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及环境效应研究
- 和继军
- 1406字
- 2021-04-16 18:22:33
前言
水土流失及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广泛关注的焦点,它不仅造成土地肥力退化,而且是水体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条件空间差异巨大,此背景下发生的水土流失不仅范围广、类型多,而且强度大,是世界上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及相关衍生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北方土石山区是我国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之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该区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但相对于其他类型区,如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南方红壤区等侵蚀类型区,该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长期未受到足够重视,特别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重治理轻研究现象较为突出。
在此背景下,为了彻底查清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危险程度,2005年7月至2007年5月,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了“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对我国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进行考察,其中北方土石山区被列为我国7大主要水土流失类型之一,进行了重点考察,查明了该区的主要水土流失问题,明确了该区所面临的水土流失形势及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主要针对该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对典型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和完善,以期为该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及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绝大部分已经以论文形式单独发表,是集成式研究成果,全书包括七章。第一章概论,讨论北方土石山区所面临的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治理及理论研究的相关进展;第二章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背景,介绍该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背景;第三章水土流失治理范式理论,主要阐述水土流失治理范式的概念、理论基础、结构和功能等;第四章北京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主要叙述该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演化过程、治理体系及范式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响应;第五章张家口市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主要阐述该区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适宜性、不同类型区的治理体系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应的生态响应;第六章北方土石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重点分析该区不同坡度范围内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不同坡度范围内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形式、结构和功能;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之第7课题“水土流失综合调控原理与治理范式”(2007CB407207)、“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资源环境与GIS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基金的资助,并得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本书中所涉及的数据得到了张家口市水土保持工作站王忠科高级工程师的大力帮助,本书在成稿过程中还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强国研究员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该研究中所提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在水土流失研究领域实属首次,因此在当时具体实施过程中研究难度大、存在争议的地方多,使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在系统性、理论的深度等方面可能不尽完善,但书中提到了一些研究思想和理念,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由于该书内容所涉及的区域基础研究相对滞后、研究历时短,使得基础数据收集和积累的难度大,加之作者水平有限,该书肯定还有很多不足或不妥之处,真诚希望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编 者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