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小时之后,吕奇提着一盒蛋糕敲开了蒋百里的房间。
“先生好,蒋小姐已经被接走了吗?这是我给她做的樱桃奶油蛋糕。”?
“是的,费心了,那个小馋猫嘴很刁的,能让她不停嘴的吃完一盘蛋糕的,只有你的手艺了,谢谢了”蒋百里说完接过蛋糕放在桌上。
大华饭店套房里的客厅虽然不大,但是装潢华丽,茶几被当成了简易餐桌,服务员已经在上面已经摆好吕奇做的四盘主菜和一坛20年陈酿女儿红,然后出去了。
茶几上四盘菜是苔菜拖黄鱼、雪菜炒鲜笋、网油包鹅肝、榨菜炒鸭丝。蒋百里一看就翘起大拇指说道:“好酒没有吃到‘甬帮菜’了,谢谢小兄弟,来来来,我还真有点饿了。”
“嗯——这榨菜是我们地道的海宁斜桥榨菜,好久没有吃到这个味道了。”过了几分钟之后,蒋百里菜端起酒杯对吕奇说道:“小兄弟,我不是贪念口腹之欲之人,不过你做的菜实在太好吃了,让我停不下筷子,来,我敬你一杯”。
“不知道小兄弟想听哪场战争”?蒋百里问道。
“麻烦先生都给我讲讲吧,我先敬先生一杯”。吕奇回道。
“那我就说一下中华民国的历史吧。……,那就先说说【武昌起义】吧。
蒋百里喝了一口酒说道:“从哪里说起呢?还是先说说‘武昌起义’吧,……嗯——那是在1911年10月10日晚,湖北武汉的新军工程第八营在熊秉坤的带领下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夺取位于中和门附近的楚望台军械所,缴获步枪数万支,大炮数十门,子弹数十万发,为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时,驻守武昌城外的辎重队、炮兵营、工程队的革命党人亦以举火为号,发动了起义,并向楚望台集结。武昌城内的蔡济民和吴醒汉亦率领部分起义士兵冲出营门,赶往楚望台;
不久,武昌城内外各标营的革命党人也纷纷率众起义,并赶向楚望台。起义人数多达3000多人。 晚上10点30分,起义军分三路进攻总督署和旁边的第八镇司令部。并通知已入城之新军工程第八营在中和门及蛇山占领发射阵地,向督署进行轰炸。
深夜12点之后,起义军再次发起进攻,并突破敌人防线,在督署附近放火,以火光为标志,蛇山与中和门附近的炮兵向督署亮光处发炮轰击。
湖广总督瑞澄打破督署后墙,从长江坐船逃走,第八镇统制张彪仍旧在其镇司令部顽抗。起义军经过反复的进攻,终于在天亮前占领了督署和镇司令部。张彪退出武昌,整个武昌在起义军的掌控之中。
当日深夜,同盟会员何贯中第一时间得知起义发生的情况,立即将同寝室的李济深等同学组织起来,潜出校外,将清军南下的唯一大动脉漕河铁桥炸毁。漕河铁桥被炸,清军南下镇压起义运动的行动被耽搁,这不仅极大地支援了湖北武昌起义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这为革命党人在全国范围内举事赢得了充裕的时间。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1日夜、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了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并号召各省民众起义响应。
‘武昌起义’震惊了满清政府,清政府也迅速作出反应。10月12日,清政府撤销瑞澄职务,命他戴罪立功,暂时署理湖广总督;停止永平秋操,令陆军大臣荫昌迅速赶赴湖北,所有湖北各军及赴援军队均受其指挥;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领海军和长江水师,迅速开往武汉江面。14日,清政府编组一,二、三军,以随荫昌赴湖北的陆军第四镇及混成第三协、十一协为第一军,荫昌为统军(也称总统);以陆军第五镇为第二军,冯国璋为统军;以禁卫军和陆军第一镇为第三军,载涛为统军。三军迅速向汉口附近集结。
面对这一形势,湖北军政府于1911年10月15日决定首先扫荡汉口敌军,然后向北推进,以阻止清军南下。从10月18日出战汉口到11月27日汉阳失陷,前后战斗41天,史称 “阳夏保卫战”。这里面又有‘刘家庙之战’、‘大智门之战’、‘汉口街市巷战’、‘汉阳保卫战’等多次战斗。
为时一个半月的‘阳夏战争’,是辛亥革命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这41天之中,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先后获得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满清政府。
说到这里,蒋百里拿出一张中国地图放在旁边,说到:“看着地图你的理解会直观一点”。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2月12日宣统帝溥仪的母亲隆裕太后发布“退位诏书“,至此,中华民国正式取代大清帝国。
