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有一位父亲告诫他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儿子:“无论发生什么事,永远都不要鄙视你手中的工作,如果遇到一位好老板,一定要忠心地为他工作;要是拥有一份好工作,必须把它当成你生命的全部。”

这位父亲是睿智的,他借用自己一生的工作经历告诫儿子:工作是人一生必须要做的事,只有拥有这种观念的人,他的人生价值才会为之提升,生活质量才会为之提高,事业才能成功。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会甘于平庸。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年轻人在刚刚走向社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须要做好两件事:

跟对人;

做对事。

但凡能够做好这两件事,成功之路便不再是畏途。

在这个世界上,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成功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一般的,不太成功的,碌碌无为的。如果想要取得成功需要跟对人,大众群体的思维方式、做事方法,不能作为可供我们取得成功的榜样。众人赞誉的东西不见得有多好,众人诽谤的事物不见得有多坏,大家蜂拥而至抢抓的机会不见得能作为你行动的参考。炒股的时候盲目跟风,赔本的机会大;对众人忽略的冷门商机也冷眼旁观,并不是智者的行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智慧是劳动人民的结晶”,这都不错。但在一个社会中,“群众”这个词并不能代表一个有明确特征的群体,它是多样化的。既有闪耀着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智慧的劳动人民,也有鲁迅笔下麻木不仁的“看客”。20岁的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需要选择一个明智的“导师”来作为自己行动的参考,即需要跟对人。

综观古今,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有才华的人往往会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古人常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便是感叹不能遇到可“跟”之人;而一些才力一般的人却往往因跟对了人而飞黄腾达。现如今,在工作中,也常有因跟对人而最终功成名就的例子。如对于在马云、李彦宏创业之初便跟着这些老板艰苦创业的人来说,就是跟对了人。

20岁的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跟对人,找到成功的模板。跟对人,你会少犯很多错误,少走很多弯路;跟对人,会使你不断汲取成功的智慧;跟对人,会让你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顺风顺水。

20岁跟对人,30岁的时候就要做对事。到了30岁,如果你仍然一直在原地踏步,你就应该反省一下了:是因为你不懂得如何工作,做事不够认真负责,抑或是不懂为人处世之道,才会在职场中默默无闻?

很多企业都存在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按时打卡上班、下班,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却不能及时完成工作,同时也很难尽职尽责。对他们来说,工作只是一种应付,上班应付、加班应付、上司分派工作任务时应付、工作检查更要应付,甚至回家中想到第二天的工作时,也是怎样去应付。这样的员工并没有在用心做事。像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有出色的成就?像这样的人又如何能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很多人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只能勉强领一份微薄的薪水,对人生的事业无足轻重,正是这样的态度严重地限制了他们的人生价值,阻碍了他们事业的发展。他们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之中,虽也将工作当成一种必须,但却认识不到工作的真正价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劳作不过是为了生计。他们轻视自己的工作,对工作敷衍了事,总把心思放在怎样才能干一件大事来摆脱自己的现状上。这样的人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30岁做对事,首先需要改变不停抱怨、消极的态度,培养良好的心态。重视每一件小事,锻炼坚强的意志,激发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勇敢挑战,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份工作,你的世界就会大为不同!

30岁做对事,就要从你的手头工作做起。工作的质量决定生活的质量,这是一个很平凡的事实。不要以为“成功”都是伟大的、让人津津乐道的壮举,正确地认识自己平凡的工作就是成就辉煌的开始。如果你以“糊口”的心态对待工作,每天被动地、机械地、三心二意地工作,同时不停地抱怨工作的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那你的环境就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收入一样不会增长,前程不容乐观。

30岁做对事,就要培养你成功的思维方式。你的生存方式,完全取决于你的思考方式。如果你想的都是伤感的事情,你就会悲伤;如果一个人总是沉浸在自怜里,大家都会有意地躲开他。为了改变不利于自身发展的生存方式,增加做事的资本,你就要换一种方式学习做事,勤于动脑,开阔思维,去创造积极的人生。

本书分为三篇,从工作、为人处世、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性格、思维等方面分析成功的秘诀,找到成功的方法。知识面广,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入情入理。它告诉每一个年轻人,追求成功就要找对方向,跟对人;要注重培养你的人脉关系,3个朋友决定你的身价;踏踏实实做事,对工作负责,要通过工作证明你的价值;必须懂得职场潜规则,这有助于你在职场上少走弯路。还有,告别年轻的迷茫,懂得什么是爱;要培养你成功的性格,珍惜年轻时的时光,将你的想法付之于行动等。

本书不要求读者从中发现大彻大悟的哲理,或者醍醐灌顶的反思,只是借着精致的故事对读者进行启迪,帮助读者摆脱困境,战胜挫折,从进步走向成功,从平凡走向卓越。

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你可以从涓涓细流般的语言中获得对生命的感悟、获得对情感的把握以及对成功人生的思考。

编者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