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下震上 震卦

《序卦傳》曰:「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此卦二陰居上,壓一陽於下。陽屈欲伸,故動,動而升發則為雷矣。《國語•周語上》:「伯陽父曰:『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謂陰迫陽,使不能升也),於是有地震。』」地震,故動也。陽能升則為雷。

《震》。亨。雷聲發而物動,君令發而民從。人君有善政教,則嘉會而禮通,故云亨也。

震來虩虩,三四五互坎為加憂,為心病,故云震來虩虩。《說文》:「虩,《易》:『履虎尾虩虩。』恐懼。一曰,蠅虎也。从虎,聲。」(「,際見之白也。从白,上下小見。起戟切」「虢,虎所攫畫明文也。古伯切」「,五指持也。呂戍切」)虞翻曰:「臨二之四(二陽之卦自臨來),天地交(陽乾爻為天),故通。虩虩,謂四也,來應初,初命四變而來應己,四失位,多懼,故虩虩。之內曰來也。(雷自外聞于內)

笑言啞啞。《說文》:「啞,笑也。从口亞聲。《易》曰:『笑言啞啞。』於革切(古稱不能言曰瘖。《說文》:「瘖,不能言也。於音切」《說文》無瘂字,字見《玉篇》。瘖瘂雙聲)〇震為善鳴,故云笑言啞啞,虞翻曰:「啞啞,笑且言,謂初也,得正有則,故笑言啞啞後有則也。」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說文》:「匕,相與匕敍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匕取飯,一名柶。」「匙,匕也。」「鬯,以秬釀艸(秬,黑黍艸,芳艸也),芬芳攸服以降神也。从凵。凵,器也。中象米。匕,所以扱之。《易》曰:『不喪匕鬯。』」〇雷聲聞于百里,故云震驚百里。《逸禮•王度記》:「諸侯度不過百里,象雷震百里。」《白虎通•爵篇》:「《王制》曰:公侯田方百里,……象雷震百里。」孔穎達《周易正義》:「先儒皆云雷之發聲聞乎百里,故古帝王制國,公侯地方百里,故以象焉。」震為蒼筤竹,為蕃鮮。三四五互坎為酒,故云匕鬯。二三四互艮為手,執持之,故云不喪。鄭玄曰:「雷發聲聞于百里,古者諸侯之象。諸侯出教令,能警戒其國內,則守其宗廟社稷,為之祭主,不亡匕與鬯也。」

《彖》曰:「《震》,『亨』。『震來虩虩』,恐致福也。李道平曰:「四多懼,又失位,懼而變柔。上承五,下應初,初乾為福,故恐致福也(乾陽為善,故為福)。」能恐懼修省,思患而豫防之,則致福矣。

『笑言啞啞』,後有則也。三四五互坎為水,水以平準萬物,故云有則也。虞翻曰:「則,法也。坎為則也。」

『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虞翻曰:「遠謂四,近謂初,震為百,謂四出驚遠,初響懼近也。」李道平曰:「震以二陽爻為主,四在外,故遠謂四。初在內,故近謂初。」四為外雷發而驚遠,初為內雷應而懼近也。《論語•鄉黨》:「迅雷風烈必變。」《蜀志•先主傳》:「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注引《華陽國志》云:「于時正當雷震,備因謂操曰:『聖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一震之威,至於此也。』」

(『不喪匕鬯』),出可以守宗廟社稷,以為祭主也。」程子以為「邇也」下脫「不喪匕鬯」四字,是也。〇二三四互艮為門闕,故云宗廟社稷。帝出乎震,艮為手,故云出可以守。震為長男,主祭器者莫若長子,故云以為祭主也。

《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爾雅•釋言》:「荐,再也。」《說文》無洊及荐,當皆再之叚借。〇李道平曰:「《中庸》曰:『恐懼乎其所不聞。』其有聞而益加恐懼可知也。雷震善鳴,聲威並至。君子聞之,故益恐懼而修省。」初與四陽爻為君子,三四五互坎為加憂,故云恐懼。初二三四互大離為目,為視,故云修省。省,視也。

《六祖檀經》:「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於道即相當。」

初九:「『震來虩虩』,後『笑言啞啞』,吉。」虞翻曰:「虩虩,謂四也(初與四應,三四五互坎為加憂,自外至內為來)。初位在下,故後笑言啞啞。得位,故吉也。」李道平曰:「初應四,故虩虩謂四。爻例:上為前,下為後。初位在下,故後笑言啞啞。初陽得位,故吉。」

