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子龙救阿斗

熊熊大火将新野城烧了个精光,百姓们看着自己世世代代所居住的家园被烧成了灰烬,也忍不住声泪俱下、痛哭流涕。

刘备走到百姓面前说道:“大家莫要过度悲伤,曹军将至,备之力难以取胜矣,致使百姓蒙难,备实心中难以平复……”说着,刘备留下了眼泪,不断用袖子抹着眼泪。

百姓们见刘备自责不已,都停止了哭泣,有村民喊道:“皇叔仁义,我等愿追随刘皇叔!”

刘备垂下胳臂,缓缓抬起头来,看着百姓们,说道:“备在此立誓:备在,百姓便在!待至江夏,定让百姓安居乐业!”

百姓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诸葛亮提醒刘备:“主公,请赶快上路,莫使曹军追来!”

军队和百姓们便登上了去江夏的漫漫长路。

过了不知多久,将士和百姓们皆口渴难耐,来到一条河旁,大家都卸下装备,去河边舀水喝。这时,忽然一阵铁蹄声踏地而至,远处灰尘突然冲出一队铁骑,领头的便是那独眼夏侯惇。此时,士兵们皆未准备齐整,难以迎战。突然一道青光闪过,是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率领他的数十骑兵冲了上去。诸葛亮见关羽前去迎敌,便让军队百姓赶快整备上路。

几个时辰后,关羽率二三十骑兵快马赶回,来到刘备与诸葛亮面前,赤兔马已是疲惫不堪。

关羽从马上跳下,扔下那沾满鲜血的青龙偃月刀,跪在刘备面前:“大哥,羽已击退夏侯惇!”

刘备和诸葛亮下马,刘备说道:“二弟勇猛过人,谅那夏侯惇也知自己不是二弟对手。”

关羽又说道:“大哥,恕羽直言,十万百姓随从军队,军队实难速行,若曹军追来,我军兵士愈来愈少,只怕……”

刘备喝止道:“二弟切勿再言,百姓皆是大汉子民,我安能弃百姓而逃乎!”

一旁的诸葛亮向关羽使了个眼色。关羽便骑上赤兔马到后面去了。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百姓随我军前行,一日不过行十余里,然曹军多队铁骑追赶,我军兵力日渐损耗,依亮之计,不如令云长先行至江夏,请公子刘琦出兵与我军会合。”

刘备说道:“如此甚好!”刘备便命关羽与伊籍先行离开军队去往江夏求援了。

刘备军队与百姓又前进了二三十里,一阵铺天盖地的马蹄声接踵而至。刘备命士兵列好阵型前去迎敌,然准备不足的刘军难以抵挡气势汹汹的五千轻骑。刘军士兵死伤严重,百姓们与军队家眷皆被冲散,四处逃亡。

刘备与数十士兵逃到了一片树林下,累倒在一棵柏树旁。刘备歇息片刻,双眼突然睁开,起身左顾右望,不见儿子与两位夫人踪影,张口说道:“两位夫人何在?”

一个士兵跑过来跪下说道:“禀主公,夫人与少主皆被骑兵冲散了。”

刘备突然惊慌失措起来:“快!快去找!”

士兵一个一个都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站起身来,这时,张飞骑着马赶来了。

张飞骑着马朝刘备喊道:“大哥!大哥!……”

刘备听到喊声,朝声音方向望去,一个黢黑的壮汉正骑着马朝这边飞奔而来,此人是翼德!便赶紧回应道:“翼德!我在这!翼德!我在这!……”

霎那间,张飞的马儿便到了刘备跟前,张飞赶紧从马上跳下来,环顾周围,跪在刘备面前,问道:“大哥,为何不见嫂嫂侄儿?”

刘备哭诉道:“我也不知汝两位嫂嫂与阿斗身在何处……”

张飞这就要起身:“大哥!我去找寻嫂嫂与侄儿!”

刘备用力拉住张飞:“三弟!三弟,莫要去了!后方曹兵追赶,汝回去便是送命矣!”

张飞回过头来,看着哭泣的刘备说道:“飞必寻回嫂嫂侄儿,若未寻回,飞当战死沙场!”

这时,简雍衣衫褴褛地从树林处跑了过来:“主公,主公,赵子龙他……他投奔曹操去了!”

