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文化理论与实践文集(第二辑)
- 中国水利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 2288字
- 2021-04-25 19:24:41
序
对一个国家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昌盛;对一项事业来说,完成伟大复兴的具体任务,同样离不开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这正是我们水利部门重视水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治水历史,优秀传统水文化博大精深;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水利事业,现代水利科技日新月异,科学的治水理念不断深化。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在治水实践中不断融合,丰富和发展着现代水文化。这些丰厚的水利精神文化财富,吸引着大批有志于文化研究和传播的热心人士投入其中;水利实践中,面临不断出现的水灾害、水危机、水污染、水生态、水环境等严重问题,一大批水利工作者跳出传统的治水思维模式,从哲学的高度和文化的角度审视人与水的关系、人类发展与江河湖海的依存前景,甚至赋予江河健康生命的伦理内涵。今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特别是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目标,这一历史使命,都在激励和启发着我们每一位水利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然而,我们的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提高的层面。进行文化建设,推动生态文明走向更高层次,切实需要我们在实践层面上提出并解决一个个水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我以为,在水文化的重点工作中,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是当下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传播的工作着力点。
我正是带着这样一种希望,读完即将编辑出版的《水文化理论与实践文集》(第二辑)(以下简称“《文集》”)中各篇文稿的。
在这本《文集》中,共收录了28篇文章。其中大部分是论述流域水文化和地域水文化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引申开来,也可以说,一方人创造了一方文化。在这些既显现传统中华文化大观又有异彩纷呈的地域文化形态中,水文化就像颗颗明珠一般辉映其间。首先,我要感谢来自水利系统内外对水文化热心的作者,通过你们的思考和研究,写出了一篇篇有关水、有关水利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进步的社会文化形态和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给广大读者以水事活动为丰富内容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启迪。在这些文章中,有的把重点放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上。如潘杰的《略论治水精神对民族精神的起源与弘扬》,梳理了从大禹治水以来,历史上不少为国为民治水的先贤的光辉业绩及他们留给中华民族的治水精神。作者认为,“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从事水事活动所形成的思想、精神、信仰的人文积淀,具有历史文脉的继承性与弘扬性,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特有精神力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发掘和整理中华优秀水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水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时代治水新特点、新形势、新任务,创新发展水文化,是水文化学术研究和水文化建设实践必须坚持的前进方向。
创新发展水文化,还要从树立和建设现代水文化着眼,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现代科学的治水理念,需要现代治水文化的滋养。要纠正一些人对水文化内涵的片面理解:认为一提水文化,就是指古代水利;或者一提水文化,就和水科学对立起来。有的人搞水工程建设、工程管理很在行,一谈到水文化建设就会感到很虚空,不知从何处做起。在本《文集》中,王凯的《江南水乡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肖飞、刘达的《对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城市中小河流治理的几点思考》以及李贵宝、刘林的《节水文化建设是落实节水优先的根本举措》等文章,都会在运用现代水文化理念如何指导水利实践方面,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由于文化的多义性,目前,学术界还很难对水文化给出一个科学的概念界定。对水文化的理论探讨和体系建设,我认为还需假以时日。但这并不会完全影响水利各项具体实践活动中文化建设的开展。从十几年来水利工程建设、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水灾害防治、水法规执行等诸多领域看到了先进水文化价值的引领作用,看到了对水利工作者和建设队伍的精神凝聚力量。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利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水利等各项现代水利实践中都在不断深化中体现出来。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实践者。特别是基层的水文化建设经验一定会产生自基层的水文化建设实践之中。对此,我们重视得还不够,总结得还不够。在这本《文集》中,来自基层的经验总结太少。顾学明的《水文化在基层水管单位的实践与创新——以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处为例》是值得关注的一篇。
水文化建设如何开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也是众多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大课题。理论与实践总是激励着人们在不断面对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中去思考、探索和解决。水文化建设,我想也应该是这样。在思想方法上,我借用《中庸》里的一句话,“致广大而尽精微”。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和谐。
在水文化理论的构建和体系建设上,我主张,思路要开阔,视野要广博,知识要深厚,也就是要致广大。只有这样,对文化的理解,对水及水利的了解,对水与文化关系本质上的把握,才能更全面、更准确。指导实践才会更有力;在水文化建设的实践领域,要具体、实在、精准。也就是说,要尽精微。不能搞华而不实的东西,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扎扎实实地外树形象,内铸灵魂。把有形的与无形的有机结合起来,让文化落地生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水利人身上形成特有的气质和品格。
实现中国梦,是时代的主题,是水利工作者的奋斗目标。水文化建设不能离开这个总目标。大家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水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随着水利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不断涌现。
有感于此,是为序。
中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