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悟他人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易经·系辞上》

一、认识他人

当我们初次遇到一个陌生人时,我们想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除了清楚地了解自己外,还应该学会认识他人。认清他是敌是友,是好人是坏人,在工作中,不要只凭第一印象或者个人形象,而作出错误判断。

(一)避免识人失误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免不了受第一印象的误导,被他人外在形象所蒙骗。所以要正确地认识他人,就不要过于迷信第一印象,避免以貌取人。

1.不要迷信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很重要,但是第一印象也不一定准确。为了避免第一印象的错误,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把喜欢口传甲乙的人,当做是有思想的人。把有些人说的人云亦云、陈词滥调,却误以为是精妙的真理。几千年沉淀下来的真理,随口道出,也很精湛,需要区分的是他自己的深刻领会,还是鹦鹉学舌。

(2)把开口闭口谈论名人的人,当做是有能力的人。喜欢比较各种名人的短长,排他们的座次,这类人并不一定是学有所长的人。一个真正的人才,多半没有很多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品评他人身上,因为关心自己的工作还来不及。就算他把关心名人当做自己的研究课题,如果不能从中归纳出历史性、人类共同性的东西,与一般常人也无区别,这样的人才见识平凡,算不得本事。

(3)把耍小聪明的人,当做是奇才。把锋芒外露、耍小聪明的人当做奇才。从中国传统修养来看,锋芒外露的人内涵甚浅,并不是真才实学的人。其优点是,初次接触觉得这个人很有见识,力量也不小。如此轻信,错误不可避免。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才不主动宣扬自己的才能,如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样地等待买主,那是现代的愚。拿捏好宣传自己与蓄劲待发的分寸,是能力和经验。

(4)把性格沉默的人,当做思想空虚的人。沉默是不需要表露才华时的状态,冷静观察,深刻思考,以静待动。一旦表现,则精妙思想就娓娓道出。莫把大智若愚、思想深刻、沉默寡言的人视为空虚无能。能力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由手和头脑干出来的。很多年轻人读了十几年书,到社会上来处处碰壁、伤痕累累之后,才反思自己的过失,待成长后,又浪费了几年宝贵的时间。

(5)把谈论政治的人,当做是人才。这也是值得注意的,有才之士当然关心国家大事,但与喜欢谈论是两码事。喜欢谈论,却看不到问题本质,预测不了事态的方向,找不出有力的措施,纯粹是关心。装了一脑袋时局知识而无实用。既关心,也能看到本质,预测未来、想出办法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6)把喜欢搬弄是非、评头论足的人,当做有见解的人。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他如此对待别人,也会如此待你。因此,对这类人不要一见面就下结论。如果他的评论你已了解,那对这个人容易辨别。如果不了解,就不要轻易相信讲话人,应从其他方面进一步考察。

2.避免以貌取人

整洁的人的确比肮脏的人看起来舒服得多了。外表如果让人不舒服,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内心的喜恶。我们平常也会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别人的长相:“那个人一脸胡子,长得像个土匪似的!”“那个人一脸奸相,看起来很坏的样子!”这些完全都是根据外观所下的判断。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人的长相或体型是与生俱来的,并非是自己能决定的。你如果只是从外表看对方就表示:“我总觉得那个人看起来很讨厌。”那只是表明你是一个气量狭小的人。

然而,很多人虽然长得很丑,却是某领域创造奇迹的成功者,在他们其貌不扬的外表之下,有着最深谋远虑的思考力及最精干的做事能力。事实证明,在这些外貌不扬的人当中,不乏成功的学者、经营者、政治家。这些内心善良、学识丰富的人,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人。

子羽曾是孔子的学生,第一次拜见孔子时,孔子见他其貌不扬,印象不好,觉得长相这么丑的人怎么会有才气呢?所以他对子羽态度很冷淡,不愿尽心教他。子羽感到没趣,只好退而自学。以后他刻苦自励,终有所成。孔子知道后深为后悔地发出“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感叹。

作为卓越的教育家,孔子对于怎样识人是有一套较为深刻的见解的,可遇到具体问题,却也会忘了知人应取的客观标准。可见,以貌取人已成为识人、知人的习惯。

曹操统一了北方,实际上本还可以轻松地取得西川,刘备就没有了根据地,历史兴许是另一个模样了。

刘备进西川前,蜀地归刘璋管辖,刘璋是个无能、懦弱的人,西川迟早要被人吞并,因此他手下的人才就各打各的打算。张松就借去许都向曹操求援的机会,暗藏一幅西川军事地图,如果曹操看得起他,就把西川拱手送给曹操。

曹操偏偏在这时犯了一个错误。张松在西川是很有名的人,但长得丑,尖头,暴额,牙齿也露出来,身材短短的,但声如洪钟。曹操一看这个丑样子,立刻就把脸拉下来了,因为丑,他实在不喜欢,也就对张松很傲慢。

张松一生气,地图不献了,把曹操手下人羞辱一顿,又逼得曹操撕毁自己的兵书,扬长而回西川,投靠刘备去了。

曹操是一代雄主,求才若渴,任人唯贤,却阴沟里翻船,丢失了大片土地,英雄的愿望也得不到实现。他也称得上雄才大略、英明当世,为挽留住关羽这个蚕眉重目的美髯英雄,费了那么多的心思。实际上回过头来看,即使他留住了关羽,也可能又多了一个徐庶,一言不发,不肯为他效力。就算效力了,以关羽的骄傲,也不会十分听话,更难说以他一人之力能帮曹操打下西川,而张松却是拱手奉送。这一正一反之间的差别,可以掂出以貌取人的错误分量。可惜曹操一世英雄、文武全才、雄心壮志,因以貌取人,一念之间铸成历史的错误。

有相当多的人把相貌美丑作为识人的标准。长得丑、奇形怪状的人,看了心里不舒服,就“咔嚓”一下把此人的才能否定了。上述典故可以引以为戒。

如果你不能以开阔的胸襟来接受这些有智慧的朋友,而只知结交俊男美女,那就称不上是识人的高手。所以,在识人时,如果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本质,那就很可能与真正的人才失之交臂,这无论是对你的事业还是生活,都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所以,在对员工的考评中,千万不可以貌取人,尤其是对于女性,长相甜美的女子,并不一定是聪明或者善良的人,反而是有些外貌丑陋的人,会因为内心的自卑,而更加努力地充实自我,成为一个有内在美的人。

以言谈取人,也是领导常犯的错误。有个成语叫:“纸上谈兵”,讲的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的故事。

赵括其人,夸夸其谈,本是缺乏实际作战经验之辈。听了秦国反间计的赵成孝王,不听赵奢对赵括评价,向一个只会饶舌的“假人才”委以重任。结果,40万大军全部覆灭,赵括也中箭身亡。

诸葛亮也犯过以言谈取人的错误。

诸葛亮出兵伐魏,料到街亭是关键地域,必须可靠的人把守。他认为马谡熟读兵书,善讲兵法,堪称大任,就委任了马谡。结果,街亭失守,蜀军陷入极度被动境地。

悟之道:

我们都很注意给别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因为第一印象给人非常深刻。但是,要真正认识一个人,不能完全相信第一印象。凭借理性,才能避免识人的误差。

