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外国文学网络翻译概观[1]

西安外国语大学 李 琴

摘 要:新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外国文学翻译事业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外国文学网络翻译的繁荣。外国文学网络翻译以网络大众为翻译主体,以网站、贴吧、论坛、博客等为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翻译技术和工具以及团队协作的翻译模式,通过建构翻译社区等规模不等的翻译组织开展翻译活动,成为我国纸媒外国文学翻译的有力补充。本文将在介绍新世纪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多样化平台的基础上,探讨基于网络平台的外国文学翻译的特点及其不足,以期抛砖引玉,探索纸媒和网络外国文学翻译整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新世纪 外国文学 网络翻译

引言

21世纪是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新兴网络媒介轮番登场,或升级换代,或推陈出新,在聚合、发布和共享信息资源的同时,拉近了网民之间的距离,使社会人际交往变得自由、轻松和便捷。网络媒介以其技术先进、开放自由、交流便捷、门槛低廉等优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众多领域的创新发展,文学翻译也不例外。新世纪以来,借助各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外国文学翻译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化发展阶段,在译本选材、翻译工具、翻译方式、译者构成、译作传播等方面都与传统的纸媒外国文学翻译形成强烈反差,大大拓展了外国文学翻译的内涵和外延,开启了外国文学翻译史新的篇章。

本文将在介绍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翻译多姿多彩的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探讨基于网络翻译平台的外国文学翻译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网络翻译探索出一条扬长避短、整合创新的发展路径。

一、新世纪外国文学网络翻译的多彩平台

新世纪的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充分利用了各种新兴的互联网在线交流平台,例如网站、论坛、贴吧、博客、QQ、MSN等,其中论坛、贴吧、博客等都是在新世纪初才开始上线运营或广泛普及的,从而赋予当今的外国文学翻译更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以下笔者将列举网站、贴吧、论坛、博客等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翻译广泛使用的网络媒介,描述其特点并展现其与外国文学翻译的关系。

网站是指在互联网上根据一定的规则,使用一定的工具制作而成的,用于互通资讯,提供网络服务的网页的集合。人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访问网站,获取信息或享受网络服务。网站不仅可以呈现文字,而且可以呈现图像、声音、视频等[2]。网站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就外国文学翻译而言,网民们进行在线文学翻译常用的网站有:(1)综合性翻译网站,如译言网、煎蛋网、译心译意等,这些网站大多不仅设有论坛或贴吧等翻译交流和批评的平台,而且提供多种翻译服务,例如译言网作为综合性翻译平台中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一个网站,就设有“小组”、“原文库”“译文库”等频道,其中“小组”将兴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小组成员可以在其中发表任何与小组主题相关的内容,并与他人进行讨论,“译文库”中是已经完成的译文,分为商业、体育、自然、文化等不同主题,“原文库”中是待翻译的原文,译者可以“认领”其中自己感兴趣的原文进行翻译;(2)综合性门户网站,如百度、谷歌、豆瓣网等,这类网站内容丰富,涉猎面广,但都设有翻译类论坛或贴吧,供翻译爱好者分享和交流经验,例如豆瓣网下设的“豆瓣小组”就分设“双驼峰(科幻奇幻翻译)”“推理翻译”“儿童文学翻译”“霍格沃茨翻译学院”“英美文学翻译”等各种翻译小组,供有相同兴趣爱好的译者在线交流,互通有无;(3)出版社或图书销售网站,这类网站往往开辟翻译评论专区或论坛,供网友在线互动交流,如译林出版社在其“译林网”上开辟的“翻译在线”“译林图书评论”,以及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其“译文网”上开辟的“译文论坛”等;有英语学习类网站,如英文巴士,该网站就设有“典籍英译”“文学翻译”等栏目,供翻译爱好者(特别是文学翻译爱好者)分享和讨论译文。上述这些网站或发表原创外国文学翻译,或转载其他同类网站的外国文学译作,成为外国文学翻译的重要发表、学习和交流平台。

