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园丁与木匠——重过程还是要结果
- 孩子的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 王俊峰
- 10948字
- 2021-01-25 10:00:35
1.让孩子像树木一样生长
孩子像一粒没有标签包裹的种子,我们无法确定这粒种子开什么花以及什么时候开花,养育人能做的只有提供充足的养料和阳光、雨露,然后静等花开。就像种下一棵小树苗,等到某一天它会自己长成参天大树。
如果希望孩子像一棵树那样茁壮,不但不能揠苗助长还要有耐心,不能施肥过度,不能保护过度,要顺其自然,让这棵小树扎根沃土,根基扎得深,将来才能长得正、长得壮。
根是一棵树的开始,是一棵树的基础,也是一棵树最不能缺少的部分。参天大树能经受风雨的侵袭,是因为它深入土壤强而有力的根系;百年老树能长得郁郁葱葱,是因为树根不断汲取土壤中的养分。孩子的生命之根在于父母、在于家庭,孩子的生命需要与父母很好地联结。树的成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地下的营养,这代表孩子的生命除了需要物质满足之外,还需要精神陪伴和心灵营养,需要永远积极正向的期待。
父母要用园丁的心态去培育孩子,而不要用木匠的心态去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行打造孩子。
就像卢梭在《爱弥儿》中讲的那样:慈爱而有先见之明的母亲,因为善于避开灾难,保护这株正在成长的幼苗,使它不受人类的各种舆论的冲击。你要培育这幼茧,给它浇水,使它的生命得以延续,它的果实总有一天会使你感到喜悦。趁早给你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装上栅栏。发现小树长得不正,有分枝斜逸的时候,要及时修整和帮助,这样才能使孩子长成有用之材。
我们生存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自然中,也许无法决定自己的来处和去向,却能用心去体悟生命的每一寸成长、每一个变化。老话儿说:小树在砍,孩子在管。孩子就像一棵树,只有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修剪,树木才能长得挺拔。如果因为不忍心而不去剪掉横生的旁枝,任其疯长,世界早晚会以一种更残酷的方式帮其剪掉。让一棵幼苗长成一棵栋梁,就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思维。
作为父母的我们,身上有很多缺点,经常缺乏耐心,去苛责孩子,事实上“孩子没有错,有错的永远是父母”。我们明明知道这一点,却还是会犯错。作为父母,拥有的权力是有范围或者说是有界限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的责任是保护与教育,不是伤害和独裁,更不是让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或者你希望的模样。
让孩子像树一样自然生长,意思并不是说随意适应环境,让孩子该怎么长就怎么长,那长得歪七扭八、不成体统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在照料树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剪枝,什么时候打药,每个季节、每个时期要注重哪些方面的看护等,这些都是必须付出的精力。这其中,一点儿也急不得,只能一步一步来,而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下,终会收获美好的结果。
所以,一个孩子的人生那么长,自有他开花结果的时辰,即便你给他寻了各种进口的高级养料,他也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急不得,但也不能做甩手掌柜,不管不问。
一棵树既不能太旱也不能浇水过度,这就像对待孩子一样,既不能撒手不管又不能过度宠溺,要在早期给予它足够的时间和关怀,但不能一直种在温室里,尤其不能代替它去经历风吹日晒。园丁对待一棵树的态度就是根据它的生态习性,给予合理的修剪。但生根、抽枝、繁茂、向上生长,这都是它自己的事。
绝大多数时候,园丁都不需急着做什么,长年看着小树在雪里、雨里生长,它自己会决定它是什么。你只需看懂并依从它的意愿,提供尽量少的支持和干预,帮助它活成自己。
树根就像孩子从小在家庭受到的影响,树枝则是孩子发展出来的能力,树叶的质量和茂盛程度则是他在社会上生存的资本。若我们对待一个孩子的成长像对待一棵树一样,无论对我们,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仔细观察,每一棵树都是不一样的。它们只是跟从自己内在的规律生长,一点儿都不着急。有风就跳舞,无风就静默。站在你面前,不去掩饰什么,也不讨好什么,完全和你平起平坐。这才是生命本该有的样子,也是生命最本真的力量。
2.慢养的孩子更有实力
近年来,无论是从事教育的人还是家长,都开始谈论养育孩子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养”字呢?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笔者以为,“养”包括生养、养育和有智慧地培养。在养育孩子方面,“慢养”不是故意“慢”,而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从,不急于求成,更不能够急功近利,应该让一个生命按照自身的规律慢慢成长。不能抢跑也不能揠苗助长,不能够出现“催化式”的成长。为什么说“慢养”的孩子更有实力呢?因为,社会上的功利主义倾向日益严重,不是人为对孩子拔高,就是处于过度“施肥”的“快养”状态。比如,两三岁开始各种早教,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中学化,不是给孩子安排各种各样的培训和学习,就是太过重视分数,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让家长和孩子“慢不下来”,使得孩子的成长变成了重负而不是快乐。
有段话是这样讲的: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要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的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声,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莫非是我弄错了!
