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开局三沙皇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是谁啊?一个16岁的身体孱弱、性格懦弱、学识平庸的小孩。大家注意,俄国人只是收复了莫斯科,大部分领土还在波兰手里,而原来的盟军瑞典改了主意,也找了个人出来要求沙皇之位,俄罗斯国内还此起彼伏各种动乱呢。这样的乱局,这样的危局,怎么就让一个16岁的孩子出来顶缸呢?

首先,莫斯科的“缙绅会议”看中的是米哈伊尔的家世。罗曼诺夫家族,很早就是莫斯科大公的亲信,一直深受历代大公及而后沙皇的器重和信任,伊凡四世最爱的原配老婆就是来自这个家族,而当时伊凡四世的大舅子,尼基塔·罗曼诺夫更是在朝野上下甚受拥护,他的子孙都以罗曼诺夫为姓,家族庞大,富甲天下,是留里克王朝时代最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之一。

其次,米哈伊尔有个很出名的爹。戈东诺夫掌权后,忌惮罗曼诺夫家族的威望,就把家族族长放逐,让他出家成为修士,罗曼诺夫夫人也被迫成为修女,带着当时年幼的儿子,也就是米哈伊尔,在修道院过着凄惶的生活。

沙皇之位几经混乱,米哈伊尔的爹被放出来,成为一个主教,被称为菲拉列特长老,简称“菲长老”。菲长老在动荡时代上下协调,显示了强大的平衡能力。上篇说到,为了跟波兰谈判,俄罗斯派了个使团,被波兰国王抓住,扣为人质,这其中最大的人质,就是菲长老。

综上所述,缙绅会议推举米哈伊尔成为沙皇,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米哈伊尔正跟老妈在修道院里无聊度日,突然有人过来传话,说米哈伊尔是下一任沙皇,这母子俩当时都吓傻了!这个时候的沙皇皇冠,比牛头马面还催命呢,在民间做个百姓,没饭吃饿死也要等七八天,坐上沙皇之位,生死可能就是一眨眼的工夫。

波兰和瑞典为了沙皇之位打破头,沙皇的皇冠送到米哈伊尔面前他都不受。缙绅会议的决议,也容不得这两个妇孺推却,不管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米哈伊尔只能到莫斯科加冕。这时沙皇如果想买个人身保险,恐怕没有任何一个保险公司会受理。


小沙皇除了惶惶终日,啥也干不成。好在缙绅会议还没有解散,贵族亲戚们都蜂拥着过来帮忙。拥立新沙皇是第一目标,第二目标就是,赶紧把太上皇找回来。太上皇就是被关在波兰的菲长老。

在对待新沙皇的态度上,瑞典人显得有风度一点儿,既然人家选出皇帝了,自己的人马争位就算成功了也不见得能坐稳,而且几次战役,瑞典也没占到大便宜,所以率先停手了。

波兰不干啊,看见小沙皇,更火大了,加强了攻势,菲长老继续关押,就是不放人。从1613年,米哈伊尔登基成为沙皇,直到1619年,波兰还在不屈不挠地攻打俄国,死乞白赖要求沙皇之位。打的时间长了,波兰自己也耗不起,1619年,因为严寒,再次进攻莫斯科无果,波兰军队逐渐从这一线撤退。俄国俘虏了不少波兰军官,有了交换筹码,终于将菲长老换回来,老爷子在波兰被监禁了九年!

太上皇一临朝,气象立时不同了。清理国家机构,整顿税收体系,再次加强了动荡时期松散的中央集权。

菲长老治国是个熟手、好手,不过他被波兰人把脾气搞坏了,所以他的全部政策,都可以看作是积累力量,找波兰报仇!可惜的是,准备时间太短了,俄国的力量依然不足以赶走版图内的波兰军队。1634年,被波兰战事日夜折磨的菲长老终于含恨离世,俄国不得不再次跟波兰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波兰继续保持对俄罗斯西部的占领,俄国人赔偿2万卢布,唯一的好消息是,波兰答应,他家暂时放弃对沙皇之位的要求。


这就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开局,有点狼狈,有点凄惶,多亏菲长老在关键时刻扶住了俄国这辆摇摇欲坠的大车,让它继续磕磕绊绊向前走,当然也顺带手把手教会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太祖皇帝”,如何做一个称职的“车夫”。

