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眼观人,深察其心
扬州记
话说包公有一年到扬州城审理狱囚的时候,曾破解了一桩离奇的杀人案,这起案件的被破不仅让凶手心服口服,也让所有的百姓震惊不已,究竟是一起什么样的案件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杭州城里曾有一户姓谢的人家,老爷名叫谢景,谢景的儿子叫谢幼安,谢幼安17岁的时候,谢景托人为儿子迎娶了同在杭州城苏明家的女儿苏氏。但令人疑惑的是,苏氏在和谢幼安成亲后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竟然被人离奇地杀害了。可是苏氏自幼在家,从未和别人结怨过,而谢家更是城里有名的老好人,不会与人为恶。让人不解的是,苏氏被杀的当晚,谢幼安因为忙着田里的耕种,并未回家过夜,谢景和夫人也没有察觉到苏氏有丝毫异样。如果不是对谢家非常熟悉的人,怎么对谢家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专拣谢幼安不在的时候,进行谋杀,而且在勘查作案现场的时候,人们发现,苏氏所有值钱的首饰已经被抢劫一空。
很明显,这是一起入室抢劫并致人死亡的案件,也许现场有很多遗留下来的线索,但是在那个年代,办案的捕快并未在现场发现任何有关凶手的线索,因此此案被搁置了三个月。就在大家以为这起案件无法侦破的时候,一个人提供了他对破案的建议。他就是苏宜——苏氏的表哥。原来,在听说苏氏结婚后,苏宜曾经来谢家看过表妹苏氏,但是因为苏宜表现得非常傲慢,谢家并未对他殷勤款待。没想到苏宜就此怀恨在心,当他知道自己的表妹被人害死后,便知道自己报复的机会到来了。于是他上报官府,自己的表妹是被谢景害死的。原因就是,谢景见自己的儿媳妇面若桃花,因此一直对她怀有非分之想。这次见儿子不在家,便想奸污苏氏,不幸的是,苏氏不从,拼死抵抗,因此招致了杀身之祸,之所以首饰丢失了,其实是谢景故意伪造的,目的就是掩人耳目,混淆视听。
朝廷本来苦于找不到凶手,苏宜的说辞很快引起了衙差的重视,并因此将谢景关进了监牢,并对他上刑,谢景因为年岁已大,经不起这些折磨,便承认了苏氏之死是他所为。案件已经侦破了,但是因为始终找不到直接的证据证明苏氏之死就是谢景所为,因此此案被搁置了起来。
一年后,谢幼安听说包公要来杭州城审理狱囚,于是便将案情上报给了包公,听完谢幼安的讲述,包公并未下定论,按下不提。
就在谢幼安离去的第二天早上,一帮人押着一个人上了庭堂。双方各执一词,被押的人说自己是被冤枉的,押他的人说绝没有冤枉他。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城里的江家最近在为儿子娶媳妇,媳妇同是本地人,就在新婚的第三天早上,从他们床底竟然爬出来一个男子,江家人一致认为此人是小偷,而这人却始终不承认,于是,江家人便将其扭送到了官府,请包公来给评断一下。
包公定睛看了一下被押送的人,只见此人非常瘦小,或许是在床下藏了三天的结果,双眉低垂,一脸的憔悴。看到他的穿着,身上还有褶皱,好多地方甚至还有未曾拍打下去的灰尘。包公开始审问,审问后得知,此人名叫李强,三天之前潜入新房。潜入的目的是为了给新娘及时医病,因为新娘得了一种难以启齿的病。听完李强的讲述后,包公仔细地看了看李强,然后悄悄对随从说了句话。半个时辰后,一个妇女走上庭来,李强未等对方开口,便急着说道,你将我叫来给你医病,现在他们诬陷我为小偷,你竟然不知道为我辩护。女子没有回答,其他的衙役都开始小声地笑起来。李强正在发愣时,包公开口说道,既然你说是给新媳妇治病的,就应该认识新媳妇,可是这名女子根本不是新媳妇,她是我在城里找的一名妓女,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强见包公已经揭穿了他的谎言,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三天前他在街上闲逛,看见江家门口非常热闹,才知道原来他们家在迎娶新媳妇,于是趁着人多混乱,潜入了新房中,准备趁夜晚的时候偷些东西。但不巧的是,因为是新婚,新房中的红烛烧了三个通宵,他始终没有等到下手的时机,最后因为实在太饿了,才爬出来准备逃走,就这样,才有了刚才的一幕。听到这里,包公大喝一声,一年前苏氏之死,也是你所为,还不赶紧招来。李强惊奇地瞪大了双眼,始终不敢相信,包公竟然连此案一起侦破了。于是李强陈述了一年之前的事情,那天他在路上行走,听见谢幼安给邻居说自己得忙着耕种,来回路途太遥远了,正在想办法弄一辆马车,邻居笑话他说,就知道心疼自己的夫人,像他们一到耕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不回家过夜的,反正就一天,大家也都觉得无所谓。听到大家这样说,谢幼安也说,这个办法不错,他准备耕种的那天就不回家了。就这样,等到了谢幼安说的那天,李强赶到了谢家附近,果然发现谢幼安不在家中,于是他便趁着黄昏藏进了苏氏的房中,等到深夜的时候,从床底爬出来偷东西,在他开门准备逃走的时候,不料惊醒了沉睡中的苏氏,因为担心苏氏呼喊,李强掏出怀中的尖刀扎向苏氏,在确认了苏氏已经死亡后,李强趁着夜色偷偷溜走了。虽然李强已背上人命案,但是他却依然行窃,没想到就在这次偷窃未遂的案件中,被包公侦破了。
两起案件一下就被侦破了,众人颇为惊异,一直询问包公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侦破此案的。包公淡然一笑后,说道:“李强虽然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但是我发现,当我在开始问他话的时候,他的眼神总是闪躲,飘忽不定,说明他一直在说谎。当我问他江家的消息时,他却对答如流,犹如成竹在胸,细想,他在床底藏了三天,肯定是听说了不少的消息,所以才能如此。当他讲述偷窃不成功的时候,我发现他目露凶光,说明这人心机很重,做事非常凶狠。再想到谢幼安昨天曾说过的案件,我顿时想到,这人或许就是当初杀害苏氏的人。果然,当我说到苏氏一案的时候,他瞪大双眼,说明我说中了他心底的秘密,不然他不会如此惊讶!”众人一听,顿时心悦诚服。
识人之术
一个人可以口是心非,可以言不由衷,但是眼睛却可以泄露他的底细。正如文中的李强一样,虽然他精心编织了一套谎言,但是完美的说辞却与他的眼神不相符,所以,他才会被包公识破。
一般来说,四处张望,目光像流水般游移不定的眼神,往往是在算计,是小算盘在心中打响,拥有这种眼神的人,往往是工于心计、城府较深的人。
游移的眼神传达的信息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聪明而不行正道,一种是深谋内藏又怕别人窥探。前一种眼神多是品德欠高尚、行为欠端正的表现,后一种眼神多是奸心内萌、深藏不露的表现。显然李强属于后者。
说话时,眼神闪烁不定者,一般表示精神的不稳定。据现在的一些法律资料显示,犯罪者在坦承罪状之前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状态。他们的眼神游移、目光闪烁,总是回避询问者的视线,这大抵是因心中藏有某事或有所愧疚导致的。
当我们跟某个人说话时,看到他眼神游移,就需提防一下了——很可能他心里隐瞒了什么事,也可能他正打什么坏主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应格外细心,以免上当。
当然,如果是关系比较亲密的异性,眼神的游移可能还代表着其他含义,或许是他(她)在犹豫,亦或许是他(她)心中慌张。此时,你不妨制造一点小幽默,或者自我解嘲一番,以缓和两人之间的谈话气氛,让双方心理上放松,这样更有利于感情的交流。
很多人经常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眼神更有吸引力,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可以说,在众多的眼神中,眼睛上扬是最有吸引力的。
眼睛上扬,也就是眼睛向上看的意思,这种表情多伴随着下巴微微内收的动作。这是个有趣的表情,它经常出现在开玩笑时或恋人之间。有时,它的含义是假装无辜;有时,它传达着一种羞怯腼腆的信息,好似在说:我很紧张,不敢正视你,但又忍不住想看你。有时,它还表示一种顺从谦恭的姿态。
女性眼睛上扬对异性有着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很容易想起这样一个画面:下巴微微内收,抬起眼睛向上看,露出纤细的脖颈。没错,这就是大美女戴安娜王妃惯用的姿态。她这种孩子般的姿势触发了成千上万人的怜爱之情。这样一种表示顺从的姿势,人们平时并不会有意识地去模仿、练习,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做出这样的姿势,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喜欢眼睛上扬的人,一般都是可爱型的人——性格活泼开朗,人缘极佳。如果是女孩的话,更是人见人爱,很容易得到异性爱慕的目光。因此眼睛上扬,是一种吸引力很强的表情,它会瞬间抓住对方的眼睛,让对方不自觉地流露出怜爱之情。而同性之间若做出这样一种表情,也会让同伴乐得哈哈大笑,使双方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好。
所以,当有谁向你做出这样一种姿态时,你就可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多半是个有点孩子气的、活泼开朗的人,他的这种姿态可能在向你表示友好,也可能在向你传递着一些暧昧的信息。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就应该放下日常社交活动中的“面具”诚心诚意地与之交流,这样的话,相信你们很快就会成为朋友。
开封记
包公在任开封府的县令时,曾经巧妙地办了一起案件,大快人心,一时间,包公声名鹊起,来请他断案的人络绎不绝。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
话说距开封府四五十里之外,有个叫近江的地方,在江的旁边住着一家姓王的人家,主人叫王三郎,因为擅经商,王家颇为富有,王三郎娶了个妻子叫朱娟,朱娟貌美如花,两个人自从结婚后,便相敬如宾,生活得非常幸福。王三郎因为经常需要出去做生意,所以,经常会出远门,而且一出去便是一天的时间。这天,王三郎照例大清早起来,去了外地,留下老婆一人在家看家。是夜,王三郎回家的时候,突然发现一向灯火通明的家漆黑一片,不仅如此,妻子也不见了踪迹,于是赶紧亮灯,突然发现,妻子在房中早已死亡多时,她的喉咙已被人割开,鲜血流了一地。因为已是深夜,光线实在太暗,不方便调查。直到第二天清早的时候,官府和闻知此事的邻居才赶来查看,如今再看地上的血迹,人们惊奇地发现,地上竟然有一条踩着血迹的路。人们顺着血迹循去,竟然一直走到了江边的一条船前。王三郎刚一上船,便挥拳朝船上的人打去,边打边口中直喊:“为何杀死我妻?为何杀死我妻?”被打的人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直到王三郎被人制止住之后,才看清,原来他打的人竟然是朱娟的表弟——念六。于是众人一起押着念六来到了开封府,让包公来处理这件事情。