由于孙中山手下没有强而有力的军队,当时的袁世凯的实力才是最大的;所以孙中山在当了三个多月的临时大总统之后宣布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首都迁至北京。
下面,我们先来说说在北边的北洋政府。
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袁世凯对内镇压国民党等其他党派以及一些各地军阀,对外息事宁人,袁世凯派人在上海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之后彻底激怒国民党,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二次革命”发生了。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北洋军力量强大,“二次革命”很快失败。
在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际,各地军阀也趁机逐渐壮大,开始自治,拒不给北洋政府交税,中华民国大总统,形同虚设,实权虽说仍是主要掌握在北洋军手里,但中华各地一盘散沙。
袁世凯基于种种情况,选择了复辟帝制,改国号为中国帝国,帝号“洪宪”。要说袁世凯是为了自己当皇帝的说法,从袁世凯死前指定的接班人来看,不免有失偏颇;袁世凯在临死之前指定的大总统接任顺序是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
中国实行了两千年大一统的皇帝制度,使得中国绝大部分的老百姓只认皇帝,袁世凯是想借‘皇帝’的名义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讨各地军阀,让各地的军阀不得人心,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国。可是,袁世凯也低估了各地革命党的宣传和实力,这下引起全国反对。
首先是云南蔡锷、李烈钧、唐继尧等人组织护国军,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李烈钧任第二军总司令,唐继尧任第三军总司令留守云南。我也是坚决反对复辟帝制的,所以我和梁启超、张孝准等人到蔡松坡那里做了顾问。
1916年1月1日云南军政府发布讨袁檄文,历数袁世凯二十大罪状,号召全国军民共同讨伐袁世凯,保卫共和民国。
北洋军和川、湘、粤等省军队共约8万人,从川、湘、桂三路攻云南,第1路司令马继增率北洋陆军第6、第3、第20师各一部及部分混成旅,由湘西经贵州从东面攻入云南,第2路司令张敬尧率北洋陆军第7师和第3、第6、第8师各一部,与驻川北洋军和川军会合由北面进攻云南。曹锟任第1、第2路总司令。第3路为广东陆军第1师师长、云南查办使龙觐光,其部由粤经桂入滇,袭扰护国军后方云南。
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袁军亦遭到打击,在国际外交上又连受挫折,在称帝83天之后被迫宣布撤销帝制,但仍居大总统位。退位的袁世凯忧郁生愤,引发尿毒症,长子袁克定主张西医,次子袁克文主张西医,双方坚持,最后竟然中药西药杂用,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于1916年6月6日病死。
蔡松坡虽然一生以风流自诩,也不失洁身自好。说他与小凤仙交往身染梅毒致死,这是谣传;蔡松坡本有肺结核,由于在护国战争中呕心沥血引发了喉结核继而恶化成喉癌。
当时蔡松坡在四川泸州率军准备攻打成都的时候病发,梁启超特地电请在重庆的一个德国医生阿斯米赶到泸州,由于他这个病状和梅毒的病状相似,阿斯米采取驱梅疗法,给蔡锷注射了一针“洒尔佛散”,也就是当时德国发明不久的新药606。
606当时在德国发明不久,属于非常珍稀的药品,是那时流行于全世界的梅毒的最佳克星,毒性非常强,一旦用错,后果极其严重。
梁启超闻讯请他到上海最好的医院-宝隆医院复查,德国的主治医生克里为了维护他的德国同行依然认作是梅毒。病情恶化,无奈之下,我只得陪他去日本看病,我联系了日本福冈大学医院的一个熟人,后来通过X光检测才知道德国庸医误诊。
奈何天妒英才,蔡松坡与1916年11月8日与世长逝,悲哉、惜哉”。
蒋百里说道这里眼角已然流出泪水。蒋百里揉了揉眼睛,顺势擦掉泪水继续说道:“袁世凯死后,副总统黎元洪,就是甲午海战广甲号上面的那个二管轮,由于其在武昌起义的表现,和袁世凯称帝时要封他做武义亲王他坚持不受等事件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于1916年6月被推举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陆军总长皖系段祺瑞当*****。黎元洪虽然是大总统,但是实权却是掌握在段祺瑞这个*****手中,所以黎元洪和段祺瑞当时的明争暗斗也叫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争。对于在欧洲战场(第一次世界大战)上要不要参战的问题,也是双方矛盾之一。
