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报表分析(第2版)
- 李莉
- 10671字
- 2024-11-03 17:01:02
任务一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一、任务引入
【基本资料】
(1)企业基本情况介绍。M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5月成立,属机械制造行业,是一家主要从事微型小型水泵和园林机械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销售的主要产品为碎枝机等园林机械,研发成功的新产品割草机、扫雪机正在推广中。其所生产的产品以外销为主,出口销售的比例高达95%以上,其中自营出口的比例达70%左右。
(2)2016年12月31日该公司财务报表及账簿有关资料如下。
①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略)。
②2016年12月31日账户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2016年12月31日账户资料
【要求】
请根据以上资料,编制该企业201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二、相关知识
(一)财务报表知识
1. 财务报表概述
(1)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财务报表是传输企业会计信息的重要工具,是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按规定的报表格式,总括反映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及其结果的文件。由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组成的财务报告是企业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输出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形式,是企业与外部联系的桥梁。
财务报表的数据(信息)来源于会计记录。会计首先将核算对象即企业的资金运动具体化为6个会计要素,分成两组:一组为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从静态的角度来观察企业资金如何取得和形成(分别以所有者权益和负债来列示),进入企业后又如何被企业加以合理地分布与运用(以各种不同形态、用途的资产来列示);另一组为收入、费用和利润,从动态的角度来观察企业开展的经营活动引起的资金流入流出即回收及耗费过程(分别以收入和费用列示),以及经营活动的结果即资金增减量的结果(以利润来列示)。在六大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根据所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再分门别类以会计科目予以规范表示,并进一步借助于账户这一重要的工具,采用复式记账法,把企业发生的所有与资金增减变化相关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所有经营活动事项,连续、系统、全面、完整地按照规范的会计信息加工处理程序和方法核算出来,企业的经营活动信息则逐渐地从分散在业务单证(即原始凭证)中整理到记账凭证中、再由会计凭证录入到分类的账簿体系中,经过期末的账项调整、对账、结账等工作,最后编制成财务报表以及附注的文字说明,形成财务报告体系。由此,企业经营活动信息由财务报告这种载体加以客观地反映,呈现在诸多财务报表阅读和分析者面前,被加以利用,发挥出会计最基本的功用。
可见,企业的交易和事项最终通过财务报表进行列示,通过附注进行披露。为了达到财务报表有关决策和完成评价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目标,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小提示
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区别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主要由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3部分组成。财务报表具有报告的性质,是以表格为主要形式,反映、提供和传输财务信息的书面报告文件,是财务报告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财务报表的分类。财务报表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①按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是以短于一个完整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等。中期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附注。其中,中期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应当是完整报表,其格式和内容应当与年度财务报表相一致。与年度财务报表相比,中期财务报表中的附注披露可适当简略。
②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个别财务报表是由企业在自身会计核算基础上对账簿记录进行加工而编制的财务报表,它主要用以反映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
(3)财务报表的作用。财务报表是提供会计资料的重要手段,是会计核算信息的输出终端。及时、准确、正确、合理地编报和使用财务报表,对满足各使用者的需要,提高企业单位经营管理水平以至于加强整个国民经济管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财务报表是企业内部管理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编报单位本身而言,通过阅读、研究和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使管理层和经济管理人员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中,把握本单位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财务成果的全面情况,科学地解释过去。通过报表的指标体系分析,寻找本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差距和原因,以便正确地规划未来,制定经营理财决策,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②财务报表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关系人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主管财政及税务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外部经济利害关系集团,可以从定期递交的财务报告中,了解和评价管理层的业绩、受托资源的经营责任及受托者任的履行情况,完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获得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财务报表有助于投资人、债权人及公众对不同会计主体的经营成绩和财务实力进行比较和预测,使其确定投资或贷款的方向,其结果将促进社会资源流向高收益的行业或企业,达到最佳配置。
③财务报表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资料。通过财务报表,单位可以为编制宏观经济计划提供依据,便于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重大的经济决策。同时,它也有利于加强财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进行。
2. 财务报表要素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物资运动与资金运动相结合的结果。资金的取得、运用和退出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财产和资源的增减变化情况,经营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情况,构成了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会计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体现的资金运动,根据资金运动的基本规律,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即把会计对象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大要素,并进一步通过会计核算的其他专门方法、遵循一定的流程,核算出结果,并通过财务报表载体对外列报,这6大会计要素即构成了财务报表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它们又被称为财务报表要素。
(1)资产。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或物质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必要的物质条件表现为货币资金、厂房场地、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我们将其称之为资产,它们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通常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①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有些企业的经营活动比较特殊,经营周期可能长于1年,如造船企业、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等,其从购买原材料至建造完工,从销售实现到收回货款,周期比较长,往往超过1年,这时就不能以1年内变现作为流动资产的划分标准,而是以经营周期作为流动资产的划分标准。
②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以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2)负债。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使企业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按照流动性对负债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①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含1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到资产负债表日后1年以上的负债。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②非流动负债即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股东(或投资者)拥有的净资产的总额。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它基本上是企业可以永久利用的一笔资本。
②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在分配被清算企业剩余财产时的末位次序,决定了所有者承担着较债权人更大的风险。
