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体系与《中国大百科全书》(1)

一、国家知识体系既是知识总汇,又是思想标高

1.知识和知识体系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实、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它可以是关于理论的,也可以是关于实践的。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

知识体系,无数个关联的标准知识的集合。知识关联、知识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同领域的专家将之总结出来。人类没有发现验证的“知识”尚且不叫知识。知识、知识体系都需要人们发现并验证,知识、知识体系是基于人而存在的。知识体系的构建反映了人全面系统认识事物、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知识、知识体系属于文化,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文化是感性与知识的升华。

2.国家知识体系

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当前国家的基本职能是,对内保持社会和谐,推进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外,开放、交流,同时,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保家卫国,防御外侵。

毫无疑问,国家知识体系应该与国家的职能、国家的发展目标相匹配。其构建应该考虑三个基本要素:

(1)全球视野。集纳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对他国他人发现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成果,保持与世界同水准的了解、认识、掌握,为我所用。它是全面的、系统的、集大成的,覆盖了当今的科学研究领域。

(2)本土意识。彰显本民族文明、文化、成果、价值观,也就是文化自觉、自信。首先,世界各国交流,建立在相互了解、理解基础上,将自已讲清楚,才能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其次,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自身的文化土壤,离不开国情、民情;第三,当今国际格局,需要主体意识,而非人云亦云,掌握文化(知识)话语权,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对话机制,有利于解决面临的问题。

(3)文化标杆。坚持科学规范,严循学术标准。

总之,国家知识体系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的知识水平,而且还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这个时代理解自身、理解世界,把握自身、把握世界的认识水平。也就是说,国家知识体系既是知识总汇,又是思想标高。知识体系建设,对于国家繁荣发展、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地位确立,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国家知识体系完备,知识广泛传播,是提升国民素养、凝聚力量、维护安全、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基础性工作。

二、百科全书是知识体系完备的书

百科,包括的学科之多;全书,汇集的知识之广。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百科全书在规模、内容、功能上均超过其他类型的工具书。“百科全书自问世以来,一直试图向一切人介绍一切事物”(2)

西方有记载的科技、文学、艺术基本是从古希腊学者开始的。亚里士多德为讲学而编写了全面讲述当时已有一切学问的讲义,百科全书自此起步。2300多年来,人类社会跨越古代、近代,进入现代,渐进地产生、积累了大量科学发现,以及思想文化艺术成果,尤其是以蒸汽机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新式炼钢法和电力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人类的科学发现、知识创造和应用进入快车道。而与之如影随形的是百科全书的编纂,从《学科要义九书》、《博物志》、《词源》、《百科全书,或神与世俗学科知识》、《钱伯斯百科全书》到《不列颠百科全书》、D.狄德罗(1713~1784)的法国《百科全书》,以及《美国百科全书》、《布鲁克豪斯百科全书》,再到当下火爆的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每一个时代,都有集成、记载科技、人文成果的百科全书诞生。

百科全书最基本的特征有两点:一是权威准确、视界宏博的内容;二是完备的知识体系。

百科全书与时代的思想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同步,同时,又反哺、推动着时代思想科学文化的发展。

西方中世纪百科全书将上帝视为知识之源,或是按照《创世纪》的次序讲述事物,或以古典的、反映“自由人”全部学识的“七艺”作为知识框架,编排上采用知识门类排列的方式,顺序一般是圣经、教会、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医学等。18世纪的启蒙运动,标志着一个新的转折点的到来。以狄德罗、J.达朗贝尔为首“百科全书派”编写的法国《百科全书》(1772)一改旧制,以F.培根全新的科学分类作为百科全书框架依据。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培根,将人类知识分为130个门类,并归纳为三个方面:“外界自然”(1~40门类,包括天文、气象、地理等);“人类自身”(41~59门类,包括人体构造、行为、体力等);“人类对自然的作用”(60~130门类,包括医学、化学、技术、艺术、农业、航海、衣食住行等)。法国《百科全书》既是知识汇编,又是哲学宣言。它采用的新知识体系,以及编写方法,打破了教会原本对百科全书的条条框框:从神学和上帝写起。它冲破号称掌握最高真理的教会的禁锢,对所有知识一视同仁,给予同样的理性处置。同时,大量的新知识、实用知识进入到本书的知识体系中。狄德罗亲自撰写了“自由”、“公民”、“君主”、“社会”、“艺术”、“农业”、“科学”等1200多个条目,达朗贝尔写序,题为《各学科的起源与发展概述》,J-J.卢梭主持和编写了政治、经济和音乐方面的条目,伏尔泰写了历史方面的条目。这是一部用来“改变人们思想方法的词典”。法国“百科全书”派及法国《百科全书》,冲破欧洲1000多年封建与神学统治,点燃了启蒙运动的火炬,它提出的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照直写进了《人权宣言》。

