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体写作
- 胡森林 傅玉辉 高明勇 崔向升编著
- 1866字
- 2021-02-26 10:53:31
前言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及其与大众信息获取和文化娱乐生活的日益交融,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下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观”。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和新媒体产品的用户,同时,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新媒体的创建者和内容生产者。可以说,生活在信息社会中的我们,没有谁不受到新媒体直接或潜在的影响。除了对个体的意义之外,从社会和文化层面来说,新媒体也成为当下公共表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社会整合与共识形成、理性程度增长与促进有效协调合作等方面,新媒体的作用不可小觑。
在新媒体形态及其产品日新月异发展之际,各行各业都迫切期待对新媒体的发展实践进行更客观的观察、更全面的审视和更细致的梳理,留下实际的记录和理论的探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优良的实践值得效法,有许多可取的经验值得总结,若不及时加以梳理和盘点,就无法有效地固化为行业通则。但同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新媒体的发展也难免泥沙俱下,存在一些需要纠偏之处。对这些不良的现象加以指摘,既是对当下新媒体的规范,也可作为未来的镜鉴。如若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新媒体的发展情况加以考量,或许能为正在如火如荼发展着的新媒体事业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这就是本书写作之初的基本考虑。
具体到本书的内容,是关于新媒体的写作。写作是新媒体运行的基础,也是新媒体最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坦率地说,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把握好新媒体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相较于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理论范式和实践原则的传统媒体写作而言,新媒体写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其属性、特征、边界、方式、运作机制都与传统媒体写作有很大的不同,而就新媒体的技术条件、生成环境、参与方式等来说,新媒体写作也在快速发展嬗变之中。形象地说,它像正在流动着的水,还没有完全成型,我们很难赋予其一个固有的定义和框定的格局。甚至在“新媒体写作”这一概念本体上,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我们也曾考虑过,用“新媒体内容创作”是否更为切合当下情境?但是,不管内容生产的外形如何流变,写作作为媒体内容表达的核心要素,依然万变不离其宗,依然有其稳定的特征和要求,这是始终需要我们认真把握的。而且,新媒体不断发生变化的事实本身,也在丰富着写作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就媒体写作的书籍而言,专门讲述传统媒体写作的,不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等,都已有很多,但对于当下的新媒体写作,毕竟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市面上也有一些关于新媒体写作的图书,但浏览之下,发现大多是单纯技法的罗列或案例的简单堆积,略显单薄,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通适性,也少了一些理论层面的视角提升。我们相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一定会有更多的学者、从业者在这方面沉潜耕耘,写出更加优秀的著作。那么,本书就权当是抛砖引玉之作吧。
本书作为“新媒体创新人才培养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定位是结合新的传受环境和新的传播形态,着眼于培养新媒体从业人才,围绕“新媒体写作”的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等进行探讨,内容涵盖新媒体形态及新的传受环境、新媒体写作特点与内容生成、新媒体写作平台与渠道、新媒体写作主体与素养、新媒体写作方法要领与案例剖析、新媒体写作趋势前景六个方面,大体包含了新媒体写作涉及的主要内容领域,因此可以说是对新媒体写作的全方位梳理。从理论脉络上看,新媒体写作作为一种社会信息传播的手段,依然适用于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即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等几个大的方面构成。这也说明,尽管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但经典的传播学理论仍然没有过时,在新的时空下仍然有不断发展的空间。
对应本书的内容要旨,形成了六个设问:何谓新媒体?何谓新媒体写作?在哪里写?谁来写?怎么写?未来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与阐述,构成了本书六个部分的总体框架。在写作风格上,本书力求专业性与通俗性相统一,理论与实务相衔接,讲解与案例相结合,过去、现在与未来相贯通,希望裨益广大读者。
本书由4人合作完成,其中,胡森林负责全书的思路拟定和框架设计,并承担了前言、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写作;傅玉辉参与了书稿的整体构思,并承担了第六部分和结语的写作,高明勇承担了第五部分的写作,崔向升承担了第二部分的写作。胡森林对全书内容进行了统稿。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高等院校、高等职业院校新闻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等相关专业或有志于从事新媒体行业的学生,也包括正在从事新媒体工作的相关人士,以及对新媒体感兴趣、希望增进了解的广大人士。本书按照教材的体例风格撰写,可供高等院校教学及新媒体相关机构业务培训使用。
编者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