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一场发生在萨拉热窝的刺杀行动使整个欧洲陷入战争
塞尔维亚战役引爆“欧洲火药桶”

■1914.8—1914.12丨奥匈帝国/塞尔维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地是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当时,由于新兴的斯拉夫国家塞尔维亚与衰老的奥匈帝国存在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再加上它们都有自己的后台,使得一场本可化解的局部冲突,最终发展成波及全世界的悲剧。

两个集团 角逐欧洲

为什么会发生一战?很多教科书已经做出回答,那就是20世纪初欧洲分裂成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和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这两个集团如同急于抢地盘的帮派,积极搜罗武器,互相威胁,并且发动攻击。当时,与德国结盟的奥匈帝国(其主体就是今天的奥地利共和国)作为欧洲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沙俄),最害怕境内的斯拉夫少数民族犯上作乱,年迈的老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疑心非常重,他得到的情报显示:位于巴尔干的塞尔维亚王国不断派遣间谍进入帝国,煽动斯拉夫人进行颠覆活动,而塞尔维亚的靠山就是沙俄。

1914年7月,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在邻近塞尔维亚的波黑行省(今波黑共和国)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激怒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以“统一或死亡”为口号的塞尔维亚秘密组织“黑手会”在政府高官的默许下,在波黑首府萨拉热窝刺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场刺杀让早就想对塞尔维亚下手的奥匈帝国找到了开战的借口,维也纳的报纸上充斥着“塞尔维亚必定灭亡”的战争叫嚣。隐身幕后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则纷纷煽风点火,生怕战火被外交折冲浇灭。

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 ·约瑟夫签署开战令

当时,塞尔维亚的战备情况远不如奥匈帝国,30余万大军只有少数获得现代化装备,重要武器和弹药都依赖从法国和俄国进口。奥匈帝国的情况同样不乐观,因为它的整个东部边疆都暴露在虎视眈眈的俄国面前,中间仅隔着一道喀尔巴阡山脉。因此,当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制定入侵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时,还得仔细计算自己部署在东线的军队能挡住俄军多长时间,以便在“解决塞尔维亚问题”后迅速把部队调回抵御沙俄的进攻。

7月23日,奥匈帝国外交部向塞尔维亚发出条件苛刻的最后通牒,要求塞方在3天内答复,其内容包括取缔塞国内所有反奥宣传、罢免公开反奥的官员、镇压危害奥匈安全的泛斯拉夫民族运动等。约瑟夫皇帝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塞方因条件苛刻而拒绝接受,从而使开战顺理成章。没想到老谋深算的塞尔维亚首相帕西奇几乎都应承了下来,只要求对通牒的第六点(奥匈官员在塞境内追查暗杀元凶)略作修改。然而,一心想打的奥匈帝国连“半个不字”也能当成借口。

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向塞尔维亚宣战。在随后的一个月内,德、法、俄、英等国先后卷入战团,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塞军定计 弃边守险

与今天的塞尔维亚版图不同,当年的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与奥匈帝国的伏伊伏丁那平原只隔着一条萨瓦河,奥匈内河舰队的浅水炮舰能轻易把贝尔格莱德城堡打得千疮百孔。而塞国西面,在波黑境内陈兵27万的奥匈军队只需渡过德里纳河,就能进抵塞尔维亚腹地,因此“一步都不能退”成为塞军上下喊得最响的口号。

反观奥匈方面,尽管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是个忠诚的职业军人,但他任命的前敌总指挥、巴尔干集团军司令波提瓦雷克实在是个草包,这位喜好施特劳斯音乐的将军急于在皇帝生日(8月18日)前取得胜利,不等第二梯队(第6军)集结完毕,就催促以第5军为主的20万人马强渡德里纳河。由于工兵舟桥准备不足,许多重炮和机枪未能跟随部队过河。

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

针对奥匈军队的进攻,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奉行“拒敌于国门之外”的策略,但经验老到的塞军总司令普特尼克认为在本国军力仅25万人的情况下,“守边不如守险”,不顾国王反对,把主力(3个集团军)分配到战略要点驻守:人数最多的第1集团军拱卫贝尔格莱德;第3集团军被部署在德里纳河东岸,依托西部山区进行持久抵抗;第2集团军则充当战略预备队,在潘切沃地区实施机动防御。