(二)识别是敌是友

五彩的世界,纷杂的社会,着实令人应接不暇。人生在世,面对真真假假的言行,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吸纳前车之鉴,锻炼一双慧眼,造就满脑智勇,掌握分寸,把握尺度,方能应对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去伪存真,识别敌友。

1.是敌是友要分清楚

害怕难亲近类型的人是毫无必要的。看起来神情不和悦的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只因天生个性害羞。他们绝对不是充满恶意的人。我们不用说,比起轻易即能接近的类型,难以亲近的类别中反而好人更多。

他们本身虽然也希望自己平易近人,但是由于生性害羞,因此无法完美地表现出平易近人的气质。而且,由于外观看起来冷漠平淡,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使他们总是怀抱着这种孤独感。这种孤独感,会使他们陷入越来越难亲近的处境。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

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人,我们反而可以怀着大胆闯入的心情来接触。比方说,不妨鼓起勇气试着接触公司内看起来最令人敬畏的人。对方必定出乎你意料之外地张臂欢迎你,而且在稍后可以成为你信赖对象的,往往正是这一类型的人。

因此,即使最初必须攀越的墙极高,一旦你和难以亲近的人展开交往,大都可以简单地成为知己。反之,在最初阶段墙越低的人,由于内心大都另有一道墙,即使可以简单建立起肤浅的交情,却不容易往下发展。

吵过架的对象可以变成知己。一般人和初次谋面的人,大概都会以温和的话题来打发时间。然而有时候,也有可能从一开始就产生争论,或彼此发怒,陷入形同吵架的状态。虽然在分手之后有可能感到后悔,觉得和对方大概无法交往下去了。然而事实上,根本无须为此感到闷闷不乐。一开始就产生激烈争论的对象,反而更有可能成为知己。

年轻时虽然不能随随便便就向人发脾气,但是在遇上重要人物时,不妨抱着年轻人惯常爱找碴儿的心境。由于对方向来受到爱奉承的一群人包围,所以对能大胆说出内心想法顶撞自己的人,反而会出乎意料地产生好感。

比如说对方是一位独断专行的经理,围绕在其身边的人总是尽量配合他的心情作出反应,几乎没有人敢和经理唱反调。因此,一旦自己被询问到意见时,只要你另有不同的看法,就应该诚实说出来。即使持相同意见,也应该在修辞方面下工夫,以争论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是,在大胆争论顶撞之后,如果不预先考虑善后处理方法,则会有可能单纯以争吵告终。

虽然因为想法不同才顶撞对方,但是反过来说,可以导致争论的原因,是因为彼此共同拥有某项沟通基础的部分。倘若是不投缘的对象,恐怕连架也吵不起来。

2.谨防图谋不轨者

精明的人善于分散他人心志,从而加以打击。心志一旦分散,便很容易受挫,那些图谋不轨者善于隐藏其真实意图,本意是要独占鳌头,却常常甘愿暂居第二。他们下手害人的最佳时机不外是人人都看不见他们张弓搭箭的时候。既然他们谋人之心不死,人们自然该时时常怀防人之心。当其谋人之心深藏不露时,人们犹须加倍警惕。对于他人的阴谋诡计,一定要小心识破。要提防他们翩翩来去,伺机夺取其猎物。他们为了阴谋能最终得逞,往往要声东击西,往来周旋。他们如果作出表面上的让步,你切不可轻信松懈。有时,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明白,你早已识破他们的花招。

3.识破小人的伎俩

小人到处招摇撞骗、挑拨离间、见风使舵、过河拆桥,只有充分认识小人的种种伎俩,才能及时识破他们,不为其所迷惑,也才能对症下药,及时采取对策,防止上其当、受其害。

早在200多年前就出现了“小人”一说,似乎是“君子”的反义词。“小人”的生存和繁衍,实际上与“君子”的行为相伴随,就像有真必有假、有阴必有晴一样,只要还有“君子”存在,“小人”就永远不会灭绝。当然,这样的定义还是有些模糊。大体而言,“小人”就是做事做人不守正道,以邪恶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人。

公元前527年,楚国的国君楚平王给儿子娶亲,选中的姑娘是秦国人,楚平王派大夫费无极前去秦国迎娶。费无极到秦国看到姑娘后大吃一惊,这姑娘太漂亮了,美若天仙。

在回来的路上,费无极开始琢磨起来,他认为这么美丽的姑娘应该献给正当权的楚平王。这时,车队已接近国都,国人也早知太子要娶秦国姑娘为妻,但费无极还是抢先一步到王宫,向楚平王描述了秦国姑娘的美丽,并说太子和这位姑娘还没见面,大王可先娶了她,以后再给太子找一位更好的姑娘。楚平王好色,被费无极说动了心,于是便同意了,并让费无极去办理。费无极稍做手脚,一会功儿,原本是太子的媳妇,转眼成了楚平王的妃子。

完成这事之后,费无极既兴奋又害怕,兴奋的是楚平王越来越宠信他:害怕的是因这事得罪了太子,太子早晚会掌大权的。于是费无极就对楚平王说:“那事之后,太子对我恨之入骨,我倒没什么,关键是他对大王也怨恨起来,望大王戒备。太子握有兵权,外有诸侯支持,内有老师伍子胥的谋划,说不定哪一天要兵变呢!”

楚平王本来就觉得对不起儿子,儿子一定会有所动,现在听费无极这么一说,心想果不出所料。便立即下令杀死太子的老师伍子胥及其长子伍尚,进而又要捕杀太子,太子与伍子胥的次子伍员只好逃离楚国。

用“小人”两字形容费无极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小人”的主要特色如下:

一是故意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宽厚仁慈、老实诚恳、公正博爱的形象,有时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不惜暂时忍痛割爱,投其所好,以此赢得人心,一旦条件成熟,则反守为攻。

二是先给对方以某些好处或小恩小惠,让对方尝到小甜头,一旦对方真的落入圈套,则反手一击,让其被动挨宰。

三是采取拉与打相结合的方式,先拉后打,拉的目的是为了打。这种伎俩充分暴露了小人的虚伪、狡诈,对这种小人千万不可大意,也不可心慈手软。

事实上,“小人”的特色并不只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理、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有些“小人”甚至长得既帅又漂亮,有口才也有文才,一副“大将之才”的样子,并且还很聪明。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小人”,如果与“小人”的关系没处理好,你的一生绝无成功和快乐可言。

悟之道:

识别敌友很重要,因为,真正的朋友,在危难的时刻他会出手相助;而与你处于敌对立场的人,他们只会落井下石。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身边还会潜伏着一些小人,识破这个小人,让他们无机可乘。

(三)识别和发现人才

人才识别是指把有各方面才能的人选拔出来。对人才的识别,可能因为各人站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会有很大不同。但一个人的素质,包括能力、品德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注意从多方面去观察,只要是出以公心,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是“玉”是“石”还是不难分辨的。

1.识人有道

清代的曾国藩是很会用人的。一次,李鸿章向曾国藩推荐三个人才,恰好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三人在厅外等候。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并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

