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理性管型

1.细胞管型( cellular cast)
细胞管型是脱落的各种细胞黏附或包容于管型腔体之中而形成的。根据管型内包含的细胞不同可分为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三类。也有两种以上的细胞成分出现在同一管型内的,称为复合细胞管型。管型内的细胞可完整,也可残缺不全,有时候细胞会聚集于管型一端。一般细胞堆积量占整个管型1/3以上时,可被称作某种细胞管型。在某些情况下细胞或颗粒易堆积在一起,或被黏液丝黏在一起,类似管型状。其特点是长度较短、宽窄不一、边缘不整齐,需注意鉴别。
(1)红细胞管型( red cell cast) :
管型中以红细胞为主体,外观略带黄褐色,可见到完整清晰、形态正常或异常的红细胞个体,易于识别。但有时红细胞常互相粘连而无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残缺不全,仅在管型边缘可见形态完整的红细胞;有时因溶血仅可见到红细胞淡影或破碎的红细胞碎片。若管型长时间滞留于肾小管内,管型中的红细胞可破碎成颗粒样,形成颗粒管型,也可因溶血或均质化形成血液管型和血红蛋白管型。
SM染色:管型基质被染为淡红色,管型内红细胞被染为红~紫色。
(2)白细胞管型( white cell cast) :
管型内容物以白细胞为主,有时含有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或脓细胞),一般多为中性粒细胞。管型内的白细胞多为圆形,有时成团相互重合;管型内白细胞有时会因破坏呈残破状;在普通光镜下,非染色标本有时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淆,给鉴别带来困难。可用加稀酸的方法来显示细胞核,中性粒细胞多为分叶核,而肾小管上皮细胞一般为一个大的圆核;而做过氧化物酶染色,中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呈阴性反应。用染色法能更加仔细观察细胞核及胞质形态和特点,较容易鉴别。白细胞管型在肾脏中滞留时间过长也会崩解破坏,形成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均质化后可变为蜡样管型。
SM染色:管型基质染淡红色,管型内白细胞的胞质呈无色~淡蓝色,核染紫色~蓝色。
(3)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renal epithelial cast) :
也称肾上皮细胞管型。因管型形成于肾小管内,所以管型内包含的细胞一般由脱落于肾小管壁表层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构成。还可再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与TH蛋白组成,成片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脱落细胞黏在一起;另一类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胞体较大,形态多变,典型的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充满管型,细胞大小不等,核形模糊,有时呈浅黄色。此管型常难与白细胞管型区别,但管型内肾小管上皮细胞比白细胞略大,可呈多边形,形态变化比白细胞复杂,含有一个较大的细胞核,可用加酸法呈现细胞核。酯酶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借此可与白细胞管型鉴别。
(4)复合细胞管型:
若管型中同时包容有两种以上的细胞时,可称为复合细胞管型。各种细胞间相互重叠交错,边缘界限模糊,特别是在未染色、普通光镜条件下,无法准确鉴别,可统称为细胞管型。
三种细胞管型的鉴别特点见表2-3。
表2-3 几种细胞管型的鉴别要点
2.颗粒管型( granular cast)
管型内含大小不等的颗粒物,含量超过管型容积的1/3以上时,称为颗粒管型。颗粒管型中包容的颗粒来自于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这些物质聚集于由T-H蛋白和清蛋白为基质构成的管型内。颗粒管型一般较透明管型短而宽大,不染色标本呈淡黄褐色或棕黑色,颗粒管型还可按颗粒的粗细分为两种,粗颗粒管型中常充满粗大颗粒,多呈暗褐色;细颗粒管型含许多细沙样颗粒,不透明,呈灰色或微黄色。
SM染色:管型基质被染呈淡粉红色,所含颗粒被染呈淡紫色~淡紫蓝色。
粗细颗粒管型的形成一般有两种理论:其一是颗粒管型形成早期,多为粗大颗粒,如在肾内滞留时间较长,粗颗粒经过降解逐渐成为细颗粒,而变为细颗粒管型;另一种观点认为,粗颗粒管型经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反应,因此是来自粒细胞,而细颗粒管型酯酶染色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是来自肾上皮细胞。
3.蜡样管型( waxy cast)
为一类不含任何细胞和颗粒成分的、均匀蜡质感的管型。其外形类似透明管型,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淡黄色,边缘常有切迹、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一般略有弯曲或扭曲、泡沫状,多数较短而粗,两端常不整齐;在低渗溶液、水和不同的pH介质内均不易溶解。
SM染色:整个管型染成均匀的红紫~深紫色。
蜡样管型由细颗粒管型或细胞管型继续破碎衍化而来,也有人认为来自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在管型内溶解后逐渐形成,或者是透明管型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
4.脂肪管型( fatty cast)
管型内脂肪滴含量在1/3以上时可称为脂肪管型,管型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折光性很强的圆形脂肪滴。若用偏振荧光显微镜观察,管型基质黑暗,脂肪滴显明亮,脂肪滴中心部位可见典型的“马耳他十字”形。
SM染色:脂肪滴均不被染色;苏丹Ⅲ染色,脂肪滴被染成橙红~红色。
脂肪管型是来自细胞管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的脂肪滴进入管型内而形成。而含有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型是脂肪管型的过渡型。
5.宽大管型( broad cast)
宽大管型也可称为宽幅管型,因其宽大而得名,其宽度可达50μm以上,是一般管型的2~6倍。宽大管型具有所有管型的特征,既宽又长,可横跨整个视野,不规则,易折断,有时呈扭曲形。宽大管型内可包容颗粒、细胞等各种成分,也可形成蜡样。
宽大管型一般形成于较宽大的肾小管内,主要是在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或乳头管内形成。多数宽大管型由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演变而来,但也可由其他管型演变而成。