贴吧是一种基于关键词的主题交流社区,是通过结合搜索引擎建立的在线交流平台,聚集众多对同一主题感兴趣的网民,相互表达思想和交流信息。贴吧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视频等,还有“楼中楼贴”等发帖形式,方便吧友们进行形式多样的即时互动[3]。吧友们讨论的主题多种多样,可以对共同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在线翻译,或对作家和译者进行在线讨论和批评,这就为外国文学翻译打开了一扇窗口。作为一种主题交流平台,外国文学翻译类贴吧依据主题可分为以作者为主题的贴吧,如“村上春树吧”“可爱淘吧”“阿加莎·克里斯蒂吧”“东野圭吾吧”“田中芳树吧”“梦枕貘吧”“杜拉斯吧”“斯蒂芬·金吧”“丹·布朗吧”等;以作品为主题的贴吧,如“哈利·波特吧”“指环王吧”“达·芬奇密码吧”“鸡皮疙瘩丛书吧”“挪威的森林吧”“小王子吧”等;以译者为主题的贴吧,如“林少华吧”“任溶溶吧”等,以及以文类为主题的贴吧,如“日系推理吧”“魔幻奇幻吧”等。这些贴吧由于具有主题集中、成员趣味相投等特点,能够实现相关话题的深度挖掘,因而较其他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平台更有吸引力。

论坛,也称BBS,是互联网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通过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供网络用户在上面发布和共享信息,或讨论交流。论坛一般来说由“站长”创建和总管,下设管理员、超级版主、版主(俗称斑竹)等各级管理人员,对论坛进行维护。论坛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公平性、和谐性等优点,可供网友在虚拟的环境里进行信息交流,匿名的论坛参与方式也使得网友们能畅所欲言[4]。论坛和贴吧有许多相似和交叉的地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帖子”的使用,论坛也是通过发帖、跟帖、回帖、顶贴、灌水、踩贴等方式进行在线即时交流的。外国文学翻译类论坛可大致分为两种,即网站论坛和论坛网站,二者的功能类似,区别在于网站论坛是指在各类网站上设立的论坛版块,例如译林网、天涯社区、西祠胡同、新浪网、搜狐网等下设的论坛;论坛网站是指以论坛为主要内容的网站,例如译网情深、翻译中国、语联网社区、芦笛外国文学论坛、我爱翻译论坛、中国翻译论坛等,其中较为大型的论坛,例如“译网情深”,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翻译服务平台,不仅方便译者沟通交流、共享资讯,而且还设有“翻译擂台”“体会和技巧”“翻译求助”“翻译工具及应用”等17个版块,提供全方位的翻译服务。

博客,又称网络日记,是一种由个人管理,以时间倒序的方式从新到旧不定期地张贴新的文章、图片、视频以及链接等的网页或在线日记,用来抒发感情或分享信息。与上述三大网络媒介相比,博客更新频繁,更为简洁,且更具个性化色彩,是个人思想情感的记录,但其功能并不仅限于此,而是集文字创作、发表和评论,图片张贴,信息发布和共享,网站超级链接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是个体化和大众化的结合[5]。目前博客已然成为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重要平台,博客的主人可以在其上发布译文、转载译文、分享文学翻译类“大家谈”、交流翻译实践中的感想和经验等,涉及外国文学翻译的博客数量也颇为壮观。博客译者一般来说都是文学和翻译爱好者,具有较好的翻译素养,是最自由的译者,他们或者个体翻译,或者团队协作,特别是个体译者,最能够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单纯以兴趣为出发点进行翻译创作,充分发挥其译者主体性,这种摆脱了功利牵绊的文学翻译常常能产生不俗的译本,有些博客中质量上乘的译作还会被网络“伯乐”看中,从而改变发表方式,成为纸媒翻译文学的一部分,例如2006年风靡一时的美国著名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畅销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就是由一位名叫潘帕的译者翻译并发布在个人博客中,后来译林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在“西祠胡同”的“西风”论坛讨论版结识了该译者,看到并肯定了其译文质量,然后决定购买版权出版的[6]。

