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礼物是不能换的

人们如今不大懂得该如何送礼。违反交换原则的行为是荒谬和令人难以置信的;甚至连孩子们都开始带着怀疑的目光注视送礼的人,仿佛礼物只是个幌子,真实目的只是想给他们推销刷子和肥皂。相反,我们有慈善机构,通过管理来有计划地清除掉社会上可见的烂疮。它们在经营过程中不再把人类感情放在考虑范围内,因为事实上即使派发捐赠物资的过程公平公正,也必然会让受赠者感到丢脸。甚至私人捐赠也降格为一种社会功能,作为功能,它意味着捐赠者本人可能并非出于自愿,他得一边谨慎地规划预算,满腹狐疑地对受赠者进行评价,并尽可能地不带个人情感。真正的馈赠,首先会想象受赠者收到礼物时是开心的。这意味着选礼物要花时间,不怕辛苦,把他人放在第一位,而且不能三心二意。没人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充其量会送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也算是差强人意了。赠礼最明显的衰退表现在一些令人尴尬的发明,它让你不知道里面的礼物到底是什么,因为其实你压根不想要。这种商品跟顾客无关,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是滞销品。同样,换礼物的权利意味着有一位受赠人:嗟!都给你的,不喜欢也别还给我,拿去换点别的吧。而且,与收到普通礼物所引起的尴尬相比,这给人留下更多的选择余地,因为起码它还允许受赠者有所得,虽然最终所得之物已经跟礼物的性质南辕北辙。鉴于配给穷人的物资越来越丰富,赠礼的衰落就显得无关紧要了,多思无益。但是,即使有如此频繁的奢侈品交易——从私人和社交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一场骗局,因为每个人都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找到乐子——不再送礼的人也仍需伸出援手。他们不可替代的能力渐渐萎缩,而那种能力不可能在一个纯粹内倾化的零余个体身上发扬光大,只有与事物温情脉脉地沟通方能达致。前者人冷话糙,不懂得关心人,结果只是自讨苦吃。作为有机生命一部分的每段诚挚关系也许都是上天馈赠给人类的礼物,宣扬“存天理、灭人欲”的人最终只能与物偕尽,古今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