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大学和专业颇有些感慨,刘承讯受中文系毕业的爸爸影响,自小喜欢历史和地理,把爸爸一书橱的各类中文、史学和地理书籍看了个遍。无奈90年代的下岗潮使得承讯在父母的百般规劝下,放弃文科选择理科,不得不面对自己并不喜欢的物理尤其是头脑都绕晕的力学。
那时的高考是先填志愿后考试。填报志愿前,承讯的爸爸闲来无聊请人给儿子算了一卦,卦曰“命在远方,有日为佳”。他爸爸想,以我儿子这个学习水平,在本省考个不错的学校应该不成问题,这算命的肯定不准。可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又想起来这事。为了图个好兆头,索性将一本第一志愿填在本省,第二、第三志愿则填了昌州大学、春州科技大学。
高考成绩下来后,本是信心满满的刘承讯心情一下子跌到了谷底。496分,离一本分数线505分还差9分。他心想,这下一本是没戏了等二本吧。一本录取完二本录取前,刘承讯拿起电话查了一下录取情况。意外发生了,他竟然被春州科技大学的重点专业地质专业录取了。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很多人羡慕“诗和远方”,地质专业大学生比种地还辛苦,是学生们最不愿意学的专业。欲哭无泪的刘承讯拿起了《高考志愿》查阅去年的情况,这个学校竟然去年还叫春州地质学院。由于国家重点扶持,刚成为春州科技大学。他光荣地被降分录取了。
四年大学生涯,刘承讯刻苦学习,拿到了地质和冶金专业的双学位。奈何这种双学位在那时候的人才市场实在没什么竞争力,只能服从分配到了同州市矿业地质所,成了一名岩土工程技术员。
一日,刘承讯外出工作,看着巍峨的群山,不禁想起战国初期,魏武侯说起“壮哉,我大魏河山,险哉我大魏河山”,感慨祖国的大美河山。再看远处,一座寺庙立于悬崖峭壁之旁,他拿起来望远镜,边走边看,谁知脚下一滑,坠下万丈悬崖。
不知过了多久,承讯迷迷糊糊听到有个女子推他,“公子、公子,起床啦”。承讯睁开眼睛,发觉自己躺在一张古香古色的床上,转侧一看,一名穿着领口低开的上衣、长相俊秀的少女甜甜的看着自己。
承讯面色微红,惊问:“这是哪里啊?”
女子笑道:“公子又说疯话了,这是大晋皇宫啊。切莫再和太子一起玩火,否则又要被太傅责罚了。”
承讯赶忙掀开被子,心想,我去,比原来短了一大截,屁股还隐隐作痛,这什么情况啊。
正想着,少女道:“让香兰给您穿衣吧,得快些用膳,今日要陪太子射箭了。”
“原来她叫香兰”,承讯顺势穿衣起床,心想,我怎就成了十来岁的少年?一切成了空白,这可如何是好。
等到早膳上来之后胡乱吃了几口,这是哪里,路怎么走,简直是两眼一抹黑,赶忙抓住香兰道:“被太傅打的心虚,你送我去太子那里吧。”
香兰道:“遵命。再不可跟太子一起胡来,太子玩闹要好言相劝。”
承讯起身,在香兰陪送下进了东宫。
只见两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年,一前一后从宫内迎来,见前面少年身穿淡黄色龙袍的少年,承讯心想这必是太子,赶快双膝跪地。还没来得及说话,少年将其扶起,“哈哈哈哈哈,讯弟何须如此大礼。走,我们射箭去。”承讯显然不知道自己的实际身份,只是电视剧看多了,以为见到高不可攀的太子当然要双膝跪地啦。还好他反应还挺快的,赶忙自我解嘲说道:“屁股太疼了,还就双膝跪地舒服点。”
“呵呵呵”三人乐呵了一下,后面那个少年面有难色地说道:“太子,我俩的屁股昨天都被打开了花。马实在骑不了了,跨步弯弓也要叫侍卫们笑话了。今日我们还是下下棋。不行,下棋也得坐着,还是去御花园转转吧。”