除了上述网站、贴吧、论坛和博客外,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网络平台还有QQ, MSN等,因其用作外国文学翻译的频率不太高,这里不做重点讨论。

值得指出的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继电脑后的第二大互联网载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1月)显示,近年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以手机上网为主要标志……截至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12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进一步对手机浏览器访问网站类型进行调查发现,手机浏览器用户浏览最多的网站类型为新闻资讯网站,比例为71.8%;其次为小说等文学作品网站,比例为43.1%,可见,阅读是目前手机浏览器用户的核心诉求[7]。另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11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4年4月)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新兴媒介中,上网时长和手机阅读的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8]这两份数据都说明,传统纸质媒介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渐被数字媒介所取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成为我国继计算机之后的重要网络终端,其阅读使用率甚至超越了电脑。新世纪以来手机上网阅读率的大幅增长对外国文学翻译而言能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相比之下,传统纸媒外国文学翻译在生产及传播的速度和普及度方面就相形见绌了。

以上列举的网站、贴吧、论坛、博客等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网络平台具有一些相同特质,表现为大众性、匿名性、开放性、实时互动性等,能够实现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的瞬时传播,有助于外国文学专业译者或是业余翻译爱好者们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也有助于普及和推广新的翻译工具、翻译技术和翻译知识技能,或是为文学翻译研究和实践等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对于推动文学翻译爱好者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网络平台也是大众文化的摇篮,是互联网精神的发源地和栖息地,在团结协作、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的观照下,新世纪外国文学网络翻译也别具特色,发展成为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基于网络翻译平台的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特点

基于网站、论坛、贴吧、博客等网络平台的外国文学翻译与传统纸媒外国文学翻译相比,具有大众参与度高,译者主体地位凸显,翻译模式新颖等特点。

(一)大众参与度高

基于网络翻译平台的外国文学翻译吸引了大批网民参与其中,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自身具有的公众性、开放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大众交流的媒介与平台,向所有网民开放,公众可匿名登录,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实时在线交流已愈发完善,这种即时性和便捷性服务是其他社会交流媒介无法比拟的,因此,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活动往往能吸引大批网民参与其中,外国文学翻译亦然。

与传统纸媒外国文学翻译相比,基于网络平台的外国文学翻译具有准入门槛低,投入低,发表和传播迅捷等特点。首先,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准入门槛低。网络的大众开放性特点降低了翻译的准入门槛,传统上由专业译者或“学院派”译者把控的领域在网络的冲击下向公众完全开放了,网民们不论学科或教育背景,不分年龄性别,不计职业分工,只要对文学翻译抱有一份热爱之心,就可以参与到网络文学翻译中来。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学译者身份构成复杂多样,特别是在我国翻译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形成气候的大背景下,网络译者大多是业余或兼职译者,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为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和聚众集结的平台,使他们不需跨越任何门槛就可以集合在网络平台上,自发地组织形成各种网络翻译团体,自由地进行翻译。

其次,外国文学网络翻译投入低。目前我国的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几乎是零投入,网友们只要登录上网或免费注册,就可以加入到网络文学翻译大军中去,免费使用先进的网络翻译技术和工具,免费尝鲜阅读网友们的译作,免费发表译作。当然,零投入有时也意味着零回报,可是,网络译者们的翻译行为本身就是不为功利,不计报酬的,完全是兴趣使然,正如某“哈利·波特”网络翻译团队在其宣言中声称的:“如果有人要翻译的报酬,就是对我们心爱的哈利·波特的亵渎,根本不是真正的哈迷,我们也不欢迎他的加入。”[9]可见,网络文学翻译不仅是一种翻译行为方式,也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网络翻译精神的体现。