原来上帝是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如果家长能够用“慢养”的心态看待孩子,不仅孩子受益,自己也不会因为太过功利而让自己陷入焦虑和痛苦之中。
人生不是短跑,也不是中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没人抢跑,因为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拼的更多是耐力。所以养育孩子,你一定要慢慢来!
教育界已经认识到越来越“快养”的孩子造成了很多问题,并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指南》列出了幼儿的学习和发展目标。例如,学龄前儿童只需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没有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必须认字,只要孩子在生活情境或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对文字感兴趣就好。这样设定目标的目的就是遏制教育的“过早”“过快”。学者杨佩昌也写过《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别把孩子大脑当硬盘》。他说,欧洲许多国家都有相似立法,德国甚至把这一条写进法律里,禁止家长在幼儿园的教学之外给孩子补课。大多数国家认为,孩子一开始进入快跑通道是不人道的。
德国的教育界认为,幼儿园不学专业知识,而是教一些基本的道德伦理,学会与人相处,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小学也只是学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到了中学才开始进入跑步通道,但依然还是慢跑。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所以学生压力并不太大。只有到了大学,真正成年了,才开始进入快跑通道。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有了竞争,也才显示出每个人之间的差异。而往往从小到大没有被压力压垮、没有被快跑催逼的孩子,到了大学阶段反而能够爆发出更强的后劲儿和实力。
孩子要先成人才能有后面的成功,让孩子快乐幸福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功利心不断膨胀,自己的工作不如意就想让孩子超过自己,于是不断加压;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就想着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各种才艺,就不顾自己孩子感不感兴趣,催逼着去上才艺班。如此一来,孩子的童年没有快乐和自由,甚至有的因为压力太大而失去健康。这样的孩子,连成人都没有,何谈后面的成功呢?