包公当即升堂,询问王三郎此案,王三郎当即将昨日之事一五一十地给包公说了一遍。念六听完后,直呼:“大人冤枉啊,我并没有杀朱娟啊,我们是亲戚,我又怎么可能会杀她?昨天晚上,我着实去了王三郎家,但是当我赶到的时候,我发现朱娟家一片漆黑,叫了半天,也没有人答应,见无人之后,便离开回到了船上。后来觉得鞋上很湿,便在火上烤干了,没想到竟然是沾的血迹,实在是不知道朱娟被杀的情由啊!”原来念六经常出门做生意,当日他的船正好来到了表姐朱娟所在的村庄,于是便准备去表姐家探访一下,谁知道进去之后竟然出了这样的事。这起突发的命案让念六也匪夷所思。
听到这里,包公开始思忖,如果念六真的杀了朱娟,那他没必要拿走朱娟的绣花鞋啊,何况搜查念六的船时,并未发现刀具和绣花鞋,实在是说不过去,凶手在杀死朱娟后,究竟把她的绣花鞋藏在了什么地方呢?为什么非要藏起她的绣花鞋呢?看来,只要找到朱娟的绣花鞋,这起案件估计就可以破了。想到这里,包公计上心来,将念六关进监狱后,贴出告示:朱氏被人谋杀,失落其鞋,有拾得者,重赏。
时间一天天过去,马上就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但是关于朱氏鞋子的事却杳无音信。很多人便问包公:“这样是不是没用啊?”包公笑着说:“不要着急,慢慢等。”就在贴出告示刚满一个月的时候,突然有个男子抱着一个包裹来领赏,揭开包裹,里面是一双绣花鞋和一把尖刀。包公看了,了然于胸,问道:“这些东西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是谁告诉你这个消息的呢?”男子爽快地答道:“回禀太爷,这是我在河边找到的,是我妻子告诉我的这个消息。”包公听了后,心里想到,这个男子的妻子肯定知道什么,于是便吩咐手下人将奖赏赐给该男子。等男子高兴地拿着赏银离开后,包公吩咐手下:“跟着这名男子,若见到这名男子的妻子和某个男子饮酒的时候,就将他们捉来。”
男子走后,径直回到了家,他的妻子见到赏银后,也非常高兴,还说道:“果然能领到赏银,看来李外郎没有骗我。今天我们能得到赏钱,全是因为李宾李外郎之恩,不如将他请来,告诉他这件事,顺便将赏银分给他一些。”男子听完后,觉得她说得有道理,便赶去李宾的家中将李宾请来。此时,男子的妻子已经备好了一桌酒菜,准备三人共席同饮。见李宾到家,女子立即起身道:“多得外郎指教,今日得到赏钱,想和外郎你一起分了。”李宾听了后,笑说:“就将这些钱留在你家里吧,当做我来喝酒的钱。”
女子听了后,非常高兴,三人不觉大笑起来。就在这个时候,包公的两个手下闯入,将正在喝酒的三人带走。三人被带上了公堂,包公质问女子:“你是怎么知道被杀朱氏藏鞋地方的?”女子不语,看向不远处的李宾,李宾见到女子在看他,冲她挤了挤眼,女子当即小声地回答道:“大人,女子是从旁人处得知的。”包公见女子不肯说出实情,便说道:“如果你不能说出实情,看来只能用刑了。”女子一听要用刑,登时便支吾地说道:“是听李外郎所说。”包公立即审问李宾,李宾当即回道:“这件事我不知道。”李宾的不承认,让这马上就要见到谜底的案子顿时卡住了。包公看着李宾,虽然李宾上堂来并未说过几句话,但是他和刚才女子的交流已经表明,两人的关系不一般,几次的眼神接触让他们迅速结成一方,看到女子对李宾的唯命是从,包公突然明白了什么。他看着李宾说道:“你和这名女子本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朱氏本是你杀,还不赶紧从实招来吗?难道非要动刑你才肯说实话?”随着边上公人的喊声一起,李宾的眼睛开始睁大,当即他扑通一声趴在地上:“请大人饶恕啊。”说完这句话后,李宾开始讲述杀害朱氏的过程。
原来,李宾和朱娟一家是邻居,对于王三郎一家的生活非常了解,王三郎因为生意经常外出,李宾非常清楚。李宾曾经在当地做过一个小官吏,但是因为他刁钻恶毒,所以,当官没多久他便被削职为平民了。自从朱娟嫁到王三郎家后,李宾便一直觊觎朱娟的美貌,希望某天能和她相好。但是就在杀害朱氏的那天早上,李宾起得很早,当他看到王三郎出去后,便想到了一条险恶的计谋。他立即跑回屋中,穿戴整齐后,便径直步入王三郎的家里,此时的朱氏尚未起床,听到外面有人在喊:“王兄在家否?”便起身回道:“是谁在叫三郎,他早就到庄上去了。”李宾听闻后,径直进入朱氏的房间,对朱氏说道:“我有件事要托付三郎,不知道他是否一会儿就回来?”朱氏一见是邻居李宾,便说道:“他去城里有事,得等到晚上才能回来,你要找他,不如等晚上的时候再过来吧。”李宾听完朱氏的话后,并未起身离开,相反,他看见此时的朱氏云鬓半偏,衣衫不是很齐整,朱唇微启,不觉色心大动,上前一把便抱住了朱氏。朱氏见李宾如此无礼,便厉声斥责道:“你堂堂一个大男人,不分内外也就罢了,大白天的还不知道廉耻,真是禽兽不如。”说完,便挣开李宾,回屋去了。李宾被斥责得羞愧难当,只好狼狈地回到家中。回到家里的李宾,越想越后怕,他心想,倘若王三郎回来了,朱氏一对他说刚才他调戏她的事情,岂不是招致了彼此之间的仇恨吗?为了堵住朱氏的口,李宾恶向胆边生,操起自家的一把尖刀便去了王三郎家。当再次到达王三郎家的时候,李宾看到此时的朱氏正靠在屋内的一个栏杆旁,于是他便上前问道:“还认不认得我?”朱氏回头一看原来还是李宾,便大怒道:“你这个奸贼,怎么又回来了?”李宾一听朱氏说这话,便从怀中掏出尖刀,直接刺向了毫无防备的朱氏,刺中了朱氏的喉部,朱氏当即倒地,鲜血直流,不久便殒命了。
看着一个红颜美人,顷刻间在自己的面前香消玉殒了,李宾并未害怕,他看见朱氏已死,脱下朱氏的鞋子,连带着自己刚才杀人的尖刀,一起埋在了靠近江边的一个亭子旁边。
让李宾没料到的是,他杀害朱氏的事情并未有人发现,而且当晚朱氏的表弟念六正好去了他家,所以大家就将杀害朱氏的罪名扣到了念六的头上,而且当听说念六已经坐牢的时候,李宾不仅没有半点儿愧疚感,反而觉得这是老天在助他。见官府并未将责任追究到他的身上,他更加逍遥法外。就在朱氏死后不几天的时间里,李宾又开始蠢蠢欲动,有一次,他在村中的一个村舍里喝酒,看中了这家酒舍的村妇,于是二人当天便发生了关系。此后,李宾经常去找村妇。这一日正好是朱氏死亡一个月的时间,李宾喝完酒后对村妇说道:“看你待我那么诚心,我也应该给给你点儿钱。”村妇笑道:“自从你来我家喝酒,你何时给我过钱,不要开玩笑了。”李宾见村妇不信,便接着说道:“我告诉你说,假如你得了赏钱,日后岂不是要奉承我?”村妇不解,便要李宾讲清楚,李宾说:“那天,王三郎的妻子朱氏被人杀死,开封府曾经贴出了一张告示,如果有人捡到了朱氏当时丢失的鞋子,便会重赏。”村妇一听,当即问道:“难道你知道那双鞋子藏在了什么地方?”李宾接着说道:“那日,我在江边行走,看到江边的亭子旁好像藏着什么东西,便过去看了看,果然有一双鞋子和一把尖刀被藏在了里面,想必那就是朱氏的鞋子,现在你可以让你的丈夫去江边将那双鞋子找出,然后去官府那里领赏去。”村妇当晚便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自己的丈夫,第二天一早,村妇的丈夫便来到了江边,果然他在亭子旁边发现了一片新泥,于是便用力掘开,果然发现了一双鞋和一把尖刀。然后他便拿着鞋子和刀去见了包公,这也才有了领赏那一幕。
整件事情终于弄清楚了,杀害朱氏的没想到竟然是邻居李宾,念六因为没有过错,被释放了,村妇因为和别人通奸,被发配到了远方。
包公神奇的判案方法让在场的人无不惊叹,不仅破获了一起杀人案,还发现了一桩通奸案,李宾罪责该斩,已经宣布即日处决,这则消息真是大快人心。
看着包公正在闭目养神,公孙策突然问道:“不知道你是如何知道李宾和村妇有奸情的,又是如何发现李宾就是杀害朱氏的凶手的呢?”
包公答道:“你还记得当时我问村妇的情形吗?”公孙策答道:“当然记得。问她话的时候,她老是借故看向李宾,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包公说:“她为什么要看李宾,原因就是她要和他交流想法,唯恐说出的话有漏洞被我们揪出来。所以,她才会不顾一切地要和李宾眼神交流。当时我就感觉这两人的关系肯定不正常,你想如果仅是普通的酒家和客人的关系,那李宾为什么敢把这么重大的秘密告诉给她?彼此肯定有某些微妙的关系才会如此。再回过头来说李宾,杀害朱氏的凶手将朱氏的绣花鞋脱下带走,肯定是放在不可告人的地方,贴榜就是为了引凶手出动,果然,李宾一来,我知他便是凶手。他和村妇的通奸关系,让我一下子明了了朱氏的死因,当日定是他趁王三郎外出之机,趁机想强暴朱氏,没想到朱氏不愿意,所以,才会杀人灭口。”听到包公的解释,公孙策对包公更加敬佩了。
识人之术
我们小时候一定有过欺骗同学的经历。比如,三个人在一起时,只有两个知道事情的真相,其中一个知道真相的人要骗另一个不明真相的人时,他必定会向另外一个知道真相的人挤挤眼睛,示意先不要说破,先开开这个傻小子的玩笑,大家乐过再说。这种挤眉弄眼是表示两人之间有一种不必言语的秘密,两人都知道这个秘密,并且还要向第三个人保守这个秘密。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常在电影中见到的,经常出现在对立的两派人之间。比如,两个帮派谈判时,一方感觉快要谈崩了,双方估计会动起手,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就会给手下的小弟们使个眼色,小弟们看到大哥的眼色就像接到命令一样,立刻开始行动。在这里,挤眉弄眼表示的就是一种传递秘密的行为。
挤眉弄眼还表示两人间的某种默契。它所传达的信息是,你和我此刻所拥有的秘密,其他任何人无从得知。在社交场合中,两个朋友之间挤眼睛,是表示他们对某项主题有共同的感受或看法。两个陌生人之间若挤眼睛,则有强烈的挑逗意味。由于挤眼睛含有人们之间不足为外人道的默契,自然会使第三者产生被疏远的感觉。因此,不管是偷偷地还是公然地,这种举动都被一些重礼貌的人视为失态。在社交场合,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生活中,当你遇到有谁在跟你挤眉弄眼的时候,可能是他在向你示意什么东西,或是示意你不要动,或是示意你不要说话等。通常,挤眉弄眼都是在关系比较好的人之间私下里进行,如果在社交场合也这样做的话,则会给人一种猥琐小人的印象,有损你自身的形象。
当然了,人在很多情况下都喜欢用眨眼的方式来向他人传递信息,不知道在生活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呢?