太子嘿嘿一笑说:“就你疼,承讯不疼啊。准了。”少年诡笑后,挖苦道:“我是疼,你看承讯都被打傻啦,上来行了个这么大的礼。”
三人到御花园转了转,正走着,一个女孩在众多宫女的簇拥下从侧面过来,与三人遇上了。“哥”女孩说道,“妹妹”太子说道。宫女们赶忙作揖“拜见太子殿下”,弘章作揖说“拜见公主”,只有承讯傻愣愣地,看着女孩。这个女孩看起来柔情似水,有种说不出的好感。正愣神呢,弘章拽了承讯一下,人家都作揖完了,承讯在那来一句“拜见公主”,倒成了三句半那半句,公主顺着声音,向着承讯嫣然一笑。
太子石延宝又对延琪说:“刘太师的儿子刘承讯,杜太尉的儿子杜弘章,他们跟我一起读书。”
太子转头对承讯和弘章介绍说:“这是我妹妹,延琪。”
弘章说:“久闻太子殿下有个神仙下凡的妹妹,果真闻名不如见面。”
其实这类的奉承话,公主自然听的实在太多了,延琪只是淡淡地礼节性笑了笑。
承讯呢,也挺机灵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一次见到公主,也不好说话。
“哥哥今日不在读书习武,怎么有空到花园里来啊。”公主问道。
这句话把太子逗乐了,说道,“昨天我三人本想研究一下新式武器,为父皇分忧,谁想出了点差错。他俩挨了太傅一顿打,坐都坐不了了,只好出来走走。”
公主掩嘴一笑,后面的宫女也跟着偷笑。
然后太子和公主寒暄了两句,太子问道:“妹妹这是要去哪里啊?”
公主说道:“听说姨母来拜见母后,母后让我也去陪陪,说不定一会还要叫哥哥去呢。”
太子说道:“那妹妹先去吧。”
回了礼,于是公主带着宫女往皇后宫中而去。三人继续就在园子晃到中午方才回去。
几日下来,承讯谨言慎行、寡言少语,另一少年杜弘章也向承讯学习,做太子伴读中规中矩,不敢怠慢。太子石延宝也未多问,心想,定是上次带他俩一起玩火药,差点将三人都炸伤,两个伴读都挨了打,尤其承讯挨了太傅一顿狠打至昏厥。
在东宫做了数月伴读,刘承讯方知此时乃是晋朝,自己竟然也叫刘承讯,十二岁。父亲刘知远为检校太师、北都留守,手握重兵抵御辽国。他与杜弘章都是边疆手握重兵的大将之子,名为太子伴读,实际上也是质子。
现在是晋朝天福八年,自己住在皇宫偏殿的常悦阁,平时生活比较单调,整日陪太子读书与骑射,身边只有一名叫香兰的贴身侍女。这名侍女处事淡然,做事用心,稳重平和,恭顺体谅,圆滑隐忍,深明大义。平常接触到的就是太子石延宝,皇帝仅有的两个儿子之一、又是皇长子。石延宝深受皇帝和皇后喜爱,聪明睿智,是个热血少年。杜弘章论辈分说来还是太子的表叔,同平章事杜重威之子,是个恣意纵横、骄横跋扈的主,对斗鸡走马无一不通,但在皇宫倒也有所收敛。太傅李群为人忠厚、不骄不奢、崇尚诗礼,有着一般社会贤达和文人儒士的风习,对待太子十分严格,每每太子有过错,绝不轻饶,都是狠狠惩戒自己和弘章。除了这些人,偶尔也能见到皇帝、皇后以及皇妃。
承讯轻轻叹了口气,生活虽然单调无聊了些,但是想来总比电视剧《秦始皇与阿房女》的秦始皇、太子丹这些人当质子的时候强多了,没事就被人打,生活得比普通市民还惨。这里好歹衣食无忧,既来之、则安之吧。
其实承讯是往好处想了,他现在所处的时代不比战国时代好多少。看今天在皇宫里舒服吧,说不定明天就成了阶下囚,运气不好被拉去北国冰天雪地之地当奴隶,再不好直接身首异处或者自焚而死一了百了。
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经历二百八十九年的风雨沧桑,黄巢叛将朱全忠杀尽宦官,终结了大唐数百年的宦官专权的同时也终结了大唐。昔日的辉煌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内忧外患,契丹辽国有如泰山压顶,河西走廊已被楼兰和党项各部,分而截断。