第二年5月双方争斗升级,黎元洪下令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策划武装倒黎。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张勋进京斡旋。谁知道张勋率辫子军进京以后居然解散国会,将黎元洪赶入使馆区。
7月1日,张勋公然拥废清帝溥仪复辟,自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并改民国六年为宣统九年。全国舆论大哗,“讨逆”呼声四起。
黎元洪抛弃前嫌,请段祺瑞复任*****,又请直系军阀首领现任副总统的冯国璋代行大总统之职。
原本在黎段之争中已退居天津的段祺瑞对此自然是求之不得。
段祺瑞旋即在天津组织“计逆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以段芝贵为东路总司令、曹锟为西路总司令,吴佩孚为前敌总司令,总部参赞为 梁启超、汤化龙、徐树铮、李长泰;总参议为 靳云鹏;参议为傅良佐、曲同丰。并于马厂誓师“讨逆”,并通电复任*****,重新组阁。
7月4日,段芝贵第8师自马厂出发,与驻扎在廊坊的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会合后,随后便沿着铁路线进攻黄村,辫子军未经抵抗便退往北京,次日在廊坊西北万庄击败张勋军一部。
7月5日,曹锟指挥第3师等部自保定出发,沿涿州、良乡一线,向卢沟桥地区进攻,占领芦沟桥及宛平城。
7月6日,冯国璋在南京就任代理大总统职,并任倪嗣冲为讨逆军南路总司令。
7月7日,原本加入复辟阵营的第12师陈光远部突然倒戈,而原依附辫子军的京畿第2旅吴长植部也加入了讨逆军的队伍。
7月10日,讨逆军第3、第8师和第16混成旅等部合围丰台,击败张勋军。
讨逆军旋即向北京发起攻击,于12日攻克天坛、皇城等处,自封“忠勇亲王”、“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御前议政大臣”的张勋逃入荷兰使馆,所部相继投降,复辟失败。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加入了协约国。
不久,冯国璋离开南京进北京任职中华民国代理大总统,段祺瑞离开天津赴北京任职*****。从此掀开了直系和皖系的角逐。直皖大战不可避免。
袁世凯死后,北洋新军主要分为以下四派;
皖系;以段祺瑞为首,控制区域为黄河、长江中下流域及直隶一带;主要代表人物有徐树铮﹑靳云鹏﹑段芝贵﹑傅良佐﹑倪嗣冲等,扶植势力是日本。
直系;以冯国璋为首,控制区域为安徽、浙江、山东、福建、陕西一带;主要代表人物有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扶植势力是英国和美国。
奉系;以张作霖为首,控制区域为奉天、黑龙江、吉林一带;主要代表人物有张学良、张宗昌、 郭松龄、马占山等,扶植势力是日本。
晋系;以阎锡山为首,控制区域为山西一带;主要代表人物有傅作义等, 扶植势力是日本。
冯国璋任代理大总统不满一年。在这一年里,皖系段祺瑞指示心腹徐树铮、王揖唐、曾毓隽等在北京的安福胡同组织“安福国会”,策划新的总统选举。
冯国璋自知当选无望于1918年8月13日,通电辞职。“安福国会”原本准备让段祺瑞当大总统,但是段祺瑞树敌太多,直系、奉系肯定反对,南方的孙中山等也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只得请出前清的封疆大吏,北洋元老徐世昌继任大总统。
1918年10月10日,徐世昌正式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段祺瑞和冯国璋也同时下台,由钱能训代理*****。但是段祺瑞依然在徐树铮等人的辅佐下把持着实权。
皖系掌握了北洋政府的主要权力,在日本的扶持下,极力扩张其武装力量。段祺瑞提出“武力统一”的口号,企图利用直系军队消灭南方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又达到削弱直系的目的。
直系不甘心皖系的扩张,提出“和平统一”,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与段祺瑞对抗。
1919年5月4日在胡适就是昨晚坐我旁边带眼睛那位,陈独秀、李大钊、林长民、蔡元培的带领之下,全国爆发了学生运动,使得受日本扶植的皖系再次丢失民心。