再次,外国文学网络翻译生产、发表和传播迅捷。网络与纸媒传播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迅速、便捷。网络文本的超链接功能成功地跨越了各种文本类型之间的界限,使译者可以在不同的网络文本之间自由地前进、后退、跳转、粘接等,并可自由运用各种网络在线翻译工具和词典辅助翻译,译稿完成后,只需鼠标轻轻一击,就可实现即时发表,网友们也只需轻击鼠标,就可轻松阅读译作,并且通过实时在线互动或转帖,实现译文的瞬时传播。译作网络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是纸媒传播途径无法比拟的,可以说,新世纪以来的网络翻译传播已经是涉及了网络影视字幕组、专业网络翻译网站、专业网络翻译论坛及(微)博客群、个人翻译(微)博客等各种翻译平台和团队的多元化翻译传播模式[10]。于是,网络介入了外国文学翻译的生产、发表和传播等各个环节,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成为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大众首选平台,并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赢得越来越多网友们的认可和支持,吸引他们参与到外国文学翻译事业中来,持续不断地为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补充新鲜的血液。

(二)译者主体性凸显

所谓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1]。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上的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对文学翻译的功能和地位的贬低,以及传统翻译观、翻译标准等对译者创造性和能动性的规避,使得我国的文学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此外,勒菲弗尔认为,文学翻译会受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这三大因素的操纵[12],而我国长期以来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强调,也使得文学译者的主体能动性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对译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掘和强调,我国文学译者的主体性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对译者主体性的最充分的发挥和凸显,还要数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翻译。

与传统纸媒外国文学翻译相比,网络外国文学译者在翻译选材、翻译策略、翻译目的等的选择和运用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网络文学译者只需借助各类搜索引擎,就可较为轻松地获取感兴趣的翻译素材,无需受制于出版机构或图书销售商等的意图和喜好,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也尽享自由,不受意识形态、诗学语境等因素的牵绊,不被强加任何的翻译目的,真正体现了译者的个人意志以及文化和审美意识,凸显了其作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平台的开放、互动性特点还通过附加译者角色,进一步扩充了文学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传统纸媒外国文学翻译的译者、读者和批评者角色分立,互不交融,而外国文学网络译者却借助网络平台,成功地实现了译者、读者和批评者的三者合一,可以自由穿梭于不同的身份之间,享受和发挥各自不同的角色职能,译者既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者,也是译作的读者和批评者,不仅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享有主体自由,也在译作欣赏和批评过程中享有评论自由,这是网络时代赋予外国文学译者主体性的独特内涵。

(三)翻译模式新颖

与传统外国文学翻译相比,新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网络翻译的一大特点就是团队接龙式翻译模式的盛行。网络最大的优势就是开放性和公众性,这使得一大批兴趣爱好相投的文学和翻译爱好者集结在一起,秉持着团队协作的精神,以成员接龙的方式进行翻译,不仅在翻译速度上令传统个体式纸媒翻译模式自叹弗如,而且在翻译质量上比之也绝不逊色,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翻译领域发生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几件大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2003年,在世界范围内轰动一时的英国魔幻大师J·K ·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之《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刚在美国上市,国内的“哈迷”们就已经按捺不住,开始在网络上集体翻译起来;2007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文版全球同步发行仅几天,“哈迷”们就已经集结在一个名为“霍格沃茨翻译学校”的网络翻译组织下,将该小说译为中文发表在网上,比官方译本的发布早了三个月,使“哈迷”们在第一时间大饱了眼福;美国文化悬疑小说代表作家丹·布朗的《失落的密码》也是在官方中文版正式出版之前就由网络译者率先在网络上完整译出并发表的。同样,在国外,网络文学翻译也已蔚然成风,例如德文版的《哈利·波特与凤凰令》就是由近千名16岁左右的“哈迷”们自发地在德文网站“哈利·波特行会”上合作译出的[13]。以下笔者列举一个名为“张杰吧”的贴吧上网友们发表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原创译作的一部分:

楼主 杰尽全力爱上你

翻译:enna(691810293)

修改:快乐小猪(395953755)liu_ke857(242577620)

审查:堂主(363460518)peri~(253832980)

