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结

1.我国会计演变的过程

我国会计一职最早出现于西周,当时的主要职能是为朝廷服务,称为官厅会计。到宋代,我国会计已经形成一套系统的会计方法——四柱清册。之后,民间会计开始超越官厅会计。而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式簿记“龙门账”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我国会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民国时期,西方会计开始引入我国,出现西式簿记与中式簿记共用的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会计向苏联会计学习,建立了一套与西方会计区别很大的社会主义会计。1978年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深入、外资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中国加入WTO,我国会计又一次走近国际会计。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出台;1992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相继出台;1993年,13个分行业会计制度出台;1997年,第一个具体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出台;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出台;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出台,这一准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开始全面实行会计准则模式,并向国际会计惯例全面靠拢。

2.促进我国会计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的基本影响因素

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会计制度的改革,推动我国会计改革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的基本影响因素有三个:一是外资的进入;二是产权制度的改革,特别是企业组织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的建立;三是在全球资本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加入WTO。我国会计之所以向国际会计惯例靠拢,是因为在一体化的市场中,企业之间必须遵循相同的游戏规则,这套规则一方面是要明确界定产权归属;另一方面要确保收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

3.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体系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由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组成。基本准则是对会计处理的一般要求所做出的原则性规定,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要求所有会计主体共同遵守。基本准则由会计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确认、计量和财务会计报告等组成。具体准则又称应用性准则,它是根据基本准则的要求,针对不同经济业务所做出的具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处理规范,由基本业务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会计准则、特殊行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报表准则构成。此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等也构成我国会计准则基本体系的内容。2014年后新增和修订的准则将以单行本的形式发布,每项准则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准则主体、应用指南、起草(或修订)说明及准则主体的英译文。此后,新增和修订的准则将逐步取代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2010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4.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基本构成

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会计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第二个层次——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包括《企业会计准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第三个层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如《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等;第四个层次——企业自身的会计处理制度。

5.中级财务会计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会计规范体系和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第1~2章);第二部分——资产负债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第3~12章);第三部分——利润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第13~14章);第四部分——其他专题(第15~16章);第五部分——财务报告(第17~20章)。本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编制一个企业基本的财务报告。中级财务会计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照相应的法规、准则和制度来进行,并时时关注这些法规、准则和制度的变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亲自动手进行操作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