曾国藩讲:“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供应之类的工作;中间那位是个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的人,不值得信任,只宜分派一些无足轻重的工作,担不得大任;右边那位是个将才,可独当一面,将来作为不小,应予重用。”

李鸿章很吃惊,问曾国藩是何时考察出来的。曾国藩笑着说:“刚才散步回来,见到那三个人,走过他们身边时,左边那个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位老实、小心谨慎之人,因此适合做后勤工作一类的事情。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之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因此不可重用。右边那位,始终挺拔而立,如一根栋梁,双目正视前方,不卑不亢,是一位大将之才。”曾国藩所指的那位“大将之才”,便是淮军勇将、后来担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

只靠看一眼,就能分辨出人才,这则故事却很好地说明了识人之道。

作为管理者,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下属更有才干,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将各有所长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美国的钢铁之父卡内基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领导。虽然他已去世多年,但他的碑文却留给世人以永恒的回忆。碑文是这样写的:“一位知道选用比他本人能力更强的人来为自己工作的人安息于此。”

把人才挖掘出来,把人才的才能调动出来,这就是对每一个管理者最根本的要求。如果管理者是无私的、奉公的、优秀的、成功的,那么他就不会浪费每一个人才。

2.为治以知人为先

管理企业以了解、识别人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说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谓之知。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诉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没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为没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于识人。只有识人才能善任,因为对一个人了解越深刻,使用起来就越得当。

一个管理者最大的隐患就在于不能识别人才。若不能识人,势必不能用人。

正因为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对识人的重要性看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就产生了共识: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这是识人学的第一要义。

把合适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做正确的事——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也是一个企业成功制胜的关键。洞悉人性,才能看到人成功背后的真正动力。如果你是老板,如何看出员工的才能,进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让公司不但出奇制胜,创意无限,且能营造更多的附加价值,这就要看你的“眼力”如何。

作为老板,要有出众的识人才能。尤其是在面试新员工的时候,怎样在5分钟内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

这主要是依靠经验。面试时的5分钟,看他的思路,回答的问题。应该基本上能看出他是不是一个真诚的人、可信的人,也可以大约看出他的思考方式和他的能力。另外,你要问一些很特殊的难题来理解一个人的思路。不要接受一个很广的答案,要追根问到底,在压力下更能看清一个人,这也是情商的一个例子。能识人的人,会观察、注重别人的感觉,并能将心比心。

楚人卞和,从山中得到一块璞玉,献于厉王。厉王不以为玉,反以欺君之罪断其右足。之后,卞和不甘心埋没此宝,又将其献给武王。武王仍不识,又以欺君之罪断其左足。文王继位,卞和怀抱璞玉,三天三夜,哭于荆山山中。文王闻讯,急派人取来,仔细辨识之,方知是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遂命名为“和氏之璧”。后人必为卞和所丢失的双足而惋惜,但同时也会为他能碰上文王这样的识玉之君而庆幸。

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刘邵曾说,“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善。”意思是讲,能不能发现人才,发现什么层次的人才,与人才发现者本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2.识别和发现潜人才

识才,不仅要看到那些锋芒毕露者,更要注意寻找那些暂时默默无闻和表面上平淡无奇,而实则很有才华和发展前途者。

显露的人才如同上林之花,锦绣灿烂,蜚声世间,人人注目,都欲得而用之。潜在的人才则有如待琢之玉,似尘土中的黄金,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没有显露出自己的价值。若不是独具慧眼的识才者是难以发现的。千里马之所以能在穷乡僻壤、山路泥泞之中,盐车重载之下被发现,是因为幸遇善于相马的伯乐。千里马若不遇伯乐,恐怕要终身困守在槽枥之中,永无出头之日。许多潜在人才都是被“伯乐”相中,又为其创造了一个发展成长、施展才华的机会,才获得成功的。

欲想较多较好较快地识别和发现潜人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听其言识其心志。潜在的人才都是尚未得志,他们在公开场合说官话、假话的极少,他们的话绝大多数是在自由场合下直抒胸臆的肺腑之言,是不带“颜色”的本质之言,因而就更能真实地反映他们真实的思想感情。

(2)观其行别其追求。一个人的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追求。一个讲究吃喝打扮的人,所追求的是口舌之福和衣着之丽;一个善于请客送礼的人,所追求的是吃小亏占大便宜;一个干工作吊儿郎当,伺候领导却十分周到殷勤的人,所追求的是个人私利等。

任何一个人一旦进入了自己希望进入的角色,就会为了保住角色而多多少少的带点“装扮相”,只有一般人中的人才,他们既无失去角色的担心,又不刻意寻觅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他们一切言行都比较质朴自然。企业家若能在一个人才毫无装扮的情况下透视出他的“真迹”,而且这种“真迹”又包含和表现出某种可贵之处,那么大胆启用这种人才,十有八九是可靠的。

(3)析其作辨其才华。潜人才虽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有的甚至处在成才的初始时期,但既是人才就必然具有人才的先天素质。或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略,或有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或有“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之举,或有“雏凤清于老凤声”的过人之处。

(4)闻其誉察其品行。善识人才者,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受“语浪言潮”所左右。对于已成名的显人才,不跟在吹捧赞扬声的后面唱赞歌,而应多听一听反对意见:对于未成名的潜人才所受到的赞誉,则应留心在意。人云亦云者居多,大家说好,说好的人越发多起来;大家说不好,说不好的人也会随波逐流。当人才处在潜伏阶段,人们对潜人才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用人者如果听到大家对一位普通人进行赞扬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古往今来许多人才都是用人者听到别人的赞誉而得知的。

悟之道:

既是人才,就必然有不同常人之处,否则就称不上人才。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所以做一位善于识人才的“伯乐”,是多么重要!

二、了解他人

在你身边,你了解了多少?你的家人、你的爱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事,这些人你又真正地在心里面了解他们吗?那么你了解的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要通过语言、行为、习惯、神态、表情去了解他人,才能与之更好地沟通、合作、生活在一起。

(一)通过语言了解他人

古人云:“言未出而意已生。”一个人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一些实际情况。所以我们通过他人的语言、交谈的方式,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想法,他人的为人处世的方式,或者其他一些更多的内容。

1.通过语言内容了解他人

如何从一个人语言的密码中破译对方的心态呢?闲谈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因为闲谈大多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的,这会使对方心理上卸去防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此事是秘密决定的,各报记者都很想探得秘密,竭力追逐参加决定会议的大臣采访,却一无所获。这时候,有位记者有心研究了大臣们的心理定势:大臣们不会说出是谁出任首相,假如问题提得巧妙,对方会不自觉地露出某种迹象,有可能探得秘密。于是,他向一位参加会议的大臣提了一个问题:此次出任首相的人是不是秃子?因为当时有三名候选人:一是秃子,一是满头白发,一是半秃顶,这个半秃顶就是东条英机。在这看似无意的闲谈中,这位大臣没有仔细地考察到保密的重要性,虽然他也没有直接回答出具体的答案,聪明的记者,从大臣思考的瞬间,就推断出最后的答案,因为大臣在听到问题之后,一直在思考半秃顶是否属于秃子的问题。记者从随意的闲聊中套出了他需要的独家新闻。

