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8月,为了防止希特勒染指中东,英苏两国谋划进攻伊朗
二战期间,英苏联军分区占领伊朗

■1941.8.25—1941.9.17丨英国/苏联/伊朗

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版图上,伊朗一直都是大国争夺的焦点。二战初期,由于伊朗王国(时称波斯)在是否加入反法西斯联盟的问题上态度暧昧,加之德国间谍在伊朗境内四处活动,英国和苏联决定联手对伊朗采取“警察行动”。尽管西方和俄罗斯的史学家都坚称当时英苏两国的出兵行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是合理的”,但许多伊朗人至今仍耿耿于怀。

作战背景

1921年,伊朗恺加王国哥萨克师副指挥官礼萨·汗上校通过政变上台,建立巴列维王朝。由于礼萨·汗长期依赖德国进行军备建设,到1936年,在伊朗工作的德国专家达到5 000余人,可以说伊朗巴列维王朝的军队完全是靠德国武器武装起来的,德伊两国的经贸关系也极为密切,德国在伊朗有大量投资。可是这一“特殊关系”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下却让许多国家感到危险。

英苏军人在一辆BA-10M装甲汽车上联欢

1941年6月,纳粹德国入侵苏联,英国迅速与苏联结成同盟。按照协定,英国需要承担起对苏援助的责任,而英苏两国间最安全、最便捷的通道就是伊朗(它北临苏联高加索,南接英国占领下的伊拉克)。因此,英苏两国绝不容许在伊朗出现亲纳粹的势力。另据档案披露,德国最高统帅部当时的确有占领伊朗的作战预案,设想德军一旦粉碎高加索地区的苏军后,将趁势攻入伊朗境内,夺取波斯湾的油田和炼油厂,继而进攻英国控制下的印度。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苏驻德黑兰大使两度照会伊朗政府,要求伊朗驱逐国内的德国人,而礼萨·汗国王坚持本国已宣布中立,况且国内的德国侨民数量有限,都处于伊朗警察的严密监视之下,因此英苏的担忧没有道理。礼萨·汗还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出求救信,他在信中写道:“根据《大西洋宪章》的原则,我恳求您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一场侵略战争发生。这场战争是对一个主权国家的无端侵犯。”

不过,罗斯福却回信称:“由于希特勒妄图征服世界,为确保贵国不落入纳粹之手,英苏两国如果采取军事行动也是迫不得已。”罗斯福还让礼萨·汗放心,“英国和苏联对于伊朗没有领土企图”。另一方面,英苏两国的总参谋部商定于8月25日对伊朗实施南北夹击。

双方兵力

在南方,驻扎在伊拉克的英国“伊拉克军团”被改编为“波斯和伊拉克军团”,组建两伊战区司令部,下辖英印第8、10步兵师,英印第21步兵旅,英印第2装甲旅和英国第4骑兵旅(后改称第9装甲旅),由奎南中将指挥。

在北方,苏联也从外高加索军区和中亚军区抽调第44、47、53步兵军各一部,组成对伊朗作战集群,总司令为科兹洛夫中将。

而在英苏联合进攻前,伊朗陆军约有12万人,编成6个旅(5个宪兵旅和1个独立机械化旅)和11个师,其中2个近卫师(部署在德黑兰)配备105毫米口径“斯科达”火炮,另外9个步兵师分布在全国6个军区(5个师在北部防御苏联,4个师在南部防御英国)。伊朗空军编成8个大队,装备400余架战机。伊朗海军共有18艘舰艇,在里海有2艘炮艇、5艘鱼雷艇和1艘武装游艇,在波斯湾有2艘炮舰、4艘炮艇、3艘鱼雷艇和1艘拖船。

作战经过

8月25日凌晨,苏军率先发起进攻,由诺维科夫指挥的摩托化纵队(2 000余人)在阿塞拜疆南部的纳希切万州渡过阿拉克河,进入伊朗西阿塞拜疆省,很快占领马库和霍伊两座边城,并向大不里士快速推进。苏联空军也同步轰炸大不里士、拉什特、加兹温和雷扎耶等伊朗城市,有几架苏军的TB-3轰炸机甚至袭击了首都德黑兰的郊区。

与诺维科夫纵队相呼应,另一支苏军坦克部队(2 000余人)沿着里海南岸向伊朗纵深挺进,占领了恩泽利港和拉什特港,并逼近加兹温城,不久与诺维科夫纵队会师。

英国士兵控制伊朗油田

第三路苏军(1 000余人)在里海区舰队的掩护下登陆巴列维港。虽然这支苏军部队在登陆过程中被苏联空军误炸,但仍迅速攻占呼罗珊省北部,随后逐渐推进到铁路枢纽塞姆南和沙赫鲁德。