这里插一个事件,那就是人称“小扇子”的徐树增将军在1919年曾经武力收复了当时独立出去的外蒙古。这也让直系得到了一些民心,但是直奉大战让徐世昌调回徐树增,外蒙古在苏联的扶植下第二年独立建国。
1920年4月,直、奉两系结成反段联盟。5月,吴佩孚从湖南衡阳率直军北上至保定,准备讨伐段祺瑞。段祺瑞召开秘密军事会议,调徐树铮的西北边防军在北京附近布防。6月成立定国军,段祺瑞自任总司令。
7月14日,直皖两军在北京东西两面的京津铁路和京汉铁路线上的涿州、高碑店、琉璃河一带开战。西线直军遭边防军进攻受挫,退出高碑店。东路边防军由徐树铮坐镇,进攻直军所据杨村,未决胜负。16日,日本开出一支护路队助西北边防军占领杨村。17日,吴佩孚率兵突袭边防司令部所在地松林店,皖系部分高级将领被迫投降。接着,直军占领涿州并向长辛店追击。奉军也大军压境,作为直军的后盾。
这次直皖战争历时五天,皖军完败。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辞职。直系和奉系随即控制了****。
中华大地从来就是一山不容二虎的地方;直系和奉系的矛盾也逐步显现。随着皖系的没落,日本在华的势力也逐渐萎缩。日本岂肯甘心,遂支持奉系和皖系从新联合,并邀请南方的孙中山组成反对直系的“三角同盟”。直奉大战也是不可避免。
1922年年初,奉系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导致了直奉翻脸。梁士诒与直系的关系很差,奉系借梁士诒而支配中央的财政交通,借日款来赎回胶州济南铁路,用日款来支持奉系的扩张计划,直系就不能容忍了,吴佩孚一再通电,揭露梁士诒媚日卖国的丑行,梁士诒组阁近一个月,即于1922年1月25日托病请假离任出京。
张作霖决定武力对付直系,4月10日起,奉军就络绎不绝进攻,改名为“镇威军”。4月29日,张作霖到达军粮城,即日向部队下达了总攻命令,直奉两军在长辛店、固安、马厂一带混战,吴佩孚亲到前线督战,令主力在炮兵掩护下迂回到奉军的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奉军是腹背受敌。
第16师师长于琛徵于5月4日临阵倒戈,奉军暂编1师退出了丰台,造成了奉军西线崩溃。吴佩孚又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指挥直军且战且退,待奉军进入伏击圈后,秘密率部绕至奉军的侧面,发起猛攻,西线的奉军也全线的溃退。
当时第二梯队的战斗力比较强,是奉军的主力,司令就是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两年前张学良从东三省讲武堂毕业,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如此大规模的战役。
当时吴佩孚在获胜以后,调了嫡系的第3师、第26师到东线,并亲自指挥攻击张学良的部队。张学良虽然率部英勇打退进攻,但是因为奉军整体败局已定,只好指挥部队有秩序地向后撤退。
在这次战争中,奉军各部几乎全线溃退,仅有的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部队,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统率的第二梯队。最终奉军在东西两线均失败,士兵牺牲2万,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4万余人,总统徐世昌下令免除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
6月18日,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签订了停战条约,以榆关就是今山海关为两军分界线,奉军撤出关外,直军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战争宣告结束。此战也让吴子玉声名远播。
直系胜利之后,曹锟和吴佩孚宣称徐世昌的大总统职位为非法产生,遂复请黎元洪就任。
黎元洪于1922年6月11日再度登上中华民国大总统。
黎元洪上台之后依旧没有实权,实权仍然掌握在曹锟和吴佩孚手中,并使黎元洪成为其傀儡,北京政府六度更换国务总理。同时,随着直系内部吴佩孚的崛起,形成了曹锟领导的直系保定派和吴佩孚领导的洛阳派,吴佩孚不赞成曹锟出任大总统。
但曹锟仍在直系内部处于优势地位,其出任大总统的计划获得美国支持。通过美国驻华公使的工作,1923年6月,美国总统沃伦•盖玛利尔•哈定发表了支持中国统一的声明(随后哈定总统于同年8月逝世)。