与人谈话时,一些见识浅薄、没有心机的人就会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不满情绪倾诉给你听。对于这种人,你不应和他保持更深更多的交往,只需当做一个普通朋友就行了。

在人际关系中,最容易被破译密码的语言,就是客套语。客套语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客套语要运用恰当,过分牵强而显得不自然的人,说明此人别有用意。客套语的反面是粗俗语,一些人会对自己心仪之人,必然冒出随意的言语,以示双方的关系非同一般,给人以亲密感的误会。在毫无隔阂的人际关系中,并不需要使用客套话。不过,当在此种亲密的人际关系里,突如其来地加入客套话的时候,就必须格外小心。有时候,男女朋友之某一方,使用异乎寻常的客套话时,就很可能是心里有鬼的征兆。

用过分谦虚的言词谈话时,可能在表示强烈的嫉妒心、敌意、轻蔑、警戒心等。语言是测量双方情感交流的心理距离的标准。客套话使用过多,并不见得完全表示尊敬,往往也可能含有轻蔑与嫉妒的因素。同时,在无意中会将他人与自己隔离,具有防范自己不被侵犯的预防功能。

某些都市的人,对外乡人说话很客气。这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一种强烈的排他性表现。因此,往往无法与人熟悉,尽是给人以冷淡的印象。以此类推,假使交情深厚的朋友,仍不免使用客套话时,则很可能内心存有自卑感,或者隐藏着敌意。

一般来说,大部分喜欢使用名人的用语和典故的人都属于权威主义者。

对于使用借用语的问题,不但是使用别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且还透露一种超越自己以上的东西、一种自我扩张的表现欲。

假如有人开口闭口就爱抬出一大堆晦涩难懂的语言或外国语,就会让人有一种走错庙门的感觉。事实上,他只是一个用语言当做防卫自己弱点的人。他这样做,无非是加强说话的分量,同时也表示自己的见多识广,来抬高身份和扩大自己的影响。

2.通过语言态势了解他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论,辨其是非善恶,也是无法看破人心的。有人常常是欲言又止、吞吞吐吐,那么此时他内心的心理密码已经泄露了他的真实动机。以下是告诉人们怎样通过察言而看破人心的几个具体办法:

在正式场合中发言或演讲的人,开始时就清喉咙者多是由于紧张或不安。

说话时不断清喉咙、改变声调的人,可能还有某种焦虑。

有的人清嗓子,则是因为他对问题仍迟疑不决,需要继续考虑。一般有这种行为的男人比女人多,成人比儿童多。儿童紧张时一般是结结巴巴或吞吞吐吐地说“嗯”、“啊”,也有的总喜欢习惯性地反复说“你知道……”

故意清喉咙有时是对别人的警告,表达一种不满的情绪,意思是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可要不客气了”。

口哨声有时是一种潇洒或处之泰然的表示,但有的人会以此来虚张声势,掩饰内心的惴惴不安。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声音会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有叛逆企图的人说话时常有几分愧色。

内心渐趋兴盛之时,就容易有言语过激之声。

内心平静的人,声音也会心平气和。

心内清顺畅达之人,言谈自有清亮和平之音。

诬蔑他人的人闪烁其词,丧失操守的人言谈吞吞吐吐。

浮躁的人喋喋不休。

善良温和的人话语总是不多。

内心柔和平静的人,说话总是如小桥流水,平柔和缓,极富亲和力。

3.通过交谈方式了解他人

从言语方面看破人心的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1)直接交谈法。就是通过与被考察对象直接交谈来辨别他的德才行为。这种方法是人们在知人识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实践也证明,这是获取被考察者言语并能正确判断其德行较好的一种方法。

日本名古屋商工会议所主席土川元夫有一次接待一位要求到他那里工作的人。谈了20分钟,便作出决定:不能留用。当推荐者问他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决定取舍的时候,土川元夫说:“首先,这个人和我一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根本不让我有说话的余地,我在说话时他又满不在乎地不注意听,这是他的第一个缺点。其次,他很得意地宣传他的人事背景,说某某达官贵人是他要好的朋友,另一位名人也是常常和他一起喝酒的酒友,沾沾自喜地炫耀出来故意让我知道。再次,我想听的话,他又没有说出来,真令人担心,这种人怎么能做同事呢?”听了这番分析,推荐人也佩服得直点头。

(2)耳听八方。就是在与被考察者广泛接触中,做善听他们言谈的有心人。对被考察者的话,在正式场合下说的要听,在日常生活中说的话也要听;顺耳的话要听,逆耳的话也要听;正确的话要听,错误的话也要听。从被考察对象者的各种闲言碎语中知人识人。比如一个人在正式场合说话的内容是满口的政治套话,很进步,而在“自由市场”上却说话不负责任,甚至散布一些不满的言论,说一些为消极的话。这时,我们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心口不一,不可信其言语。

(3)委托传输法。就是通过第三者来获取被考察对象的言语。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被考察者说话也有一定的选择和掩饰性。比如,有的人在场时不敢说,有的脾气不投的不愿说,还有的性格内向的不善于说。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与被考察对象合得来的第三者与其谈话,来获取真实的言语。但是,领导者选择的第三者应当是为人正直、有责任心、可靠的人,这样才能保证传输言语媒介的“保真度”。

悟之道:

经过多种渠道,我们获得了考察对象的言语内容、说话姿态、交谈方式等,通过这些细节,可以了解一个人所思所想所为,从而识破人心。

(二)通过行为了解他人

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心里想什么,要想干什么,必然体现在他的言行之上。但有些人的言行并不一致,如果仅听其言,就会受其所骗。所以听其言,必须观其行,通过行为了解他人。

1.通过习惯了解他人

人是极其复杂的,因为人的内心所想所要干的与其言行,因人不同而各异,即有一致的或相反的。一般而论,刚直的人,心所想的,就照说照干,这种人言行一致易于了解,听其言观其行便知其人。但狡佞的人,所想所要干的是一回事,所说的以至所行的又是另一回事,即以其漂亮的言辞、合乎道义的行为,来掩盖其罪恶的用心,因此获得人们的赞赏和支持,以达到其罪恶的目的。所以对这种人,只察其言观其行,一时还难识其人,必须花相当长的时间加以考察。

但是,即使对于最狡佞的人,明智的人以其行观察其人,加以仔细分析,终会发现其漏洞之处,如易牙、开方、哨刁等人,齐桓公认为他们的言行都合乎己意,是忠于己的侍臣,视之为心腹;而管仲从他们“杀子”、“背亲”、“自阉”以讨好桓公,是不近人情之举,如此自我牺牲必有所图,故得出“难用”的结论,而齐桓公不听,结果自取其祸。这证明管仲有知人之明。由此可见,观察其人行动是否合乎道义,是衡量人的标准之一,也是一种看破人心的良法。

要知人需要掌握其人的全部言行的情况,这是知人的基本条件。如果仅据其人一言一行而对其人作出结论,结果必然失之偏颇。

看破人心,要听其言观其行,就是强调看破人心不仅要听其说得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看其做得如何,做和行就是我们所讲的实践。

