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基础研究篇
第1章 下荆江蜿蜒型河道成因再探讨
1.1 蜿蜒型河道成因研究概述
长期以来,下荆江蜿蜒型河道成因为许多学者所关注。20世纪50年代,姚琢之[1]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绘制的“下荆江近200年来河道历史变迁比较图”中表明的1756年(大清一统舆图)下荆江尚为顺直河型,认为1852年藕池口决口对于下荆江过度弯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林承坤等[2]认为,下荆江河曲的形成是二元结构沉积层、流量多变性与洞庭湖顶托,以及人类沿江围垸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中,围垦堵塞穴口导致河道内流量增加是河曲形成的决定性因素。20世纪60年代,唐日长等[3]根据下荆江水文泥沙、地质地貌资料分析和蜿蜒型河道调查,并通过造床模型试验,认为下荆江蜿蜒型河道形成的因素为:具有广阔而深厚的二元结构边界条件,流量变幅小和造床流量作用时间长,悬移质中床沙质冲淤基本平衡,汛期比降平缓而稳定,人类堵口后两岸堤距较宽等,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河曲发展。同期,尹学良[4]认为,河型的形成是在来水过程、来沙条件及河谷比降这三个条件之上,由河床水流内部矛盾发展而自身造成的,并从来水过程、来沙条件及比降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弯曲性河道的形成条件,开展了室内造床试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谢鉴衡[5]从湖泊三角洲发展模式出发,认为荆江在历史上系云梦泽网河三角洲一条主干,经历了由两侧分流到一侧分流的长期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荆江流量总的趋势是逐渐增大的。他还阐述了下荆江河曲的出现可追溯到16—17世纪(而藕池口决口发生于1860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北岸分流口门封堵带来的造床流量增加;同时下荆江河岸抗冲能力较弱而又非太弱是河道得以侧蚀并形成蜿蜒河型的边界条件。作者在这个基础上,整理和概括了下荆江河道形成的过程及其与江湖分流关系,对下荆江蜿蜒型河道成因作了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