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一个具有健全人格、能独自面对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底线,是最基本的。然后再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去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实力。
3.世界上没有“标准”孩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不能用一套相同的教育方法去套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
即使是同一个家庭中的双胞胎,尽管经济条件、父母修养、教养方式,乃至他们幼小阶段求学的老师、同学都是一样的,但孩子的性格特点,从来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们之所以无法成为不偏不倚的标准小孩,是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天性。而且,孩子的优点与缺点是相关的,都是从同一个天性里面生发出来的。
在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作者因为小时候的顽皮好动而被一个要求“标准”的学校劝退,然后进了小林校长办的“巴学园”,得到了充分的舒展与成长,最后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人。巴学园的办学理念就是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特征,不用统一的手段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爱画画儿的孩子可以选择画画儿,喜欢做实验的孩子可以选择做实验,爱数字的孩子可以选择计算……正是这种不要求整齐划一的教育方法,让每个在巴学园里长大的孩子都获得了最大的尊重,他们也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
在很多家长心里都住着一个“标准小孩”,或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完美小孩,这个小孩听话、懂事、爱学习,不让父母操心,不淘气不捣乱,家长说什么就听什么,老师说什么就遵照执行。这样的孩子也许是成人眼中的“标准小孩”,但却是被扼杀了天性的“木偶人”。他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意志和思想,任凭大人来主宰和创造他们的世界。
难道我们真的要这样的孩子吗?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尊重个性的教育,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标准”,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释放,他们才能做得更好。童书作家厄苏拉说过,不完美的小孩最真实也最可爱。那些描写淘气顽皮的孩子的童书最好卖,因为在这样的书中大家才看到有血有肉的真实孩子。他们越是像个孩子的样子,越会让人觉得亲切和真实,越具有魅力,越让人的内心觉得解放。
孩子,就像是一盒巧克力,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给家长带来什么滋味,这样的感觉才是真实的样子。
比如,那个上课坐不住的孩子,可能拥有着超强的运动天赋;
比如,那个见人不打招呼的孩子,可能内心非常善良,只是不太好意思表达;
比如,那个经常爱哭鼻子的小孩,可能会画非常漂亮的画儿;
比如,那个不爱写作业的小孩,可能会唱非常动听的歌。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没有一种标准是完美的,没有一个小孩是“标准”的,所谓美好的养育,不过就是看到孩子的不同,而不要求他们改变这么简单。
虽然大自然中没有绝对的直线,但是人的心里却都有标准的直线。可能有家长要问了,“难道,我们不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最大可能地接近那条直线而变得更完美一些吗?”
绝对的直线有其迷人的美感,也有让人接近和追求的真实意义,但那根直线也许代表的是成功,而不是成人;那根直线代表的是趋于大同,而不一定是幸福。
我们要允许孩子的不标准、不完美,从而让这种不标准和不完美最终形成一个美丽而又迷人的世界。
4.“别人家的孩子”,你也有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当遇到优秀孩子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有修为的父母可能会在羡慕别人的同时,暗暗努力;修为不够的父母则会口无遮拦,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就不淡定了,就会指责自己家的孩子不上进,咋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别人家的孩子”,有个网络段子非常形象地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看抖音、快手短视频,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这种生物叫作“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游戏就想骂脏话……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的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优秀的“别人家的孩子”啊,请不要让我妈认识你!!
相信“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伴随很多人成长,也让很多家长不经意间出现比较和焦急。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父母总会说,“看人家谁谁谁,学习多好”“看人家谁谁谁,挣钱多多”“看人家谁谁谁,多孝顺父母”。事实上,这样对孩子的打击非常大。总是把“别人家的孩子”放在嘴上,以“别人家的孩子”如何优秀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再愚蠢不过了。其实用对方法,你家孩子也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在湖南卫视《少年说》节目中,一个孩子哭喊着对妈妈说:“你为什么眼中只有别人家的孩子,我那么努力你为什么就看不到呢?”孩子妈妈却说:“我都是为你好,我打击你一下是为了让你看到别人的长处去学习,不然你就发飘。”可是,孩子在母亲的这份“好心”下痛苦不堪。
这是很多孩子的心声,也是很多父母犯的错。其实“别人家的孩子”你也有,你只是不具备发现的眼光和智慧。