1.向人眨眼,展示魅力
如果你是一个女性的话,那么你一定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的男同事在走廊里与你擦肩而过的时候,可能会微笑着向你眨眨眼。这样的人一般都是比较自信的人,他们相信自身有魅力,并且愿意向别人展示自己的魅力。
这些喜欢向别人眨眼的男人,一般都对自己的外在形象比较自信——他们在潜意识中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帅哥,相信自己的一举一动能打动别人。因此,他们也敢于在他人面前展现自己。即便他们没有姣好的面貌,但由于他们的自信,令他们的举动具有一股强烈的感染力,所以他们的举手投足在别人眼里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反而看上去十分亲切、可爱。他们还会经常培养自己的魅力,在别人面前总是希望表露出自己最有风度的一面,愿意给人一个“绅士”形象。一旦别人对他的形象给予肯定或认可时,他通常会喜形于色,显得更加神采飞扬。
喜欢向别人眨眼的人,一般都是性格开朗、思想前卫的人,他们自信大方、追逐时尚,喜欢自己受到别人的追捧,愿意成为一群人中的焦点。他们还很喜欢模仿,对于电视电影中主人公的一些比较花哨比较前卫的动作和语言,他们都会悄悄地记在心里,在可以用到的时候便会拿出来“表演”一番。在他们看来,这是增强自身魅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当然,喜欢向别人眨眼的人最大的缺点便是,他们有些过于注重外表的魅力,认为一个人的魅力大多来自于外表。在这样的思想下,他们会很容易忽视内在的修养。实际上,一个人真正的魅力正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而不是单凭外表塑造的,外表体现出的魅力是禁不住考验的。
当你的同事从你身边经过时没有向你问好,而是以眨眼代替,你便可推知此人十有八九是个比较注重外在形象、相信自身魅力的人。在与这样的人交往的时候,你可以以热情洋溢的笑脸去回报他的举动,他会因你的热情回应而变得更加自信。
2.眼睛眨动,学问无穷
一个小小的眨眼的动作里面其实包含着很多细微的学问。通常情况下,人们的眼睛每分钟会眨六至八次,每次眨眼时眼睛闭合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但是,如果在非正常的情况下,比如,压力较大或是撒谎时,眨眼的频率就很可能有显著的提升。
有的人眨眼的时候,眨眼间隔会不自觉地有所延长。也就是说,每次眨眼时,眼睛闭上的时间远远长于正常情况的1/10秒。这种动作属于下意识的行为,是人们的大脑企图阻止眼前的物体或人进入自己的视线,因为他对眼前的一切已经感到了厌倦、无趣或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因此,当你跟他人谈话的时候,对方若流露出这样的神情,很显然是在说:“你的话太无趣了,我太不爱听了,你赶紧说完就走人吧!”他已经完全没法忍受与你无趣的谈话了,你的话在他听来,没有一点吸引力和用处。所以他每次眨眼时都会闭上两到三秒钟甚至更长的时间,那意思是让你从他的视线中消失。如果他的眼睛一直闭着,那就表示他的头脑中已经完全没有你的存在了。这时你就应该考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话说错了,或者是不是应该换一种说话方式等。
有时候,一些自命不凡的家伙,也喜欢用延长眨眼的间隔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有时候还会脑袋后仰给你一个长时间的凝视。这样的人都是些自视甚高的人,他们很傲慢,通常用这种姿势来表达自己藐视别人的态度。但是,当人们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时,也会做出这个动作。
延长眨眼的间隔还是西方文化的肢体语言,特别是英语国家里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人们,经常做出这个动作。当你遇到这样的人时,最好首先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言语不够精彩,不够恰如其分,引起了对方的厌烦。如果真是这样,你就需要采取新的策略来激发对方的兴趣了。
如果你认为对方这样做仅仅是出于高傲,那么你不妨给予这样的回敬:当对方第三次或者第四次长时间闭着眼睛时,快速地向左边或者右边移动一步。这样,当他再度睁开眼睛时就会产生错觉以为你消失不见了,继而又在旁边突然看到你,这一定会把他吓一激灵。如果跟你谈话的人一边不紧不慢地眨眼,一边渐渐打起了呼噜,那只能说明你们之间的沟通失败了。
3.两眼无神,斗志稀缺
有的人总是一天到晚病恹恹的,眼中混沌无神,整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给人一种软弱无力的感觉。两眼无神,实际上是一种斗志的缺失。在一些失去斗志、失去希望的人的眼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神情。
两眼无神的人在性格上大都表现得比较软弱,他们做事常常不够坚毅果断,没有毅力,缺乏恒心,一旦受到打击就容易一蹶不振。之后,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看上去没有劲头、没有兴趣,身体也随着意志一起柔弱起来,似乎弱不禁风。一遇到棘手的问题,还没去做便先显出一副没有信心没有斗志的样子。面对问题,他们通常的表情就是两眼无神、一筹莫展,不积极地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更没有解决问题的斗志和决心。所以,在许多事情上他们常常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放弃。
两眼无神的人,往往感情上也很脆弱,容易受伤。一旦感情受到伤害,他们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走出阴影。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时,需要在言语上有所注意,尽量多给他一些鼓励,不要刺激他,不要去揭他的伤疤,更不要幸灾乐祸地嘲笑他。因为你这样做的话,可能会令他一辈子都消沉下去。而当你多给他一些鼓励的时候,则可能会重新唤起他的斗志。挽救一个人总比打击一个人有意义得多。
二 以手观人,可见其诚
曲阜记
当年,包公巡行到山东曲阜的时候,破解了一桩历时三年的冤案,将凶手绳之以法,让冤者得以洗刷冤情,让死者也得以瞑目。
在山东的曲阜县,曾有一个叫吕毓仁的男子,儿子吕如芳,十岁的时候就熟读诗书,非常聪明。当地一个名叫陈谟的人,见如芳聪明好学,觉得他日后肯定会前途无量,于是在如芳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陈谟就赶紧找人将自己的女儿月英许配给了如芳。
如芳年纪轻轻,富有才华,月英国色天姿,相貌俊秀,很多人称赞这门亲事是天作之合。两家的长辈特意选定了一个好日子,决定为二人完婚。在两人喝交杯酒(合卺)之前,两个人的亲朋好友特地从不同的地方赶来,为二人庆新婚。而且在如芳请来的好友中,有一个人非常有名望,他的父亲是当时的尚书,他就是朱弘史。
自从两人举行完合卺礼后,陈月英便对自己的婆婆公公非常孝顺,对丈夫如芳更是非常顺从。两个人的新婚生活非常甜蜜幸福,但是这种幸福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灾难便悄然而至。二人刚成亲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如芳的父母突然生病死去,这让如芳非常悲伤,他为父母守孝了三年后,在学业上突飞猛进,不仅考入了县城里的学校,在秋天的考试中也连连传来捷报。此时他和月英的儿子麟儿出生了,但是如芳并未因儿子的降临便停止自己在学业上前进的脚步,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他狠下心来将儿子撇给月英后,便匆匆收拾行囊,准备去参加全国举行的科举考试了。没想到的是,在如芳出走几天后,月英突然得到消息说,如芳在去考试的途中不幸被捉去当兵了。
消息传来,月英悲痛欲绝,转眼间,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就这样四分五裂。陈谟在知道亲家家庭中发生的变故后,对女儿说道:“如今我被调去外地,可怜你们母子孤身在此,我非常不放心,不如你们和我一起前往吧。”月英说道:“本来女儿不该违背父亲的意思,但是如今我和如芳鸿雁分飞,不知道他是生是死,如今吕家只有麟儿这一条血脉,如果麟儿在路上发生点儿危险,吕家可就无后了。”陈谟见女儿执意如此,便不再强求,自己带着其他的下人一起离开了,只留下曾经的仆人程二夫妻两人照顾月英母子的生活起居。
自从如芳失踪不明后,月英的身边再无男子服侍,身边只有一个叫秋桂的七岁侍女服侍。月英终日待在自己的闺房,闭门不出,和人说话也是一脸的凛然,所有人都明白,月英这是在为如芳守身,便都对她非常尊敬。
但是这么多人中,有一人却对月英的美貌垂涎三尺,他就是和程二的老婆春香日夜偷情的张茂七。张茂七本是程二家的邻居,因为程二经常出去做生意,家里只剩春香一人,张茂七还未成婚,一来一去,二人便勾搭在一起。二人偷情的事几乎全村的人都知道,唯一对此不知情的是春香的老公程二。
张茂七虽然在和春香偷情,但却贼心不死,他见月英整日一人,便开始蠢蠢欲动,他撺掇春香从中说媒,要娶月英。春香不同意,她对张茂七说,主母生性正直,不容别人进犯,自从如芳失踪后,便没有出过中堂,更不要说和别人成亲了,你就不要妄想了。听了春香的话以后,张茂七什么都没有说。
就在张茂七和春香说完自己的心思后没几天,月英突然暴毙,死的时候身体裸露,脖子上是青紫的手印,从嘴里流出很多鲜血。人们惊讶于月英临死前的惨状,很多人甚至揣测出了月英之所以惨死的原因。因为张茂七早就对月英想入非非,所以,在月英临死的当晚,他潜入了月英的房间,趁月英洗澡的时候窜出,意欲对月英强暴,但月英不从,因恐她叫喊招来其他的人,于是张茂七便和春香合伙将月英杀死了。
案发后的第二天,程二从庄上回来,见到家里发生的变故后,一下子惊呆了,人们向他讲述了他媳妇和张茂七的奸情,同时将他们合伙杀死月英的事情也讲述了一遍后,程二非常气愤,他立即写了状纸要官府严惩二人。
张茂七最初无论如何也不承认是自己杀了月英的事情,几次严刑拷打后,最终签字画押,承认了他和春香合伙杀死月英的事情。两人从此被关进牢房。
张茂七在被关进牢房后,急坏了他的家人,他的父亲相信儿子不是杀人凶手,但是苦无证据,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天天在牢房中受苦。
时间转眼就过了两年,这一年夏天,包公来此地巡行,张茂七的父亲知道消息后,立即请人写了一张状纸,要为儿子申诉冤屈。
包公看了案宗后非常疑惑,便问:“张茂七,你早就对陈月英有非分之想,还托春香去说媒,如此说来,你便不是冤枉。”张茂七抬头看着包公说道:“草民的确是被冤枉的,只是当初县官已经定案,我是有口难辩,今天好不容易盼到您到此,还请大人能为我洗刷冤屈。”包公又问春香,月英之死是不是与他二人有关系,春香也是一口否认自己根本就没有参与过这件事。包公仔细看了看台下的张茂七,虽然在庭上跪着,但是他的两手交叉着放在地上,当包公审问的时候,张茂七每次回答总会迎上他的目光,当包公问及陈月英是如何丧命时,张茂七的眼中无神,甚至答非所问。
看到此处,包公计上心来,他问张茂七道:“陈月英临死当晚,你可曾记得她房中是如何布置的?”张茂七低垂着头说道:“她房中的棉被、纱帐、箱笼都放在床头。”等张茂七被带下去后,包公又问春香同一个问题,春香答道:“虽然主母家里非常富裕,但是她却不喜欢奢华,她的房间非常朴素,纱帐、棉被、箱笼等都放在楼上,她的房间中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包公听完后,接着问道,你主人和你家的亲眷中,有什么朋友是经常来往的吗?春香便说道,主人未失踪时,曾与朱弘史非常要好,但是自从主人失踪后,他便不再常来。包公听闻后,第二天便去拜访了朱弘史,见面之后,包公才知道,此人不能说话,因为他的舌头太短,虽然可以出声,但是别人却听不明白。包公私下询问朱弘史的朋友,朱弘史这个毛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造成的。朱弘史的一个朋友告诉包公说,此人本来并不如此,只是在三年前,也就是陈氏被杀的那段时间,他的舌尖突然就被割去不会说话了。包公听闻,非常惊讶,朱弘史的舌尖被去除和陈氏之死的时间相仿,难道此中有缘由?
