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工作流程

紧急医学救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科学地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并突出重点。平时应把各项工作拟成多种保障预案,编好程序,储存在计算机内,以便根据当时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案;把应急准备工作的程序和主要内容绘成统筹图,以便分清主次缓急,有条不紊地进行。应急准备工作往往是交叉进行,有些工作要提早安排,有些要齐头并进,有些要自始至终进行,所以要通盘考虑,分步实施。

一、 主要工作程序与内容

紧急医学救援队参与灾难救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展开救援阶段、撤收总结阶段。而这些工作是以平时准备工作为基础的。平时的准备是否落实,预案是否切合实际,训练是否有成效,物资是否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对于能否顺利完成紧急医学救援任务至关重要。如果平时的应急思想、组织、制度、物资和训练都能得到落实,一旦接到命令后,稍加调整即可快速反应,顺利完成任务。否则必将手忙脚乱,造成工作被动,甚至延误时机。因此要立足平时,常备不懈。
1.应急响应阶段
从接到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示、命令起,到完成集结、开赴灾区、抵达指定地域止,这一过程为应急响应阶段。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突然、破坏性大,准备时间缩短,为此,应预有准备。启动应急预案后,要简化程序,突出重点,灵活实施,迅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情况紧急时,应在开进中边走边动员、边布置,抓紧时机迅速完成各项准备。
(1) 受领任务、进行动员:
医院和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领导接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任务通知。上级部门通常会通报灾情或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和严重程度,传达紧急医学救援任务、上级首长的指示和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要求。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接受任务时应明确:①紧急医学救援的地区、对象和重点。②救援力量加强的程度和协同单位。③医疗及保障物资(车辆)补充的品种、数量和时机。④救援队开进方式、时间、路线、中转地、联络人员及信号、到达指定的地域。⑤院领导的指示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⑥完成应急准备工作的时限。
受领任务后,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及时传达上级命令、指示,进行思想发动。及时掌握灾区情况和需求,提出行动计划,组织分工落实。
(2) 调整组织、收拢人员:
根据紧急医学救援保障的需求程度,适时对紧急医学救援队的规模、编组形式进行调整和对人员进行调配:一是紧急医学救援队扩编时,根据新的编制计算出各类人员、物资的需求量,并合理分配使用。二是针对本次任务,对应急卫生组织进行调整,使组织形式、人员数量、物资装备与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相适应。三是根据应急相应等级的转进情况和收拢预案,召回探亲、休假、进修及执行其他任务的外出人员,收拢外出的车辆。
(3) 筹措药材、补充物资:
根据救援任务和预计通过伤员的数量,请领补充药材。通常采用自身携带、体系供应和就地筹措(自行采购、加工自制、合理调配)相结合的方法。血液、氧气、液体需要量大,适当加大储备。保障物资主要包括宿营设备、卫生运力、通信器材、取暖防暑器材及生活用品等。上述物资平时应有一定的储备,应急准备时根据保障任务的需求,向医院后勤申请,必要时自行采购。
(4) 修订预案、强化训练:
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达到预有准备的目的,平时应制定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应急准备时,应针对不同性质的任务、时间、要求,对原预案进行修订。比如,在执行抗洪抢险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时,救援队编组中可减少外科人员,适当加大内科、防疫人员的比例,并增加胃肠道疾病用药、防疫药品和器材;当执行抗震救灾医学救援任务时,则应加强手术和抗休克力量及增加相应的药材。
根据承担任务的性质,利用有限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可于机动前在医院组织,也可在到达集结地域后进行,训练应突出重点,注重提高“四个能力”:一是伤病员救护能力。对各类医务人员,重点抓好内外科、卫生防疫、卫生防护训练,熟悉野外条件下伤病员的救治规则和救援队的救治范围,提高创伤救治水平。二是组织指挥能力。对救治机构的领导重点抓好应急响应等级转换,救治机构的机动、展开、撤收与转移,大批伤病员分类、救治和后送组织的训练。三是卫生装备的使用能力。卫生人员要熟悉本级救治机构卫生装备的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具有维护保养技能。四是环境适应能力。全体人员应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在恶劣的自然气候、艰苦复杂的灾害现场环境中,完成各项紧急医学救援保障任务。
(5) 检查落实、组织机动:
应急准备工作,不但要有布置,而且要反复检查落实。检查的内容根据不同的任务有所侧重,主要有:人员编组及各组室的任务是否明确;各组室装备的管理、保养情况;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是否适应本次自然灾害或应对突发事件医学救援的需要;机动过程中的通信联络等落实情况;强化训练的质量如何;全体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思想状况等。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将检查情况向上级报告。
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指令后,由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地区的行动称机动。机动的基本形式分为行进与输送。行进的方式分为徒步或乘车。输送方式又分为铁路输送、水路输送和空中输送。陆路机动时要对车辆进行编队,并组织好物资装卸。要做好途中遭遇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的准备,既要组织好自身机动,又可能要在机动过程中实施救援,要保持途中的通信联络。
2.展开救援阶段
从抵达指定地域起,到主要救援活动结束止这一过程为展开救援阶段。
(1) 现场勘察、组织展开:
现场勘察是对救治机构配置地点、伤病员前接后转道路、水源等情况进行的现场调查活动。紧急医学救援队到达指定的地域后,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同时视情况进行现场勘察,选择适于紧急医学救援队展开的场地,总的要求是便于工作和安全可靠。
展开的场地要有足够面积,避开危险建筑物、污染物、山川、河流,靠近水源、道路,便于伤病员转运和生活必需品的补给。确定展开地点后,划分好各个功能区,尽快组织展开。
(2) 伤病员的医疗后送:
组织好大批量伤病员的检伤分类,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各组室的力量,强化紧急救治,适时组织伤病员后送。
3.撤收总结阶段
从接到准备撤收的指示、命令起,到返回医院、完成总结止,这一过程为撤收总结阶段。
(1) 清理整顿、有序撤收:
在紧急救援的后期,伤病员减少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清理整顿,保持驻地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参与当地卫生防疫。接到准备撤收的指示后,抓紧现有伤病员的救治后送,安排好分流和交接工作,有序组织撤收。
(2) 休整补充,进行总结:
完成一次任务之后,应及时调整补充力量,损耗的物质器材应及时修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表彰先进,鼓舞斗志。做好救治工作的分类统计并进行分析,上报上级部门,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不断改进和完善卫生应急工作。