刘备听了简雍的话,吓得瘫坐在了地上:“什么?不!不!子龙乃我三兄弟之义交,断不会背我而去!不!不!不会!”

这时,张飞瞪大了眼睛,全身微微颤抖,攥紧了拳头,怒喝道:“哼!想必这厮定是觉得我军大势已去,便投奔曹操享乐去也!大哥勿慌!飞这便去生擒那厮来,交给大哥!”

说完,张飞便骑着马原路回去了。

这边,诸葛亮一人骑马正被数轻骑兵追杀,诸葛亮来到一条河边,无路可走,而后面正有轻骑兵追来:“贼人休走!”这时,只见诸葛亮趴在马背上,嘴巴凑到马儿耳朵旁,轻轻说了几句。马儿便往后退了几步,载着诸葛亮一跃便越过了此河,到达了对岸。轻骑兵到了河边,马儿纷纷停下马蹄,望着河流原地踏步。轻骑兵束手无策只能回去了。

诸葛亮便骑马走了。

另一边张飞来到当阳桥边,看到远处正有两匹马向自己奔来,远远望去,难以分清敌友。待两匹马儿走近一些,张飞远远望去,所骑白马之人正是赵云。张飞便握紧手中丈八蛇矛,准备迎战!

待马儿再靠近一些,赵云后面还有一人,而棕色马儿之上正是嫂嫂甘夫人,张飞这才怒气消些,然而手中丈八蛇矛依然挺立。

两匹马儿来到张飞面前,张飞这才看清赵云身后乃是糜竺。赵云和糜竺从马上跳下来。张飞开口就骂道:“赵云小儿,汝投奔曹操何故回来?”

糜竺开口说道:“张将军息怒,赵将军乃是回去救甘夫人和在下,未投曹操也!”

赵云说道:“三哥,请护送夫人到主公身旁!我再去找寻二夫人和少主!”说完,赵云便独自骑上白马又返回了。

越走越远,赵云来到一条小路上,放眼望去,这条路上尽是士兵与百姓的尸体,还有一些散落在地上的行李与包裹。赵云继续骑马往前走,走到一棵树下,看到一个身穿铠甲,手持长枪,身后背一把剑的兵士,赵云便骑马靠近,呵斥道:“喂!汝是哪个将军帐下兵士?可曾见过一妇人怀抱一孺子?”

那个兵士被喊声惊醒,看着赵云,扶了扶头上的头盔,缓缓站起身来:“汝是何人?”

赵云说道:“我乃常山赵子龙!”

那个兵士说道:“呵!我不识汝!汝不识得本将军乎?”

赵云问道:“汝乃何人?”

兵士说道:“吾乃夏侯恩!丞相的佩剑将军,汝竟不使得本将军?”说着,夏侯恩便拿起长枪要威逼赵云。只见一道银光闪过,夏侯恩便歪倒在了树下,只留下赵云亮银枪上的一丝血迹。赵云用亮银枪挑开夏侯恩背剑的布袋,从夏侯恩的布袋里掉落两锭金子,赵云将剑挑到自己手里,看遍此剑,剑脊处刻有“青钢”二字,赵云便将此剑别在腰处,骑马继续前进了。

来到一个破烂的村子,到处都是尸体,马儿缓缓地走着,赵云四处寻觅,突然尸体堆里爬起一人叫住了赵云:“赵将军……”

赵云牵住马儿停下来,马儿转身对着此人,赵云问道:“汝可曾见过二夫人与少主否?”

此人踉踉跄跄地站起身来,手指缓缓抬起指向一堵墙:“在……那……边……”说完,此人就倒在了尸体堆里死了。

赵云便顺着那人所指方向走去,来到墙边。此墙乃一座危墙,赵云透过墙的缝隙望过去,糜夫人果然在那。赵云便牵着马赶紧找到了一个断口跑过去,看到阿斗正在糜夫人怀里睡得正香。

赵云悄悄地走过去,糜夫人看到赵云来了,便要起身,然而刚要起身便又坐下了。

赵云说道:“夫人,请上马,云带夫人与少主冲出去!”

糜夫人说道:“赵将军在此,阿斗得救矣!汝主仅有一子,请将军定保全阿斗。我腿已有伤在身,行动缓慢,请将军速带阿斗离开!”

赵云又说道:“夫人受伤,乃云之罪!贼兵将至,请夫人快快怀抱少主上马!云必死战杀出,护送夫人与少主至主公处!”

