川省工商联、成都市锦江区金融办等了解供应链金融及小额信贷情况,切实掌握了有关小企业集群融资和财务战略相关问题的第一手研究数据。同时,研究小组设计了调研问卷,对成都、德阳、重庆的小企业集群企业、四川省34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示范区、龙泉汽车产业集群、德昌工业集中区进行了问卷调查,为本书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详细的资料和实证数据。

1.4.1.3 比较分析法

本书主要针对国内外发达区域(地区)的小企业集群融资及战略管理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西部地区不够发达的产业集群内小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所启示并提供借鉴。同时,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对比。

1.4.1.4 规范与实证计量分析方法

本书第4章在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HSFA)为基础,对融资约束下集群融资与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定量测算小企业不同融资方式在投资效率上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检验集群融资能否改善小企业的投资状况,并为小企业投资战略的选择奠定基础。

1.4.1.5 系统观与辩证分析方法

本书研究构建集群治理风险传导模拟系统,分析了集群风险传导机制,基于优势与风险的辩证立场,认为集群的治理是系统内各方主体、各类资源不断协同、整合、博弈的演进过程,强化集群内各节点和投融资子系统间的协同效应,这为本书设计融资模式、融资机制提供了系统观和方法论。

1.4.1.6 博弈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矩阵分析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从小企业资信水平、融资成本和抵押物价值三个方面论证了集群融资对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集群融资环境下小企业的信用增加机制。

1.4.2 研究的创新尝试

1.4.2.1 研究视角的创新尝试

本书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剖析小企业财务战略和生存问题,这有别于从单独个体去思考小企业融资的研究。研究指出,通过产业集群合作平台,建立集群合作组织契约,可以解决金融机构和小企业财务信息的不对称问题。小企业的投融资合作是企业集群集体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集群整体效率的集中体现,将产业集群与小企业合作型财务战略选择结合起来,是利用金融机构降低信贷成本的最好途径。本书弥补主流研究的不足,针对主流学者对小企业的财务战略选择缺乏产业集群视角这一空白,通过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的交叉融合,从小企业内外融资环境入手,将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机制设计和小企业财务战略实现模式相结合,以解决小企业发展问题。由于成稿过程历时较长,因此,研究侧重点也随实践变化,将最初的强调集群融资优势转化为研究过程中优势与风险并举思考,提出了集群风险治理等视角。

1.4.2.2 研究方法的创新尝试

本书基于规模经济与系统经济差异化分析,突破孤立节点思考局限,以系统观视角,从集群治理结构、机制、风险传导机制等过程思考融资风险,避免“脚痛医脚”的片面性,做到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相容。而大多数国内外文献定性分析产业集群所具有的融资优势,鲜有从社企、银企、企业之间等层次综合研究集群环境下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问题,也鲜有对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传导的理论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本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财务学上的资本结构理论、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经济学上的产业集群理论,以集群融资为主导,为小企业的资金筹集构建了创新型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模式;利用博弈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分析了集群融资下小企业的融资战略;运用投资的因素模型,研究了集群融资背景下小企业的投资战略问题;结合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复杂性,分析了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传导特征及路径,重点研究了小企业集群网络与复杂网络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软件对小企业集群融资风险进行参量设计和数值仿真并得出仿真结论,将其运用到小企业集群治理中,构建了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

1.4.2.3 研究区域的创新尝试

本书聚焦小企业并将视野拓展至欠发达区域,使研究具有强烈现实价值的同时也兼具很大挑战性。国内学者在研究产业集群和融资问题时常常会关注发达区域,较少研究西部欠发达地区。本书专章讨论四川省产业集群现状及融资问题,指出集群融资模式施行迟缓,为我们重新审视集群融资与小企业财务战略匹配提供了更多思考空间。

1.4.2.4 研究的主要不足

囿于数据收集、研究能力局限,本书在研究中遇到了一些困惑:理论与实践逻辑如何始终如一地表明产业集群是小企业财务战略合作的最佳突破口?如何选择资源、环境、小企业投融资合作子系统的指标以及对相关数据进行充分收集?如何通过模型的设计,变量的输入和运行,准确获得小企业财务战略合作的实现具体模式?如何克服因小企业管理不规范、对集群融资认知不够等因素造成的调研和信息收集工作的困难?凡此种种,难以详尽目前小企业的现状,当初的构想设计在实践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周折,集群融资在实际操作中也频频遭遇尴尬与失败,甚至也出现了一些风险。这或许有违写作的初衷与想象,但却从实践的角度让我们辩证地对集群融资进行重新再审视,也为我们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1.5 研究框架及内容

