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族资产管理:财富传承的成功哲学
- 应松
- 2274字
- 2024-11-03 03:33:06
序二 我心中的应松和财富话题
应松找我给他的第一本书作序,而我也是人生第一次帮别人写序。我当时脱口而出:“你不应该找一个更大牌的人吗?咱俩可是谁都蹭不着谁的流量。”
我和应松已经认识了20多年,初次见面是在深圳八卦岭平安大厦的麦肯锡改革小组,而此后的两三年,我们吃住工作几乎都在一起。那时,我们经常一起做投影,需要先在电脑里写好PPT,然后复印在一张张透明的胶片上,再把胶片放在一个沉重的带着灯泡的投影仪上,手动播放,我们小心翼翼地带着一盒盒的胶片去平安在全国各省的分公司宣讲、推广改革方案。那时候投影还是很新鲜的事物,所浸透的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管理经验更是新鲜的,我们站在投影仪高流明的强光里“指点”PPT,颇有布道般的恍惚。如今20年过去,胶片投影早已演变成了无线投屏,但是这背后的金字塔写作原则、七步成诗工作流程、MECE分析法[1]等,依然流传至今。
应松当时给我的印象是谦和、冷静,善于深度思考,不论遇到什么事情,脸上总是带着淡定的笑容。他每天比我这个公认的乐观者笑得还多。应松的职业轨迹大约是:中国银行→中国平安→英国标准人寿保险公司(Standard Life)→瑞典斯堪地亚集团(Skandia Group)→法国安盛公司(AXA)→诺亚财富→自主创业,建立了优脉(家族办公室联盟)。
这条职业轨迹可以说横跨了资金端和资产端,覆盖了中国金融机构除了券商投行经纪业务的大部分金融专业领域,再加上他这么多年来喜欢深度思考、开放学习,有积淀更有所成。我在国庆长假期间花了几天时间阅读了他的新书书稿,感到他已经打通了金融的任督二脉,一通百通。
应松所创立的优脉的商业模式是指中国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及相关家族办公室事业(或还未到成立单一家族办公室时机)的一种服务提供商。而应松所写的这本书所适应的读者范围却远远大于高净值与超高净值人群这个群体,时代由“造富为主,转向财富管理与传承”,面向未来20年,就财富管理而言,书中的故事、信息、理念、方法论,各个人群均可以各取所需。
在中国,财富是一个刺激又敏感的话题。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充分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成功。民族复兴,财富先行,万里长征才走完了前半程。这40年,中国人希望自身致富所产生的自驱力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发展动力,而人们造富所积累的财富又变成新的生产要素,投入新的生产中。所以不论是动机归因还是要素归因,我们都可以说,财富是改革的功臣之一。
但是,一个社会,一个家庭,穷有穷的窘迫,富有富的烦恼:
·我们社会的贫富差距到底有多大?又该缩小到怎样的程度才属于合理范围?
·财富焦虑为何一直存在,拥有多少钱才算得上是财富自由?为什么达到了若干年前设定的标准,却没觉得有多自由?
·富余出来的钱,是继续投资做企业,还是分一部分交给专业人士(机构)做财富管理?
·自己的孩子不愿意接班,那么代际传承,是传事业,是传财富,还是传幸福?
·下一代人持续幸福的能力,与财富有多大关系?
这些问题,读者都可以从书中找到建议,确切地说,更多的不是答案而是方法论,然后得出各自的结论。
未来10年,投资中国依然是做好财富管理的明智之举。从回报角度看,中国仍是最具成长性的巨大的市场,以及远没有释放完的放松管制可以带来的改革激励红利,都是投资中国的理由。从风险角度看(应松书里谈到财富管理,每每首先强调“风险”),比较全世界主要国家的未来,因为体制、机制和领先全球的及时且广泛的大数据应用,中国政府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对“风起于青萍之末”的各类风险苗头具备了比过往超前很多的先知先觉能力,所以中国出现一般性系统性风险的概率相对较低。换言之,在全球资产配置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投资,投资中国这个布局的风险是相对较小的。在我身边就有许多人,在过去30年中主要是进攻型投资理财,包括买房买股、创立事业。而在未来30年,从风险角度出发,我们需要降低预期,并增加更多的耐心。
另外,财富与幸福之间不是等号关系。从40年来埋头狂奔造富,到抬头寻找意义、增加幸福感,我们传给下一代的不应该仅仅是财富,更需要“持续快乐的能力”,这包括受用一生的强大心理调节能力、自律能力、维持健康身体的能力、共情心,等等。智商、情商、财商三者之间,除了智商绝大程度上由遗传基因决定,情商与财商都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受原生家庭、学习成长路径影响,是可以塑造的。
再说回应松。中国过去的金融体系貌似发达,实则有些畸形,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对外宣称“以客户为本”,但实际上屡试不爽的却是“渠道为王”,一切金融产品都靠卖,不论是银行、信托,还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往往都打着财富管理的名义实则做着产品销售。你以为他是队友,其实他是对手。是时候从交易驱动转向服务驱动。在《家族资产管理》这本书中,讲述了customer(顾客)和client(委托人)的区别,讲述了真正站在客户立场做专业财富管理平台、委外家族办公室的定位,他们有时候甚至需要与金融机构“敌对”,从这个角度看,“定位排在首位,专业技能则在其次”的准则才具有了意义。
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时不时“走神”。因为本书在讲述专业分享的同时,也穿插了应松自己人生前半场的足迹,其中包括他人生感悟的回响、家族寻根的深思。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在回顾世界和中国财富史的同时,也能够看到他年近50岁创业时,曾有过的纠结和决心、积淀与绽放,如老友间围炉烹茶,向读者娓娓道来。其实人这一生,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病人,每个人也都是自己的医生,过往不恋、未来不迎,太过消极,不忘过往、喜迎未来,又显矫情,不念过往、不惧未来,这大约才是恰如其分地刚刚好。
祝福应松,祝福他的Clients。
任汇川
平安集团前总经理、腾讯集团战略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