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变,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正由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转变为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一趋势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而且也对疾病防控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2012年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宣布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原因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是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其中,肿瘤的形势尤为严峻,《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已达312万例,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上升态势,随之而来的社会疾病负担也日益沉重。因此,尽快实施预防和控制肿瘤的有效策略和措施,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使命。
为了应对包括肿瘤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严峻挑战,2005年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关于预防和控制癌症的专门决议,敦促会员国制定和执行癌症的综合防控规划,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改善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2011年9月,联合国在纽约召开了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与会,会议发表了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的政治宣言,制定了新的国际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这是自2003年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以来,联合国为人类疾病防控工作采取的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2013年第66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防控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草案》,希望通过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开展多部门协调与合作,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可预防和可避免的发病率、死亡率。可见,防控包括肿瘤在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肿瘤是由环境多因素作用、细胞多基因突变、社会决定因素长期影响和经历多阶段演变而引起的,是超过二百种不同病变组成的一大类疾病。由于肿瘤的潜伏期较长,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拦截、延缓和逆转致癌过程提供了宝贵机会和现实可能。“治未病”是中国传统医学一直倡导的原则,也是符合当代预防医学的重要理念。东西方医学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预防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的最有效对策,也是最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显示,使用现有有效可行防控策略和措施,全球半数肿瘤的发病和死亡都是可以避免和预防的。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肿瘤的发病原因涉及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精神状况等多个因素,因此能否实现对其科学有效防控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在美国和欧盟,由于采取了综合的防控措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使居民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并取得了5年相对生存率接近70%的令人鼓舞的成果。
我国的研究分析结果也证明,只要采取的策略和措施得当,我国男性66%和女性43%的常见癌症的发病和死亡都能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由于癌症人群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动趋势已被逐步掌握;造成癌症发生和流行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和潜在的社会决定因素已得到初步确定;癌症的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致癌机制逐渐明确;科学有效的三级预防策略和措施日趋成熟,综合性癌症防控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取得显著进展。如在食管癌高发的河南林州市,通过三十多年的协作攻关,并采取有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已取得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率下降超过50%的初步成效;在云南宣威县女性肺癌高发区,通过改炉改灶控制室内燃煤污染,已使女性肺癌发病和死亡率显著下降;在江苏启东县肝癌高发区,通过改水、降低食物黄曲霉毒素污染和接种乙肝疫苗等综合干预措施,青年人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明显降低;在江西靖安县女性宫颈癌高发区,由于采取巴氏细胞涂片筛查和早诊、早治措施,已使女性宫颈癌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以上这些防治成果表明,我国的肿瘤防治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预防和控制道路。但我国肿瘤防治的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有限的医疗资源大多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而在肿瘤防治方面的投入仍相对不足,还没有形成将防治重点放在肿瘤发病危险因素控制、筛查、早诊、早治上的工作格局。
为了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肿瘤防治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全面介绍国际社会在肿瘤防控领域的新理念、新做法、新进展,努力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切实推进政府主导、各部门参与、专业机构为骨干、多学科合作、示范区引导、全社会共同行动的肿瘤综合防控工作机制,落实好国家肿瘤预防和控制行动计划提出的任务,将肿瘤防治与其他慢性病防控工作有机结合,最终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肿瘤预防和控制道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部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以赵平教授、王陇德院士和黎钧耀研究员为主编,以战斗在我国肿瘤防治第一线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为骨干,特别是在老一辈肿瘤防治专家们的直接指导下,历经多年努力,完成了我国首部《预防肿瘤学》专著。这是我国肿瘤防治事业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必将对包括肿瘤在内的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更多更好的其他慢性病预防的专著付梓,为我国预防医学的发展,更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一四年十二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