这个眼光和智慧就是我们提倡的“赏识教育”。如果你能够用赏识鼓励的眼光和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孩子,他做对了加以鼓励,做错了去引导和帮助,这样孩子的内心就会变得强大。慢慢他就会越来越优秀,于是他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不是打击出来的,孩子会犯错,也会在犯错的过程中成长。关键是看父母有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积极的支持与鼓励。一个在父母的鼓励下长大的孩子,做人做事都会拥有很高的自信和自尊水平,不羡慕别人,也不贬低别人。这样的孩子就会成长为“别人家的孩子”。
所以,父母如果看到了别人家孩子的优点,不要比较,看到自家孩子的缺点也不要打击。用一颗接纳与包容的心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与爱,你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5.输在起点也能赢在终点
不知谁发明了那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让很多中国的父母陷入了“抢跑”的误区。事实上,很多父母并不理解,什么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有的说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起跑线,有的说父母的修为是孩子的起跑线。
真正的起跑线是孩子能够自由且自信地长大,从而具备强大的创造力。而多数人认为的起跑线是孩子的学习和成绩。以为三岁能背多少古诗,五岁能认识多少字,十岁能考100分这样的孩子才是赢在了起跑线。恰恰是这种在意起跑线的赢,往往使孩子到终点时却并没有胜出。
比如,犹太人的孩子,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并不太在意他们考了多少分,更多的时候是关注孩子问了老师什么问题,自己有什么新的点子。他们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由意志,使他们敢于追求真理。正是这样的教育,使得犹太人人才辈出。犹太人在孩子18岁之前,学习环境非常自由且开放,小学生没有太多功课,他们多数是在游戏和玩耍中度过。中学生也是下午三四点钟放学,没有补习班可去。他们不是一个重视各种竞赛的民族,却诞生了非常多的诺贝尔奖得主。在起跑线并不着急的他们,往往能很轻松赢在终点。
日本这个国家也是如此,他们把孩子的起跑线定义为独立的生存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起跑线。
看过一些关于日本的教育案例,日本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并且,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强化这种思想意识。比如,早晨上学要穿什么衣服,要不要带雨伞,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而是每天要孩子自己注意收听气象站报告。
在日本乘火车、轮船旅游时,常常发现跟随父母外出旅游的孩子,不论年龄大小,包括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身上无一例外地背着一个小小的背包。背包里装的也就是些孩子使用的生活用品,诸如毛巾、牙刷、牙膏、水杯、手帕、餐巾纸等。这些点滴的生活教育就是自强自立的教育,也是一个孩子起码的成人教育。而这些似乎和孩子学什么知识、考什么成绩关联并不大,但却使一个孩子最终能成为一个受人尊重也尊重别人的人。
如果孩子从小只想着别在学习上输给别人,而在生活上却无法自理的话,那么最终也会输在终点上。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心存“不给别人添负担”的担当,就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
有一个孩子,从小特别聪明,五岁上小学,因为学习好还跳过级,刚满十九岁就大学毕了业。紧接着,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学校认为他是个很有前途的学生,决定送他到国外深造。应当说,从小学到大学,他的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的。可是,他出国一年以后由于自己无法独立生活而选择退学。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到大只管学习,其他事项全是父母代劳,使得这个孩子只会考试,只会学习,而没有一点儿生活能力。
虽然这是极个别的现象,但却给了父母提示,孩子能不能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比起跑线上跑得快不快要重要得多。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成长的过程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速度并不重要,长久的耐力和坚持的毅力更重要。家长从小给孩子灌输责任和担当,教给他什么是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未来就有责任和担当,就会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家长真正害怕和恐惧的应该是自己能否变好,能否深谙教育之道,从而惠及孩子,让他们即使输在起跑线上,也能在终点胜出。
6.给予孩子独立个体的尊重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这种爱有些自私,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打骂或者是惩罚,甚至还有不少父母会强迫孩子成为特定的样子。我们不能代替他们成长,所以我们也不能替他们选择他们不想要的样子。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往往会对孩子表现出更多的尊重。
作为成人,习惯性地以“过来人”自居,很少能够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所以会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并且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应该听话,父母说什么就该做什么。孩子在家里的参与权、话语权、选择权等,被爸妈忽视或遗忘了,大到选学校、选兴趣班,小到吃饭穿衣,全都由爸妈来决定。久而久之,有的孩子习惯了事事由爸妈拿主意,自己毫无主见;有的孩子则变得叛逆,也就成了大人眼中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是独立的,无论孩子多大,他都有自己的心理需求和被尊重的需要。就像纪伯伦的诗《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里描述的那样: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诗人的境界,正是我们普通父母需要不断去提升和成长的思维,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孩子只是借由我们而来,但他是他自己的时候,我们对孩子就会生出敬畏感。
