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 李叔同晚晴集讲记(有间文库)
- 熊逸之
- 2359字
- 2021-02-04 11:35:22
《大宝积经》属于大乘经典,卷帙浩繁,大乘主要法门几乎都被囊括在内。《大宝积经》全部内容分为四十九会,历来都说《大宝积经》的一会就相当于一部单独的佛经,可见这部经典的分量。富楼那会即是四十九会之中的一会,讲的是富楼那在王舍城竹园里向佛陀请教佛法,佛陀为他讲解指点的经过。
佛陀先为富楼那讲了菩萨有所谓“四大希有事”,即:
佛告富楼那: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示现其心,不住一法。所以者何,诸菩萨学一切法,然后得道。菩萨有四大希有事,不见余法胜此事者。何等四?菩萨能于懈怠众生勤行精进,是名希有。能于强梁嗔恚众中修行忍辱,是名希有。见诸众生行于邪道,自勤正道,是名希有。为度众生转生死故,而以深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希有。富楼那,此四希有,是名菩萨最大希有。
这一段,是《大宝积经·富楼那会》的开宗明义之处。所谓“四大希有事”,是说菩萨有四种修为是常人很难做到的。哪四种呢?一是众生懈怠,菩萨却能勤行精进,是谓稀有;二是菩萨能在别人的嗔怒与霸道之下修行忍辱,是谓稀有;三是众生自甘堕落,沉溺于邪道,菩萨却能坚持正道,不为邪道所惑,是谓稀有;四是菩萨为了普渡众生,为了让众生能够解脱于生死轮回,而以大智慧洞烛内心、关照世界,是谓稀有。菩萨之所以异于常人,最显著的区别不是他们可以呼风唤雨、神通变化,而是这看上去非常朴素简单的“四大希有事”。
在这“四大希有事”里,我们尤其得关注一下“解脱于生死轮回”——无论大乘、小乘,这一点都是佛教修行的根本目的。在此目的之上,小乘偏重于自我解脱,大乘偏重于自度度人,但归根到底,都是以解脱于生死轮回为终极目标。
许多修佛之人往往修着修着就把这个目标给忘记了,反而沉溺于一些方便法门与枝节歧说。比如最常见的是,修佛常常会达到修身养性的结果,这本没错,但有些人仅仅把修身养性当作修佛的目的,这就错了;再如,修佛常常会使一个人在此生之中便充分体会到种善因、得善果的好处,这本没错,但有些人仅仅把此生在世俗生活中的获益当作修佛的目的,这就错了。从佛陀在荆棘里上参悟真理,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到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种种修行法门,正法的目的永远只有一个:解脱于生死轮回。佛家常说“生死事大”,以及“佛以一大因缘出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正信的佛教徒、修习正法之人,千万不可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
弘一大师这里引述《大宝积经·富楼那会》“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的一句,给我们的正是这样的启发。因为贪欲未被断绝,我们生生世世都会陷在轮回之中无法解脱,贪、嗔、痴随着我们生老病死,永远缠绕着我们,使我们永远也达不到涅槃之境。
上一节里讲过,贪欲和嫉妒总是纠缠在一起的,古今中外的无数智者们都曾经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稍稍仔细想一下就会知道:即便是一个最普通不过的现代平民,生活水平也大大高于古代很多时候里的同辈,但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却大大地低于他们。这种情况是怎么造成的呢?很简单:我们的感受在更大程度上并非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孤立的认识,而是来源于攀比。
生活必需品并不是很难获得的,只要有最低劳动者的工资,生活必须品就可以得到满足。那么,为什么那些在上层社会中生活的人会把吃粗劣的饮食、穿破旧的衣服、住窄小的房子看得如此无法忍受呢?很小的原因是因为物质上的舒适,更大的原因是因为攀比而造成的骄傲与自卑。很少的财富就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生活,但只要人们的财富存在较大的差距,攀比的心理就会刺激人们去获取更多的财富。所以,贪欲和嫉妒总是纠缠在一起的,如果你断除不了心中的攀比与计较,你的种种修行都将归于徒劳,“虚受诸辛苦”而已,而断绝生死、进入涅槃之境自然也就遥遥无期。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很简单的道理,但只有很少的人能够做到。这四句偈子,《大宝积经》谓是坚牢比丘在石壁所书。当初,坚牢比丘远遁深山,潜心修行,无欲无求,知足常乐。他就住在深山之中的一处石窟之内,在石窟的壁上写下了这个偈子。弘一法师此处所引只是原偈的开头四句,而全部的偈子既能帮我们阐明开头这四句,也值得我们勤加念诵、勤加思考: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
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
身臭如死尸,九孔流不净。
如厕虫乐粪,愚贪身无异。
忆想妄分别,则是五欲本。
智者不分别,五欲则断灭。
邪念生贪着,贪着生烦恼。
正念无贪着,余烦恼亦尽。
大目连得罗汉也说过相似的偈子,见《禅要经》,而《治禅病秘要法》认为这个偈子是佛陀亲口所说。天台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也引过这个偈子,另有一句“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更加强调修行之人不能被物欲所拖累。种种引述与变体,更显出这首偈子是何等的重要。
这首偈子,带着原始佛教“不净观”的色彩。不净观是禅观之一种,大略而言,是要人仔细观想自己的身体,看明白这副臭皮囊无非是一些白骨、血液、内脏、毛发的合成物而已,极端的修行者还有专门到乱葬岗子观察死尸的。而观想的结果,基本就是“身无可恋”。我们对现世的此身的关怀就如同蛆虫贪恋粪便(如厕虫乐粪,愚贪身无异),进而言之,邪念生出贪欲,贪欲生出烦恼,只有智者的正念摆脱贪欲,烦恼才会从此除尽。
这个偈子,表达的是佛家一个基本而普遍的观点,即:贪欲不除,生死难断。佛门早期经典《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亲口所说一偈:
生死不断绝,皆由贪欲故。
怨憎长其恶,愚者之所习。
这个偈子,和《大宝积经》坚牢比丘在石壁所书的偈子同理,只是言简意赅一些,同样是说贪欲不除,则生死难断;生死难断,则解脱无门。贪、嗔、痴只会增长人的恶习,愚昧之人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
该怎样作,说起来倒也简单:断除了攀比心,便断除了计较心;断除了计较心,便基本上可以断除贪欲了。——说来简单作来难,持之以恒更是难上加难。偈子应当勤加诵持,心中应当常绝贪念,愿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