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三昧经》)
- 李叔同晚晴集讲记(有间文库)
- 熊逸之
- 3130字
- 2021-02-04 11:35:22
上面这句话出自《金刚三昧经》,这是一部大乘经典,主要是讲众生与佛本无差别,还有一些关于佛性的思想。说到这部佛经的来历,略微有些可疑,有人怀疑这是中国僧人自己写出来的,并不是真正从印度翻译过来的。
在佛教汗牛充栋的经典当中,有许多佛经都存在这种情况。佛经之所以称“经”,一直以来都是很有讲究的,大略来说,只有印度传过来的佛经才可以被称之为经,所以,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土,直到现在,中国僧人写出来的东西被称为“经”的只有一部《坛经》,一般也被叫做《六祖坛经》,是禅宗慧能大师讲说禅法的记录。
那么,其他中国僧人编写的所谓“伪经”或“疑伪经”就没有价值了吗?当然不是,它们和许许多多印度佛经一样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一部经典是佛陀在世之时写的,大多都是他的弟子、再传弟子,乃至好几百年之后的徒子徒孙们写出来的,虽然佛经开头都会写一句“如是我闻”,标明以下的内容是从佛陀那里听来的或辗转听来的,但大家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很多思想都已经远远超出了佛陀当时。所以,从这层意义上来看,所谓“伪经”、“疑伪经”,只要内容是好的,就可以被我们继续继承和发扬下去。
“若失本心,即当忏悔”,什么是本心呢?有不少人从字面理解,说本心就是赤子之心,顾名思义也就是小孩子之心。小孩子的心天真烂漫,还没有受到我们这个世界的污染,故而弥足珍贵。——这种解释曾经流行一时,看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小孩子天生就会抢奶喝,如果一位母亲同时喂养一对双胞胎,这两个小子可以一点也不懂得谦让的。食色性也,这都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都是赤子之心,难道这就是佛经所说的本心吗?难道当我们遇到什么能够唤起我们欲望的东西时,也应该像小孩子一样挤破脑袋去争去抢吗?
不是的,这个本心说的是佛心。
我们知道,禅宗是很讲佛心的。而恰恰是禅宗,在唐代曾经对这部《金刚三昧经》多所引用,因为这部经典当中的佛性思想和禅宗的一些主张是相当一致的。
那么,佛心是什么呢?慧能大师告诉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佛心,都能成佛,之所以很多人成不了佛,只因为这个佛心被尘世的污染给迷住了,而只要认清这些迷妄,就连最愚笨的人也可以成佛。”
本心(佛心)人人都有吗?是的,人人都有。那么,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失去了本心呢?失去了,又该怎么找回来呢?
这个问题在佛学当中并不简单,对问题的解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初,在印度佛教界,关于本心大略有两种说法。上座部主张本心应该是清净的,之所以看上去很脏,是因为受了外界的污染。心被弄脏了,怎么办?只有把尘土擦掉,才能恢复心的本来面目。怎么擦呢?两个步骤:先要明白道理,然后再动手擦拭。——所谓明白道理,就是说要搞明白心是怎么回事、污染是怎么回事、擦拭的方法又是怎么回事,也就是先要明白佛理;所谓动手擦拭,就是明白佛理之后付诸行动,用禅定的功夫刻苦修行,等修行的火候到了,心也就被擦干净了,心又恢复了明晃晃、亮堂堂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达到解脱境界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一切有部”带给我们的,他们认为心本来就是脏的,是谓“染心”(即被污染的心),所谓解脱是扔掉这个染心,换上一个净心。
《金刚三昧经》所谓“失去本心”,看上去是承袭说一切有部的说法而来,但从这部经典的总体思想而论,这句话也许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比喻,或一种方便权宜的说法,而核心概念仍然是上座部的传统。这问题如果细讲,极其复杂,这里我们就从简了。
我们的本心失去了,或者说,我们的本心被这个世界上太多的烦恼、欲望、假象所蒙蔽了(世人大多如此),我们该怎么办呢?经上说:“若失本心,即当忏悔。”
忏悔,什么是忏悔?烧香拜佛、磕头赎罪,这些就是忏悔吗?
