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涛:为嘉州山水平添一分妩媚

人物小档案

姓名:薛涛,字洪度

生卒年:约768~832年

主要事迹:薛涛,中唐女诗人,祖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幼时随父亲薛郧游宦蜀中,家居嘉州竹公溪旁之薛地。14岁时,父亲病逝,家庭生活陷入困境;16岁,不得已加入“乐籍”,成为身份卑微的“风尘女子”。韦皋镇蜀时,薛涛为九品“校书郎”。当时与薛涛诗文酬唱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元稹、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晚年定居成都百花潭浣花溪,创制松竹梅兰小诗笺,世称“薛涛笺”。曾有《锦江集》5卷诗500余首,多佚,流传至今的仅70余首。

影响乐山指数:★★★


闻说凌云寺里苔,风高日近绝纤埃。

横云点染芙蓉壁,似待诗人赏月来。


这是薛涛《赋凌云寺二首》之一。《乐山历代诗集》共收录其诗5首,皆可作为薛涛到过乐山的确证。至于她是否出生于乐山或曾家居乐山,一直存在争议。正如她是否该归入“十大名妓”一样,喜爱她的人们给予否定并努力辩解,道学家和无聊文人们却要拿出来狠批和戏说。

但不管怎样,她作为一个“奇女子”已在中国历史、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再也无法忽视和改变:她有才华,诗歌以清词丽句见长,是公认的“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她人生坎坷而多情,与元稹的一场“姐弟恋”千多年来总令后世有情人心生恻然,尽管名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并非是写给她的;她一个女子,在男人掌握绝对话语权的时代,以“校书郎”身份跻身四川最高军政长官衙门,研讨国事,办理文案……对这么一名优秀的女性,我们还能拿什么来要求她?又有什么资格挑剔她?难道要她像贞女烈妇一样?这样的女子,乐山太多了,还嫌不够吗?犍为一个节孝总坊就镌刻着407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是一个从血泪中趟过的人生。

读薛涛写在嘉州的诗,我们可以触摸感怀这片嘉山胜水如何拨动这位奇女子的玲珑心弦: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这是《题竹郎庙》。庙是古庙,在乐山“城北十五里”,供奉的是开创了夜郎国的竹王,“每年三月三,乡人祀之”。一个晴朗日子,夕阳西下,霞光铺满大地,亮暗对比,山野更绿、江村更静。蓦地,江风送来笛声,划破宁静,飘荡在山野。薛涛的心儿也飘起来,恍惚见到了英气勃发的竹王……声声尽是迎郎曲,声声倾吐一个奇女子对一个伟男儿的爱慕和深情呼唤。


闻说凌云寺里花,飞空绕磴逐江斜。

有时锁得嫦娥镜,镂出瑶台五色花。


这是《赋凌云寺二首》之二。乐山大佛没有入她的诗,凌云寺的晨钟暮鼓也入不得她的诗,但那些不起眼的卑微莫名的“苔”与“花”却触动了她的诗思。“苔”是不染尘埃之苔,“花”可以幻作瑶台五色花。这种视角、这份诗魂,与其说是薛涛的独特之处,倒不如说是其人生的自喻自述。


传闻象郡隔南荒,绛实丰肌不可忘。

近有青衣连楚水,素浆还得类琼浆。


这是《忆荔枝》。大抵是首酬和诗,把个人情感压得很低,却下大力专注构思,头两句前句叙写产地、后句评价品质,产地写得妙、品质评得高,浑然天成,用尽机巧却又不露痕迹。无怪乎前蜀皇帝王建对她青睐有加:“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峨眉山下水如油,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棹声齐唱发中流。


这是《乡思》。那种水如油的感觉,只能生发于深沉浓郁的乡思之中。能不说乐山是薛涛的故乡吗?

……

薛涛写在嘉州的诗没有惊世骇俗之语,却充满了女性的细腻和独特匠心,就像她创制的“薛涛笺”一样,透着精致的美,需要细细品味,越品味越能感受其中的创新和妩媚。感谢薛涛,她的出现弥补了嘉州的色彩,使乐山文化多了些女性的柔美。

还值得一提的是,薛涛一生经历了太多,晚年生活平静却依然多情,写下了著名的《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


乐山《沫水》杂志曾刊发一小说《邓通打官司》,这样写她:她是一个走在时代前沿的女性。她孤独地游走在一个男人主宰的世界里,饱经颠沛磨难,却依然满怀激情地生活,用诗行、音乐、桃花笺等等编织出绚丽芳馨的花朵。围着花儿嗡嗡飞的,有蜜蜂,也有苍蝇。蜜蜂触花心,酿的是蜜;苍蝇凑热闹,玷污的是美丽。都不是她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