1.5.1 研究思路与框架

通过多年对集群融资和财务战略的研究,我们发现理论融资优势与集群中实际融资困难存在矛盾,集群融资内外部环境与单个小企业的发展存在矛盾。分析其根源:一是现有集群融资优势理论与现实的脱节,集群内小企业无法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有资金需求的集群企业与资金供给方(金融机构与民间资金)缺乏资金对接机制,很难将理论分析中集群融资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融资能力;二是集群内个体小企业没有适应集群融资,缺乏财务战略调整和财务流程再造规划,大多数小企业是家族式企业,其领导人缺乏战略观点和战略管理的思想,导致这些小企业难以发展壮大,一旦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大量小企业将陷入破产倒闭潮;三是现有的中小企业融资理论主要从制度层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而对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相关研究相对不足,在现有研究中,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融资渠道的研究停留在问题发现的层面,对如何进行融资以及具体融资渠道的实现方式方面的研究稍显薄弱。因此,要克服小企业集群融资面临的“双重矛盾”,有必要探索和研究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新理论,从现实角度出发,解决小企业集群的融资优势发挥和小企业的财务战略有机融合发展问题。

遵循这样的研究思路,本书构建了基于集群融资的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逻辑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基于集群融资的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逻辑框架

通过探索研究,本书界定和论述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概念与内涵,从理论层面探讨产业集群、集群融资和小企业相关问题,以公司治理作为财务战略生成的理论框架,研究小企业参与集群融资的优势效应及其在融资、投资等方面的财务战略安排,结合四川省产业集群融资现状,立足于现实的宏观经济环境改变和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客观实际,提出集群小企业与资金供给方的资金对接机制,并探索基于集群融资环境下,小企业个体如何进行财务战略调整和财务流程再造。本书重点探讨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的机制设计以及小企业财务战略实现模式,为小企业集群融资实务丰富新内容和积累第一手资料,为解决小企业财务战略理论和小企业发展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政策参考。

1.5.2 研究的内容

本书的内容共分9章。

第1章:绪论。本章直面三个问题,诠释了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创新与不足,明确了研究对象及相关范畴。通过国内外研究比较分析,本章梳理了关于小企业的集群融资环境和财务战略等问题探讨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要述评,在此基础上构建本书的论述逻辑及框架体系。

第2章: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以相关概念界定研究和认知的逻辑起点,运用层层递进的论述机理,系统归纳了产业集群理论、集群融资理论、财务战略理论和小企业相关理论。据此确立本书的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思维视角。

第3章:集群融资下小企业的融资战略分析。本章是全书的关键起承部分,它是将集群、小企业、融资等三维视角综合呈现的首要章节,也是进入分论部分切入主旨的重要开启章节。本章首先以博弈论、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矩阵分析等为技术手段,从小企业资信水平、融资成本和抵押物价值三个层面剖析集群融资对小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效应;其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系统深刻揭示影响小企业集群融资能力的主要因素;再次,在概览小企业信用缺失的现实基础上,强调了集群融资环境下小企业信用机制增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借助生物学理念,遵循集群生命周期发展演进规律探讨集群融资视角下小企业阶段性融资方略安排。

第4章:集群融资下小企业投资战略选择。本章重点关注集群融资对小企业投资战略及其路径选择的影响。通过构建集群融资与投资效率的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HSFA),对融资约束下集群融资与小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考察,量化测算小企业不同融资方式在投资效率上的差异。从理论和技术层面探讨了集群融资对小企业投资规模、投资方向、资产结构与经营风险等投资战略的影响,最后对集群融资下小企业投资路径做出了战略选择。

第5章: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传导路径研究:基于小世界网络的视角。本章从小世界网络的角度审视企业集群治理风险传导路径。本章基于现有的小世界网络模型原理,论证小企业集群网络与复杂网络的耦合关系,运用MATLAB软件对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传导进行参量设计和数值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并且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小企业集群治理,系统构建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在宏观层面探索小企业集群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和治理环境建设。本章着重指出,通过小企业集群治理框架的合理运行能够有效管控小企业集群治理风险并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同时该章也为第6章集群融资下的小企业集群治理设计与优化开启相应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的创新尝试。

第6章:集群融资下小企业集群治理设计与优化。本章是全书通过理论和技术量化分析寻找对策建议落脚点的章节。该章结合前面关于集群融资与小企业投融资战略分析,特别是第5章关于小企业集群治理的分析框架和关键要素的讨论,并结合“联保联贷”调查案例,尝试思考集群融资下小企业集群治理机制建设路径。根据前面章节奠定的基础,本章着力设计一个涉及政府机构、小企业集群、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民间资金等多方位、具有实际操作可行性的集群融资模式的机制,并探索基于集群融资环境下,小企业个体应如何进行财务战略调整和财务流程再造。

第7章:四川省小企业集群融资发展研究。本章是在传统研究集中于较为成熟的集群区域的基础上,将研究范围扩展至欠发达地区,以期通过借鉴先进合理的经验,从集群融资视角来思考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地区小企业的发展。该章基于四川省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通过对四川省小企业集群的现场调研和访谈,从五个方面总结出四川省小企业集群融资面临的现实困境。针对小企业集群融资现实瓶颈,以成都市高新区“统借统还”产品为例,深入进行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创新探索。本章以四川省110家小企业的集群融资调研数据为样本,统计了不同融资方式下的融资额及分布情况,透视样本企业对外部融资重要性及集群融资的认知度,通过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我们根据调研访谈的结果,结合四川省小企业集群的特点及融资理论优势,归纳出完善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新思路。

第8章为总结,第9章为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