三、《中国大百科全书》在国家知识体系构建中的独特作用

作为国家基础性、标志性文化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体现和代表的是国家意志、国家水准,在力求知识的权威性、系统性、普适性的同时,也应以高度的学术自觉着力展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从而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而不是“不列颠”或其他百科的“中国版”。

1978年,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启程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全面推动学科研究,完善国家知识体系建设。十年内乱,中国学术严重荒芜,许多权威学者成为牛鬼蛇神,被打倒、靠边站,各学科溃不成军,更遑论国际间新学科、新进展的跟进与吸纳。1979年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的讲话就提到:“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中国大百科全书》一经启动,便按照学科齐全、权威准确的标准进行学术人员组建,展开各学科调研、梳理、创新,有效地引领、推动了各学科建设,全面建构国家知识体系。包括一些空白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财政税收金融等也在第一版时力排异议,开启编纂。如今这些都已成为显学。邓小平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需要知识”。各学科卷的陆续出版,及时满足了当时各行各业的需要,发售《全书》的新华书店门口,闻讯赶来的读者,在门口连夜排起长队,购买场面十分火爆。《法学》卷最为畅销,短时间内就发行了50多万册。

知识体系完备,不仅仅指学科齐全,还包括本学科内部知识的系统、精准。1984年初《法学》卷发稿前,有人心有余悸,提出对“无罪推定”条目应当加些批判。总编委会副主任、《法学》卷主编张友渔在编委会上明确指出:资产阶级革命初期反对封建司法专横,提出“无罪推定”等原则,在历史上具有进步作用,这个条目不必加什么批判。于是,“无罪推定”条未加批判出现在《法学》卷第一版上,而这一原则后来收入了199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之中。中国以古代发明火药而自豪,殊不知我国过去所有的历史典籍都没有记载过火药诞生的准确年代,国外有研究者据此认为火药并非始于中国。《全书》一版的《军事》、《化学》、《航空航天》等各卷在编撰过程中,许多条目都涉及火药,而且提出了各自不同的依据。为了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问号,《军事》卷编辑部先后组织了三次全国性跨学科研讨会,数百名专家参与了论证。条目撰写人李敬和他的研究生查阅考证了数百万字的史料,按中国古代火药配方进行了模拟试验,还利用出国讲学的机会,到英国专门拜访了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教授。潜心研究几年后,火药发明于公元808年,以无争的史实出现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上,成为标准被广泛引用。

以实事求是为核心要义的编辑方针,经胡乔木报邓小平,得到肯定和赞许,最终成为《全书》编纂工作的指导思想。在文革余悸、左倾流毒尚存之时,这无疑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一些过去的学术禁区被打破,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编辑方针的推动下,中央军委讨论明确了我军建军以来的33位军事家,肯定了林彪作为军事家的地位,设立条目,实事求是地记述林彪的功过是非。在纪录抗日战争史的条目中,首次记述了国民党爱国将领指挥的台儿庄等重要战役。其他卷还设立了陈独秀、胡适、蒋介石等条目,内容力求尊重客观历史事实。《天文学》、《考古学》等多卷也选收了在中国天文学、考古学史上有重要贡献,后居留台湾的一些学者人物条目。《体育》卷设条时,有一个运动员曾经多次为祖国赢得荣誉,“文革”期间失足,但这个运动员知名度很高,多次获得世界冠军,读者想了解他,百科全书应当客观地介绍他的情况,设置了专条。

《全书》第二版于2009年告成。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科学文化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军事科学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首创了在本体论基底上嫁接学科论的一套全新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框架体系。20世纪60、70年代之后,社会已进入现代科学时代,又称为交叉科学时代、综合科学时代,也称大科学时代。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是边缘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力学、数量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等)、综合学科(如环境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横断学科(例如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协同学等)丛生,按传统的各学科泾渭分明的科学分类已很难定位并划分体系。第二版的综合性知识框架体系,有着基底扎实、稳定公认、开放性高、兼容性强、盖全率高、遗漏点少的优点,确保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能够真正实现全面介绍人类知识。