③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所有者权益在性质上体现为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权益,在数量上也就体现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资本公积、其他综合收益和留存收益等。其中,留存收益又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a. 投入资本是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财产物资,也就是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的各种财产物资,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称之为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称为股本),包括国家投入资本、法人投入资本、个人投入资本、外商投入资本等。
b. 资本公积是指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权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以及其他资本公积。其中,其他资本公积主要包括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确认的成本费用以及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享有的被投资单位除净利润、利润分配以及其他综合收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的份额。
c. 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包括以后会计期间不能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和以后会计期间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两类。其中,以后会计期间在满足规定条件时将重分类进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主要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现金流量套期工具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用房地产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等。
d.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公积金,包括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历年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后,累积结存到本期期末尚未分配的或待下年度分配的利润。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着本质的区别。所有者权益并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偿还,除非企业发生减资、清算,否则企业不需偿还给所有者;在企业清算时,负债具有优先清偿权,而企业的资产在全部清偿负债后剩余的净资产才返还给所有者。但是所有者权益可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而负债则不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只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收入。
(4)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销售时向买方收取的增值税款等。企业的营业执照上规定的法定业务,构成企业的日常活动。收入主要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业务按主次关系不同又可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活动。广义的收入还包括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如营业外收入等。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罚款净收入等。
(5)费用。费用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主要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耗费和期间费用。广义的费用,还包括非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如营业外支出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6)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以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3. 编报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证会计决策有用的基石。从诸多企业经营的历史来看,不讲究诚信原则的企业,虽然可能暂时成功,但却无法长期保持竞争力。所以,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会计信息应遵循会计准则和公认会计原则的基本要求。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确保信息质量,各会计主体单位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编报合法、真实和公允的财务报表。
(1)时间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瞬息万变,只有及时地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报表为载体快速反映出来,才能使管理层在洞察企业经营现实的同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证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财务报表,才能有利于会计信息的利用。
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编报的及时性,政府有关部门对各单位财务报表编报时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一般来说,月报应于月份终了后6天内报出(节假日顺延,下同);季报应于季度终了后15天内报出;半年报应于年度中期结束后60天内报出;年报应于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这就要求会计部门必须加强日常核算工作,认真做好记账、对账和账项调整等编报前的准备工作,加强会计人员的配合协作,高质、高效地完成会计信息的报送工作。
(2)格式要求。对外报送的财务报表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内容、格式进行财务报表的列报。列报的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单位内部使用的财务报表,其格式和要求由各单位自行确定。
(3)列报时的具体要求。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列报财务报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以持续经营为基础进行列报。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企业不应以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代替确认和计量。企业管理层应如期对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经营进行评估,若企业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其财务报表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并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②列报项目真实、准确,不得相互抵销。企业财务报表所填列的数字必须真实可靠,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以估计数字填列财务报表,更不得弄虚作假,篡改伪造数字。同时,财务报表上的各项指标,都必须按照准则中规定的口径填列,不得任意删减或增加,凡需经计算填列的指标,应按规定计算填列。特别应注意的是,要求单独列报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单独列报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项目,以便使用者更容易理解已发生的交易、其他事项的情况,以及评估会计主体未来的现金流量。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非日常活动中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除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也不属于抵销。若某些项目非常重要,如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则应该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③列报项目前后一致并相互可比。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除非会计准则要求改变,或主体的经营性质发生重大变化,改变后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一般而言,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的上一可比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更的,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性质以及各项目金额。对不能调整的信息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及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带来的相关影响。
④列报项目全面完整,突出重点。企业对按准则规定应予填报的各种报表和表内项目,要填报齐全,不得随意漏编、漏报;应当汇总编制的所属单位的会计报表必须全部汇总;报表附注和应该编制的附表等资料必须同时编报。另外要注意的是,在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中,企业应当考虑报表项目的重要性。对于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等,财务报表应当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对于性质或功能相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财务报表应当按其类别单独列报,如将库存商品、原材料等予以合并,作为存货项目列报。
⑤报表相关内容说明清楚。财务报表编制以后,按照会计准则和有关方面的要求,对需要说明的内容,诸如财务报表中主要指标的构成和计算方法、本报告期发生的特殊情况等问题,写出简要的文字说明,以便使用者了解与财务报表有关的情况,做出正确决策和判断。企业在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应当在显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内容。
a. 编报企业的名称。