糜夫人哭诉道:“不可!既为将军,岂能无马!”

此时,五六个士卒听到此处有人声,便靠近观之,见赵云与糜夫人正在对话,便举矛就刺,赵云躲闪不急,被长矛擦伤了肩膀,右手举起亮银枪,刺向士卒,其他士卒见状,一拥而上,赵云拔出青钢剑,士卒武器顿时皆成两半,赵云右手拔出亮银枪,甩向空中,士卒皆死于亮银枪下。此时,赵云听见“噗通”一声,便向糜夫人所座之处看去,糜夫人已不在此处,只看到阿斗在地上,旁边有一口井。

赵云大喊一声,便扔下亮银枪,快速奔跑过去,趴在井边往下看去,仅看到被绿藻映得发黑的井水,便双手抱起阿斗,解开铠甲,放下护心镜,将阿斗敷在怀中,用护心镜挡住阿斗外侧,捡起身边青钢剑别在腰间,拿起亮银枪,用力将危墙推向水井,见土墙将井口完全盖住,便走向白马,轻轻一跃,到了马上,骑马便回。

这时,路上有一曹军将军引一队兵马在此等候,见了赵云,怒啸道:“贼人!还不快快下马受降!”

赵云来不及多言,拔枪就刺,敌将闪躲不及,便被赵云刺于马下,众兵马见状,皆丢下军旗武器逃亡去了。赵云从尸体上拔起亮银枪,便又上路了。

行进不足五里,便又有一将挡在去路上,赵云遥看军旗,旗上写有一个大大的“张”字,此将便叫嚣道:“我乃河间张郃,特来擒汝!”说完,便举枪来刺,赵云拔枪抵挡,张郃极其勇猛,奈何赵云无可匹敌,依然无法近其身,两人交战十余回合,赵云不敢恋战,便拔枪而走,张郃叫道:“贼将!休走!”便骑马追来,赵云便加快鞭策马儿,不料前方有一大坑,马儿脚下一滑,连同赵云皆掉入大坑。赵云左手撑住地面,看了一眼阿斗,阿斗依然酣睡。赵云便脚一蹬地,一个箭步冲向张郃,一枪刺伤张郃胳臂,张郃力不能敌,受伤逃走了。

此时,白马迅速起身,朝赵云飞奔过来,赵云纵身一跃,跳到马上,便要上路。

岂料!背后一声“贼将受死”惊住了赵云。赵云抬头一看,前方有两人堵住去路,回头一看,背后也有两人封死归路,一众士兵在四将身后长矛相对。赵云右手持亮银枪,左手紧握青钢剑,低头看了一眼怀中的阿斗,阿斗打了个哈欠好像要睡醒的样子,赵云便自言自语道:“万不能让少主看到鲜血横流!”便拔枪刺向前方敌将,敌将用武器抵挡,赵云便左手青钢剑一挥,敌将武器瞬间变为两半,此时,亮银枪已插入敌人心脏,敌将坠马而亡。此时,敌军士卒皆互相回顾,原地踏步不敢向前。

另外三将一拥而上,与赵云缠斗在一起,赵云难以抵挡三将攻击,便骑马而逃,不料前方敌将与士兵越来越多,突然,数把眉间钩刀横立在白马马蹄前方,赵云见状便侧立在白马左侧,拔出青钢剑置于马蹄前方,马儿飞奔之际,眉间钩刀皆被青钢剑所毁,赵云坐马而行,横握亮银枪,士卒皆被飞速横跨的亮银枪划破喉咙,死伤无数……

山坡上坐立的曹操见山下有一身穿白甲之人正骑白马如入无人之境,便突然站起来,问道身边曹洪:“山下乃是何人?”

曹洪不知,便跨马而上,飞速奔到山腰,大声问道:“山下将军留下姓名!”

赵云听到曹洪喊声,便回应道:“吾乃常山赵子龙!”顿时,声音响彻山谷,曹操顿觉有些耳鸣,咽了一口吐沫,说道:“此人真乃当世之虎将也!务必生擒此人!”

曹洪便放话道:“勿伤此将!当生擒之!”

此话一出,众将更不敢轻举妄动,赵云越战越猛,连斩曹军五十余名将领,砍倒曹军大旗数面,一举杀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