如何对待一个独立个体的孩子,父母真正的智慧体现在哪里?我想,来自彼此影响和相互推动:父母养育孩子,孩子度化父母。
如果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那么父母就会少很多自以为是,会静下心来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以期拥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能力;而不是天天眼里看到的全是孩子的错,却很少想到是自己教育力不足。如果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那么父母就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会明白当下孩子的问题或许是孩子在某个年龄段该有的特征;而不是孩子一有问题就否定孩子这个人,给孩子贴上“不懂事”“不听话”“不上进”的标签。如果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个体,那么父母就会拥有共情能力,遇到孩子的进步能够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当孩子遭遇挫折则能够给予强大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走向要么溺爱,要么打击的两个极端。
有了这种心态和价值认知的父母,在生活中对待孩子也就有很大不同。
首先,他们会与孩子真诚交流,而不会说“他懂什么,只是个孩子”,遇到孩子犯了错也不会用“他只是个孩子”当借口来庇护,而是会给其分析这件事的利与弊,让孩子学会承担符合他年龄的责任。
其次,在孩子面前保持真实的态度,不以家长为大而自居,跟孩子说真话,让孩子从小明白真实的东西最动人。
最后,父母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因为没有完美的父母,犯了错要能勇敢地对孩子说对不起,让孩子知道人人都会犯错,犯错很平凡,原谅才超凡。同样的道理,要允许孩子犯错,同时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习。
所以当父母开始站在孩子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尊重他们的意愿,理解他们的感受,分清和面对自己的焦虑,学会在平等的关系中与孩子相处,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隐私,分清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努力把握好边界时,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这时候孩子才真正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心灵生出理想的双翅,很好地飞离父母的怀抱,自由地翱翔在人生的巅峰,并经受得住任何风雨,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请让你的孩子变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认真对待这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7.家庭教育是底色教育
对于家庭教育,墨子有一个很好的教育观点,他说:“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以不慎也。”墨子曾见人染丝,染了青颜料丝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丝就变成黄色。经过五次之后,丝就变为五种颜色了。所以在他看来,“染”这件事需要很谨慎。如果我们把孩子看成洁白的丝,那么家庭教育是所染的第一道底色。底色非常重要,能决定后面的颜色变化。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要以身作则,必须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教育。孩子对外部世界的首次认知由家庭教育承担,其后的一切教育或社会影响都是建立在家庭教育成果的基础上。
如果家庭教育把孩子打造成红色的底色,那么以后的教育或影响都要在红色的基础上进行;同理,如果是黑色,则其他的教育或影响都要在黑色基础上进行。很明显,底色红或黑,后期教育的效果是不同的。
人还没有出生,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胎教;出生之后,各种感官训练便接踵而至,接着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随之而来,这些都是必须在学前的家庭教育中完成的;上学之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并驾齐驱,缺一不可;步入社会之后,家庭教育又与社会教育相辅相成,伴人终身。由此可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家庭教育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提交了一份里程碑式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指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
孩子从家庭中学到的价值观,就是他将来面对世界的价值观;孩子从家庭中学到的爱的能力,则是他将来走上社会能够拥有的爱的能力。正如《三字经》开篇所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的差别几乎就是家庭教育的差别。
那什么样的“底色”才是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和努力去实践的呢?把孩子培养成善良、聪明、正直、仗义、高情商、会社交……这些都是美好的底色。而这些底色是父母要去给孩子涂抹的,如果父母不具备这些能量,就要努力去改进,把不好的东西丢掉,尽量带给孩子更多好的东西。作为家长,如何协调工作、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等,其中都能折射出一些好的或不好的东西,这样无形中就在影响孩子。
陪伴孩子,父母是用心去帮助孩子成长还是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而不管不顾?
你的原生家庭带给了你什么影响,而你又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
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永远记住的美好瞬间?
