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祯继续看奏折,现在正处在新旧交替的时候,一点事情都不能耽误。李祯拿起上面第一本奏折,居然是禁军的两位指挥使的,两人上奏说禁军训练已经有了初步成效,请皇上指导。
李祯对训练好的禁军也很好奇,“王忠,叫上枢密使,一起去看看新的禁军。”
李祯跟枢密使走到禁军门口,就看到门口的士兵站得笔直,眼睛警惕地扫向四周。看到李祯等人往禁军走,立即上来拦住人。
“干什么的?这是禁军,不能随便进。”
王忠看了李祯一眼,见李祯不打算说话,立刻上前道:“皇上跟枢密使在这,还不能进?”
士兵愣了一下,似乎有些慌张,过了一会他道:“将军说谁进都得通报。你们先等等,我去禀告一声。”
说完他就往里边跑了,另一个士兵仍然警惕地看着,两方都保持着静默。
枢密使偷偷看了李祯一眼,见他面无表情,枢密使内心觉得,这两个士兵怕是完了。连杀人不眨眼的皇帝都敢拦,没准下一眼就要头跟身子分家了。
一会,一个人跟着士兵出来了,李祯一看,不是俞松是谁?
俞松连忙行礼道:“拜见皇上,枢密使。臣不知皇上驾到,拦了皇上的驾,请皇上恕罪。”
门口的两个士兵也唰的一下跪下来,脸都吓白了。完了,拦了皇上,脑袋肯定是不保了,只希望不要连累家里。
李祯和颜悦色地叫起。他道:“朕读史书,常羡慕那些令行禁止的军队,如今朕也有了这样一个军队,朕心甚慰。”
李祯叫人赏了门口的两个士兵,跟着俞松往里边走。
“俞爱卿怎么在禁军?”
俞松道:“回皇上,禁军的两个指挥使请臣来指导一下。”
“那爱卿觉得禁军如何?”
“皇上,臣实话实说吧,这禁军实在是太烂了,我们边境的地方军都比这有水平。臣废了大力气才扳回来一点。”
听到这话,李祯还没怎么样,枢密使先怒了,虽然他一向看不上这些当兵的,但禁军怎么说也是他手底下的军队,就是再不亲近,也不能听着别人说禁军是个烂东西。
枢密使道:“俞将军确实厉害,但禁军身为保卫皇帝的军队,也没那么差。”
枢密使玩了个小心眼,都说禁军是皇帝的军队了,难道你还能说皇帝的军队不如你?李祯也听出来了,他就笑着看着俞松。
奈何俞松没有那份细腻的心思,他老实道:“皇上,臣没说谎,禁军确实不行。当然他们都是一些身体健康的青壮,臣帮忙多练几天肯定能练出来的。”
李祯笑道:“嗯,那就辛苦爱卿多帮忙几天。”
李祯开口了,枢密使也不能再继续抓着不放,但在他心里,两人是结下梁子了。
这时候两个指挥使也过来了,“拜见皇上,枢密使,将军。”
李祯摆摆手,示意他们免礼,“走吧,去看看你们初有成效的禁军。”
几个人一路走到了校场,禁军正在练习刺草人,看起来还不错,比李祯第一次来看到的好很多了。
不过,俞松镇守边境多年,经验丰富,他既然说不行,那就是确实还差火候。
李祯道:“不错,可见两位爱卿也确实用了心,王忠,赏。”
“谢皇上。”两个指挥使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李祯道:“俞将军经验丰富,朕决定让他来帮忙训练一段时间的禁军。你们要好好向他学习,别到时候士兵训练好了,你们身为上司还不行,那你们还有什么脸面继续领导禁军。”
“是。”
看完了禁军,李祯顺道到长安城的街上看了看。长安城被隐晦的分为了富人区、贵人区,平民区,前面两个没什么可看的,李祯不用脑子想都知道,他们肯定过得不错。
“去平民区看看。”李祯吩咐。
王忠连忙吩咐车夫转向,马车往平民区驶去。
平民区只是大家按照阶级自然而然形成的不同的聚居地,并不是就真的叫平民区了。李祯随意选了个地方走过去。
街道上时不时有行人走过,脸上都带着笑容,李祯注意到,很多人往同一个方向走去,便跟了上去。
目的地是一个杂货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杂货铺里还有不少人在聊天,李祯静静站在一边看着。
他这么富贵的人肯定引人注意,店主立刻发现了他,问道:“客人,您要什么?”
李祯道:“我只是随意看看,你这边的生意很好啊!”
店主看了看李祯身上贵气的衣服,再看看他身后的仆人,想必这是个有点奇怪的贵公子。店主道:“都是周围的人照顾生意。”
“老李,给我来个线头。”有人叫道。
店主对李祯道:“失陪了。”
然后,店主转身从里面拿出一团线,“还是老样子是吧?呐,5文钱。”
“5文钱?老李,少一点,3文吧,3文钱我就拿两团。”
“少不了,少不了,你回回都要少,我这店都要被你弄垮了。”
“哎,我说老李,我这是照顾你生意,我怎么不到别人那买啊,我就是信任你。你就给少两文?呐,钱都在这了,你数数。”
那个人扔下钱,抢起两团线就跑。李祯还有他身后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店家,要不要帮你报官?”李祯问。
“报官?为什么要报官?”