一些人在做某些日常性动作时,有一些习惯性动作带有很浓厚的个性色彩,这对于我们知人识人、客观评价一个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情形是我们一天天地逐渐形成的,它有着极强的稳定性,我们想要一下子改变过来,一时之间却很难办到。心理学家莱恩曾说过:“人们日常做出的各种习惯行为实际反映了客观情况与他们的性格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变化关系。”这大概能为我们从日常习惯行为认识别人提供必要的理论根据。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和性格特征都能在举手投足、点头微笑中暴露无遗,那些经验丰富的识人高手往往从一举一动中就能识别人心。有一些习惯动作,可以帮助识人者观察对方并轻松地对人有所认知。这都是识人高手长期的识人经验总结。

2.通过动作了解他人

识别一个人的假动作,对于知人者看清对方的真面目具有重要意义。假动作多见于说谎者,即言行不一者。

在求人与被求者面对面时,被求者有时为了表示拒绝,可能编个谎话来搪塞。当然,求人者并不知道他在说谎,除非谎言当场被揭穿。然而这种情况很少见,大多数人是在事后才知道。而在当时被求者是毫无防备的,也许说谎者惯于此道,让人信以为真,但是总有一些动作或手势显现出他(她)刚才说了谎话,只是被求者没有留意观察而已。

如果知人识人只停留在人的表象上,一些本质的东西也就无法准确把握,结果必然导致事与愿违,甚至祸国殃民。

隋朝的杨广,知道父皇母后不喜欢太子杨勇,便设法矫饰,只纳姬妾几人,与肖妃住在一起,住、食均很朴素。一次,其父杨坚到杨广住处,看见乐器弓弦大多断了,又都蒙着尘埃,如同未用过一般,就以为他不好声色,大为称“善”。于是父皇母后更薄勇,愈加称赞杨广德行。杨广则处处表现其仁孝:有一次观猎遇雨,左右给他拿来油衣,他说,“士卒皆沾湿,我哪能独穿此衣!”令拿去。每次来朝,车马侍从,都很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其声名日隆,超过诸王。临回扬州时,入内辞母,故作留恋,洒泪依依。杨广知其母意已属他后,便开始构设夺宗之计。由于杨广善于矫装,上下都称为仁孝,夺宗之计终于得逞。但是继位不久,却因其残忍、骄奢、淫乐而亡国。他正是以洁身达到淫荡的目的,以虚直掩盖其奸佞之行为。

通常的假动作有:

(1)掩嘴。这是一种明显未成熟、还带孩子气的动作。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也许说谎者大脑潜意识中使他不想说那些骗人的话,而导致了掩嘴这一动作。也有人假装咳嗽来掩饰其捂嘴的动作,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个同你谈话的人常伴有掩嘴的手势,说明他也许正在说谎话。可当你讲话时,听者掩着嘴,也许说明听者觉察到你在说的话令他不满意。

(2)触摸鼻子。当一个人说谎后,会有一种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于是会下意识地指示手去遮捂嘴,但是,到了最后的关头,又害怕别人看出他在说谎,因此,只是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马上就把手放下来。当一个人不是在说谎,那么,他触摸鼻子时,一般是要用手在鼻子上摩擦一会儿,或搔抓一下,而不是只轻轻触一下。

(3)摩擦眼睛。人们在说谎时,往往会去摩擦眼睛以避免与人的目光接触。从男人来讲,摩擦眼睛通常较用力,如果是说大谎时,他常常转移视线,如用眼睛看着地板。而摩擦眼睛的女人,一般都是在眼的下方轻轻地揉。这样做一是为了避免动作粗鲁,二是怕弄坏了自己的化妆。为了避开对方注视,她们常常眼看天花板。

(4)拉衣领。专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说谎时,往往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因而就必须用手来揉或搔抓、说谎的人感到对方怀疑他时,脖子似乎都会冒汗,这时他会下意识地拉一拉衣领。

(5)搓耳朵。这种手势常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搓耳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后一种手势也是听者表示厌烦的标志。

(6)挠脖子。说谎者讲话时常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挠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这种手势通常要挠上5次左右。

一个说谎者,除了以上几种表现外,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如:平时沉默寡言,突然变得口若悬河;不自觉地流露出惊恐的神态,但仍故作镇定;言词模棱两可,音调较高,似是而非;答非所问,或夸大其词;故意闪烁其词,口误较多;对你所怀疑的问题,过多地一味辩解,并装出很诚实的样子;精神恍惚不定,座位距你较远,目光与你接触较少,强作笑脸;对于你的讲话,点头同意的次数较少等。

悟之道:

听其言,必须观其行,通过行为了解他人。因为人们在举手投足、点头微笑的过程中,就已经泄露了天机。

(三)通过神态了解他人

表情是对人的心理活动最表面、最直接的反映,表情相对于语言更能传递一个人的内心动向。所以我们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要善于捕捉一个人的表情和眼神。

1.通过表情洞察人心

中国传统的人相学仅以脸型、相貌等占测一个人的性格与命运,是有失偏颇的,但如果凭面部表情来推测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大致上是有相当的准确性的。

因为我们就凭常识也知道表情是内心活动的写照。透过表象窥探心灵的律动,把握情绪变化的尺度,了解感情互动的根源,表情就是传递这种信息最外在的体现。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拜亚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让一些人表现愤怒、恐怖、诱惑、无动于衷、幸福、悲伤六种表情,再将录制后的录像带放映给许多人看,请观众猜何种表情代表何种感情。其结果是,现看录像带的这些人,对此六种表情,猜对者平均不到两种。可见,表演者即使有意摆出愤怒的表情,也会让观众以为是悲伤的感情。

从这个事例上看,虽然表情对揭示性格有很大程度上的可取性,表情相对于语言更能传递一个人的内心动向。但要具备在瞬间看破人心,看似简单,实则不易。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学会了掩饰内心真实情感的手段,这种手法在现代商业谈判中屡见不鲜。洽谈业务的双方,一方明明在很高兴地倾听对方的陈述,且不时点头示意,似乎很想与对方交易,对方也因此对这笔生意充满信心,没想到对方最后却表示:“我明白了,谢谢你,让我考虑一下再说吧”。这无疑给陈述方当头浇了一盆凉水。

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没有经过相当程度的对人们内心活动的研究,人们是不太容易探视出人心的真面目的。

从表情的动作上,能够一眼洞察别人的内心动机,春秋时期的淳于髡就是这样一个高手。

梁惠王雄心勃勃,广召天下高人名士。有人多次向梁惠王推荐淳于髡,因此,梁惠王连连召见他,每一次都屏退左右与他倾心密谈。但前两次淳于髡都沉默不语,弄得梁惠王很难堪。事后梁惠王责问推荐人:“你说淳于髡有管仲、晏婴的才能,哪里是这样,要不就是我在他眼里是一个不足与言的人。”

推荐人以此言问淳于髡,他笑笑回答道:“确实如此,我也很想与梁惠王倾心交谈。但第一次,梁惠王脸上有驱驰之色,想着驱驰奔跑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就没说话。第二次,我见他脸上有享乐之色,是想着声色一类的娱乐之事,所以我也就没有说话。”

那人将此话告诉梁惠王,梁惠王一回忆,果然如淳于髡所言,他非常叹服淳于髡的识人之能。

从面部表情上,读透内心所蕴藏的玄机,是识人高手厚积一世而薄发一时的秘技。而最经典的莫过于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合唱的“空城计”了。