当日,包公将朱弘史带回官府询问,当问及朱弘史是否知晓陈月英什么时候死亡的消息时,包公留意到,朱弘史本来直视他的双眼顿时看向他方,他的两个手掌开始不停地相握,而且十指交叉,于是便开始比画着说自己不知情。当问及他的舌尖是如何被去掉的时候,朱弘史支支吾吾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当问及第一次见到陈月英是什么时候时,包公留意到朱弘史的眼中突然绽放异彩。见朱弘史如此,包公大喝一声:大胆贼人,还不赶紧将你如何杀死陈氏的事情,速速招来。
朱弘史听到包公的一声怒喝后,顿时吓得趴在地上,将当天杀死陈氏的事情详细地讲述了出来。
原来,朱弘史和吕如芳是在上私塾的时候认识的,吕如芳和陈月英请亲朋好友庆新婚的时候,朱弘史也在被邀之列,当他见到陈月英的时候,顿时被陈月英的美貌吸引住了。身为吕如芳的好友,朱弘史并未恪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对陈月英有了非分之想。不久,他就听闻吕如芳被抓走的消息,顿时,他觉得天在帮他,于是,为了让人们觉得他是在关心好友的生死,他开始不断打听吕如芳和陈月英的消息。一些知情的人甚至对他说了张茂七和春香偷情的事,但是因为不知其故,他们甚至说,张茂七不仅在和春香偷情,还有可能与陈月英也有不正常的关系。从众人的口中听说了这些消息后,朱弘史顿时心生一计,他突然想起自己之前曾经庆过新房,因此对陈月英所住房间的结构非常了解,案发当天傍晚,他见到程二出去后,便从后门偷偷潜入陈月英所住房间的外间,晚上陈月英洗浴的时候,他偷偷溜进她的房间,等陈月英洗浴完后,他突然从中窜出,紧紧地抱住了陈氏,陈氏极力挣扎,见陈氏想喊人救命,于是朱弘史便将自己的舌头伸入陈氏的嘴巴中,陈氏见对方想侮辱自己,便想咬断对方的舌头,然后自尽。于是,她使劲咬住了朱弘史的舌头,不想却只咬断了舌尖,朱弘史大痛,便用力掐紧了她的喉咙,直到将陈氏掐死。见陈氏已死,朱弘史趁夜色昏暗,偷偷溜走了。
让朱弘史非常庆幸的是,他当晚偷偷潜入杀死陈氏的事情,并未有人发现,并且还有人因此替他坐了监牢,但是他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最终却没逃过包公的法眼,最终,朱弘史因为杀害陈氏,被处死了。张茂七和春香虽然并没有设计杀害陈氏,但是他们偷情的做法却同样有伤风化,同样会受到人们道德的谴责。
对于此案的破解,包公手下的一个捕快非常疑惑,三年的疑案,为什么包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破案了?包公说道:虽然这起案件看来非常简单,貌似陈氏偷情被杀,但是当我问及张茂七关于陈氏的情况时,张茂七两手相扭和,十指交叉,这说明他非常无助,显然,三年前审判官的盲目断案,让他以为自己已无多少时日了,所以才会备感无望,进而无助。当我问他如何杀死陈氏的时候,他并没有躲闪,而是迎上我的目光,直直地看着我,这说明了他心里没鬼,我断定,陈氏被杀定不是他所为,果然,当我问及他陈氏房中的布置时,他显然是胡乱答的,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到过陈氏的房间,又怎么会杀害陈氏呢?所以,我认定,他不是杀害陈氏的凶手。当我和朱弘史交谈的时候,他满腹才学,向来都是谈吐有节,可是当我问及他舌尖如何被去除的时候,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件事对他影响如此重大,他竟然说不出原因来,显然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当我问他陈氏什么时候死亡时,他一反常态,本来非常沉静的他,突然变得慌张,不敢再看我,而且双手不断交叉,显然,我问到了他的秘密,于是,当我讲出他的这个秘密时,他自然非常吃惊,可能因为内心有所愧疚,于是,他便说出了杀死陈氏的整件事情来。
识人之术
人们在交往的时候,往往会忽视手的动作,实际上,手的动作同样是人们内心活动的一种体现。
把手合在一起,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手部动作。这种人常见的姿势是十指交叉举在面前,面带微笑地看着对方;或者十指交叉平放在桌面上,这种动作,常见于发言人正处于心平气和或娓娓叙谈的时候。乍一看,似乎采用十指交叉的动作表明很自信,但有时并非如此。心理学家尼伦伯格和卡莱罗对十指交叉手势研究后得出结论:这是一种表示心理不安的手势,表明在掩饰消极态度。
千万不要误认为十指交叉是很自满的意思。事实恰恰相反,将十指交叉,遮住一半面部,一般都是在隐藏自己的感觉。当然,这种动作也有表示对抗情绪的意思,表示对你所说的东西不感兴趣。而如果他忽然把手松开,配合着上身前倾,这说明他想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想离开,却又碍于面子,不好表达。十指交叉有时还表示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
一般来说,做出十指交叉手势,手的位置高低似乎与消极情绪的强弱有关。有的将十指交叉放在膝上,也有的站立时将十指交叉放在腹前。就交往的经验而言,高位十指交叉比中位十指交叉更显得高深莫测。正像所有表示消极情绪的姿势一样,要想让使用这个姿势的人打开紧紧交叉的十指,都需要用某种努力来完成。否则,对方的不安和消极是无法改变的。
人在无助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一些很焦急、很焦虑的表情和动作。两手相扭、十指交叉便是其中一种。两手相扭、十指交叉有“手无处可放、有力使不上”的含义。自己空有一身力气,却无法派上用场,或不对路,所以就会做出一种想使劲却使不上的动作来,就会把力气作用于自身——两手相扭、十指交叉,想找出发挥力量的空间。
在无助的时候做这种动作的人,往往是性子比较急的人,遇到无助的时候,他们不能冷静地坐下来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表现得十分急躁,不停地踱来踱去,扭扭手、挥挥拳等。他们急于求成,想亲自上阵,所以手往往闲不下来,会不停地动来动去。当然最常做的动作就是两手相扭、十指交叉。他们的急躁如果在脸上看不出来的话,那么通过手一眼就能看出来。
喜欢两手相扭、十指交叉的人,通常心态也不是很好,特别是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就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而他们紧张的表现也往往是两手相扭、十指交叉。他们非常希望有个人能站出来帮他们一把。当没有人站出来帮他们时,他们则会越发显得焦躁,双手的动作也会随之愈演愈烈,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当我们看到有人做这种动作时,便可推知此人肯定是需要帮助了。如果我们能够帮上忙的话,不妨去帮他一把。文中的张茂七曾经就是因为做出这个动作,让包公对他心生同情的。
当然了,手的姿势众多,我们该如何确定读懂了手的语言呢?
1.拳头紧握,内心可能缺乏安全感
一般情况下,在庄重、严肃的场合宣誓时,必须右手握拳,举至右侧齐眉高度。有时在演讲或说话时,捏紧拳头,则是向听众表示:“我是有力量的。”但如果是在有矛盾的人面前攥紧拳头,则表示:“我不会怕你——要不要尝尝我拳头的滋味?”由此看来,握紧拳头能给人带来力量和安全感。从另一方面来说,总是拳头紧握的人,也可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
由于缺乏安全感,此类人的防御意识比较强。他们并不是要去攻击别人,可能只是提防别人的攻击。他们做人的信条很可能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除了缺乏安全感以外,经常握着拳头的人,是能够关心体贴别人、富有同情心而又善解人意的。
演讲者如果讲话时攥紧拳头,证明这个人很自信、很有感召力;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人发生不愉快时,请把你的拳头藏起来,而不要攥起拳头在对方面前晃动。那样做的结果,势必会引起一场打斗,这是不可取的。同时,总握着拳头,也会很容易让人发现你内心缺乏安全感的弱点。
2.说话时双掌摊开,表示诚实可靠
当人们开始说心里话或说实话时,总是喜欢双掌摊开显示给对方。像大多数体态语言一样,这一举止有时是无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它都使人感到对方是在讲真话。相反,小孩子在撒谎或隐瞒事实时总喜欢将他的手藏在背后;彻夜未归的丈夫不愿对妻子说出他的去处和实情时,常常将手插在衣兜里或两臂相抱将手掌藏起来,而妻子则可从丈夫的这一举动感觉到丈夫在欺瞒她。
由此可见,在与人交谈时你不时地摊开双手,能使你显得诚实可靠。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发现摊开手掌时不仅不易说谎,而且还有助于制止对方说谎,并且鼓励对方坦诚相待。
西方有心理学家断言:“判断一个人是否坦率与真诚,最有效的、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其手姿是否双手摊开。”当人们愿意表示完全坦率或真诚时,就摊开双手,说:“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我来坦率地告诉你吧。”
因此,在我们与人交谈时,若对方总喜欢摊开双掌,则可判断此人应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
江州记
有一年冬天,宋仁宗让包公审决天下的死罪囚犯。当时,犯了死罪的囚犯从各地被押解到东京,包公在奉命查案的过程中,有一宗案子让他非常疑惑。
这宗案件是这样,在江州城有两个盐侩,一个姓鲍名顺,一个姓江名玉,两个人因为同是盐侩,经常交往,一来一往之间,二人便成了朋友。一次两人一起吃饭,吃完饭后,江玉对鲍顺说,苏州有个巨商有丝绸百箱,因为近来市场上的价格不是很好,所以便放出消息来,准备贱卖出去。江玉说:只可惜自己的钱财不够,不然现在将货买来,囤积起来,待价而沽,到时候不知道能多赚多少钱呢。鲍顺一听可以发财,便说道:我有钱,我们即刻起程去苏州将货买回来。很快两人便吃完饭了,当即两人决定,来日在江口相会,一起去苏州。
等到约定的时日到来的时候,一大早,鲍顺便带着百金去了江口,等鲍顺走了一段时间后,万安才挑着准备好的行李去江口。没想到到中午的时候,万安又挑着行李回来了,他对女主人黄氏说,因为不知道主人走的是哪条路,未看见主人,一直等到中午,也没有见到主人出现。大家都以为鲍顺已经赶去了苏州,便也未留意,直到三天后,江玉前来拜访说,自己三天前并未见到鲍顺去江口,于是,便自己开船去了苏州,直到今天才回来。鲍顺的家人一听,便开始慌起来了,那天清早,鲍顺确实带着大量的钱财去了江口,可是为什么万安始终没有等到他呢?如果他没去江口,又去了哪里呢?果然,第二天的时候,有人在江口的河里发现了鲍顺的尸体。鲍顺的儿子鲍成一口咬定杀害自己父亲的不是别人,正是仆人万安。因为没有证据是别人所为,万安最终被认定是杀害鲍顺的凶手。万安起初不承认,后来,因为受到了严刑拷问,最终承认了鲍顺的死是他所为。入冬的时候,万安被押解到了东京,等待最后的死刑审判。
看完整个卷宗,包公开始思索整件案情,如果真的是万安杀死了鲍顺,劫走了钱财,那么当天他为什么还要回家,而不是直接远走呢?在问及这起案子时,万安哭泣不止,他说自己当日确实没有见到主人在江口,当时他还在江口附近找了很多地儿,始终没有看到主人的影子,最后才回家的。包公想到,肯定当日鲍顺就已经遇害了,但是当日在江口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人看到在江口发生的这起命案。可见,这起案子应该另有隐情。
当即,包公开始调查此案。经过调查,果然发现了一些问题,鲍成为什么会认定万安就是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呢?万安在鲍家干活时日已经不短,鲍家上下对他应该还是了解的,假如真是图财害命之人,为什么还要一直留在府中呢?
原来,当初鲍顺的生意越做越好,迎娶了当地大户黄乙的女儿为妻,婚后,二人有了个儿子名叫鲍成。鲍成生性顽皮,喜欢游猎。一日,他曾让万安陪着自己去游玩,见到一户人家园内的树上有黄莺,鲍成便放了一弹,黄莺当即被打落院中。鲍顺便让万安去院中将黄莺捡出来。万安听闻院中有很多女子的笑声,便告诉鲍顺说,现在院中女子太多,不如等女子都走完以后再去捡,鲍顺虽然一脸的不高兴,但是也勉强同意了。等听闻院中再无说笑声时,万安便翻墙进去捡黄莺,但是却始终未找到黄莺,想必当时黄莺掉落的时候,被院中的女子捡走了。万安回去告诉给鲍成,没想到鲍成一听,非常生气,扬手便狠狠地给了万安一巴掌,万安的嘴巴当即鲜血直流,却也不敢吭声。两人回家后,黄氏见万安的嘴边有血痕,便问道:你的嘴上怎么会有血迹?万安开始没吱声,在黄氏的再三追问下,才将当日发生的事情讲给了黄氏。黄氏听闻,大为不悦:人家的孩子都忙着考取功名给父母争口气,没想到自家却有如此不肖的孩子,整天就知道打猎,根本就不知道用功读书。现在竟然还出手打人,真是太过分了。当日,黄氏便将鲍成打猎的所有器物给毁了,还将他逐出家门,不准他回家。鲍成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万安的身上,准备找个情由处罚他一下。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鲍成才将父亲之死推到万安的身上。
想到江玉为人奸诈,包公突然觉得此人有古怪,明明约好了和鲍成一起去苏州,况且他的钱财也不够,为什么没有等到鲍成,便自己去了呢?难道他已经有了鲍成的钱了?包公越想越觉得此人有嫌疑,于是,便让人将江玉找来,亲自问话。只见江玉身材微胖,双眼微小,瘦脸猴腮,一副精明相。只见此人上堂来,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立即跪在地上,刚一进入庭堂,他便非常不悦地大声嚷嚷道:“鲍顺已经被万安杀死了,这起案子早就结案了,干吗还要来审问我?”包公看着江玉,微微一笑道:“案子是了结了,但是好多问题还没有弄清楚,现在你讲述一下当日的情形吧。”
江玉看了看包公,说道:“没有什么好说的,当日我和鲍顺约好要去苏州买丝绸,约定的时间到了,鲍顺也没来,我以为他不来了,后来就让人开船走了。”在江玉讲述的同时,包公仔细端详起他来,只见江玉下巴往外突出,眼睛喜欢直盯着他人看。回答问题的时候,他总是抱着胳膊看向他人,眼睛喜欢斜瞥向别人,时不时地自己还自嘲两声。包公端详了江玉一阵,突然大声质问道:“鲍顺之死便是你所为,你还不赶紧招来。”顿时,江玉的脸上变了颜色,登时便立在原地不知该怎么办好了。包公见江玉不肯招来,便替他说道:“其实你约鲍顺喝酒的那天,就已经设计好要杀他了,因为你看他的生意比你的好,所以,你非常不甘心,便设下一计要置鲍顺于死地。当日,你让鲍顺一人提前赶到江口,趁鲍顺的仆人还未赶到的时间里,你就杀死了他,然后将他扔到河里,后来便带着他的金钱逃之夭夭。”听完包公的话,江玉果然吓得跪倒在地上:“求包大人饶命啊!”包公说:“赶紧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江玉跪在地上,开始讲述:“事情确实如包公所言,我一直不明白,同是做盐侩,为什么鲍顺就可以发大财娶到好老婆,而我就什么都没有呢,这太不公平了,于是我便想将他的财产据为己有。去苏州的事情正如包公所有,是我设下的一个计谋,根本就没有什么丝绸商,我只是为了能将鲍顺除去。果然到了约定的那天,鲍顺听从我的话一大早就只身一人来到了江口,为了痛快地将他杀害,我特地灌了他很多酒,见鲍顺有点儿醉意了,我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铁锤,直接将他杀死了,然后扔到了江里,只是没想到,他的尸体这么早就被发现。鲍顺死了,本来我很担心,但是没想到万安竟然被扯了进来,我也就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只是没想到,还是被大人给发现了。我认罪,求大人饶命哪!”
