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喜得龙子

诸葛亮与黄月英婚后已有数月。

某日,一渔夫提两条硕大的鱼来到诸葛亮家:“孔明先生,今日打得鱼甚多,送汝两条!”

诸葛亮接过鱼提到里屋,拿来一幅画,递到渔夫手中:“亮家中贫寒,兄长多次送鱼来,亮实乃无以为报,特画此画送与兄长,望兄长笑纳!”

渔夫蹦地站起身来,两只手推脱道:“孔明先生切勿客气,先生之美名,传遍荆襄,先生笑纳我鱼,实乃我之幸也!安敢要先生之礼乎!”

诸葛亮笑道:“兄长切莫推脱,亮非擅长作画,然思虑许久,实无他物可报大恩于兄长也!”

渔夫笑道:“孔明先生客气了!先生之画,举世无双,今得其一,万幸也!先生早些歇息,老夫告退矣!”

诸葛亮送渔夫到门口,望了许久,一直望到渔夫不见踪影。

诸葛亮回到屋内,看到黄月英正在收拾两条鱼,鱼还在活蹦乱跳。诸葛亮笑着走过来,帮黄月英收拾。

两条鱼收拾好之后,黄月英说道:“夫君请去歇息,待鱼煮好后,请夫君来食。”

诸葛亮笑道:“也罢,我便出去读书矣,有劳夫人了!”

黄月英笑着把诸葛亮赶了出去,然后坐在板凳上继续烧鱼。

鱼的香味渐渐地弥漫,黄月英闻到这味,感觉却不太好,竞想呕吐,黄月英便跑到一旁一直干呕。

诸葛亮听到屋内有呕吐声,便闻声进去,看到黄月英正在干呕,连忙跑过来询问黄月英:“月英,何状如此?”

黄月英慢慢抬起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锅:“方才鱼味弥漫,我闻到鱼味,便不觉干呕。”

诸葛亮看了一眼热气腾腾的锅,说道:“莫非此鱼有问题?”

诸葛亮走到锅前,拿起锅盖,香气扑鼻而来,诸葛亮被这香味所震撼到,便拿起调羹舀了一勺鱼汤,送到口中品尝,吧唧吧唧嘴:“鱼汤香而不腻,味道鲜美,非坏鱼所能煮之!”

诸葛亮放下调羹和锅盖,走到黄月英面前,黄月英依然还在干呕,诸葛亮说道:“月英去歇息片刻。”

诸葛亮唤小童请来大夫,大夫为黄月英诊治,大夫笑着对诸葛亮说道:“恭喜孔明先生,此脉显示夫人有喜了!”

诸葛亮听了此话,笑道:“夫人多多休息,感谢夫人!”

黄月英躺在床上,望着诸葛亮,笑着说道:“夫君,莫要得意忘形!”

诸葛亮激动不已,向大夫询问道:“请问先生,平日该注意些什么?”

大夫说道:“平日切勿太过操劳,夫人爱吃之物与所厌之物分明,请诸葛先生悉心照料!老夫告退!”

诸葛亮说道:“我送先生,请问先生,需几钱?”

大夫说道:“孔明先生乃世之大贤,老夫不收先生钱财!老夫告退!”

诸葛亮在大夫身后接连喊道:“先生,切不可如此!……”

大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诸葛亮回到屋内,仍然喜出望外,深情地望着黄月英:“月英,汝辛苦了!”

黄月英看着诸葛亮笑了,将脸凑到诸葛亮怀里。

……

十个月过去了,转眼间到了冬季

黄月英临盆,晚上,诸葛亮急切地找来产婆。

产婆焦急地跑进屋里,诸葛亮在外面焦急地等待。

时间过得很慢,诸葛亮的心跳声彷佛听得很清楚。

突然屋内传来一声“啊!”,声音极其凄惨。

诸葛亮闻声变得更焦急起来:“月英何状?”

产婆说道:“夫人用力!夫人!……”

诸葛亮仍然焦急地等待着,手心里的汗已经将手中的布浸透,脸上的汗珠一滴一滴往下落。

突然,天上下起了大雪,雪花及速速地往下落……

时间走得很慢……小童一次又一次为诸葛亮拿来披风,都被诸葛亮回拒。

诸葛亮还站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

突然,一声孩子的啼哭惊了诸葛亮一跳!

诸葛亮听闻到孩子的啼哭声,但他不敢推门进去,生怕寒风随他一起进去,会侵袭到爱妻。

一会儿,产婆自己走出来,对诸葛亮说道:“孔明先生!大喜呀!是个男娃娃!”

诸葛亮听了非常高兴,但又转念想到黄月英,便问道:“月英如何?”

产婆笑道:“夫人洪福齐天,母子平安!”

诸葛亮听了,这才放声笑起来,拿起手中早已浸湿的布擦了擦头上的汗,感觉到一丝凉意。

过了一会儿,黄月英唤诸葛亮进来,诸葛亮便小心地从门缝里溜进去,脱下外套放在门口,看着躺在床上憔悴的黄月英:“夫人受苦了!”说着,诸葛亮的眼眶湿润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黄月英忍不住笑了:“这是为何?夫君,坐婆在此,莫失态矣!”

诸葛亮笑着抹了抹眼泪,笑着对黄月英说道:“方才吓坏我矣!”

产婆笑着说道:“孔明先生真性情也!现母子平安,老妪告退也!”

诸葛亮连忙感谢产婆,为产婆带上了一筐鸡蛋,便送产婆出门了。

诸葛亮回到屋里,看着睡在襁褓中的儿子,开心地笑了。

黄月英看着诸葛亮快乐地笑着,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