二、 卫生应急物资管理

卫生应急物资是做好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任务的基础,是卫生应急的重要内容。为在野外条件下展开救治工作,完成大批伤员的救治任务,平时要储备并管理好各类卫生应急物资。
1.卫生应急物资种类
卫生应急物资通常可分为:应急药材类、医疗文书类、宿营和通信器材类、运输工具类、其他物资类等。
(1) 应急药材类:
包括应急救援药材、基本医疗装备等。
(2) 医疗文书(标志)类:
有病历、后送文件袋、伤病员登记簿、分类牌等。医疗文书各单位可自行制作,也可参照国际通用的灾害医学救援文书。
(3) 宿营和通信器材类:
主要包括:
1) 卫生帐篷:
各级救治机构需要有足够的宿营器材,以保证对伤病员救治、休养和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
2) 睡铺:
应按救治机构展开的床位数为伤病员准备睡铺,工作人员的睡铺按实际人数的1/3~1/2计算。
3) 卫生被服:
按展开床位数储备,并适当加大作为预备。
4) 通信工具:
如电话、对讲机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5) 其他物资:
如发电设备、照明器材、取暖设备、炊具等。
(4) 运输工具类
1) 担架:
主要用于救治机构内部各组室之间搬运伤员。
2) 运输汽车:
用于救治机构的机动和伤病员的转运。
(5) 其他物资类
1) 机降标志:有红旗指示、T字指示、圆圈指示和烟雾指示器材。
2) 卫生标志旗:有卫生指挥旗、分类旗、组室标志牌与路标等。
3) 宣传、摄像、照相器材,地图和绘图工具等。
2.卫生应急物资管理
为保证紧急医学救援队能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平时不仅要储备足够数量的紧急医学救援物资,而且还要按“二分四定”的办法加强管理,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1) 二分:
就是将应急物资分成两类保管。第一类:携行物资。是为了保证接到命令后,在道路被破坏、车辆不能通行的情况下,随身携带的急需药材,以便迅速到达指定地点,能立即展开救治工作。因此,这类物资要求轻便,既要适合车运,又要适合人背。第二类:运行物资。为了保证救治工作的进行,将大量需要的物资用车辆运送。
(2) 四定:
就是将应急物资实行定人、定物、定位、定车。定人,就是有专人保管、搬运和押运;定物,就是把携行、运行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固定下来;定位,就是有固定地点存放和定位装载;定车,就是机动的物资、人员要有固定编号的车辆。
(3) 注意事项:
一是所有紧急医学救援物资器材力求配套,凡配套的物资在装箱时不能拆散,以便随时展开使用。因此,平时应研究几种固定的配套装箱方法,各种功能箱应品种齐全配套,补充药材可按单品种分类装箱。二是应急物资装箱后,必须有装箱单,一式2份,一份放在箱内,另一份由使用单位保存。三是所有的箱、囊、包必须统一编号,不同品种的箱、囊、包,要有显著标志。四是所有应急物资从消耗登记、请领、补充、定期检查到保养维修等,要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五是对剧毒、麻醉、易燃、易爆药品,要分别包装,专人单独保管,定期检查,以免发生事故。六是对易潮易霉、生锈的药材物资,应适时晾晒和擦拭,以防损坏。七是对效期药品,要定期轮换更新。未经批准,不准动用应急储备物资,经批准动用后要随时补充,对将到效期的或有变质损坏的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应急物资经常处于质优量足状态。