b. 资产负债表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涵盖的期间短于一年的,应当披露其年度财务报表的涵盖期间,以及短于一年的原因。
c. 人民币金额单位。
d. 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予以标明。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
1. 资产负债表概述
(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个会计要素的相互关系,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排列,并根据账户资料编制而成。
(2)资产负债表的作用。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即某一特定日期关于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其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从资产负债表上了解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及其结构。
②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以及清偿时间。
③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④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等指标,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2. 资产负债表的生成依据
一定渠道筹集而来的资金(所有者投入的部分被称为“所有者权益”、借入的资金被称为“负债”)进入企业后形成供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资源(被称为“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数量上的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将这3个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细化为会计科目后,等式两边的合计数也必定是相等的,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可细化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
将上述3个要素存在的数量恒等关系予以表格化,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分类分项反映,即形成资产负债表。
3.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1)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在资产负债表中,左方列报的资产项目,反映资产的构成;右方列报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反映权益结构,即资产的来源渠道。
资产类项目按照流动性来排列,流动性反映资产的变现能力(即变成现金的速度快慢)。流动性强的在前,流动性弱的在后。资产具体分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两大类排列。其中,流动资产是指能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运用或者变现的资产。流动资产依序排列为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项目。非流动资产项目依序排列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等项目。
负债类项目以各项负债的约定偿还日期的远近为依据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偿还日期近者在前,远者在后。
所有者权益类项目是以资本的永久性高低为依据进行先后次序的排列,永久性高者在前,低者在后。实收资本(或股本)是指投资人的投入资本及资本储备,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公积两个项目;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留存收益是指不能或尚未以股利等形式分发给投资者的部分企业净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个项目。
上述资产负债表列报的项目在会计处理中细化成具体的会计核算账户后,成为报表数据的主要载体。
(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通常包括表头、表身和表尾3部分。表头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和金额单位;表身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是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部分;表尾主要包括附注资料等。资产负债表的表身分为左右两边,左边列示资产,右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每个项目又分为“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两栏分别填列。资产负债表的具体格式如表1-2所示。
表1-2 资产负债表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列报的数据有两项:年初数和期末数。因此,在编制时应根据列报项目账户对应的年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分别填列。其中,资产项目应根据资产类账户年初借方余额和期末借方余额填列,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应根据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年初贷方余额和期末贷方余额填列。
1. “年初余额”栏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内容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
2. “期末余额”栏的填列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栏的填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如“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收益”“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库存股”“其他综合收益”“盈余公积”等项目,应根据有关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中某些项目涵盖范围广,则需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3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其他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3)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部分项目涉及不同总账科目的内容,要根据相应几个总账科目所属部分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如“预收款项”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应付账款”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填列;“开发支出”项目,应根据“研发支出”科目中所属的“资本化支出”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填列;“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应根据有关非流动资产或负债项目的明细科目余额分析填列;“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根据“利润分配”科目中所属明细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和所属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部分项目按性质只反映某总分类账户余额一部分,应根据明细账余额做相应扣减后填列。如“长期借款”项目,需根据“长期借款”总分类账户余额扣除“长期借款”账户所属明细账户中将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后的金额计算填列;“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将于1年内(含1年)摊销的数额后的金额填列。
(5)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以反映其净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商誉”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扣减相关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折耗)填列,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扣减相应的减值准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上述资产,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长期应收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和“坏账准备”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长期应付款”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相应的“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6)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目,应根据相关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预付款项”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账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减去“坏账准备”科目中有关预付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存货”项目,需根据“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发出商品”“受托代销商品”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减去“受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及库存商品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或售价核算的企业,还应按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后的金额填列。
三、任务实施
根据“任务引入”的相关资料,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如表1-3所示。
表1-3 资产负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