面对苏军的进攻,毫无准备的伊朗军队大部分在军营里被缴械,随后伊朗军队中的校级以上军官和情报官员都被苏军甄别出来,然后送到巴库集中管理。至8月底,伊朗北部基本被苏军控制。

就在苏军展开越境攻击的同一天,英军也对伊朗南部发起攻击。8月25日4时许,英国军舰突然向停泊在波斯湾各港口的伊朗海军舰船开火,英国空军的轰炸机也空袭了伊朗的阿瓦士机场,停放在机场上的伊朗战机全被炸成废铁。

伊朗老国王礼萨被迫流亡国外

战斗中,英国护卫舰“肖勒姆”号率先炮击伊朗港口阿巴丹,伊朗炮舰“帕朗”号首先被击沉,其余5艘军舰也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击伤或搁浅,伊朗海军少将格拉马利·巴扬多尔被炸死在旗舰“巴布尔”号上。在海军舰炮的掩护下,从伊拉克巴士拉出发的2个营(隶属英印第8步兵师)迅速抢渡阿拉伯河,在击溃伊朗军队和民兵的无组织抵抗后夺取了阿巴丹的炼油设施。之后,一个英军小分队乘坐武装商船“卡尼姆巴拉”号,在沙赫普尔港(今霍梅尼港,是横穿伊朗内陆的铁路起点)登陆,控制了当地的输油管道。

值得一提的是,沙赫普尔港内还有5艘德国货船,虽然这些船只平时受到伊朗军队监视,但它们的存在仍令英国人感到不安。英国人担心德国船员趁乱将船开到阿拉伯河航道里自沉,那将意味着在伊朗胡泽斯坦省出产的石油将无法经油轮外送。果然,当英军夺取沙赫普尔港时,就有2艘德国船冲向阿拉伯河中心线,其中之一在引爆船内炸弹前被紧急登船的英军士兵控制,另一艘船虽然被炸弹炸沉,但沉没的位置有误,未能堵塞航道。

此外,8个营的英军在威廉·斯利姆少将指挥下,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高原的哈纳根出发,一路推进至伊朗纳夫特。8月27日,英军切断连接伊朗东西国土的派德走廊,不久又拿下重要城市克尔曼沙赫。

8月28日,英印第8师进抵胡齐斯坦省中部城市阿瓦士,这标志着伊朗西南部产油区被英国控制。

由于双方力量悬殊过大,伊朗军队迅速被英苏两军粉碎。8月30日和31日,英苏军队相继在萨南达季和加兹温会师。束手无策的伊朗国王礼萨·汗只得呼吁就地停火。

1941年9月17日,英苏两军举行盛大的进驻德黑兰仪式。次日,礼萨·汗国王在英国军官监视下离开德黑兰,从阿巴斯港乘船流亡毛里求斯。临行前,他命人挖了一袋伊朗泥土,然后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以示不忘故土。

在英苏两国监督下,礼萨·汗的儿子巴列维被扶上王位,伊朗随即成立新的王国政府,新任首相福鲁吉奇签署了驱逐在伊朗的德国、意大利、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公民的命令,这些国家设在伊朗的使馆全部被查封,所有相关文件被分送给英苏两国。10月17日,英苏两军从德黑兰撤离,但他们对伊朗其他地区仍然进行了分区占领。

作战评价

在这场短暂的“灭国之战”中,伊朗方面有6艘舰艇被毁,6架战机被击落,48辆坦克被摧毁,近800名官兵阵亡。另一方面,英军阵亡22人,1辆坦克被击毁。苏军阵亡40人,3架飞机被击落,16门火炮及牵引车被摧毁。相比之下,英苏两国付出的代价很小,收获却很大。

英国和苏联军队控制伊朗后,通过伊朗向苏联输送物资的“波斯走廊”受到保护,大批物资通过这里运往苏德前线,英国也保护了自己的“石油生命线”。1942年1月,伊朗国王巴列维与英、苏签署结盟条约,承诺为盟国提供物资支援,英、苏两国也保证“在对德战争结束6个月后完全从伊朗撤军”。1943年9月,伊朗向德国宣战,由此成为盟国一员。在当年11月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一致表示维护伊朗独立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