中原内部战乱连年,短短三十余年历经梁、唐、晋三朝,改朝换代的速度可比战国快多了。淮河以南地区摆脱了中原的控制,与晋朝并立的有(南)唐、吴越、闽、楚、(后)蜀、南平、(南)汉等国。看吧,数量也不少,足有八、九个。也就是这个时代,不仅各国互相打,中原之国号称最强,但是内部还在不断打。你说战国时代吧,一个赵国就够匈奴吃一壶的,但是现在呢,一个辽国够诸国吃一壶的。只是中原之国倒霉,挡在前面,经常一不听话就被辽国揍。
再看各国版图,晋国包括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河北、宁夏、甘肃、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南)唐幅员三十五个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吴越国幅员十三州,约为现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市)、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市)一带;闽国主要是福建大部;楚国辖域二十四个州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后)蜀主要是四川和重庆大部,以及陕西、甘肃和湖北部分地区;南平辖荆、归(今湖北秭归)、峡(今湖北宜昌)三州;(南)汉即今广东大部、广西一部分和海南。
(晋)高祖皇帝石敬瑭为了夺取江山,四十五岁之龄认三十四岁辽国皇帝为父,当了个“儿皇帝”并称臣,称子又称臣是为国耻。割让幽云十六州给辽,使得中原门户大开,辽国骑兵可在数天之内快马直抵黄河北岸,威胁东都。其实石敬瑭也是没办法,反正幽云十六州本来就不是他的地盘,他的老巢在晋阳,还能忽悠辽国出兵帮他当皇帝岂不也是好事。可你以为好事就一个人想吗?不是石敬瑭一个人这么想,想干这件事的人还有几个,称臣割地人家也可以,这样的话石敬瑭就没有竞争力。那么必须创新,怎么创新呢,就是认爹,面子里子都不要了。别人可能是没有这样不要脸的,或者是还没想到可以这样不要脸的,石敬瑭先想到了。这使得他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辽国皇帝耶律德光,同意帮他了。
等到石敬瑭驾崩,新皇帝石重贵即位后,比他爹有骨气些,采纳权臣景延广之言,对辽称孙不称臣,寻求逐步摆脱对辽国的依附。会有人说称孙还有骨气啊?称臣是国家颜面,称孙是皇帝个人颜面,称孙不称臣比又称臣又称孙还是硬气一些。
当然你不可能上来就两个都不称,那也太不给辽国面子了,摆明宣战吗。那时候晋国还没有足够的与辽开展的勇气。即便只称孙,辽国也不满意,晋辽关系日趋紧张,大战将近。看一下力量对比,晋国人口一千多万,辽国人口差不多也是一千多万;晋国国土面积约九十万平方公里,辽国国土面积约四百九十万平方公里;军队方面辽军与晋军数量相当,可辽军多为骑兵,晋军多为步兵,实际上战力相差很大;打起仗来辽军善于平原野战,晋国只能守城,也就是打起来,只有辽打晋的份。
由于晋朝不肯称臣,辽国皇帝派使者到中原来质问晋国皇帝石重贵,使者被景延广等人一阵痛骂。天福八年十二月,辽国皇帝倾举国之力伐晋,分三路大军南下,东路由降将赵延寿率领五万大军进攻山东,中路由辽帝亲率十万大军直逼东都,西路由辽国皇叔统帅三万大军牵制北都。中原短暂的安宁瞬时被打破。晋辽两国的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