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散马蹄声
——谭嗣同《潼关》赏读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此诗为诗人十八岁时所作。这年春天,诗人从浏阳起身,前往其父亲谭继洵任职地甘肃兰州,途经潼关,诗人被眼前雄伟壮丽的景色深深吸引,由衷写出了这首赞美之诗。

潼关何地?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北,是东西往来必经之地,为古往今来兵家必争之关隘。地势高峻,山峦雄峙,易守难攻,得天独厚。诗人以此为题,凸显关隘之重要,亦见视野之辽阔,心胸之高远,气度之恢宏。大有君临天下,雄镇天下的气魄。诗人写作此诗,时年十八,青春飞扬,意气风发,壮志在胸,气吞山河。一座山耸立在飞扬激情的诗歌之中,实际上也是耸立在诗人心中,昭示着一种高度,一种气魄,一种格局。诗歌首句放眼历史时空,穿越茫茫风云,烘云托月,旁敲侧击,说云遮雾绕,簇集高城,显见潼关拔地通天,高耸入云,说终古如斯,千年如此,烘托关隘纵贯古今,雄浑苍茫,时间与空间交融,历史与现实对接,凸显潼关耸立天地,雄奇千古的巍峨高峻的形象。注意一个词“终古”,类同“千古”“万古”,但是,诗人就是不用后者,其间自有独特意味。“千古”“万古”数量夸张,夸至千万,彰显气势,似有尽头。“终古”则扫荡千万,茫茫无尽,给人以洪荒邈远、地老天荒之感。

首句纵观古今,横扫八方,视野开阔,境界高远。次句着眼此身此行,此时此地。何种境况?秋风瑟瑟,天高地远,青春诗人,驰骋骏马,一路向前,留下马蹄声声,留下矫健身姿,也留下昂扬、劲健的少年精神。一般而言,面对秋风长天,面对万物萧索,多愁善感的文人多半容易滋生老迈惆怅之感,流离漂泊之叹,写下凄清感伤的诗句。可是,谭嗣同却是豪情万丈,意气飞扬,丝毫没有文弱书生的愁苦之叹。这不禁令人想起梁启超笔下的老年与少年:“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少年中国说》)少年精神在秋风骏马,少年精神在朝阳乳虎,少年精神在一泻汪洋。陆游诗歌《书愤》有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铁马秋风”呈现战斗者的形象,壮怀激烈,豪气干云。谭嗣同诗句“秋风吹散马蹄声”的“秋风骏马”是少年精神的写照,飒爽英姿,矫健动人。注意“马蹄声”,是驰骋大地的节奏,是振奋人心的鼓点,是奔腾向前的力量。

诗歌一、二两句侧重写人记行,诗歌三、四两句侧重描景抒情。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遭受束缚似的,拼命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走向与黄河相反,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平坦,一山更比一山高。山川壮阔险峻,潼关气象不凡。山水之中融进了诗人想要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山水实际上是诗人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注意“犹嫌束”“不解平”,前者写黄河,奔腾向前,冲决一切,势不可挡;后者写山峰,不解平坦,不甘平旷,层峦叠嶂,气势雄伟。山河雄奇壮丽,气势磅礴有力,烘托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的胸怀,更是暗示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