同时,曹锟派人对黎元洪进行恐吓,迫使黎元洪逃往天津,又派王承斌将黎元洪乘坐的火车在天津杨村站扣住,直到黎元洪交出大总统印并签署辞职书后才放行。曹锟利用内政总长高凌霨和议长吴景濂大批收买或威胁国会议员,于1923年10月6日当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被讥为“猪仔总统、“贿选总统”。
此后,由贿选国会起草并通过了一部《中华民国宪法》,世人称“曹锟宪法”。1923年10月10日,该宪法由曹锟颁布实施。这部宪法是中华民国第一部正式颁行的宪法。
奉系张作霖自上次战败之后,回到东三省积极扩军备战一年多,准备再次与直系争夺中央政权。在政治上为了对抗武力统一政策,张作霖和段祺瑞、孙中山建立了“反直”的三角同盟。
1924年9月,直系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爆发了江浙战争。9月3日,张作霖通电谴责曹锟、吴佩孚攻浙,并以援助卢永祥为名,组织“镇威军”,自任总司令,将奉军编为6个军;总兵力约15万人,于9月15日分路向榆关(即山海关)、赤峰、 承德方向进发,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卢永祥
为抗击奉系的进攻,9月17日曹锟发布讨张令,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以王承斌为副总司令兼直隶筹备司令,彭寿莘为第1军司令,王怀庆为第2军司令,冯玉祥为第3军司令,张福来为援军总司令,还有海、空军各一部,总兵力近20万人,依托长城组织防御,并对各军的作战任务作了具体区分。
当时,直军企图从海上登陆从葫芦岛合围奉军,但由于奉军海军的抵抗,更重要的是英国进行了干预,直军被迫放弃了计划。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直军丧失了战争主动权,陷入被动。
9月15日到22日,奉军第2军、第5军,兵分两路,分别由阜新、通辽向直军防地攻击前进。奉军在攻占开鲁、朝阳后,又乘胜向 凌源发起进攻。接着,奉军的骑兵队也由彰武出动,陆续攻占直军控制的建平、赤峰等地。是时,直军第3军司令冯玉祥,因不满吴佩孚排除异己,正与援军第2路司令胡景翼、北京警备司令孙岳等密谋倒戈,在古北口一线按兵不动。
9月28日,榆关方面的战事日趋激烈。直军虽然居高临下,但奉军精锐 张学良、郭松龄的部队却前赴后继地奋勇仰攻,双方都遭到很大的伤亡。奉军在正面进攻未能奏效后,侦查得知九门口直军的守备力量比较薄弱,便转而集中兵力猛攻九门口,并于10月7日攻占,直军的长城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吴佩孚在九门口失守后,急调后援部队开赴前线,并于12日亲临榆关组织直军进行反扑,一度曾将九门口夺回。奉军在直军反扑面前全力抗击,与直军进行了反复的争夺,终将直军的进攻击退,再度攻占九门口。在20多天的反复争夺战中,双方战死者达一万余人。
10月9日奉军攻占了赤峰。15日,赤峰被赶来前线的直军第3军二部夺回。时值冯玉祥在古北口举行会议,认为倒戈回京的时机已到,便电告孙岳,叫他迅速将驻防大名的军队调至北京南苑,同时下令部队,将后队改为前队,于10月19日回师北京。
10月23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联名发出了呼吁和平的漾电,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贿选总统曹棍的反动统治,占领了北京,并将溥仪驱逐出紫禁城。
10月25日,冯玉祥等人在北京北苑举行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国民军,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1 军军长,胡、孙二人分任副总司令兼第2、第3两军军长。
“北京政变”后,吴佩孚把前线指挥交给张福来主持,亲率其嫡系第3师、第26师各一部,共约七八千人,于10月25日乘车回救北京。
10月26日,吴佩孚命令部队开往杨村一线布防,对冯军采取守势。企图等齐燮元、孙传芳的军队沿津浦铁路北上;李济臣、萧耀南的军队由京汉铁路南来,再在这两路援军的支援下,从冯玉祥的控制下夺回北京。
10月28日,由平泉、冷口入关的奉军张宗昌部,攻占滦州,截断了榆关直军的退路和榆关-天津之间的交通线,直军纷纷溃退。
10月31日,奉军占领了榆关和秦皇岛,缴获直军的枪支达3万余件。直军主力丧失殆尽。
10月31日到11月 2日,冯军先后攻占了杨村和北仓,并俘虏了北上援吴的鲁军旅长潘鸿钧。
吴佩孚见大势已去,率残部2000余人由塘沽登舰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直系完败。曹锟被赶下台并遭到软禁,吴佩孚南逃。