当诸葛亮带领一帮老弱残兵坐守阴平这座空城时,兵强马壮的司马懿父子,率领20万大军兵临城下。

在城墙之上,诸葛亮焚香朝天,面色平静,他旁若无人地洞开城门,自己端坐在城墙之上,手挥五弦,目送归鸿,飘飘然令人有出尘之想。

一场千古的双簧戏,由此拉开了帷幕。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谋略上势均力敌的高手,一个在城墙之上,另一个在城墙之下,用心机对峙着。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一眼能看穿他虚张声势的空架势,但诸葛亮更知道,司马家族和曹氏家族的冲突,倘若司马懿拿下了诸葛亮,三国鼎立之势不再,司马家族目前羽翼未丰,最后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

娴于军事的司马懿当然知道帮刘邦打天下的韩信的下场。诸葛亮的存在,让司马懿有了和曹操周旋的机会。对付诸葛亮,曹操还必须倚重司马懿,诸葛亮一倒,曹操立刻没了后顾之忧,安内是必然之举。那一刻,哪里还有司马家族的容身之地。

所以,在表情平静的背后,两个人心中都在波澜起伏,就是因为诸葛亮一生谨慎,心知司马懿不会下手,才敢下这看似冒险之着。当司马懿的儿子提醒说,诸葛亮在使诈,城中必无伏兵,心知肚明的司马懿,立即打断他的话,以诸葛亮一生谨慎的话,搪塞过去了。机智的司马懿从诸葛亮平静的表情上领悟到,这是诸葛亮用谋略和他合唱双簧戏。这出戏,非大智大慧的人,绝不可能唱得如此之好。

2.通过眼神洞察人心

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人体秘语》一本作者莫里斯对人类的“眼睛”下这样的定义——它直径大约2.5厘米,但却像是从石器时代以来就有的最复杂的电视摄影机。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这就说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所以,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眉目语言,都在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

孟子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了则眸子正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这说明,人的心底是善是恶,都能从无法掩盖的眼神里显示出来。

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比平常大四倍;相反,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悟之道:

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注意对方的眼神,可能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领悟他人

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所以要做到真正的领悟他人,必须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才能俘获人心。同时,还要宽以待人,有容人的海量,方能有效沟通。

(一)将心比心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将心比心”。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好说难做。难在真正将心比心,难在真正换位思考,难在真正付诸行动。如果在平凡的生活中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大家的家庭会幸福许多,夫妻会和睦相处,一切关系都融洽了。

1.将心比心,领悟他人

生活是一门艺术,如果每个人都能在守好自己本位的同时,多多给予他人关爱体贴,那么,生活又何尝不会迸发出绚丽的色彩?那大家会觉得生活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如果和朋友将心比心,大家就不会再处处设防,不会在朋友困难时袖手旁观。朋友是财富,好朋友好比翅膀,会助你飞上蓝天。朋友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交朋友要交心。如果大家和所有善良的人们将心比心,大家就会觉得生活不在闭塞,不再冰冷,不再无助,不再处处充满陷阱,大家的日子会充满阳光和鲜花,会多一份微笑。

如果和孩子将心比心,大家就不会再把希望强压在孩子身上,不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不会强迫孩子违背意愿去做事。大家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沟通和谈心,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宽松环境,让他们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

如果和配偶将心比心,大家就会感受到另一方为家庭无私的付出,为生活奔波的辛苦,为拉扯儿女的艰难,为幸福憧憬的心愿。这样,我们会在对方劳动后递上一杯热水,在对方困惑时送一个微笑,在对方流泪时为其擦一擦眼泪,所有指责和埋怨、所有牢骚和抱怨都会烟消云散。

如果和父母将心比心,大家就会体谅他们养家糊口的不易,体谅老人对我们的苦心;我们就会感受到老人对儿女的幸福期盼;就不会嫌他们唠叨,不会不孝顺。特别和婆婆的相处,更需要将心比心,才能保证家庭的和睦;只要把将心比心付诸行动,幸福就会在前面等着大家。

将心比心,要遵循的原则是“广结善缘,断诸恶缘,自净其意,付诸行动”。

人生的道路从来不是平坦宽阔的,所以在我们做诸事业,与人交流时保持将心比心的立场,相信我们的人生道路是一片光明。

“将心比心”就是理解和包容,宽容与理解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相信人心换人心,世间有真情,相信心与心的感应,更相信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愿人心永远向着太阳!

2.将心比心,说服不难

人可以不远千里跋涉,只为了与知心的朋友共聚一堂,做一次彻夜长谈。但很不幸的是,有很多人却认为自己没有谈话的对象。也没有可以依赖的朋友,没有诉苦的对象。而在这孤独想法的背后,往往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相反地,这世界上也有许多并不孤独的人,但是他们喜欢替别人乱出主意,其实这两种人都并非人们所需要的人,一般人所需要的是可以了解他、理解他、喜欢他、安慰他的人。

“我理解你。”当你对人说出这句话时,表示你能体会他的心情及他说话的意思,而对他来说,你便具有强大的魔力,足以吸引他。

任何人都可以培养起了解他人的能力,只要他能自如地掌握有关技巧。最重要的一点,是使对方和自己同时发展这一力量,即能看透对方内心的力量。比如说,当对方遵照你的意见做事而觉得疲惫不堪,因此和你发牢骚、抱怨的时候,如果你能够洞悉人心,便能立即察觉是不会发牢骚的。当人们在精神上感觉疲倦时,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在做不想做的事;二是他不能做想做的事。如果你了解这一点,你便能帮助这些精神上疲倦的人,从精神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我理解你”这短短四个字,就是你能向他人说出的最体贴、最温柔的一句话,换句话说,就是对方最乐于听到的一句话。

所谓感情移入,就是“以我心换你心”的将心比心的态度,它能使你具有了解对方的情绪与心意的能力,使你具有支配他人的力量。这里要列举的就是说明由于体谅之心的感情移入而获得人们的感激与欢迎的例子。

当对方情绪不佳或正在发脾气时,利用感情移入的方法最为有效。因为对方正经历着某种痛苦状态,他会迫切需要能够缓和这种压力的人。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避免不安,不安是心灵最痛苦的经历。因此,每个人都希望能尽全力逃避它。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造成奇迹的最大力量就是你的心,如果心中没有引发事物的欲望,则这个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发生,也不会发生,你应该搜寻一下你的心与开拓成功之路的计划究竟是什么关系。

心当然包括态度在内,态度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而行为的结果,不是成功就是失败。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明确地表示他自己以及他对别人所应采取的态度。

3.将心比心,俘获人心

某工厂有一位19岁的青年工人,纪律松懈,作风散漫,过去还曾有过小偷小摸行为。领导和团干部虽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

后来车间调来一位女团支部书记,她决心帮助这个青年工人进步。

她了解这名青年工人的身世、经历和性格以后,首先动员了自己的母亲在一天之内把这个青年工人的棉衣和被褥全部拆洗了一遍,关于批评劝说的话一句没讲。结果这个青年工人深受触动,半宿没睡着觉。

过后,她在找这个青年工人谈话时说:“我母亲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她对我讲,没有母爱的人是很苦的。你母亲去世早,听说你遭了不少罪”。听了这话,青年工人眼眶里滚动着泪珠。

女团支书接着说:“你总不能背着过去偷吃过别人东西的包袱,我了解,这不全怪你,你小啊。继母不让吃饱,你饿啊!这是无奈,再说你已改了嘛,应当轻装前进啊!”