菲长老已经为统治建立了规范的次序,他死后,只要米哈伊尔沙皇不出格,一步步跟着走就能完成自己的工作,不过,有时他谨慎得过分。

1637年,顿河上的河盗哥萨克占领了亚速海边一个叫亚速夫的地方。这地方属于土耳其,是个要塞,所以土耳其水陆大军联发,要抢回来。神勇的哥萨克兄弟们,居然据守这个要塞四个多月,让土耳其无功而返!哥萨克头目偶尔也忠君爱国,知道这个要塞在自己手里也是个祸端,所以就主动要求送给沙皇。

回忆一下,波兰、瑞典这些邻居围殴俄国是怎么开始的,不就是雷帝需要出海口吗?亚速夫就是一个对亚速海的出海口,穿越亚速海就是黑海,再走出去就进入地中海了,如果放在雷帝面前,亚速夫简直是神赐的礼物啊。

米哈伊尔不一样,他没那么喜欢大海,他只知道,俄国一收下亚速夫,就是跟土耳其叫板了,会遭到这个横跨亚欧大帝国毫不留情的打击,此时的俄国,还是不要再惹事了吧。就这样,一个完美的出海机会跟俄国擦肩而过,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波光都只能在遥远的地方闪耀了,俄国能不能等来一个热爱大海的君主呢?


米哈伊尔1645年去世,48岁。独子阿列克谢继位,跟父皇一样,登基时,也不过16岁。

作为独子,米哈伊尔对阿列克谢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选择了最有学问的大贵族莫罗佐夫为太子师。阿列克谢5岁就识字,12岁时就算得上是知识渊博。少年就有才子之名,而且天文地理、音乐艺术、礼仪骑射无所不通。

书读得太多有时也不是好事,只听说书中有黄金屋和颜如玉,没人说书中有王权和霸业,所以,好皇帝是学不出来的,要看本人的悟性、野心和脾气。阿列克谢虽然偶尔也脾气火暴,但大多数时候,他有一个大知识分子的安静和内敛,登基后,继续研究学问,对西方的建筑和戏剧有兴趣,偶尔还写文章。

治国呢?有人帮忙啊,最有权势的肯定是帝师莫罗佐夫,其次就是国丈(沙皇的岳父)。这两人代表着莫斯科的利益集团,他们统治的办法,当然是为自己阶级谋福祉,少不得要损害老百姓的权益。在这个动荡还不曾完全平息的年代,权贵动作过激,立时就激起起义。

这是俄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一次大型农民起义。起义的首脑在俄国的历史上也是个颇为出彩的传奇人物,大名叫斯捷潘·拉辛。拉辛可不是普通农民,他是个哥萨克团伙的大哥,早年间就在伏尔加河下游及里海沿岸打劫。

1670年,拉辛在犯罪道路上幡然悔悟,明白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道理。想到自己不论是做海盗还是河盗,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不如北上,号令天下,将莫斯科的皇位抢来坐坐。

这样记录农民起义绝对是世界观出了问题,但是老杨实在不能昧着良心说拉辛起义的目的是“为万民谋福祉”。好在俄国的老百姓没有老杨刻薄,他们都认可拉辛的队伍,并愿意加入,最多的时候,队伍发展到2万人。

起义在1671年被镇压,拉辛被肢解而死。拉辛没说自己是王子或者亲王,怎么能随便就组织了这么多人手造反呢?因为老百姓的日子实在太苦了,除了莫斯科那些权益集团的苛捐杂税,还有就是俄国对波兰的局势再起硝烟。这一次,一个重要的地区出现在俄国的历史上,它,就是乌克兰。


之前老杨提到,古罗斯诸国割据时代,东斯拉夫人分化为三个族群,分别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上面的历史都是俄罗斯的故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跑哪去了?

