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让艺术充满魂魄
——写在《血与肉的扭结》出版之际

今天,我们对艺术还有期盼吗?或者说还能够被打动吗?换句话说,做艺术是为了什么?总是应该有一个理由的。

现代以来,艺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史有明鉴,自不待言。艺术越来越具有自足性和自我构建性,艺术这个概念变成了统领一切视觉世界的君王,凡称为“艺术”必然高大,有了恍兮惚兮的神韵。

人类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神物,一个为之倾倒的对象。如果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外在的,但是一旦被赋予艺术之名便立即不同起来,立即引起了诸多的联想,甚至不解、不安。何以它是艺术?何以它是艺术就如此不同?

从这个角度讲,人自身具有强烈的自我想象的愿望,天生要自我观看。也是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观看自我的强烈程度就有些不同。日照辐射强的,可能倾向于热情奔放;在酷寒冰冻的地方,可能趋于沉思缄默,但不乏产生面对生命体的那种洞察力。也因为人拥有如此生生不息的自我观照的欲望,才产生、创造了一种又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一代又一代地向前推进。

从东方到西方,艺术的发展都是这样的逻辑线,但变化也是巨大的,其中之一就是艺术的抽象化和观念化以及媒介的新类型的涌现。传统的主要艺术形式——绘画,也跟着走上一条现代化与现代主义之路。学院派绘画式微,古典的绘画结构被打散。作为艺术的绘画似乎只能走抽象或非具象之路,而传统的写实绘画似乎变得越来越古典或保守,好像脱离开艺术史的轨道。甚至在北美的艺术现场中,主要以抽象与思辨的观念性艺术为主,重视生命体验的叙事艺术不再像昔日一样被重视。但现实的真实恰恰与一般的认识有偏差,作为主体的、独立的艺术家恰恰是以生命真实为创作的原点和缘起。

范晓楠博士的这本著作即解读了20世纪后半叶英国的艺术何以发生了改变,它在何种层面上不同于北美的轨迹。这种独立的艺术感知和独立的艺术理解是英国20世纪后半叶一大批艺术家的特征,这是一种汇聚、综合、跨越和善学的结果。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全球化中的艺术,我们可以粗略地作些观察,用汉语作出其艺术判断。范晓楠博士的这部著作即是这样的一次努力,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新一代学者所作出的学术贡献。法国现代艺术曾以先知般的敏感发现了绘画表现与人的情感关系,是谓“印象派”的发生,启动了现代人的主观感知世界的阀门,由此现代主义艺术一路走来。“二战”后的艺术,以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简主义艺术、观念艺术等为线索,风云际会,影响至广。在欧洲,有“Cobra”(俗称“眼镜蛇”流派)艺术,是哥本哈根、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三个城市的缩写简称,这一批艺术家不甘艺术声音寂静,以其个体经验和不同的方法来回应国际上的强势艺术。在德国,战后一批艺术家秉承德国的反思传统,对历史、战争、政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甚或批判,表达了反省与救赎的价值追求。在英国,艺术如何反思时代则是本著作《血与肉的扭结——培根与英国当代艺术》的主题,由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当代艺术的特征,也促使我们真切地去认识当代的艺术何以自为。

首先,艺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形式主义自律的实践已经走到了一个阶段,实现了为艺术而艺术的目标,也因此名满寰宇。至此,艺术的多样性开始发酵,不再定于一体,而是趋于多种可能性,关键在于怎么想、怎么做。也就是说,关于艺术在当前的发展和状态不再以一种方式来规定。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认识到艺术的多样化现状也非常难。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一种说法所左右,以为艺术就应该是按照这一种逻辑往下走。其实不然,实质在于在什么情景下,艺术在表达什么。英国人也有玩观念的艺术,但他们一以贯之的却是关注生命和人。书中所列举的几代艺术家都具有这样的特质,特别关注生命的意义,关注生命所遭遇的肉身之重。在20世纪的艺术表现中,英国艺术家对生命与身体的表现形成了独具气质与深度的脉络,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伦敦画派”的弗兰西斯·培根、卢西安·弗洛伊德、弗兰克·奥尔巴赫、莱昂·科索夫再到80年代的YBAs群体(达明·赫斯特、马克·奎恩、查普曼兄弟、珍妮·萨维尔、格伦·布朗、道格拉斯·戈登等)乃至安尼施·卡普尔等,无不是切入生命本体而发声,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是面对生命体及其肉身而做出自己的艺术回应。这条线绝不是经典的现代主义定义所能涵盖,更不是脱离了时代性的学院主义所能揭示的。他们的艺术都是回到生命的此在状态,他们吸收现代艺术的精髓,但不是食古不化,他们都是将自己对生命的真实性的体验投映在他们的艺术中,他们生活在真实的状态中,也就是还原了艺术的真实属性。

其次,英国是近代世界历史的重要塑造者,对世界各地的文化研究都有着深厚的积累,特别是英语成为国际间通用的语言,极大地方便了英国快速而全面地了解、学习、研究世界各地最精华的知识与文化。正是拥有英语这一语言之便,使英国能够广泛汲取世界上的先进思想、快速高效地与国际学术思想同步。范晓楠博士的这部书也在这个维度上揭示了英国战后艺术之所以发展劲健的多重因素,其中包括,凭借英语语言优势学习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与艺术理论,从阿尔托的“残酷戏剧”理论到巴塔耶的“三界理论”再到梅洛-庞蒂的“肉身”理论的三个维度(世界之肉、身体之肉、语言之肉),进而到德里达、鲍德里亚、福柯的“后现代”的解构,这些思想、理论都迅速地进入到英语语言系统里,成为英国艺术家的滋养和思想来源。可以这样说,如果英国艺术家不是因英语之便广为汲取20世纪的思想资源,艺术家是断无可能将“感觉的逻辑”(德勒兹的理论)提升到理性的高度,也绝难扫除一切关于艺术到现代艺术再进而变化的艺术的俗词套话。艺术是一种视觉表达,而视觉具有思想的同构功能,它的发生与创造也必有思想介入,而语言则是思考与思想的基石,离开语言何以能思考艺术?英国艺术家挟英语语言之便利,汲取了20世纪的精华思想,故成就了其艺术的先锋性和锐度,范晓楠博士的这部书一再证实了这一事实,其对于建设、发展汉语言中的艺术不无启示。

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就是讲读书的重要,特别是读一本好书的重要。范晓楠博士勤奋专研,对英国当代艺术情有独钟,别有体会,故而写出了这部可读、可思、可学的专著,是对汉语艺术思想史的贡献,也是有思考、有见解的汉语言学者的功德。说汉语、读汉语的人群世界第一,但是以汉语言思考、研究世界问题的研究和著述尚不足以和英语著述相比,以艺术(史论)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著述就更加稀缺,我们这一代学人当勤勉为之。

(王春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2020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