张作霖、冯玉祥等随后在天津曹家花园召开会议,决议成立中华民国执政府与善后会议以取代国会,并推举段祺瑞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统总统与总理之职不再设大总统之职;、段祺瑞表面上大权总揽,不受任何约束,实际上自身已没有什么军事实力;之后政权落入奉系手中。
中华大地北边的北洋政府就说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们再来聊聊南边的情况。
孙中山在1912年当了3个月的临时大总统之后,在无奈之下只得宣布辞职。
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曾一度出任全国铁路督办职。倡导“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
1913年,因“宋教仁案”,发动“二次革命”讨袁世凯,宣告失败。
1914年,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
1915年发表《讨袁宣言》,进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后又发表《二次讨袁宣言》。
1917年,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成护法军政府。被推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第二年,因受桂系军阀挟制,被迫去职,赴上海著书立说,撰述《建国方略》。
1919年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任总理。
1920年重返广东,次年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
1922年因陈炯明武装叛乱,中止北伐,被迫退居上海。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的帮助下,他毅然决定改组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
1923年再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提出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后创办黄埔军校,指挥平定广州商团叛乱。
同年11月,应北京政府邀请,扶病北上讨论国事,这个开始咱们说过。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同时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蒋介石任校长。
同年10月在镇压广州商团叛乱后,应北京政府之邀,他扶病北上共商国事因积劳病剧。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成立,由汪精卫任政府主席,胡汉民任外交部长,许崇智任军事部长,廖仲恺任财政部长,聘任苏联的鲍罗廷为高等顾问。除此以外,并设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汪精卫兼任主席,蒋介石等8人为委员,并取消各地方部队名称,统一称作‘国民革命军’,计划北伐。
鲍罗廷
10月1日,国民革命军举行东征,蒋介石的黄埔师生战术灵活、作战勇敢,击败陈炯明残部。这里东征陈炯明没有多大谈资。我们主要来聊聊北伐战争。
我们先看看交战双方初期的兵力;
北伐军:改组后的国民革命军8个军10万余人(后来发展到40多个军近百万人),蒋中正任总司令, 李济深任总司令部参谋长, 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 邓演达任政治部主任, 郭沫若任政治部副主任,前敌总指挥: 唐生智。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参谋长蒋伯诚,党代表缪斌;
第二军军长谭延闿,副军长鲁涤平,参谋长岳森,党代表李富春;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黄 实,党代表朱克靖;
第四军军长李济琛,副军长陈可钰,参谋长邓演存,党代表廖乾吾;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参谋长刘 敏,党代表李朗如;
第六军军长程 潜,参谋长唐 蟒,党代表林伯渠;
第七军军长李宗仁,参谋长白崇禧,党代表黄绍竑;
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参谋长龚 浩,党代表刘文岛。