莫斯科取代基辅成为俄国中心,波兰—立陶宛成长壮大,在莫斯科自顾不暇的情况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族群所在的地区都被波兰占领并控制了。

乌克兰是早先基辅罗斯的中心,最早接受东正教的地区,进入波兰后,因为宗教对立,矛盾重重。波兰人想尽各种手段让乌克兰人改宗成为天主教徒,乌克兰人一直抗拒不从,所以经常被波兰收拾或者迫害。

哥萨克兴起后,乌克兰草原是他们重要的据点,好些哥萨克的著名团伙、江湖帮派都在这一带活动,这些人也不太容易被收拾或者被迫害。

17世纪初开始,乌克兰就连续发生农民或者哥萨克的起义。1648年的起义最有规模,因为有个非常能干的领袖叫赫迈尔尼茨基(简称“老赫”),老赫有效拉拢了克里木汗国帮忙,跟波兰打了几次胜仗。后来波兰人收买了克里木汗国倒戈,老赫落了下风,于是转而向莫斯科方面求助,如果乌克兰只能做小弟,当然是拜在东正教大哥的门下。

阿列克谢沙皇跟他爹一样,属于胆小过度的,面对乌克兰的回归要求,他竟然因为害怕波兰多次拒绝。直到1654年,俄国因为领土纷争不得不跟波兰一战了,这才答应了乌克兰回家的要求。

收回乌克兰的过程也是很辛苦的,跟波兰持续战斗,中间抽空还跟瑞典和土耳其各打了一场,在1667年左右,终于取得了对波兰战事的优势,双方规定了以第聂伯河为国界,左岸的乌克兰并入俄国版图,右岸继续留在波兰。但是,基辅还是由莫斯科统辖。

拿回乌克兰,真是天大的好事啊,俄国终于拥有了一个进入黑海的出海口,乌克兰虽然在宗教文化方面和莫斯科属于同宗一脉,可他们跟西欧联系得更紧密,通过乌克兰,西欧的先进文化和思想就有了一个进入俄国的流畅渠道,这个开放的窗口让后来某位开明的沙皇知道,要学习西方以图超越西方。

乌克兰回归的要求是,莫斯科授予其很大的自治权。俄国这么一个专制的集权国家,不会长时间容忍这种状况的,时间长了,乌克兰也感觉挺憋屈,终于开始对老大哥不满和怨怼,不过,这些是后话了。

阿列克谢在位期间,俄国国内闹过一阵宗教改革,有个叫尼康的大牧首突然兴起要按拜占庭帝国古老的规矩程序重建俄罗斯东正教的念头。因为沙皇本人很虔诚,最开始支持尼康的改革,结果让俄国的东正教分裂,支持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分裂。后来,尼康冒险犯了个傻,他认为神权应该大于君权,牧首应该像教皇那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并掺和国政。大家知道,西欧那些王权不太霸道的国王都经常跟教皇争权,更何况是沙皇,从有沙皇这个概念开始,俄国的皇帝就不认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能比自己更大。阿列克谢沙皇后来疏远了尼康,东正教改革除了分裂教众,没产生什么结果。


阿列克谢沙皇一辈子结了两次婚,第一个妻子给他生了13个孩子,能活下来的不多,最后剩了一女二子,女儿叫索菲亚,儿子一个叫费多尔,一个叫伊凡。阴盛阳衰,费多尔和伊凡是两个病秧子,长期病歪歪的,性格还蔫巴,倒是索菲亚长公主比这两个弟弟彪悍多了,她有多彪悍,我们后面再说。

费多尔继位,在位六年,他管的事也不多,因为有其他人帮忙。这六年里,最大的工作业绩是废除了俄国官员的世袭制度,全方位迎接西方的文化和文明,学习西方的经验,为后来俄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以上三位,就是罗曼诺夫王朝开局的三位沙皇,这三位都不算太精彩太威武的君主,在位的事迹也都很平常,国家的进步貌似也不明显。但是,这三位的出现,仿佛是上帝的某种安排,他们每个人的工作,都或多或少为后面的巨星的出场留下了伏笔,奠下了根基,套用《功夫熊猫》里的经典台词,虽然罗曼诺夫王朝的故事没有美好的开始,但是即将到来的这位巨星,会让所有之前的努力结出硕果。


大明星出场前,还有一个事要交代一下,跟咱们有关的事,也就是这三个沙皇期间,哥萨克这股到处乱窜的不安定分子们,开始骚扰中国的北方边境了,大约是17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哥萨克占领了咱们东北的雅克萨,巧了,当时咱们的大清也刚刚开局,也正预备迎接属于咱们的大明星,下一篇,东西两个大明星,将在金庸的《鹿鼎记》中碰撞出灿烂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