三、 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是紧急医学救援队为执行可能的自然灾害医学救援或应对突发事件,于平时制定的工作文书。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是迅速组织好应急工作的基本依据。
1.救援队应急收拢预案
(1) 基本依据:
主要依据是上级指示,本级任务和要求,完成准备工作的时限等。
(2) 主要内容:
①收拢对象、通知方式和完成时限。收拢对象主要是人员和各种车辆。人员收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居住点位于医院附近,得到通知后很快到达;另一种是远离单位进修、探亲、休假或因公出差,得到通知后数小时至1~2天才能返回。所以通知方式和归队时间应因人因事而异。车辆收拢主要是指外出执行任务的车辆,在接到执行任务预先号令后,要通知迅速返回。②收拢集中地点。收拢集中地点有两种情况:一是在救治机构内将人员、车辆收拢,物资装车待命。二是集中到上级指定的地域,尤其是与其他单位统一行动时,救治机构要到本级后勤统一编队。当外出人员短时间不能归队时,可通知到指定地点报到。③收拢要求。一是落实收拢人员。收拢方案主要是对人员的收拢,通常人员处于流动状态,特别是对外出进修、探亲、出差者,临行前要落实外出人员的姓名、外出地点、通知方式,难以落实的应及时更换。二是明确任务分工。收拢之际是救治机构由平时工作状态向应急(或突发事件)状态转换之时。医院的人员平时由三处一部(医务处、政治处、院务处、护理部)或各科室(所)管理;应急时人员由救援队负责组织。通知任务应明确具体。三是符合应急响应等级规定。不同响应等级要求完成准备工作的时间不同。收拢方案要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相应要求,切合实际并注意留有余地。
(3) 注意事项:
收拢方案要明确具体。如某医院位于某城市,救援队的人员中有1/3的人员居住院外,收拢方案对院外每一个人员居住的街道、楼门号均登记入册,并规定通知方式、到达医院的便捷交通工具和时间。收拢方案的有关事项要通知到个人,便于落实。
2.救援队编组预案
(1) 基本依据:
抽组人员、床位的数量;卫生和后勤装备情况;本级的任务和救治范围;上级卫生行政机关的具体要求等。
(2) 主要内容:
主要是各功能组室人员的组成、任务、救治范围、卫生装备、人员分工、工作方法、具体要求等。
(3) 注意事项:
一是力争一案多用,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二是各组室的任务要具体、明确,便于执行。三是各组室的装备要落实到人,做到定人、定车、定位。
3.应急救援保障预案
(1) 基本依据:
应急救援保障预案是诸方案中最基本、最常用的预案,它适应性强,使用范围广,能一案多用。其基本依据是:在自然灾害医学救援或应对突发事件时可能承担的医学救援保障任务;本级救治机构的人员、床位数量和装备状况;本级救治机构的救治范围;执行医学救援保障任务的时间、地点;院领导和上级卫生行政机关的指示、要求等。
(2) 主要内容:
①人员的编组及各组任务。该部分可参照救援队编组预案,但应针对不同的任务、时间、地点,对编组方案作相应的调整。②紧急医学救援队的组成及使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在必要时撰写。主要写救援队的组成和任务。③携运装备物资的品种和数量。主要包括:a.药材。有基本药材、基本医疗装备和药材品种数量等。b.帐篷和睡铺。c.其他物资。如担架、被服、发电设备、通信器材等。④车辆分配、行进序列及路线。主要包括:a.车辆的分配,应定人、定物、定车、定位。b.车辆的编组。c.车辆行进序列。
(3) 注意事项:
①要与灾害实际情况相吻合。预案制定的时机有二:其一是根据上级指示,要求做好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的准备,但对执行任务的具体时间、地点、人力物力的需要量等要素尚不明确,此时,预案只起到预有准备的目的。其二是救治机构在受领具体任务之后,保障任务已明确,并了解到灾害现场的有关情况,此时的预案要注意针对性、可操作性。紧急医学救援预案应以首长的决心、保障意图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制定、修改和补充,使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更符合实际要求。②要与本级救治能力相适应。救治能力的要素有:昼夜伤员通过量;展开手术台数及每张手术台昼夜完成的手术量;卫生运力昼夜转送伤员的数量;药材和基本医疗装备等的数质量等。③要与执行任务的时间、地点、机动方式等情况相衔接。执行任务时间长短可预计出药材的需要量;执行任务地区的社情、疫情可确定是否要编设防疫力量;不同的机动方式,则可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