“他不是抢了你的线吗?”
“咳”,店主失笑摇头,“你不知道,他家里穷,没什么钱,但是他也不让我吃亏,他有空就会来帮我做事,我那是逗他玩。”
周围的人笑道:“老李,你消息过时了。他最近日子好过些了,听说朝廷发布了什么政令,可以从朝廷那借钱,然后慢慢还。他就从朝廷借了钱,把借的王老爷家的钱都还了,然后再慢慢还朝廷的钱。”
低息贷款?李祯一下子想到了这个,也明白为什么说那个人日子好过多了。
李祯向他们告辞,又继续看看别的地方。
王忠道:“皇上,为什么他借朝廷的钱还了王老爷的钱,日子就好过多了?不都是借钱吗?”
李祯道:“借钱是有利息的,民间的私人借贷利息通常很高,朝廷的是为了惠民,利息自然低,他要还朝廷的钱就会少还不少利息。”
这一点也不复杂,王忠只是暂时没反应过来,李祯一说他就懂了,就是占朝廷的便宜嘛。
既然遇到了利息这一回事,李祯就想到了金融体系。他深知金融体系对国家的影响,哪怕不能完全建立起来,也要先搭个框架,做个计划。
这就又涉及到精通金融的人,高龚变法是没问题,但他对金融也不精通,帮不了什么忙。大概率还需要依靠国子监,先定个目标吧。
“王忠,你回头跟国子监说一声,将算数加入科考。”
一步步来吧,管理国家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后代能接着自己的想法做下去。教育是重中之重啊。
回去后,李祯就召开了政事堂会议,决定注重教育,而且不仅局限在某一个学科,而是要百花齐放,增加各个领域的人才。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百家争鸣的时候,现在只不过是复苏而已。反正皇帝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现在只是要重现百家争鸣的情景而已。好,可以,没问题。
没涉及到利益之争,大家都很爽快,当然不爽快也没办法,谁知道你不同意,皇帝会不会祭出锦衣卫。
事情很轻松地通过了,李祯很庆幸这时候还没人陷入对儒家疯狂崇拜的阶段,否则肯定会有人以死明志,除了儒家,不要别的家!
虽然李祯不怕杀人,但能少杀人总是好的,毕竟杀人只是一种威慑手段,而不能成为主要方法。
30年后,李祯正在自己跟自己下棋,一个穿着龙袍的人走进来行礼道:“父皇。”
“啊,皇儿啊,你不去处理朝政,到我这来干什么?”
新皇脸一僵,别人家的父皇都巴不得抓着权利不放手,怎么自己家的父皇就恨不得朝政理他远远的呢!况且宁国在父皇手上发展得这么好,又不是皇祖父那时候,内忧外患,稍不注意就可能亡国了。
“父皇,你的老臣我搞不定啊,你帮帮我。”新皇哀嚎道。
周皓这个死老头,天天盯着朕,不是书朕这错,就是那错,最后还总要加一句,上皇那时候怎么怎么样,让新皇时刻活在自己父皇的阴影里。
李祯哈哈大笑,幸灾乐祸道:“现在你是皇帝,我可不是。”
皇帝撇撇嘴,向李祯诉说着自己的痛苦,虽然自己是皇帝,也是父皇明正言顺传位的,可父皇留下的那些肱骨之臣,每每总有一堆大道理等着朕。
李祯道:“你可知朕退位后为何给你留了一堆老臣?”
皇帝道:“我知道父皇是怕我年轻,想让他们辅佐我。”
“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你要知道该平衡你的想法,跟他们的想法。他们可能思想跟不上你,但他们会确保你的想法实现的过程中的安全。治理国家不是玩游戏,皇帝的一次错误可能会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谨慎至关重要。”
皇帝脸色一肃,他从来没想到过这一点,对他们这一点年轻亲人来说,父母的思想都是腐朽的,落后的,国家根据自己的想法来一定能越来越好。
所以被掣肘的皇帝虽然没有像别人猜测的那样,觉得是太上皇放不下手上的权利,但也确实对那些大臣很恼怒,觉得他们愧对上皇的信任,是想做权臣。
“多谢父皇指点,儿臣回头就去像周大人赔罪。”新皇道。
“倒也不用赔罪,周皓不会在乎这些,你只要以后注意就是了。”李祯道。
新皇满脸严肃的回去了,看背影就知道他踌躇满志,准备回去好好反省一下,然后大干一场。
李祯叹了口气,“王忠啊!”
王忠连忙答应,“太上皇。”
“你让周皓他们悠着点,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后代着想,给皇帝留点面子。不然,以后朕走了,皇帝对他们下手,可没人拦。”
王忠连忙跪下,“太上皇您一定能长命万岁。”
李祯笑了笑,“去吧,去跟他们说说,你也跟他们很熟了。”
王忠连忙去了,跟几个老臣都说了太上皇的叮嘱。等王忠再回来的时候,发现太上皇已经安然地去世了。
王忠大哭,“上皇!”
上皇驾崩,全国哀悼。上皇时期的老臣们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想着皇宫的方向磕头。上皇葬礼后,几个老臣就接连告老了。
皇上想了很久的大权独握终于成功了,但新皇却成立了一个顾问部门,让老臣们致仕后继续参与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