这里又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蒋中正请的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伦(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柳赫尔);此人是一个军事奇才,据说此人在苏俄国内战争时,用一个步兵师打垮装备有大量坦克、装甲车的机械化的白卫军的奇迹。根据后来他在北伐战争中的表现,我认为此事是真的。
再来看看北洋政府的军队,南逃后的吴佩孚盘踞在两湖、河南京汉路沿线,兵力号称二十万。 孙传芳部由闽、浙、苏、皖、赣五省组成,号称“五省联军”,兵力也差不多二十万。
二次直奉战争后的张作霖窃据北京政府,盘踞京、津、 直隶、 热河及东北三省,兵力号称四十万。山东的一带的张宗昌也有十余万兵力。
双方兵力接近1:9,但是,革命军在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伦的建议下,根据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和各地军阀之间的矛盾,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首先消灭吴佩孚军,然后歼灭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张作霖军。
北伐军首先集中主力进军两湖战场,讨伐吴佩孚,同时为了保卫广东后方,在粤、赣、闽边界地区部署了1万余人监视福建、江西的孙传芳部。
吴佩孚虽有20万军队,但在湖南境内只有10万战斗力较低的弱旅。
原因有两个:
其一是吴佩孚的主力当时正在北方对付冯玉祥部,欲报直奉大战倒戈之仇。
其二是孙中山的历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因而此次北伐,吴佩孚开战之初时犯了轻敌的毛病,后来到了湖南守军惨败,武汉形势告急,吴佩孚才开始仓促率主力南下。
北伐军占领长沙后决定,第2、第3军集结于醴陵地区警戒江西(醴陵、萍乡历来为江西进入湖南的要道),防止被孙传芳侧击;主力直取武汉。
后来经过经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武汉会战三战后,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北伐军实现了首先消灭吴佩孚的战略目标。
在北伐军讨伐吴佩孚的过程中,北伐军两次分兵监视孙传芳部,在坚持主要任务的同时没有忽略次要方向的威胁。孙传芳没有果断出击支援吴佩孚,吴佩孚战略判断错误,主次不明,主力在北方逗留过长,直到北伐军占领全湘后才进入战场,焉能不败。
孙传芳虽掌握苏、皖、浙、闽、赣五省地盘和二十几万军队,但形成这一集团为时不过一年,孙传芳担心地位并不巩固。
孙传芳与张作霖虽然都是北伐的对象,但双方一年前还是兵戎相见的对手,彼此互相戒备。因而在北伐战争初期,他并不想过早投入战斗,同时也怕吴佩孚吞并他,于是采取旁观的态度。
当北伐军入湘及至攻下岳阳之前,吴佩孚数次电促出兵湖南,孙传芳均婉拒。当时我建议进攻广东,或者由宜春、萍乡一线进攻湖南,势必对北伐军造成极大压力。直到吴佩孚失败在即,孙传芳才决定参战,但这时吴佩孚已无法给他支援,孙传芳就必须独自面对北伐军的压力。
孙传芳在江西集中了主力10万人,试图夺取两湖。针对当前态势,北伐军转移兵力,将主战场转到江西。不光主力由武汉一带东下,原来部署在粤东、醴陵地区监视孙部的两部分兵力也同时进攻当前之敌。
在江西战场,北伐军经两个月的苦战,终于获得胜利。江西战场的胜利是北伐军的一次重大胜利,这不仅粉碎了孙传芳夺取两湖,进窥两广的企图,巩固了北伐军在两湖的胜利,而且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孙传芳在东南五省的统治,这对于北伐军平定东南,西进川黔、及至北伐奉军,都具有战略意义。在福建战场,兵力占劣势的北伐军也进展顺利,最终攻下八闽之地。
北伐军占领两湖、消灭吴佩孚后,南北力量有了极大变化。
首先是北伐军主体通过收编、扩军后实力大增。
二是北方冯玉祥部固甘援陕,使陕甘绥三省连成一片,所部也迅速发展到20万人。
三是西南各省的小军阀在局势逐渐明朗后,大多投奔革命军,如贵州周西成、袁祖铭、王天培、彭汉章、贺龙;四川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云南龙云和胡若愚。由此西南基本为国民革命军控制,进一步稳定了后方,消除了侧后威胁。
北伐军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的时候,一直在坐山观虎斗的张作霖才取消“中立”,决定出兵援孙援吴。