《象》曰:「『震來虩虩』,恐致福也。虞翻曰:「陽稱福。」李道平曰:「初陽為乾稱福,四懼,變而應初,故致福也。」四變,為復之六四「中行獨復」。《象》曰:「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笑言啞啞』,『後』有則也。」虞翻曰:「得正,故有則也。」李道平曰:「初陽得正,應坎為則,故有則也。」四變,則下四爻已互復。反復其道,故有則也。

六二:「震來厲,億喪貝,躋于九陵,勿逐,七日得。」六二以柔乘剛,故云厲,危也。億,大也。十萬曰億。(本作。《說文》:「,滿也。一曰,十萬曰。」「億,安也。」)二與五應,三四五互坎為盜,故云喪,失也。大離為蠃,為蚌,故云貝,震為足,為行,故云躋。二三四互艮為山,四陽為艮之極,陽盡為九,故云九陵。艮,止也,故云勿逐。艮於八卦自然之生數為七(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大離為日,故云七日。艮為手,故云得。又七日來復,干支隔七相剋,古以干支紀日,故云七日得也。

《象》曰:「『震來厲』,乘剛也。」柔承剛則安,乘剛則必被推排,故危厲也。

六三:「震蘇蘇,震行无眚。」上下皆震,震為反生,故云震蘇蘇。今俗作甦,死而更生也。震為行,三四五互坎為多眚。(《說文》:「眚,目病。生翳也。」)三不正,宜變為陽。三變則下四爻互家人,言有物而行有恆,坎壞而險可解矣,故云无眚也。

《象》曰:「『震蘇蘇』,位不當也。」三以陰爻居陽位,故云位不當也。

九四:「震遂泥。」震為行,為大塗,四在坎中,故云遂泥,謂往而不返也。此爻亦不正,宜變之正成復,則為中行獨復,以從道也。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宜變陰成復,與初相應,四變則上體成坤,坤為文,則光矣。

六五:「震往來,厲。初已往,四又來,故云震往來。五在坎上,險也,故云厲。

億无喪有事。」億,大也。震為長男,故云大。喪,失也。五得中,故无喪。有事,謂有所從事,可補改,指恐懼修省也。能恐懼修省,則无所失矣。

《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危行,謂往行危,來行亦危也。然能恐懼修省,則雖危无咎矣。虞翻曰:「乘剛,山頂(五在艮之上),故危行也。」李道平曰:「五乘四剛,四互艮為山,五在山頂,危象也。危从厂,人在厂厓之上,故稱危。震為行,故危行也。」【《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厃,仰也。从人在厂上。魚毀切」),自止之。」】

其事在中,大『无喪』也。」虞翻曰:「動則得正,故无喪。」李道平曰:「五動陽出成隨,居中得正,陽為大,故大无喪也。」(隨之九五:「孚于嘉,吉。」《象》曰:「孚于嘉吉,位正中也。」)

上六:「震索索,視矍矍。震為決躁,為作足,故索索。鄭玄注:「索索,猶縮縮,足不正也。」《說文》:「矍,隹逸欲走也。从又持之䀠䀠也。……一曰視遽皃。」(「䀠又視也。七遇切」)鄭注:「矍矍,目不正。」虞翻曰:「三已動,應在離,故矍矍者也。」李道平曰:「三失正,動成離為目,上與三應,故矍矍。」

征凶。征謂行動,動則為噬嗑,有何校滅耳之凶。

震不于其躬,于其鄰,謂上六在屯之外,己不在屯難中,故云震不于其躬于其鄰。鄰謂五,在屯及坎上也。

无咎。已脫屯難,故无咎。

婚媾有言。」此爻是兌位,為妾,為口舌,故云婚媾有言。《說文》:「媾,重婚也。」〇凡水火相遇,多言婚媾之事。如屯之六四,蒙之九二及六三,隨六二及六三,賁六四,家人六二及九三,睽九四及上九,困六三,鼎初六,漸九三,歸妹初九、六三、九四、六五,豐初九,既濟六二。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虞翻曰:「四未之五,故中未得也。」李道平曰:「四之五則中得正,四未之五,故中未得,謂中未得正也。」〇四之五,則上五爻互比。比,親輔也。又《雜卦傳》:「比樂師憂。」成比則樂,故得。未成,故未得也。

雖『凶』『无咎』,畏鄰戒也。」虞翻曰:「謂五正位,已乘之逆,畏鄰戒也。」李道平曰:「四之五得正位,上以陰乘陽為逆,畏鄰設戒,故雖凶无咎。」案:設戒,謂謹慎戒懼,自修其身,非設兵備戒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