案件很快被调查清楚了,万安是被冤枉的,包公为他洗刷了冤屈,鲍顺当时被劫走的钱财全都如数追回,包公赏了一半给万安,至此,鲍顺一案彻底结案了。
包公很快结案,让展昭非常疑惑,包公是如何看出江玉就是杀害鲍顺的那个凶手呢?包公说:“有时候,人啊,说的未必是心里话,你得会看他的肢体语言哪!比如江玉,鲍顺的死就是因他而起,现在鲍顺已死,他却无一点儿同情心,这就罢了,关键是我看他在庭上咄咄逼人,完全不是常人模样,他下巴突出,肯定是因为我再次查案让他不满,他唯恐自己的事情败露,于是便故意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来回应我,让我赶紧收手,当我让他起身回话的时候,他抱着两只胳膊看着我,这就说明他心底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不然他不会想掩饰自己。所以,我断定他与鲍顺的死肯定有关系,当我想到他之前曾和鲍顺的约定时,我便想到他肯定是早就有所图谋,果然,因为同是盐侩,但是他和鲍顺的差别却是天上地下,所以他肯定是因为嫉妒,最终杀害了鲍成。”
就在包公断完此案的第二天,突然来了一封急信,书信是从黄氏那里发过来的。黄氏说:昨天,江玉的仆人周富突然来到,因为在江玉还未去东京的时候,曾有一名女子来到店中买盐,因为是新客户,江玉对她非常客气,但是周富因为一直在干活,没有注意到坐在屋内的女子,便端着一盆脏水出来了,没想到的是,等到了女子身边的时候,他突然没端稳盆子,结果一盆脏水都倒在了女子身上,江玉非常生气,狠狠地打了周富,这让周富非常生气,觉得江玉太没人情味了。于是他趁江玉去东京的时候,赶到鲍顺家,将当天江玉杀死鲍顺的事情说了个清楚。知道消息的黄氏即刻写书信给包公,要还万安一个清白。
包公问及江玉这件事,江玉说:“确有此事,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中一个仙人给我指导,说我的店中会去一名红衣女子,无论如何我都要好生招待她,不然我杀死鲍顺的事情就会大白于天下。没想到的是,周富却不小心将水泼在了人家身上,也就是因为怠慢了这位女顾客,所以,我才东窗事发,被关进了监牢。”听闻后,包公哈哈大笑道:“自己做了错事,还想求什么高人搭救,早知有今日的牢狱之灾,你干吗当初狠心杀人呢?”
识人之术
提到下巴的动作,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是,下巴的向前突出和往里收缩。一个人在重压之下,会做出伸长下巴的动作,扛大包的码头工人,挑重担的农民,都会不由自主地做出这样的动作来。这在生理上来说,是为了扯直脖颈,使呼吸更为畅通。从肢体语言的角度来看,突出下巴的动作,属于攻击性的行为表示。可看作有“扑上去狠揍他一顿”的意图。心理学研究专家莫里斯博士曾说:“突出的部位,表示带着有意识侵犯对方势力范围的性格。”下巴的突出也同此理,乃是用来表现自我主张的工具。
人们在发怒时,经常将下巴伸向前方,这也可以看成他想把自己的愤怒情绪向对方发泄的一种攻击性欲求的表现。另外,下巴突出不明显的男性,乃是缺乏自我主张的人,此种说法也是源于以上的论点。
也因此,在漫画中人们总是把富于竞争性的美国画成翘着下巴的“山姆大叔”。特别有趣的是,漫画家还让“山姆大叔”的翘下巴上长了一缕山羊胡子,这就使得“山姆大叔”的翘下巴更为显眼。
总而言之,突出下巴,不论男女都被认为是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是一种有“扑向前去狠揍一顿”意图的动作。突出的程度越大,则攻击性的程度也就越高。我们遇到常常用下颌指使他人者,一定要小心他的强攻击性。
一般情况下,当父母想对孩子表示亲昵的时候,都会对孩子说“到这儿来”,然后张开双臂把孩子搂在怀中。但如果父母换一个姿势,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然后对孩子说“到这儿来”,孩子决不会认为父母要拥抱他,而是怯生生地走过来,以为自己又犯了什么错误要遭受责骂。所以,习惯双臂交叉站立的人,往往给人很强的挑战和攻击意识。
所以,当包公第一眼见到江玉的时候,便感觉非常不舒服,进而对他有怀疑之心,当看到江玉死盯着一个地方看时,便知道此人正在内心谋算着如何应对他的提问,于是,便进一步刺激他让他将整件事情说出来。
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也是一种防御性的姿势,保护自己免受眼前的威胁。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防护,也表示对眼前人的排斥。习惯于保持这种姿势的人,大都叛逆性很强。也有一些人在思考事情时,习惯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不过喜欢这么做的人,基本上警戒心都很强。他们习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画下一道防线,不喜欢跟人太亲密。他们永远和对方保持适度的距离,冷漠地观察对方,而且有些特立独行,不考虑他人的意见,很容易与他人形成对立。年轻女性如果经常摆出这种姿势,则会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不易获得爱情。
另外,把双臂抱在胸前还非常明显地说明了此人想要掩饰什么。伴随这种姿势的还有紧张和不安的情绪。他们可能拒绝你提供的任何方案。所以当我们看到某人把双臂交叉放在胸前的话,则意味着此人想撤退。不过,胸部很丰满的女性或者感到不舒服的人常常也会采取这种姿势。
在工作中,这种人的创造力比其他类型的人更丰沛,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聪明,而是他们比其他人更敢于发挥自己。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不平的事,最先站出来反对的也一定是他们,因为他们身体里流淌的就是好斗的血。
所以,我们在识人的时候,如果看到某人常常摆出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姿势,我们就要注意尽量不要与其发生冲突,以免因为他们的好斗和攻击性,弄得两败俱伤。
三 以言观人,可明其利
堂下记
话说一天,包公正在房内休息,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两个人争吵的声音,究竟是什么事,竟让两个人在下着瓢泼大雨的天气里,还有心情争执。于是便升堂决定看看二人究竟在为何事争执。
刚一升堂,便见台下站着两名中年男子,只见两人在互相拉扯着一把伞,都说是自己的。包公令两人将事情说清楚,其中一名男子说道:“大人,草民是罗进贤,刚才冒雨回家的路上,见到他在路上行走,他见我有雨具,便说要我送他一程,我说我的伞很小,怎么能容纳两个人呢,说什么也不想和他共伞,谁知道他是个泼皮,见我撑伞欲走,便跟着躲到了伞下,等到了南街尾分开的时候,他见我和他不是一路,竟然夺走我的伞,于是我便和他争执,后来实在争执不过,便请大人来给个评断。”包公尚未回话,另一名男子也跟着嚷嚷起来:“大人,他说的都是假的,其实他是想夺我的伞,没想到竟然恶人先告状,大人,你得给草民做主啊。”包公听完他的话语,问道:“那你叫什么名字?”这名男子回道:“草民邱一所。”
听完二人的回答后,包公问道:“既然你二人都说这把伞是你们的,那伞上有什么记号可以证明吗?”二人皆回道:“伞又不是什么大东西,怎么会有记号呢?”包公接着问道:“既然没有什么记号,那么当时你们共伞的时候,应该有人看见吧。”罗进贤回道:“当时确实有两个人曾经见到过,只是不晓得两人的姓名。”
类似于文中这样的案例,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两个人各执一词地互相争论,让第三者很难分辨两个人究竟谁在说真话,谁又是在说假话。况且两个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自己就是东西的主人,这让他人该如何评断呢?可是包公却非常巧妙地侦破了此案,他是如何知道伞的主人的呢?
见二人说的话难分究竟,包公问道:“这把伞多少钱?”罗进贤回道:“新伞值五文。”包公听完大怒道:“五文钱的东西也要打搅衙门。”说完包公就让人将伞分成两半,一人分得一半,然后将两人轰走。见两人走后,包公又让手下人紧跟着出去的两个人。
两人各自拿着被分成一半的伞出去了。两人并未意识到他们后面还有跟着的人,出去后,两人便朝各家的方向去了。但是两人还没走多久,就被跟着他们的公差重新带回了衙门。两个公差对包公说道,两个人出了衙门后,各自说了一句话。包公听完后,醒木一拍,问道:“刚才你们出去后,谁骂我了?”听得包公这一声怒吼,两人并未吱声。公差指着罗进贤说道:“正是此人刚才骂老爷了。”包公定睛看了眼罗进贤,只见此人听完自己的怒吼后,并无惧色,脸上也无任何的慌张,只听得他说道:“小人并不曾骂,冤枉啊!”包公并不理会罗进贤的说辞,接着说道:“辱骂地方长官者,罚打二十。”
见包公对罗进贤要罚打二十,邱一所便赶紧说道:“大人真是明智,明明抢我的伞不说,还敢辱骂大人,实在是该罚。诚然是大人分析得好啊!”包公定睛看了看邱一所,此人脸上一脸笑容,不断地夸奖着包公的英明。
包公顿时大怒一声:“邱一所,明明想将别人的伞据为己有的是你,现在还想让我错罚人不成?”邱一所立即说道:“大人冤枉,想将我的伞据为己有的是罗进贤,干吗说是我呢?”
包公说道:“这件案子本来我判的不明,没有找到究竟是谁的伞,便让你们各自拿着一半没用的伞回去,本来案件不明,伞又被扯破,伞的主人当然会非常生气,便会不忿,所以才会怒骂我。而你,本来是用别人的伞共伞回家,后来没想到竟然要将别人的伞据为己有,现在见我不但不惩罚你,反而惩罚伞的真正主人,肯定会高兴,所以,才会夸我审判英明。”
听完包公的分析,邱一所顿时跪地求饶,为了惩戒他的贪婪,他被打十板,并还一把新伞给罗进贤。后来这件事情便在当地传开了,当时曾经见过邱一所和罗进贤共伞的人中,有一个名叫孙符,当他听说包公如此巧妙地断案后,非常佩服,逢人便说:“此真是生城隍也。”
邱一所本想靠着说几句恭维话,将自己的罪责免去,让包公对他轻信。但没想到的是,他说的恭维话太假,不仅没有将包公说动,反而暴露出了自己的过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样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恭维话未必都是说来让人高兴的话语,如果没有说到点儿上,反而更容易暴露此人的内心。
识人之术
一个人为了拥有圆满而顺利的社会生活,其言语里必定少不了敬辞。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很难碰到妥当的敬辞。与其说这是由于普通人对于敬辞的掌握不够,不如说是有人故意使用尴尬的敬辞。那些善于恭维、善用敬辞的人,通常都比较圆滑世故。
在说话中善于使用敬辞的人,对他人有很好的洞察力,往往能够体会到他人的心情,然后投其所好。这类人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性格弹性比较大,与绝大多数人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为人处世方面多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在处理各种事情时都显得相当老练。他们相当精明,很少有吃亏上当的时候。虽然表面上看来他们很容易向他人妥协,实际上他们有自己的主张,而且往往有一张非常广大、实用的关系网。
口头禅往往是人们不经意间冒出的,虽然是人们无意识的言辞,但是,不同的口头禅,却能非常清楚地告诉人们,他真实的心理是怎样的,那口头禅究竟向人们传递了怎样的信息呢?