与此同时,彰显中国内容,突出中国特色。比如,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给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客观要求主流文化发挥其主导作用。二版收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等一批重要条目并作出权威性阐述。又如,力求对中国建设最新成果作全面归纳。建筑学科中,可持续发展观念引发了新的建筑运动,传统建筑学向广义建筑学发展。二版设立了将建筑、地景和城市规划学科的精髓整合在一起的地标性建筑条目“国家大剧院”、“九江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杨浦大桥”、“卢浦大桥”、“虎门大桥”、“润扬长江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厦门海沧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台北101大楼”等。水利学科,设立了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利在战胜严重洪涝灾害后,重点工程建设明显加快、城乡供水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治理水土流失成效显著、科研教育新发展等新条目,如“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二滩水电站”、“光弹性法”、“垮坝”、“库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价”、“险工”、“水窖”等。选设这类条目,有的就是媒介中常见的一些术语,看似平常,却另有深意,不仅因为检索率高,贴近生活,也让读者在了解知识的同时,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的意识。二版不仅有关于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条目“四大发明”、“地动仪”、“刻漏”等,也增设了反映中国现代最高科技成就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神舟’号飞船”等大量新条目。

《全书》第三版于2011年国务院批准立项,目前编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其知识体系全面反映国家当今科研、教育状貌,以及社会所需。收录110个一级学科,学科数量比一版时增加了1/3以上,比二版时增加了1/6,首次独立设置的学科有信息与通讯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设计学、传播学、人居环境学、科学技术史、公共管理学等。在各学科编委会工作会议上,许多新兴学科表态,要用好百科全书这一平台,认真系统地厘清、梳理、提炼本学科知识体系,以期充分发挥学科在科研和实践中的作用。

坚持中国特色,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中国声音要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反映。在知识体系上,设计了中国特有的学科,有如传统学科戏曲、中国文学、中国历史、语言文字等,还有由中国学者创立、得到国际公认的现代学科如人居环境学等,同时还推动各个学科的中国研究、在学科发展中作出中国贡献。

如传播学。在编委会讨论中有学者认为:作为一门学科,传播学总体看来一方面在世界上还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知识体系颇为庞杂,莫衷一是。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舶来品引入中国的传播学,大抵属于一套以美国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传播实践、理论话语为基本蓝图的知识谱系,包括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政治传播、健康传播、跨文化传播等知识划分与知识叙述,以及信息、媒介、受众、效果等核心概念和专业范畴。对中国社会与传播而言,这套知识谱系又有“横向不到边,纵向不到底”的局限。所谓“横向不到边”,是指这套舶来品即使适用,也大多针对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广大地区则不免圆凿方枘,甚至格格不入。同样,“纵向不到底”乃指这套知识话语主要关注“北上广”发达状况,包括网民、中产阶级、消费主义、商业文化、个人价值与自由,甚至拜金主义等意识形态,而十数亿普通民众及其丰富多彩或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与传播实践基本处于其理论盲区。随着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是两个一百年目标日渐显现以及相伴的文化自觉意识日渐凸显,如何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传播学》中体现中国人在传播理论与传播实践中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改变传播研究亦步亦趋、唯人马首是瞻的总体格局,是第三版编撰中需要格外留意的。事实上,中国数千年幽远的文化传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等传播习俗,特别是近百年来的历史性巨变,都在广阔领域留下丰富厚重的遗产。对此,应该有所体现,以对世界的传播学作出中国的更大贡献。

再如渔业学科。本学科侧重点是渔业资源特征和产业特征两个方面知识体系的描述,而我国这些年来的特点是渔业产业结构变化大。我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甚至是70年代,是以捕捞业为主的。50年代,我国的养殖产量不超过渔业总产量的10%;80年代中期养殖和捕捞产量比重就各占一半了;现在养殖占了70%多。这个变化使得渔业学科的发展有了不平衡的问题。因此,三版渔业各分支的设计比重就和一版时的思考角度不一样。中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业历史悠久、产量大。历史上范蠡养鱼距今已有好几千年了。我国渔业产量目前在世界占比将近40%,总产量上2014年我国是6000多万吨,世界大约是1.5亿吨。鉴于此,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渔业》的任务是彰显中国渔业知识体系,在引领渔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综上,《中国大百科全书》在构建国家知识体系中具有独特优势:全学科覆盖;全国各领域最杰出的学者领衔相应学科,并与组织方出版方具有长期良好的互信关系;文化使命,中国百科从诞生之日起,就定位于国家基础性、标志性文化工程,为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养服务,为国家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国际交流服务,使命感与生俱来;国家编纂机制,国家层面的动员、政策支持,是有力的保障。目前进行中的《全书》三版,在富媒体出版和网络传播方面先行,受众、功效、影响力都将极大扩展。在国家当代知识体系的构建、完善中,《中国大百科全书》一如既往,承担起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


(1) 写于2016年6月24日。

(2) 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十五版)[M].芝加哥: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