听着句句真诚感人的话语,这位青工失声痛哭。从此以后,他发生了转变,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这是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

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关心他,他也会关心你;你重视他,他也会重视你;你把他放在心上,他终会把你放在心上。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是一种感情的物种。一旦你征服了他的感情,你就征服了他的心,他会心甘情愿为你做任何事。

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的。你对别人投之以桃,别人就会对你报之以李。你对别人指手画脚,别人自然对你没好话没好气。你对别人真诚友爱,别人自会对你倍加仁爱。你对别人怒目相向,别人难免会还你以颜色。

悟之道:

只要我们将心比心、真诚真心地去对待他人,让他感觉到他在你心中有多重要,就一定能踏入他的心坎,走入他的心田,感动他那颗晶莹剔透的心。他会把你当做知己,因为你明白他的感受,士为知己者死,他会为你竭尽全力做事。

(二)换位思考

人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亲人、朋友、同事、网友之间也常会有磕磕碰碰闹别扭。这时若怨天尤人,不如心存宽容,待人处事来个换位思考,情况自会“柳暗花明”。

1.换位思考,想人所想

每天,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免不了和别人打交道。和人打交道,人有多种,性情各异。况且还有善恶美丑。因此我们的生活经历可就丰富了。

处理好和周围人的关系,当然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因为人是多样的,性格是多样的,因此难免和其他的人有矛盾、有冲突,甚至可能产生各种仇怨。当然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最好不过的是和周围的人关系融洽、和平相处,并且能够消除这些不愉快的事情。

这就需要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理解别人是最好的方式和最好的方法。“事出有因。”万事皆有原因,他人与你有怨其中必有原因,你不愿与人结怨,别人也不愿与你结怨。谁不愿意多些朋友呢?但是,人与人之间会有某种误会或者不理解。还有就是由于一人处理一事有自己的方式,而其他的人又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彼此之间就会有意见的分歧。这就是和其他人不和的几种原因了。

其实,应该理解别人,有了心灵上的理解和沟通,这些就很容易消除了。每一个人都会做错事情,都有犯错的时候。别人有,我们也有,原谅别人,别人也会原谅你的。

其实别人发怒,必有原因。当一个人心情非常坏的时候,再有人说一些不该说的话,或者一些不合适的话(当然不是出于恶意),你说这个人会不会发火呢?如果这个人发火了,而那一个被出气的人是你,那会不会很不开心很可能就会埋怨。这就会产生各种纠纷。但是如果理解当时此人的心情,设身处地地替他着想,知道他的心情不好,就应该原谅他。原谅他之后你们还会关系很好,还可能更好。何乐而不为呢?也不会产生什么更深的纠葛。那么生活是不是会更好呢?

其实不要对所谓的坏人有太多的怨气,认为他们就是坏人,不可救药。《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即使一个人做了错事或者说是坏事,这主要是因为“不教”或者教育得不好而已,并不是人的本性。一个人做坏事,是很需要帮助的,应该对其给予正确的教导和引导,让他认识到做坏事是不应该的,以促使他做好事。我们应该了解他所受到的教育和他的境遇,从而了解他为什么做错事,以改变他的心性,让他受到应有的教育,即所谓的改邪归正。

理解是和人相处的最好途径,理解别人可以去帮助别人,改变他的行为。同样,理解别人,可以改善自己和别人的关系。没有描述事例,因为有关这些的事例司空见惯。

不过理解别人,也会使自己胸怀宽广、少生气多和气,这样,在生活中会有更多快乐的事情,还会因此而得到很多的好友。

做人有谁不愿意自己被理解呢,又有谁不愿意有个知心朋友呢?所以理解别人,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作为朋友而不知道对方为什么发火、为什么忧虑,那么这朋友又有什么意义呢?理解别人,这是做朋友的基本。要有朋友,当然就要理解朋友,其实理解就是要沟通。朋友之间若没有沟通又怎么能够成为朋友呢?

理解别人也是消除自己的心事(或心魔)。每天总是生活在各种仇怨、利益冲突之中,难道就不是很辛苦的吗?每天都担心有人会害自己,有人要对自己不利。其实,在人们中,做好事的多做坏事的少,害人的少救人的多。理解别人,就没有这些担心,理解并且拥有宽容之心,能够和这些人成为朋友,唤起他们的善念,那还需要这些担心吗?只有知道困难是什么,我们才能够克服困难。也只有了解别人,才能够帮助别人。

提到帮助别人,这也需要了解才行。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你所给予的帮助。有的人需要你给予资金上的帮助,有的人却需要你精神上的支持,即使他们遇到的是同样的困难,理解他们才能够给他们所需要的帮助。他们有不同的需要,使他们后天受到教育和境遇的结果,而并不是客观的事实了。

其实做好事和所谓善事,是人的正常行为,这是本性。如果人的行为有所偏离本性,那是因为有异常的情况发生在这个人的身上,或者被他所知晓,才会作出一些让人们不高兴的事情。不应该因为别人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自己就生气。理解别人,才能够与别人和平共处,才能够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和周围的人关系和睦、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了解并且理解,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和麻烦。应多了解和理解别人,并且容许别人犯错误,能够宽容别人。这样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愉快。何乐不为呢?

理解别人吧!那样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好!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很善良。我们只有理解别人,别人才会理解我们。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2.换位思考,领悟他人

一个人满脸的不高兴,说:“心里好烦?”他怀疑有人说他什么了,没有人和他说话。而且,他见到朋友也是不高兴,好像就是朋友惹他了似的,大发脾气。问他原因他又不肯说,到最后连朋友也不理,真的使朋友莫名其妙摸不着头绪。直到第二天,他才和朋友说了话。朋友对他说:“你这样很不应该。好朋友之间有什么不能或者不想说的呢?只要不是隐私。是不是对朋友不信任?有不开心的时候也不能在朋友身上撒气呀!有话可以说出来的,应该把话说明。如果在朋友身上乱发脾气,只能被朋友误会。”

我们情绪的波动,不单靠外界的刺激,更多的是由内心来引发,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倘若整日愤懑不平,生活即充满愁云惨雾;若心底开朗豁达,来个换位思考,则大地莫不风和日丽。如上面案例所说的这位仁兄,思考的位置和认知角度稍微变换一下,情况便会大为不同。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缺少什么,为何不去看看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人最难克服的是妒忌心。在网络里,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人,只要有人和自己不喜欢的人聊,他就想办法把他们搅乱,拉到自己这边来。拉过来又不理,就是自己不聊,也不让别人和自己不喜欢的人来聊,这样的人就是嫉妒心很强。当你嫉妒别人的运气和机遇时,你是否珍惜自己拥有的东西呢?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反而眼红别人?来个换位思考,就可以多些体谅、少些怨气。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成功、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每经历一次失败和挫折,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有深入一步的了解,对人生的感悟就会加深许多,意志就会更加坚强。换个位置思考,愿人人都能从中获的动力,开启智慧,品味人生,享受人生。