1.喜用第一人称者,表现欲强烈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在谈话中喜欢使用“我”字,他们张口闭口都离不开“我”、“我的”等口头禅。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习惯的儿童也非常多,这也是不足为奇的,因为这是一种儿童心理的表现。但是,有些成年人也这样说话,就算不常用“我”字,而爱用“我们”或者“我辈”等字眼,这也表明他们具有相同的性格,具有很强的表现欲。
心理研究表明,有些成人之所以养成这样的说话习惯,其原因可以追溯到他们的婴幼儿时期。在哺乳期,婴幼儿与母亲有一种身心合一的亲密关系;而到了断奶期,婴幼儿的这种感觉就受到了威胁。为了避免这样的威胁,婴幼儿学会了说“妈妈”、“我”这些单词。“妈妈”和“我”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孩子的不安全感。
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和“我”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妈妈,他们很难生存下去,所以他们对妈妈有着难以割舍的心理依恋。孩子不断地强调“我”,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一种安全感。经过这样的不断强化,孩子就频繁地使用“我”,从而获得更多的安慰。等孩子慢慢长大以后,就逐渐融入社会了,由一个小家的孩子变成了社会的孩子,他们通过不断地说“我”、“我们”来获得安全感的要求逐渐变淡,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并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而是企图强化自己的存在、表现自己。
与这样的人交往,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如果自己有这种习惯就应该及时修正自己的个性,使自己的人格很快成熟、健全起来。
2.常说“所以说”的人,通常爱独揽功劳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人,喜欢把“所以说”挂在嘴边。他们认为自己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了解所有的事情,颇有先见之明。当别人说出事情结果的时候,他们总会说:“我之前不是说过了吗?我早就知道结果会是如此。”特别强调自己对事情的发展早已了如指掌。
他们绝对不会说:“是啊,你说得对,我也这么想。”而总是说:“所以说,事情就是这样,我之前不就说过了吗?”乍听起来是他们善于总结,但深究起来却远不是这么回事。常说“所以说”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以聪明自居、自以为是,态度也表现得很强硬、傲慢,并且更喜欢将功劳揽在自己身上。
常把“所以说……”挂在嘴边的人,总认为自己所说的话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说话完全不顾及对方,似乎有逼迫他人的感觉,因此对方常会因这种被践踏的态度而受到伤害。所以,他们很惹人讨厌,但自己却浑然不觉。事实上他们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傲慢、令人厌恶的人,反而认为自己相当值得同情。因为他们得不到众人的认同和理解,周围的人都不愿意去倾听、了解他们的心声。
我们一定要留心“所以说”这样的口头禅,尤其是在自己并不是最高职位的时候。
常说“所以说”的人,一般来说很难相处,如果想和他们好好相处,只要多忍耐、多担待一些就行了。因为他们只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渴望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是“见多识广,什么都懂”。
3.常说“对啊”者,多圆滑世故
“对啊!”这个词语用来肯定对方说的话,表示毋庸置疑。日常生活中,没有人喜欢别人拂逆自己的意愿行事。而这些喜欢说“对啊”的人,通常都有好人缘。他们嘴边挂着“对啊”,表面上是一团和气,人际关系不错,但这并不一定就是他们的心里话。其实,他们是以“对啊”来迎合别人,暗地里却常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精打细算,为人处世比较圆滑。
“嗯,对啊,就像你所说的那样。”
“对啊,确实是这样,我也有同感……”
类似这些用来赞同或认同对方的话,会让对方听起来显得格外舒服,非常高兴地认为原来你的看法和他一样。其实,讲这种话的人并非发自内心、谦虚地认为你的话都是正确的。他们之所以常常将“对啊”这句话挂在嘴边,是因为这样比较易容与你相处,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而已。他们一心为自己着想,希望借此得到更多的利益。
另外,常说这句话的人通常不属于那种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类型,他们比较善解人意,不会勉强别人按照自己的步调走,不会强人所难,不会斤斤计较。因此,他们一般可以营造和谐的气氛,自己也可以成为受欢迎的人。
可是如果碰到这种类型的主管,就别高兴得太早。对你的意见他可能会回答:“对啊,你说得很有道理。”不过当事情进入最后决策阶段的时候,他会要求你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而且相当固执,无论你再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和建议,也都是徒劳。寸步不让的做法令他一反常态,与往日判若两人。
“对啊”一方面是肯定对方,另一方面却是敷衍对方的一种手段,他们对于对方的意见不屑一顾,甚至连反驳都懒得反驳。这种人是算计他人、处世圆滑、不得不提防的危险人物。
4.常说“这个……”者,处世谨慎
我们周围不乏一些这样的人,在与之交谈时,他们经常会停下来,放慢语速说“这个……”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这类人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
经常使用“这个……”、“那个……”的人,可能是由于自身掌握的词汇少,或是思维慢而导致的,是他们在说话时利用它作为间歇的方法形成的口头语。
他们一般较和蔼亲切,待人接物时也能做到客观理智,冷静地思考,认真地分析,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而且,他们不独断专行,能够给予他人足够的尊重,反过来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
可以说,那些带有“这个……”口头语的人,反应比较迟钝或比较有城府。也会有公务员爱用这种口头语,因怕说错话,需要间歇来思考。
5.常说“其实”者,多倔犟任性
如果你是一个心细的人,你就会发现,在与你交流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常说“其实”这个词。一般来说,性格随和的人在与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因而对别人的看法通常持赞成的态度;相反,那些喜欢说“其实”的人,性格大多任性而倔犟,往往不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其实”这个词表达的意义通常是对别人提出的观点持有反对的成分。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喜欢说“其实”的人大多有一种自我欣赏的倾向,这种人往往比较主观,而且常以自我为中心。
事实上,经常说“其实”的人,由于对自己的才能往往估计过高而导致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而且,即便在失败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会用“其实”来为自己开脱罪责。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经常说“其实”的人,最好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加强自己的观点。然后,当对方开始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时,可以采用大量的事实指出他的错误,最终让其心服口服。
四 以体观人,可闻其行
啼笑记
当年有一起案件让包公印象深刻,想来便会啼笑皆非,究竟是怎样的一起案件呢?
有一天,包公收到一张状纸,状纸不奇怪,奇怪的是提交状纸的人是当地很有名望的伍和一家。伍和说杨元家有人偷了他的钱袋,并将钱袋丢到了自家饮水用的井中。看到状纸,包公非常疑惑,知道是谁偷走了自己的钱袋,还知道偷窃之人将钱袋藏到了什么地方,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当时取回钱袋呢?
伍和说道:“是仆人仔细查看,后来才知道的,太爷,当务之急是找回钱袋,让贼得到惩治。”包公觉得有道理,便让人拿着行牌到了杨家进行搜查。
杨元见众多官差要来自家搜寻,坚决反对,杨家在当地虽然不及伍家的势力大,但在当地也是有名望的大家族,对于差役出示的搜寻的准许状非常疑惑,整个杨家,上至老爷少爷,下至火夫仆妇,人人不是谨言慎行,从未做出过逾矩的事情,实在不知道此次差役的上门是为了什么事情。但是因为有县太爷的准状,杨元虽然不同意,但也是不得不从。
在伍和的指引下,差役果然在杨家的一口井中打捞出一个钱袋。看到钱袋,杨家的人都非常吃惊。连日来,杨家忙着做戏还愿,每天来来往往很多人,既有唱戏的戏子,也有很多从附近赶来看戏的百姓,还有很多前来讨吃的乞丐,因为是还愿,杨元并未限制来家里的外人,谁知道尚在还愿期间,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
伍和看到钱袋被打捞出来,立即对包公说道:“太爷,这就是我丢失的钱袋。”包公打开钱袋,发现里面全是首饰,包公问道:“你这些首饰是谁给你打造的?”伍和说道:“打金首饰的是黄美,打银首饰的是王善。太爷传令两人来,一问便知。”包公立即让人将这两个人请来。
看到两个人到来后,包公让两个人检查首饰是否他们打造的。黄美看了看后说道:“小人当初是给伍官人打金的,不曾打铜的。”王善看过后答道:“小人曾给伍官人打过银的,不曾打锡的。”
伍和一听,抓过首饰袋就要自己看,包公看到伍和的脸色从开始的得意变得不自然,当即想到此中必有端倪,明明是自己的首饰袋,为什么里面的东西换了,伍和却不知道。再细看此时的伍和,刚才还一身松弛势要看好戏的样子,此时则全身僵硬,脸上已经没有刚开始的得意模样,现在也是满脸的困惑。
听完二人的回话后,包公将首饰袋还给伍和,派人将他赶了出去,而杨元则被暂时收监。见伍和匆匆离去,包公立即命人前去跟踪。然后问杨元道:“你和伍官人之前是不是有过什么误会?”杨元答道:“如此说来,伍和肯定是栽赃陷害于我。”包公接着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杨元答道:“十天前,他命人将自家的杉木砍伐掉,扔到我家前面的鱼池里。当时所有的邻居都已被伍和收买,全都说是我命家人偷偷砍伐他家的杉木,然后故意扔到自家的鱼池里。我虽然未考取功名,但自小熟知礼仪之道,这种事我是断然不会做出的。索性,当时的审判官已经查明,是伍和有意陷害于我,这件事情后来就不了了之了。谁知道今日又出现这事,太爷,这肯定是伍和在故意诬陷我,太爷,您得给我洗刷冤屈啊。”
包公听闻后,想到自己刚才看见伍和的模样,顿时心里明白了一切。刚才奉命出去的两个差役很快就回来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们还带着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伍和,另外则是一个乞丐。
看到伍和被押了上来,包公大声喝道:“伍和,你故意栽赃陷害杨元,还有什么说的吗,赶紧从实招来,免受刑罚。”
听到包公的厉声呵斥,伍和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岔开两条腿,居高临下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杨元道:“我诬陷他?怎么可能,太爷,你肯定是判错了。”包公见伍和始终不肯承认,便说道:“当日你砍伐自家的杉木并将其抛到杨元的鱼池里,为的就是让杨元遭受刑罚,但是你没料到的是,你机关算尽,却未达到目的,于是你不甘心,精心上演了今天这出戏,你不承认无碍,你身边的乞丐会给我们说清楚。”
听到包公在喊自己,乞丐连忙答道:“太爷,今日之事,不关我的事啊,都是伍和让我做的。”包公说道:“那立即将你和伍和的事情道出来。”
乞丐立即低头讲道他和伍和之前的约定:“最近几日,因为杨元家正在还愿,请来了专门的戏班子唱戏,附近一些住户也赶来看戏,我和众多的乞丐也来到这里,希望能得到些吃的,杨家的主人对乞丐非常好,每次去要饭,总会给不少吃的。两天前,我在杨家吃饱饭后,就在前面的一条大街上打瞌睡,这时,伍和正好在我前面走过,他是镇上有名的富豪,可是对我们都非常吝啬,这时他看到我在打瞌睡,便上前将我叫醒,问我:‘想不想发财?’我一听有钱挣,非常高兴,就点了点头道:‘怎么不想呢?可是没有门路啊!’伍和见到我的兴奋劲,立即对我说道:‘只要按照我给你说的做,不仅赏你酒肉,还会送你一包银子。’当时我一听,还有这种好事,便立即答应了。伍和问我,是否经常去杨家讨乞?我便将这几日在杨家讨乞顺利的事情给他说了一遍。伍和听后笑道:‘事情非常简单,只要你将我给你的钱袋扔到杨元家的井中,到时候不仅有酒肉给你,我还会再给你一包银子。’一听说这事儿这么简单,我立即应允了。然后伍和就给我了一个装着首饰的钱袋。我做乞丐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值钱的首饰,也怪我太贪,我看到伍和走了后,就偷偷跑到一个偏僻的角落,看到里面有金钗一对,金簪两根,银环一对,银钗两根,大悦,于是,我便用身上仅有的几分钱,再加上乞来的三斗米,换了铜锡,照着模样重新打造了这些首饰,然后今天早上见来听戏的人挺多,我就混了进来,本来水井离戏台挺远,但是我一看没人在水台附近,我就偷偷地跑了过来,将钱袋扔了进去。”
听完乞丐的话,伍和怒斥道:“好你个贪财的臭乞丐,你坏了我的大事。要不是因为你,我至于如此出丑吗?”说着还不停地跺脚。
包公喝道:“此时,伍和你还要狡辩吗?还不如实招来,难道要对你大刑伺候吗?”伍和听后,长叹一声说道:“真是命运弄人啊!早知道如此,听魏良的话就好了。”
原来,伍和和杨元之所以结怨,是因为一个女子。永平县有户叫周仪的人家,妻子梁氏,两人的女儿姓周名玉妹。玉妹到了二八芳龄的时候,已出落成一个大美人。难得的是,玉妹不仅年轻貌美,从小就四德兼修,乡里的人没有不知道周家出了个贤良淑德的女儿的。玉妹六七岁的时候,被许配给当地的杨元,只因杨元的母亲当时得病去世,所以这桩亲事后来就被搁置了下来。
一日,当地的土豪伍和路过周仪家,偶一回头,看见玉妹正在倚栏刺绣,顿时被玉妹的美貌所惊艳,于是问身边的仆人道:“这是谁家女子,如此可爱?”仆人看了看答道:“周家的玉妹。”“可配人否?”“尚不知。”
伍和回家之后,就对玉妹念念不忘,日夜思慕,于是便央求魏良去周仪家说媒,魏良欣然接受了伍和的请求。他来到周仪家,对周仪说道:“伍和家资过万,田地百亩,世代皆为富豪,是整个县都仰慕的大人物,如今托我为媒,求为公家门婿。”周仪答道:“伍宅家世雄厚,门第高华,通县所仰,伍官人少年英杰,众人称赞,这我岂能不知,只可惜小女子已经许配给杨元。”听闻周仪如此说,魏良知道多说无益,于是悻悻离去。
魏良见到伍和说道:“事未成,多年前已被许配给杨元,不肯移嫁。”伍和听后大为不悦,说道:“论家世人品,论门第气焰,我怎会输在杨元之下。既然敢如此当面拒绝我,我必以计害之。”魏良当即劝阻道:“古人说得好,争亲不如再娶,官人,这又是何苦呢?世间女子如此多,定会有更让你喜欢的女子出现,官人又何苦单单恋她呢?”