6.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 bacterial cast)
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分别指管型的透明基质中含大量细菌或真菌。此两种管型中的内容物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呈颗粒状,易与颗粒管型混淆,需要借助相差及干涉显微镜或染色法鉴别,国外更有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来识别细菌或真菌管型的实验研究。
7.结晶管型( crystal cast)
结晶管型也称作盐类管型,因管型基质中含有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药物等化学结晶体而得名。此类管型的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结晶饱和度、胶状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
8.混合管型( mixed cast)
混合管型指管型内同时含有不同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如颗粒、细菌或脂肪滴等。管型内的细胞数量较少,外形与颗粒管型相似,用S染色、SM染色或巴氏染色法则有助于识别其中内含物。
9.血液管型( blood cast)
指血液进入肾小管后,以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同时存在的管型,包括红细胞已经破坏,包含许多红细胞碎片,破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仍然保留其中,使得管型呈现血红色。若形成的管型呈颗粒纤维状,则称颗粒纤维状结构为血液管型;若血液破坏后形成均质化管型,则称为均质状血液管型,与血红蛋白管型类似。不染色条件下也可呈现暗红色或红褐色,在酸性尿液环境下可呈灰褐色。
10.血红蛋白管型( hemoglobin cast)
管型内充满血红蛋白。其来源有两种:①血液管型或红细胞管型中的红细胞溶解,血红蛋白均质化;②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自身原因(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引起的血管内溶血时,过多的血红蛋白进入肾小管而形成血红蛋白管型。管型内一般无明显完整的红细胞,但含有血红蛋白,包含均匀的血色内容物,因此不染色状态下也可呈现均匀的橘红色。
11.肌红蛋白管型( myoglobin cast)
由于肌肉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等原因,产生大量的肌红蛋白进入了肾小管,并形成肌红蛋白管型。显微镜下观察管型呈淡橘红色,不易与血红蛋白管型区分。若要鉴别,需采用饱和硫酸铵尿肌红蛋白定性实验确认,更敏感和特异性的方法是用抗Mb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或放射免疫法测定。
12.血小板管型( platelet cast)
管型内包含有多量的血小板,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形似颗粒管型,需用相差显微镜鉴别,管型内的血小板颗粒可出现明显的折光性。国外已有使用透射电镜对尿沉渣超薄切片进行观察来确认血小板管型的研究报道。
13.胆红素管型( bilirubin cast)
管型中充满金黄色的非晶体形胆红素颗粒。尿中出现此管型,尿胆红素试验常呈强阳性,同时可伴有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
14.黄染管型( yellow cast)
管型中充满的各种细胞或颗粒,被染为黄色或棕黄色,通常被称作黄染管型,其命名仍按照原有包容物情况命名,一般无特殊临床意义。多出现于黄疸患者高胆红素尿中。
15.蛋白管型( protien cast)
来自血浆蛋白的凝集或颗粒管型中的一些颗粒。研究证明这些血浆蛋白是白蛋白、IgG、IgA、IgM、C3、纤维蛋白原、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在骨髓瘤患者尿中可出现外形与蜡样管型类似的本周蛋白管型( Bence-Jones protein cast) ;在全身性淀粉样变性时,可见到淀粉样蛋白组成的淀粉样蛋白管型。
16.细小管型( tiny cast)
也称为窄幅管型,相对于一般管型和宽幅管型来说,宽度明显细小,一般不超过15μm,有时仅能容纳一个细胞的宽度。多在肾小管深部生成,或出现于新生儿或婴幼儿尿中。
17.空泡变性管型( vacuolar denatured cast)
管型内包含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糖原发生脂肪变性、融合、脱失导致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镜下可见泡沫样空泡改变,偏振光显微镜下不见明亮球体和“马耳他十字”形。空泡变性管型多发生于重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
18.其他特殊类型管型
近年来通过各种新技术对尿液中的管型进行研究,详细了解其构成和来源、临床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据报道吴凤桐等用染色法检测尿沉渣,根据某些管型的特殊形态,结合病例报道了四种新奇形态且未见报道的管型:①球状管型:外观呈椭圆形,两端钝圆,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出现;②麻花样管型:因其外表粗、宽且拧成麻花形而得名,在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早期尿中出现,不染色标本容易漏检;③裂解管型:因其形体宽而大,又存在横向及纵向的裂痕易漏认;④镶嵌形管型:其独特之处是在一个巨大管型中镶嵌着另一个管型,在染色的背景下形态清晰,界限清楚。可能为在细小肾小管内形成的管型移动到比较粗大的肾小管后,再次被重新形成的管型包裹、嵌套后形成,可以有透明管型嵌套颗粒管型或透明管型嵌套细胞管型等多种形式。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早期,伴随尿中出现抗核糖体抗体时及中晚期病程中出现此类管型。
其他特殊构成的管型,如骨髓瘤管型( myeloma casts)是由免疫球蛋白轻链沉淀而形成;纤维蛋白丝管型( fibrin thread casts)由纤维蛋白原凝固沉淀而形成;吞噬细胞管型( macrophage casts)内包容有大量的吞噬细胞。根据管型内包容的成分,通过特殊染色还可鉴别出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及黑色素颗粒的管型等。目前根据形态或用各种方法尚无法准确鉴定的未知类管型( unknown casts)也有发现,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