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罗马天主教音乐

到十八世纪中叶,大量的弥撒配乐对形形色色的各式风格(从赋格到单声)和媒介(从完整管弦乐队伴奏的合唱队到键盘乐器伴奏的独唱咏叹调)做了明智的综合。一方面,每一个作曲家都试图对宗教仪式的经文作出个性化处理,但另一方面,用特定形式为特定部分的歌词配乐的传统仍然得到了坚持(例如,“和圣灵同在”[Cum Sancto Spiritu]总是采用赋格形式)。一个合唱团、一个独唱者或一组独唱者将弥撒歌词分解成不同段落,而单声和对位间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这一精心设计的综合体中的变化性。像这一类将礼拜的一个或两个部分用作一个大型乐章的基础的弥撒套曲通常被称为“康塔塔”弥撒。由于一部康塔塔通常包含宣叙调,而这一类的弥撒中却没有,因而更精确的称呼似应该为大弥撒[missa longa]。这样的弥撒在海顿和莫扎特的创作中大量存在,同时也见于许多小作曲家的作品,如:米夏埃尔·海顿、安东尼奥·萨里埃利、莱奥波德·加斯曼、乔治·阿尔布雷希茨贝尔格、卡尔·迪特斯多夫和莱奥波德·霍夫曼(1738—1793)。

天主教欧洲的清唱剧在剧本和音乐上都接近正歌剧。其脚本是诗节式的咏叹调和宣叙调歌词,题材通常取自《圣经》故事或圣徒的事迹。和歌剧不同之处仅在于清唱剧不用于剧院舞台扮演,而是在教堂或小教堂以及教育机构和私人住宅中演出。只有在基督降临节和大斋期期间,才会在剧院中上演。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有证据显示,清唱剧甚至以穿上服装的形式背谱演出,这样就更接近歌剧。引人注目的是,这些清唱剧最惯用的是彼得罗·梅塔斯塔西奥的诗作。(关于这一类型的清唱剧的进一步探讨,参见第291—292页对海顿的《托比阿的归来》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