伍和大为不悦,不仅魏良的话一句没听进去,为了得到玉妹,他将所有的怒气都撒到了杨元身上。魏良从周家离开后,因为担心夜长梦多,周仪立即赶往杨家,希望杨元和玉妹的婚事能够赶紧定下来,以防生出众多祸端。
没想到伍和知道这个消息后,大为不悦,于是就发生了十天前用杉树栽赃杨元的事情,只可惜的是审判官不理会伍和在当地的权势,杨元当堂无罪释放。这让本来就不悦的伍和更加气愤,发誓一定要给杨元一个教训,于是便想出了今天的这个方法,只是没想到的是,乞丐的贪财反而让他再一次计策失败。
案情很快就清楚了,杨元无罪开释,伍和因为栽赃陷害他人,其恶心弥彰,被处以游街示众的罪名,乞丐被量刑处罚。
案件轻易就被破了,包公笑着对身边的展昭说道:“展昭,你有没有发现,其实人的肢体也是有语言的。”展昭不解地问道:“人的肢体会说话,为什么我看不到?”包公接着说道:“一看你就是观察不仔细。你想想之前伍和的表情和动作,再想想他后来的表现?”展昭仍是不解,包公说道:“当我看到状纸的时候,就非常疑惑,既然知道是谁偷的,也知道钱袋被扔到了哪里,为什么不去自己要回钱袋,这与一般大户人家的做事风格很不相符啊!果然,到了杨元家的时候,我就看见伍和脸上的表情完全不是找到被偷东西的喜悦,而是一脸的幸灾乐祸,我当时就想到,二人之间肯定有瓜葛。而且打捞上钱袋的时候,伍和连看也不看里面的东西,就说里面的首饰全是金银的,你不觉得很奇怪吗?果然打开来看,里面的东西根本就不是金银,而是铜锡。这时再看伍和,我发现他一脸的惊呆样,显然他不知道自己的钱袋被掉包了。我让他赶紧走的时候,你没发现他是气冲冲走的吗?我想,他肯定去找人算账去了,于是我就让差役跟着他,果然,伍和竟然找的是乞丐,没想到的是,伍和机关算尽,竟没一次成功。明知道是别人未过门的妻子,还想出如此诡计,确实应该遭到惩戒,不然如何让用心不良的人有所收敛呢?”
识人之术
文中,包公用他的智慧解决了这起纠纷,从包公的话中,我们可以了然,包公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审判官,还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审判官。肢体同样有语言,我们平常人能不能看出来呢,尤其是现在众多的上班族,同事之间少不了接触和摩擦,如果我们懂得了同事的肢体语言,不就可以避免很多矛盾的产生了吗?
与同事在一起,难免会因为大家的性格不同、想法不同而引发点小的摩擦,要想避免这些小的摩擦和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就需要去尽可能多地了解同事的性格、同事的想法、同事为人处世的原则等。可是,与同事在一起时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尽情地畅聊的,想像朋友一样去了解对方显然是不太现实的。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同事的性格和心理呢?实际上,同事的性格和心理不仅通过口头语言能表现出来,通过肢体语言往往能表现得更多更真实。
一般来说,当同事紧紧交叉双臂或双腿,像要将自己安全地包裹起来时,表明同事有一定的防备心理,有点拒绝你的意思,这时你就不要再没话找话了。
当同事手脚微开,全身显得比较松弛的时候,则是表示能够接纳你,愿意与你沟通的姿态,这时你不妨多与同事交流交流,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当同事在你面前做出居高临下的姿态时,表示他有自视优越、自视清高之感,这时你应该有礼有节的对他硬气一点,不要太客气,不然他会以为你好欺负。
当同事全身僵直地站在你面前时,可能是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情,源于内心的强烈不安,所以动作都僵硬了。
当同事垂头丧气、郁郁寡欢地站在你面前时,可能是他有了什么伤心事了,或是被上级批评了,要么就是有事求助于你。
当同事与你身体相对,而且与你比较靠近时,说明他是向你示好呢,是在显示一种善意的感情,如果你对他也不讨厌的话,可以尝试与他交交朋友。
当同事独自在一个角落里停留时,则很可能是他受到了什么心理上的伤害,或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急需人安慰。你可以选择不去打扰他,也可以试着去安慰他几句,视你们的关系程度而定,如果关系比较近,当然是责无旁贷地上前安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从肢体语言推断对方的心理和性格,不能凭一时的观察断章取义,而应该将前因后果均列入考虑范围。比如,激烈运动后疲劳无力的姿态,当然不能视为向人求援的表示。
所以,当我们学会利用同事的肢体语言去分析同事的心理和性格时,相信我们与同事之间的摩擦会越来越少。
武昌记
在湖北省的武昌府,曾有两人以贩卖布匹为生。一人是郑日新,另一人是他的表弟马泰。两人经常一起去孝感收取布匹,然后回家来卖。几次生意下来,马泰也熟悉了整个过程。眼见贩卖布匹可以赚得大钱,第二年,两人约定再去孝感贩布匹。
正月二十二日的时候,两人各自带着二百两的银子离家。三日后,两人在阳逻驿会合,郑日新告诉马泰说:“我想了想,如果我们两个一起去孝感,收的货也不会很多,而且还耽误时间,不如这样,我们两个分开,我去孝感,你去新里,我们各自收货,你看怎么样?”马泰听完郑日新的计划后,非常高兴,说道:“哥哥的主意正合我意,如此一来,极好。”当下两个人决定,马泰在新里收到货之后,立即派人将货送到孝感城中,而郑日新则在城中拉拢来客,做好推销。商议已定,二人在小店吃过饭后,便各奔东西去忙了。
郑日新很快便到了孝感城中,过了两三日,货已收到了两三分,但是不知为何,马泰的货迟迟未来,这让郑日新备感疑惑,这种情况没出现过啊,不知道是马泰没收到货还是在路上遇到什么事情了。又等了几日,始终不见马泰的消息传来,郑日新开始着急了,于是他亲自赶到新里,要寻找马泰。
赶到新里后的郑日新,立即赶到了卖货的老客户杨清家里,问道:“前几日,马泰来你家收货,我在城中等他,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有等到。”杨清说道:“今年马泰并未来我家收货,我并没有看见他。”郑日新不悦地说道:“我和马泰每年来这里收货都是住在你们家,今年你竟然说没见到马泰。”杨清问道:“不知道马泰是什么时候来到新里的?”“二十二日的时候,我们是在阳逻驿分开的。”杨清听闻后说道:“或许马泰到别的地方去收布匹了,没有来到这里呢?”众人对杨清纷纷点头。郑日新忧愁地说道:“别处都生疏得很,他又能去什么地方呢?”