忏悔,梵文的音译为忏摩,意译为悔过,音译与意译的结合就构成了“忏悔”这个词,是让我们把所犯的过失向别人如实地吐露出来,并且真心悔改。出家人在这点上是有严格的制度的,寺中僧侣每半个月集合一次,诵读戒律,让违犯戒律的人坦诚过失,当众表示悔过自新。
失去本心,就该忏悔,也就是说,当我们真切认识到自己的心被世界上太多的烦恼、欲望、假象所蒙蔽之后,就应该勇于坦诚这一切,并且真心悔改。
人欲无穷,烦恼无限,如果不勤加修持,一颗干净的心便很容易在这污浊的世界上沉沦堕落。凡夫俗子,或多或少总难免留恋生命、畏惧死亡;总难免乐于所得、恼于所失,殊不知真心流转之处,即无所谓生死,无所谓得失,自来还自去,无欲也无求。待执着心散尽,即现本心。
出家人可以按照寺规,每半月集合忏悔,在家居士又该怎样忏悔呢?
我们也许应该这样来问:“忏悔,一定需要固定的仪式吗?”
不一定的。仪式是为了更好地约束那些修为尚浅的僧侣,如果你自己可以约束得住自己,外在的仪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就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当他保护唐僧到了西天,修成了正果,变成了斗战胜佛,他头上的紧箍咒也就自然消失了。作为孙猴子,他需要一个外在的紧箍咒来约束自己;作为斗战胜佛,那个紧箍咒已经扎根在他的心里了。
“忏悔之法,是为清凉”,什么是清凉呢?大家知道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就是我们的佛教名山五台山,五台山原来还有个名字,就叫做清凉山。
清凉是个怎样的境界?新罗沙门元晓所作的《金刚三昧经论》作过解释说:“灭不善因沉浊故清,离生死果热恼故凉。”因缘生灭,有因必有果,灭掉不善之恶因,脱离生死之苦果,是为清凉。
本心怎样才能到达这个清凉境界?《金刚三昧经》里,佛陀对阿难说:“令诸众生持是经者,心常在定,不失本心。”这是佛陀让大家常常以这部经书为依凭,依此修持,心便常定、常净、常在。
佛陀接着讲解道:“就像在暗室之中忽然亮起了一盏明灯,刹那间黑暗顿消,忏悔也是一样,过去的诸般罪业,只要你真心忏悔,那些罪业便永远成为过去,不会再起波澜。”
仅仅忏悔就可以有这样的功效吗?不够的,佛陀说,还要入定观心。
所谓入定,是入禅定,但这里的禅是指如来禅,而不是大家熟悉的慧能一系的祖师禅。其间区别,这里就不细讲了,大略而言,如来禅讲究禅定,要打坐入定,而慧能的禅法讲究念念无住,自由运任,反对坐禅入定。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修行方法,禅定观心之法是现在的禅者乃至其他宗派的僧侣们仍在沿用的。坐禅入定,在静默之中体悟真如佛性,靠感悟,靠直觉,若有体认,则诸罪具消,远离恶道,当生净土,得证菩提。
清凉之心,并不易得,看似谦退,实则需要极大的勇力。与清凉相对的叫做火聚,我们俗话常说“上刀山,下火海”,在《新华严经论》里叫做“山刀山,下火聚”,佛经里为什么也有这样吓人的字眼呢,因为修行之人所遇到的魔障就如同刀山火聚。遇到了又如何,便当“入火聚而火不能损”。——这句话,我是借用自《续集古今佛道论衡》,原为写实,这里用作譬喻。
“入火聚而火不能损”,这就是最高境界了吗?还不是,我们看《大般涅槃经》说:“尔是耆婆前入火聚,如入清凉大河水中”,入烈火之中亦如入清凉河水。
这,是不是太夸张、太玄妙了?不是。给诸位说一个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当年张居正位为首辅,锐意改革,其阻力之大,如同瞿塘险滩逆水行舟,张居正在给友人的信中引用《华严悲智偈》“如入火聚,得清凉门”,是说自己踏入烈火最烈之处找到清凉的门径。
虽然张居正把清凉一词作了世俗化的发挥,但是,在绝大的逆境之中仍能心静如水,清凉如月,任是罡风骤雨而不为所动,任是天塌地陷而不起波澜,我走我路,不悲壮,不怯懦,本心所在,任他山雨欲来风满楼,我自闲敲棋子落灯花,这般境界,几人能得?
诸位,《续清凉传》有云:“稽首文殊师,昔为七佛祖。尝发大悲愿,广度诸有情。念彼东北方,是为清凉境。……”这是外在的清凉之境,可以求之于文殊菩萨,可以求之于五台山,而“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这是内在的清凉之境,不可求之于人,只可求之于己。愿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