1926年11月,张作霖、张宗昌、孙传芳在天津召开联合会议,决定组成“安国军”,张作霖就任总司令,张宗昌、孙传芳为副司令。制定了反攻计划:孙传芳驻守浙江前线,由浙江反攻江西;张宗昌率直鲁军继后援孙,担任苏北、皖北防务,然后分兵进攻鄂东和江西;张学良率奉军沿京汉路援助吴佩孚。
三大北洋军阀到此时才真正联合,但此时吴、孙两系主力尽失,各自只剩下5万余残兵败将,内部也不稳定。名义上是联合,实际上是奉系的独角戏了。而随着北伐的顺利进行,冯玉祥部东出潼关;山西阎锡山态度逐渐明朗,北伐军的实力已占据优势。奉系军阀的出路只有退出关外了。
在这期间,革命军内部也不稳定。
1927年8月14日,蒋介石下野,后来和宋美龄12月在上海结婚。
8月19日,武汉政府宣布迁都南京。
9月初,汪精卫亲抵南京;不久汪精卫又鼓动唐生智与张发奎分别于10月爆发宁汉战争。
11月爆发广州张黄事变,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皆获得战争之胜利,迫使唐生智、张发奎等出国流亡。
1927年12月3日至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预备会”,会议的最后一天鉴于目前的乱壮恢复了蒋中正复职为北伐全军总司令,继续领导北伐。
北伐军在占领河南之后,屡次致电冯玉祥、阎钖山及各将领准备北伐。
今年2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并命统归蒋指挥。
事到如今,吴子玉据说已经逃至四川投奔杨森去了,能征善战的玉帅已经是江郎才尽了;孙传芳的败局无可挽回,估计只能去吃斋念佛了,张作霖估计也只能退回东三省了。
从民国政府成立的这十几年,我中华大地就不曾有过安宁,连年的战乱让我们的国家更加落后,还好欧洲各国也在打仗,不然等西方列强和日本人再次进入我国,我们必定可能还有亡国之危险”。 蒋百里不胜唏嘘的小声说道。
大华饭店的套房里,灯光明亮,在客厅的简易餐桌上,一坛20年的陈年女儿红只剩下最后两碗了,小餐桌两边一个口若悬河讲得绘声绘色,一个聚精会神听得有滋有味,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吕奇注视旁边的地图回味良久,端起最后一碗酒:“蒋先生,承蒙教诲,受益良多,我再敬先生一碗”,说完干掉最后一碗酒。
蒋百里也微笑着干了酒,然后盯着地图看。吕奇走到电话旁,叫服务员进来泡一壶龙井。在服务员打扫泡茶的时候,这一老一少都盯着地图看,谁也没有说话。
服务员出去之后,蒋百里说道:“民国政府成立这十几年唯一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搞教育,北洋政府各个军阀对教育还是比较注重的,不过他们在文化、历史、戏剧,医学等方面比较注重,虽说也有几个讲武堂,但是对于军校来说,比起南方的黄埔军校实在是差的太远,这两年的北伐战争就说明了这一点”。
两人相继落座。
吕奇拿出蒋百里给他的字条说:“感谢先生赐教,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晚辈还有最后一问,请问先生,我到底该去何处投军”?
蒋百里一脸苦笑,“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应该何去何从,怎能指导与你。”喝了一杯茶继续说道:“你自己怎么打算”?
吕奇说道:“晚辈还是看好革命军,虽说目前革命军取得胜利,但是依着冯玉祥的人品,还有山西的阎锡山,中原大地估计还有大战。不过他们都不可能是蒋公的对手;但是革命军就算取得了胜利也一样是不会稳固的,因为它的基本班子还是有太多的各地军阀参与,黄埔的嫡系目前还是太嫩,需要时日的成长,以我来看蒋公,他是不可能用雷霆手段来排除异己的,那么只能步项羽、杨广的后尘。 所以我现在还不知道往哪里去,所以一直窝在上海”。
“良禽择木而栖,你比我高明,不错、不错;只要我中华不亡,刘邦、李渊之类的人物迟早会出来创造像汉唐盛世一样的中国,……等一等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想我一生……哎——不说也罢;日本人在这几十年的时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以日本人由于贫瘠之地所产生出的狼子野心,中国和日本在10年之内必有一战”。蒋百里长叹一生陷入无限的回忆之中去了。
吕奇也是暗自思虑了一会说道:“先生请早点休息,晚辈告辞了”。蒋百里点点头。
吕奇到了晚上再去找蒋百里的时候,却被告知蒋百里上午已经退房走了,给自己留了一盒东西。吕奇打开盒子一看是银怀表,就是蒋百里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得的那只银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