在杨清家住了一晚上以后,郑日新又重新回到当时他和马泰分开的阳逻驿的那家小店。赶到店里后,同样没有发现马泰的踪影,问及小店的主人,在他们分开后,是否见到马泰回来过,店主人告诉郑日新,当日他们分开后,确实未再见过马泰。
寻找了几个地方后,始终未见到马泰的踪影,郑日新开始思忖:“马泰是不是已经出事了,是不是因为随身携带的钱财太多,以至于在路上让人打劫了?”当即,郑日新又回到新里,问众人是何时到此来收货的,众人皆说均是二月以后到的。听到众人的回答后,郑日新便想到:“当日马泰来此时,正是人员稀少的时候,见到马泰带了那么多钱财,而且还势单力薄,必是杨清见财起意,将马泰杀了,然后将他的钱财据为己有了。”于是,他质问杨清道:“当日我表弟来你家收货,必是你见他身上有二百两银子,于是你贪财起意,最终谋财害命,将马泰杀害了。唯一让人奇怪的就是,如果有人曾在途中被杀害了,必然会有尸体,不然一个大活人会去了哪里呢?”杨清说道:“你这可真是诬陷,我家经常住满了客人,如何能干得出这种事?”郑日新于是答道:“你家的客人都是二月以后来的,而马泰则是正月的时候就到了,你当然有杀害马泰的可能。”当晚,郑日新便写好了状纸送到家中,第二天,郑日新的家人赶到衙门状告杨清。
第二天,杨清同样赶到孝感呈交诉状。县主将一干人等带到台前,问道:“郑日新告你杀死了马泰,你有什么说的?”杨清道:“郑日新的话实在是冤枉了我,马泰实在是并未来我家,尚且如果当时他的确到我家了,邻居们肯定见到了。肯定是郑日新杀死自己的表弟,然后将责任推到我身上罢了。”于是县主立即讯问杨清的邻居,邻居们皆道:“当时确实未见到马泰到过杨清家。”郑日新立即说道:“邻居们和杨清是熟人,自然会袒护杨清,或许当日他们都曾见过马泰,只是都不肯说罢了。”听完郑日新的话,县主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便对杨清说道:“赶紧将马泰的尸体交出来,还有他身上的钱财,你究竟藏在了什么地方?”杨清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杀害了马泰。
见杨清始终不承认自己的罪过,县主喝令将杨清重罚三十大板,见杨清还是不承认,又让人对他用刑,因受刑太重,实在承受不住时,杨清招认了,他说马泰的尸体已经被他丢弃到了江里,他随身携带的钱财,早已被他挥霍殆尽。案件至此算是了结,等待杨清的便是几个月后的问斩。
当日,马泰和郑日新分开后,马泰究竟去了什么地方,难道真的是让杨清杀死了,还是遇到了其他的事情?没有人知道答案,直到半年后的一天,包公奉旨巡行天下,来到了湖北武昌府。
当夜,包公领着一干人马在当地的一家旅店里休息。是夜,包公在案前看案子时,突然觉得有些困倦,便伏案小睡了会儿。梦中,一只兔子突然来到包公面前,与平常兔子不同的是,这只兔子竟然戴着顶帽子。包公顿时醒来,想到兔子头上戴帽子,明显是个冤字,包公顿时想到此地必有冤案。第二日一早,包公便和两个随从一起察访。不知不觉,一行人便来到了当地的南边,包公仔细审视周遭。发现此地人烟稀少,甚是荒凉,就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有大批乌鸦围在一个池塘的旁边,三人立即起身去看。只见池中一个死尸浮在水面上,因为天气严寒,这个人虽然死亡多时,但是身体并没有腐烂,依稀还能看清此人的长相。于是,包公立即吩咐人去附近的镇上叫些驿卒(古代传递政府公文的人)过来。当地的驿丞知道是包公查案后,立即派轿夫出来迎接。等到驿丞及驿卒到了以后,包公便令人将池塘中的死尸拉出来。包公发现,池塘深不可测,不知下面是否还有其他的死尸。就在包公危难之际,一个名叫赵忠的人对包公说道:“小人略识水性,愿意下水查看。”包公听闻非常高兴,便让他做好准备后,赶紧下去查看。赵忠下水后,便一直往下游去,几分钟后,赵忠浮上水面,上岸来对包公说道:“水下有死尸数具,已经腐烂,拉不上来了。”
包公立即问驿丞道:“不知道这口池塘究竟是谁家的?”驿丞听闻赵忠的回答后同样吃了一惊,他赶紧答道:“池塘并非某家所有。”“那这具死尸可有人认得?”众人看过一遍后,皆说从未见过这个人。
当即,包公将住在池塘附近的十余人带到了庭堂,回驿站的路上,包公想到,这总共带回了十余人,该如何查出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呢?快到驿站的时候,包公心生一计,等在驿站坐定后,包公命人将这十几个人带上庭堂,然后让他们自报姓名,并让人将他们的名字记下来,等将所有人的名字都记录下来以后,包公看了一遍,然后对下面的人说道:“昨晚在梦中曾有数人来给我告状,被人谋害之后被丢弃到了塘中。今日我去池塘查看,果然发现了数具尸体,今日这个名册上,就有此人的名字。”然后包公假装在纸上点了个姓名,接着看着台下的众人说道:“无辜的人起去,谋害者跪地听审。”
只见众人立即纷纷起身,准备离去,只剩下一个名叫吴玉的人见到周围的人都要起身离去,便准备跟着起身时,包公大声说道:“你就是谋害这些人的正犯,还想离去?”当即让人痛打四十大板,然后接着问道:“你所谋害的都是什么人,还不赶紧招来,免受刑罚。”
吴玉咬着嘴唇,始终不肯吐露半个字。见吴玉始终不肯开口。于是包公便让人对他使用枷刑,见自己马上就要承受更厉害的刑罚,吴玉终于肯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过。他对包公说道:“我所谋害的那些人都是在路上骗到的,晚上的时候就想办法将这些人谋害,然后将他们的尸体扔进池塘里,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的姓名。”
包公接着问道:“那具尚未腐烂的尸体,究竟是谁,你可曾认识?”吴玉答道:“是正月二十二日晚上害死的。”包公突然想到这人之死竟与郑日新所说的时日相仿,当即让人将郑日新请来,查看尸体。郑日新细看之下,大吃一惊,死尸正是失踪多日的马泰。
原来,当日两人吃完饭后,便各自朝自己要去的地方行去。马泰走了不到五里,来到一个叫南脊的地方,便发现自己因为喝酒,腿脚发软,身上没有一点儿力气,便想歇歇脚之后再走。没想到,等马泰细看之下才发现,自己歇脚的地方,竟然是一片荒凉,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马泰顿时一惊,便想找个安全的地方歇脚。正在马泰想着自己该如何去找歇脚的地方时,吴玉刚好从此地走过,他对马泰说道:“客官,天色马上就要暗下来了,你还是赶紧找个地方歇脚去吧,前方十里的地方还是荒郊野岭,经常会有恶人出现啊。”马泰一听吴玉的话,内心更加慌张,于是便问吴玉:“你家住在什么地方?”吴玉答道:“前方不远处便是。”马泰一听非常高兴,说道:“既然你家离此不远,不如我去你家歇脚如何?”吴玉顿时装作非常不情愿地说道:“我家又不是旅店,房屋简陋,恐怕无法招待外人啊。”马泰唯恐吴玉不留他住宿,顿时着急地说道:“我知道你家不是旅店,但是外出实在辛苦,就姑且让我暂住一晚吧,绝不会叨扰太多的。”吴玉最终看似勉强答应了马泰的要求。
吴玉将马泰带回家以后,他的母亲和妻子见到马泰来到,非常不高兴,因为她们非常清楚,马泰只要是进了他们家里,定是不会再活着出去。为了救马泰一命,二人便装作非常气恼的模样,要将马泰轰出去,但是马泰不知道个中情由,按照吴玉的安排,住在了房内的一个小房间内。接着,吴玉让妻子做了一桌饭菜,席间,吴玉不停地向马泰灌酒,马泰本来中午已喝过不少酒,但是见吴玉盛情难却,只好一杯接着一杯地喝下去。几杯酒过后,不胜酒力的马泰,便倒在桌上不省人事了。见马泰已喝醉,吴玉趁着夜深人静,将酒醉的马泰背到了附近的池塘边,并在他的身上绑上了几块大石,然后将他推入池中。等回到家中后,便将马泰随身携带的钱财全都据为己有了。
包公听完后,问吴玉道:“马泰身上所带的钱财,如今可还有?”吴玉答道:“只用去了三十两,其他的都还在。”
包公立即派人到吴玉家取回赃银。吴玉的母亲知道吴玉已经被判刑,当即便要跳水自杀,吴玉的妻子见自己婆婆要跳水,便也跟着跳了进去,公差们立即将两人救起,然后将二人共同押送到驿站。见到包公,吴玉的妻子龚氏说道:“我的丈夫为人凶恶,经常杀害无辜之人,我和婆婆曾多次劝阻,但是他从来不听我们的,今日,婆婆要寻死,我愿意跟随而去。”包公见此女性情耿直,毫无矫揉造作之意,便说道:“你曾苦谏无果,那这件事便和你没有任何关联,也就是你没有任何的罪责,现在允许你搬尸回葬,免除你的刑罚吧。你再去寻找他人,另行改嫁吧。”
不久之后,吴玉被斩首,杨清早就无罪释放了,因为当初查案不清,以至冤枉了好人,当时审判此案的县主,也被削职为平民了。
在包公的审查下,这起冤案最终被查清了。但是包公手下的人对此还是非常疑惑,他们不明白,包公是怎么一下子就知道吴玉是有嫌疑的人。包公笑着说道:“你们哪,看得太不仔细了。当日我在庭上说道,曾有数人给我告状,说有人曾将他们害死。我发现其他的人神色并无异样,只有吴玉不断舔着自己的嘴唇,我就断定他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人。人只有在内心非常紧张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其他的动作,比如舔嘴唇。当我让其他无辜的人散去时,吴玉因为心里有鬼,不敢站起,所以才会出现一时的犹豫,于是,我便认定了,此人必有重大嫌疑。果然,事实不出我的所料。”
识人之术
包公因为对方一个舔嘴唇的动作,便可断定此人与案子有关,那么嘴唇是不是真的可以向我们揭示某些信息呢?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在不安的时候经常舔嘴唇或者咬嘴唇。其实,这正是在压抑着因兴奋或紧张所造成的内心波动。但是,不时舔嘴唇并不是个好习惯,有时候,舔嘴唇是许多人在感到嘴唇干燥后本能的第一反应,但这却是最要不得的。舔嘴唇只会给嘴唇的干燥带来片刻“缓解”,但在几秒钟之后,当嘴唇上唾液的水分蒸发后,会感到更加干燥。同时,唾液中所含的酶也会让干燥加剧。
当我们与人交谈时,若发现谁在不断地舔嘴唇,则很有可能他心中隐瞒了什么,或是他在说谎。
我们学习或工作甚至运动娱乐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有的人在做这些事情时,往往喜欢用牙齿咬住嘴唇,特别是在攻克比较困难的事情时,他们甚至会不自觉地使上劲,由轻咬变成使劲咬,有时会搞得嘴唇上留上牙印。这种喜欢用牙齿咬嘴唇的人,做事情时往往比较专注。
做事情时总是用牙齿咬住嘴唇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坚毅,他们有一股永不放弃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都不会轻言放弃,而是会认真地去解决难题。他们的投入程度绝对是惊人的,当他们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时,他们真的会忘乎所以废寝忘食,心里脑子里全是这一件事情。他们会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不达到目标不会吃饭不会休息。专注于目标就是他们最大的乐趣,所以有时他们常常把嘴唇咬成了紫青也不自知,因为他们完全投入到所做的事情当中了,别的东西早顾不上了。
喜欢用牙齿咬住嘴唇的人在工作上通常表现为一个工作狂,他们做事情认真负责而且拼命,即便有些事情没有人要求他们做,他们也会主动地去做。而且他们将工作真正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做的时候会异常的投入。他们一旦做起工作来,身边的一切便都感觉不到了,似乎掉进了一个只有他一个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并享受他自己的成功与成果。这样的人往往在公司里会受到老板的重视,而且也常常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所以,当我们发现谁做事情时总是用牙齿咬住嘴唇时,我们便可知道此人可能是个做事情极为专注的人,日后成才、成功的希望很大。
对于嘴唇所能揭示出来的信息是非常细微的,不注意观察,我们是不可能发现它所传递出来的信息的,那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太为人注意的小细节可以给我们传递识人的信息呢?
1.喜欢拉扯自己头发的人,大都个性鲜明
如果有人与你面对面坐着或站着,时不时地摸一摸头发,你可能会以为这是他在引起你对他的发型的注意,其实不然,这种人就是一个人独自在家看电视,他也会每隔三五分钟“检查”头发上是否沾上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喜欢拉扯自己头发的人,大都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爱憎分明,尤其疾恶如仇。倘若公共汽车上有小偷,而乘客都是这种人的话,那个小偷一定会被当场打个半死。
他们一般很善于思考,做事细致,但大多缺乏一种对家庭的责任感。他们的喜悦来源于追求事业的过程。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乎,不过仔细想来你就会明白,喜欢拼搏和冒险的人,他们是不在乎事情的结局的,他们在事情失败后总是说:“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努力了。”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小动作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而这个拉扯头发的动作,虽然细小,但却能在危难的时候,让你迅速找到你想求助的人。
2.坐时常双手抱头者,是领导型的人
这种悠闲的坐姿是半躺而坐,双手抱于脑后,一副怡然自得、处之泰然的样子,通常是领导者的表现。
虽然他们往往充当领导者的角色,却性格随和,与任何人都相处得来,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能得到大家的信赖。他们的适应能力很强,对生活也充满朝气,从事任何职业好像都能得心应手,加之他们的毅力也通常较强,往往都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成功。这种人喜欢学习但通常不求甚解,可能他们要求的仅是“学习”而已。
这类人的另一个性格特点就是热情、出手大方。如果让他们去买东西,很多时候他们是凭直觉的喜欢与否。对于钱财,他们从来都是将其看做身外之物,以至于他们时常得承受因处理钱财的鲁莽和不慎所带来的苦果,尽管他们挣的钱不少。他们的爱情生活总的来说是较愉快的,虽然时不时地会点缀一些小小的烦恼。这种人的雄辩能力也很强,但他们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场合都会表现自己,这完全取决于他们当时面对的对象。
总而言之,坐着时双手抱头的人,凭借其性情随和、适应能力强的特质,往往能充当领导人物。
3.用指尖拨弄嘴唇、咬指甲,代表内心不安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会不难发现,有的人喜欢用指尖拨弄嘴唇或者咬指甲,这些都是内心不安的表现。
用食指及拇指的指尖来触摸嘴唇,一面想克服不安,一面可以得到安定。
当不安增加时,光用指头碰嘴唇是不够的,于是就开始咬指甲及手指关节,甚至会把指甲咬成锯齿状。
因此,如果某些人在谈话间频频咬手指、指甲,或用指尖拨弄嘴唇,那就表明此人性格焦躁、易紧张,性格还非常不成熟,极其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