悟之道:

人生路上难免有许多的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不要死钻牛角尖,换个角度看问题,说不定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世界上有很多事,大家对其的意见不同,并不源自对或错,而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果能够换个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一下,自然会豁然开朗而心平气和起来。

(三)宽以待人

宽容是一种理解、一种体谅。在几十亿人中,能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种缘分。世界上没有和你完全一样的人。能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让我们抛弃钩心斗角,扔掉尔虞我诈,让心与心相容,让情与情相通。在生活中,能得到别人宽容的人是幸福的,能宽容别人的人是高尚的。宽以待人,人与人之间才多了一份理解与信任。

1.相处之道,无限宽容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和别人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磕磕碰碰,出现点摩擦,在所难免。此时,如果仇恨满天,得理不饶人,后果只能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而如果采取忍让之道,则会“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哪个更划算,不言自明。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至一身,大至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而,忍是修养胸怀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人脉和谐的祥瑞,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忍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讲究的策略,体现的是智慧。“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勇,决不做头脑发热的莽夫。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忍让之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寓圃杂记》中记述了杨翥宽容忍让的故事。

杨翥的邻居丢失了一只鸡,指骂说是被杨家偷去了。家人气愤不过,把此事告诉了杨翥,想请他去找邻居理论。可杨翥却说:“此处又不是我们一家姓杨,怎知是骂的我们,随他骂去吧!”还有一个邻居,每当下雨时,便把自己家院子中的积水放到杨翥家去,使杨翥家如同发水一般,遭受水灾之苦。家人告诉杨翥,他却劝家人道:“总是下雨的时候少,晴天的时候多。”

久之久之,邻居们都被杨翥的宽容忍让所感动,纷纷到他家请罪。有一年,一伙贼人密谋欲抢杨翥家的财产,邻居得知此事后,主动组织起来帮杨家守夜防贼,使杨家免去了这场灾难。

忍让是智者的大度、强者的涵养。忍让并不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忍让是医治痛苦的良方,是一生平安的护身符。

在生活中,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善于忍让,宽宏大量,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少了许多烦恼和急躁,能获得更加亮丽的人生。

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这时河面漂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请和尚为他们评理。

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

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涨得通红。

有人说宽容是软弱的象征,其实不然,有软弱之嫌的宽容根本称不上真正的宽容。宽容是人生难得的佳境——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

2.宽容他人,方成海量

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一天,上帝异想天开,把天使和魔鬼放在一起制成了肉馅,想做成一种特殊风味的饺子。但上帝一不小心把肉馅撒落在地上,于是就变成了人。有哲学家说,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典故大概就出于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身上总有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也总有一些假、恶、丑的东西。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有各自的长处、优点,都有比你优秀的方面,这就需要你能随时随地寻找、欣赏同事的优点、长处以及其他可取之处。

你欣赏每个人,看每个同事都是很好,无形中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提高了自己的修养,自身就有了很大的良性磁场,自己在无意之中也得到了许多东西。能够寻找和欣赏别人的优点,也是一种聪明。多寻找、发掘和欣赏别人的优点、长处,才能更好地接纳别人,才能更好地与别人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才能更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古人都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可是,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有些人对自己的同事、领导以及其他人求全责备,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短处多,看到别人的优点、长处少,甚至片面地放大别人的瑕疵或把某个人看得一无是处。法国管理学家R·M·凯特说:“如果你忙于寻找否定的东西,你势必看不到肯定的东西。”只注意缺点的人,别人的长处在他眼里也容易变成不足。台湾作家郑石岩在《禅、生命的微笑》一书中说:“人情上的破坏,是由于彼此揭发丑陋的隐私,而不去欣赏别人的成就。所有的固执、偏见、纷争和嗔怒,都源自不懂得欣赏别人和吸纳别人。”

一位女士在媒体的“电话与家庭·情感热线”中,讲起了她在人际关系上遇到麻烦和烦恼。她今年35岁,孑然一身,迄今为止已更换过至少10次工作,现在在一家公司上班,但很快也要另觅去处。原因都是因为“与领导和同事合不来”。当问她为什么合不来,她说她所遇到的那些领导“没有一个有水平的,他们除了摆摆臭架子,做不成几件像模像样的事儿”,她所遇到的那些同事“都没有什么文化,浑浑噩噩,缺乏教养”。她说其实在婚姻上她也同样令人失望,因为在她身边的那些男人们,几乎也都缺少她所期望的那种高雅的气质与修养,尽管一次碰到一个“感觉上稍好一点的”,但因其两个门牙间的空隙大了些,让她觉得不舒服,也就只好作罢。“如此的领导、同事及那些男人们,我岂能与之为伍或者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他人便是观世音”,“众生皆有佛性”。和别人相处时,我们首先要抱有一种欣赏的态度,而且这种欣赏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先存了偏见,再去看别人。如果我们没有了偏见,就容易多看到人家的好处、优点而不是总看到人家的坏处和缺点。

3.宽容他人,领悟他人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我们生活在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摩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导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机遇。宽容别人也就是宽容自己。

宽容地对待你的敌人、仇家、对手,在非原则的问题上,以大局为重,你会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化干戈为玉帛的喜悦、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喜悦。要知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如果冤冤相报,非但抚平不了心中的创伤,而且只能将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

学会宽容,对于化解矛盾,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同事、对顾客等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此句话虽然很浪漫,但具有现实意义。

拿破仑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宽容他人的美德。作为全军统帅,批评士兵的事经常发生,但每次他都不是盛气凌人的,他能很好地照顾士兵的情绪。士兵往往对他的批评欣然接受,而且充满了对他的热爱与感激之情,这大大增强了他的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欧洲大陆的一支劲旅。

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士兵们都很辛苦。拿破仑夜间巡岗查哨。在巡岗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巡岗士兵倚着大树睡着了。他没有喊醒士兵,而是拿起枪替他站起了岗,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哨兵从沉睡中醒来,他认出了自己的最高统帅,十分惶恐。

拿破仑却不恼怒,他和蔼地对他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和宽容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困,就替你站了一会,下次一定小心。”

拿破仑没有破口大骂,没有大声训斥士兵,没有摆出元帅的架子,而是语重心长、和风细雨地批评士兵的错误。有这样大度的元帅,士兵怎能不英勇作战呢?如果拿破仑不宽容士兵,那后果只能是增加士兵的反抗意识,丧失了他本人在士兵中的威信,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宽容,对人对己都可成为一种无需投资便能获得的“精神补品”。学会宽容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对配偶、对老人、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顾客、对病人……都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宽容,它往往折射出人处世的经验、待人的艺术、良好的涵养。学会宽容,需要自己吸收多方面的“营养”,需要自己时常把视线集中在完善自身的精神结构和心理素质上;否则,一个缺乏现代文明阳光照射的贫儿,当被人们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当然,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助人和有益于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循法制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而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取的态度。

处处宽容别人,绝不是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思想更加快乐。

悟之道:

宽容,可谓人生中的一种哲学、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中,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容天下难容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