你带给孩子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是什么?
孩子是否给你带来了影响与成长?
当这些问题都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和处理得好时,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
有没有哪一个瞬间,让你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自己缺乏解决问题的智慧?有没有哪一刻,你觉得为人父母,自己要学习的东西好多?有没有什么时候,你忽然明白了,智慧父母应该怎么做?
作为家长,我们都任重而道远,孩子的身上寄托的是我们的将来。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相信从父母调整“三观”的那天开始,孩子也在改变,也在健康成长,这就是最好的底色教育。
8.不同时代,不同教育
时下家长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不陪写作业不行,不会在网上查看作业不行,上下学的路上不接送不行,孩子玩儿电子产品不管不行,管也不行。时代不同,对于孩子的保护和教育也有了质的不同。以前网络不发达,经济不发达,每家每户生的孩子又多,家长没有多余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大部分孩子都属于自由生长状态。学校作业似乎没有现在多,家长不用天天盯着孩子写作业,电子产品也没有,家长不用天天为了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而焦虑不安。总之,时代不同了,家长面临的教育也需要改变。
之前家长无须耳提面命,孩子似乎看到家庭生活不好,整个时代都是那种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氛围,所以孩子会自主自觉去学习,期望能够通过学习拿到“铁饭碗”从而改变命运。现在的教育不同了,家长即使说再多“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孩子似乎并不买账,他们会觉得即使拿不到“铁饭碗”依然饿不死,打游戏也能打出一条出路,当网红也能赚得盆满钵满,似乎只要能出名就能赚钱。这是时代给孩子们的价值观,所以,之前家长灌输给孩子的“饭碗”教育已经不太好使。
那么,新时代的教育要怎么进行呢?笔者认为,要给孩子进行梦想教育,孩子找到梦想才有动力。20世纪70年代,家长需要给孩子灌输“饭碗”教育,那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刚刚解决温饱,改变命运的出路似乎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孩子面对的不再是生存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饭碗”的问题。如果父母还是用这一套“饭碗理论”来让孩子认同学习的重要性,就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孩子也不会特别在意。
环境和时代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由于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即使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孩子的生活也是衣食无忧,孩子不担心自己读不好书就没饭吃。那么,能够打动孩子的是他们拥有梦想。
一个有梦想的人,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冲破重重阻力去实现,而且在实现的过程中会化困难为动力。周恩来的梦想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梦想最终让周总理圆了国家崛起之理想。莱特兄弟梦想着飞上天,最后成功造出飞机而实现了这个梦想。施瓦辛格梦想当一名演员,所以苦练身材,最后成了最健美的男一号。所以,不怕孩子不学习,就怕孩子没有梦想和爱好。只要孩子有梦想,家长要做的就是呵护孩子的梦想,引导孩子的梦想,让孩子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学习、去努力,那样孩子喜欢,父母省心。
平时父母如何让孩子拥有梦想呢?要从小培养和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喜欢画画儿就培养孩子画画儿,喜欢跳舞就培养孩子跳舞,喜欢游戏编程就让孩子学习游戏编程,不要为了让孩子学习而扼杀其他方面的天赋和兴趣。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里都有“梦想”的种子,家长的任务只是发现、呵护和培养。发现的方法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和沟通。在现代科技发达的前提下,也可以辅以测评手段予以旁证。
当孩子的“梦想”也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确定后,家长要做孩子梦想的守护者和孩子实现梦想的相伴者,千万不能越俎代庖。
家长要帮助孩子制定实现这个“梦想”的近期目标,而后根据这个目标找出孩子实际存在的差距,再根据这个差距制定缩小差距达到目标的具体措施,然后再督促孩子把这些措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时代不同,所呈现出的家庭教育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所有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成龙成凤。时代在进步,家庭教育在转变,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位父母都是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前进,中国式家庭教育也在进一步地完善、发展。每一位孩子都是一块璞玉,还需父母细心雕琢、耐心打磨方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