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避球

讀小學時「閃避球」是相當流行的集體玩意。小息時候,同學湊在一起,分成兩隊玩「閃避球」。用的是乒乓球,將乒乓球瞄準敵方隊員的身體射去,對方迅速閃避,極考反應,被打中的便站出界外,暫時出局;乒乓球無殺傷力,儘管帶有狠勁的話,打在身上還是會發出一下清脆的「噗」聲,有時被擊中處還會泛起一點紅,但沒多久紅暈自會退去,不留痕跡。

「閃避球」這玩意,伴我度過不知多少個快樂的小息。有時老師在操場,還會在旁觀看,甚至加入玩耍。但升上中學,這種玩意就忽然沒有了。

不是電影《屎波快閃隊》(Dodgeball: A True Underdog Story)的一張戲票,對這玩意也幾乎忘掉了。消失的兒時玩意何止這個,現在遊樂場都沒有氹氹轉了,也沒有高高彎彎的滑梯。我懷疑這些事物的消失是有着共通性的,不單是兒童玩具向電子消費品的轉型,還包括我們對新一代極之(過分)保護的心態。

嘩,閃避球?那麼暴戾,身為家長怎可以容許寶貝仔當乒乓球箭靶?孩子皮膚出現紅暈,大件事。氹氹轉,萬一轉到頭暈怎麼辦?高高彎彎的滑梯不好,危險呀,滑下來即使有墊褥屁股也會痛的呀!盪鞦韆,搖擺的角度自然不好超過九十度。猜樓梯這玩意更不可接受,跳樓梯級,萬一差錯腳點算?

大人極力為孩子營造溫室環境,孩子的確是安全了,但隨之喪失的,包括轉圈圈自製暈眩的迷幻感覺、盪鞦韆盪到可以摘星星的幻覺,以及讓一個乒乓球打在身上發出的微微痛楚——一種消失了的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