奥匈受挫 冒险增兵

后来的战局证明普特尼克的决策是正确的。奥匈第5、6军正面强攻德里纳河东岸,结果在采尔山和埃维尔克山遭遇塞军第3集团军的坚决抵抗,由于塞军可以依托预设筑垒地域,加之奥匈部队缺乏攻坚重炮,导致奥匈军队在开战前4天内有1.85万人伤亡,4 500人被俘,却仅仅向前推进了14千米。

面对伤亡惨重却推进迟缓的战局,起初信心满满的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坐不住了。如果塞尔维亚战事继续拖延,一旦俄国完成军队动员,并在东部发起进攻,奥匈帝国就会陷入极端不利的境地。8月10日,康拉德命令把驻防东部加利西亚地区的第2集团军的12个师运往塞尔维亚前线。尽管这条命令意味着面向俄国的防线失去防御力,但康拉德抱着侥幸心理—他希望凭借压倒性的军力优势在10天内击溃塞军,然后迅速回防东线。

然而康拉德不仅严重低估了塞军的顽强,而且还高估了奥匈帝国的铁路运输能力。汹涌而来的军列和糟糕铁路调度指挥几乎使奥匈帝国的铁路系统瘫痪。

互有胜负 战局僵持

直到8月中旬,奥匈第2集团军才从伏伊伏丁那平原出发,强渡萨瓦河进入塞尔维亚,主力第4师在贝尔格莱德郊外夺取一处桥头堡,这让塞国上下惊慌不已。

为了保卫首都,塞尔维亚国王彼得一世强令总司令普特尼克采取“围魏救赵”的战术,指挥集结于贝尔格莱德的塞军第1集团军强渡萨瓦河,到外线去夺取奥匈领土,试图逼迫奥匈军队远离首都。可是这一冒险从一开始就遭遇失败,当塞军推推搡搡地登上轮船时,遭到奥匈内河舰队的猛烈阻击,6 000余人丧生,鲜血染红了河面。

由于互有胜负,奥匈帝国军队和塞尔维亚军队陷入僵持局面。8月底,由于俄国动员军队和进攻加利西亚的速度超出预想,康拉德只得匆忙把进攻贝尔格莱德的第2集团军调回东线,这使塞军面对的压力大减。奥匈帝国的前敌总指挥波提瓦雷克只好继续尝试正面突破塞军的山谷防线。9月2日至7日,双方围绕塞尔维亚西部山区展开殊死争夺,2万余人命丧疆场。

塞军力竭 撤离首都

由于塞军缺乏预备队,最终普特尼克下令塞军放弃前沿阵地,向后收缩,准备和对手打堑壕战。对于这一决定,多数塞军军官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火炮,士兵的弹药储备又不足,如果继续用呆板的阵地战与敌人拼消耗,最后吃亏的只能是塞军。果然,当双方陷入阵地战后,塞军大炮在交战仅一周后就弹药不继,堑壕内的塞军每天承受奥匈军队肆无忌惮的炮轰,损失越来越大。不过,一些机灵的塞军军官发明了坑道战—在地下挖掘坑道,然后埋设地雷,等到奥匈军队跃出战壕冲锋时引爆。

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陷落

11月5日,波提瓦雷克靠着兵力优势向塞军发起新的大规模攻势。由于塞尔维亚第3集团军在前期交战中消耗殆尽,普特尼克把预备队第2集团军投入战斗,但终归力竭势穷。面对“玉石俱焚”还是“留得青山”的抉择,普特尼克向国王彼得一世坦承:“我们的军队已经做出重大牺牲,为了战争和民族的前途,我诚恳地向陛下建议,放弃首都贝尔格莱德,向南部尼什地区转移。”于是,塞尔维亚王族和内阁在11月的最后一周乘火车南下,随行还带走国库里的黄金和重要文件。12月2日,奥匈军队开进贝尔格莱德。

以弱敌强 虽败犹荣

在整个塞尔维亚战役中,塞军以25万人,迟滞奥匈军多达45万兵力,尽管丢掉首都,但塞军以损失13.3万人的代价,却消灭了多达22.5万人的奥匈军队,创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个以弱敌强的奇迹。奥匈军队总指挥波提瓦雷克因作战不力,被解除巴尔干集团军司令的职务。历史学家认为,奥匈军队在塞尔维亚战场上的巨大损失,以及俄军在加利西亚前线的节节胜利,使存在了几百年的奥匈帝国逐渐呈现出摇摇欲坠的迹象。尽管它还能坚持在世界大战中打上4年,可是覆灭的种子已经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