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黑暗的年代
当伊斯兰世界的武力和文治都趋于极盛之时,拉丁世界却落入了野蛮衰败的最低谷。城市文明几乎消失,贵族阶层蜕化为文盲和无知的领主,除却身体的需求之外,他们唯一的娱乐便是打仗。而农民阶层的愚昧无知当然更加严重。唯有教会还保存着一点文化的火种,但也筚路蓝缕、时断时续。六世纪和七世纪的爱尔兰僧侣是那些还懂得古希腊语的最后一批人,而在受过良好教育的教会人士中也只有少数人能真正熟练地运用拉丁语。古典知识的学习几乎被遗忘了,而研究异教作家的著作如果不被公开禁止的话,也只是因为这有助于锻炼拉丁文的写作才被容忍。学术变得极为功利,对神职人员的培养仅仅满足于使其胜任为信仰服务的工作。可以想象,与这种普遍的愚昧相伴随的是极端的迷信,理性思维荡然无存。因此,说七世纪和八世纪几乎没有产生有价值的作家,对欧洲文化的进程鲜有贡献也就不足为奇了。
《凯尔经》(约800年)中的花体字页。在这一凯尔特艺术的杰作中,错综复杂的抽象的符号被赋予了极为高深的奥义(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Trinity College Library]藏)
尽管极其蒙昧,黑暗年代也不是无足轻重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其影响我们在下一章要加以探讨)是教皇影响力的扩散和对教廷权威的接受。第二桩对改变黑暗局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是在卡洛林王室——因其杰出的代表查理大帝或查理曼而得名——领导下法兰克王国的中兴。伴随这种军事与政治力量的复炽,所谓的卡洛林文艺复兴向着西方文化的重建迈出了试探性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