作者:秋风落叶转 2007-7-21 12: 06

【翻译】 哈利·波特:第一章 黑魔王气焰嚣张

在一条狭窄的被月光笼罩着的乡间小道上,在互相只隔了几码的距离,突然冒出来了两个人。此时一片寂静,他们手中的魔杖直指着对方的胸膛,片刻间他们认出了彼此,把魔杖收进了斗篷,兴奋的朝同一个方向走去。

…………

楼主 杰尽全力爱上你

翻译:N多你 Ravenclaw 风

校对:撑起dě芯 堂主 N多你

审核:撑起dě芯 堂主 N多你

作者:秋风落叶转2007-7-21 12: 22

【翻译】 哈利·波特:第二章 纪念

哈利在流血。他的左手紧紧抓住他的右手,一边喘息一边咒骂着用肩膀撞开了他卧室的门。这时,一阵瓷器摔碎的声音传来:哈利发现他踩在了放在卧室外面地板的冷茶杯上。

“那是什……么?”

…………[14]

上例显示,该译作的帖子是由不同的网友合力完成的,如“第一章 黑魔王气焰嚣张”是由enna翻译,“快乐小猪”和“liu_ke857”修改,“堂主”和“Peri”审查,“秋风落叶”转贴发表;“第二章 纪念”是由“N多你 Ravenclaw 风”翻译,“撑起dě芯 堂主 N多你”校对并审核,“秋风落叶”转贴发表的,可见新世纪的外国文学网络翻译贴吧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有序、分工明确的翻译组织,有楼主、翻译、审查、校对和转帖人,并采用一套网络平台特有的接龙式翻译模式。所谓接龙式翻译,是指一个网络翻译群体依照团体自定的翻译规范,在统一译作风格、术语、专有名词译名,保持语法和拼写一致等的基础上,采用成员接力的方式进行翻译的一种翻译模式,这种翻译模式是网络文化的产物,与传统个体纸媒文学翻译模式有所不同,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在风格、译名、语法拼写的统一方面要比个体性文学翻译复杂,但是团队协作的组织运行模式在翻译速度方面也是个体翻译模式不可企及的。

这种基于团队协作的接龙式翻译模式不仅是现行外国文学翻译模式的网络创新,而且是对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宗旨的互联网精神的彰显。参与网络文学翻译的网友们虽然素未谋面,互不相识,但是共同的兴趣爱好、理想抱负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团结协作,共同分享翻译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和胜利成果。据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网络翻译小组的成员介绍,该翻译小组虽然组织松散,专业性也不强,但是却有着严格的选拔制度,定期开选题会,翻译、校对、排版和发布都有专人负责,连买服务器的钱都是大家凑份子出的;另据参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网络翻译的网友回忆,当时的“翻译和讨论完全在网络上进行,QQ、MSN闪成一片……好像哪里的华人都有,瑞典的、加拿大的,因为有时差,经常有人干到大半夜,等这批人都去睡觉的时候,大洋彼岸另一批翻译家又起床了,24小时都有人在忙碌。”[15]这一翻译情景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创举,是传统纸媒文学翻译无法想象和实现的。

虽然是团队翻译,且团队成员身份构成迥异,很多并非外国语言文学科班出身,但是外国文学网络翻译的质量却不乏上乘之作。以“魔戒”小说的翻译为例:2004年英国奇幻文学大师托尔金的“魔戒”系列之《精灵宝钻》官方译本发行不久即遭到网络译者的抨击和抵制。网友们对官方译本中出现的诸多错译、漏译进行了批评,甚至撰文长达几千字,详细列数了官方译本中具体的错漏所在,并给出了详细的修改意见[16]。作为典型的网络文学翻译事件,“哈利·波特”和“魔戒”系列小说的网络翻译叫板官方翻译的事实充分说明,网络已成为新世纪外国文学翻译的卧虎藏龙之地,集结在网络上的翻译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丰富的教育背景,扎实的双语功底和深厚的文学及翻译素养,还有相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知之甚多,因而能够有理有据地叫板官方译本。他们已成为外国文学翻译队伍中的生力军,是当前外国文学纸媒翻译队伍的有力补充。

除了基于团队协作的接龙式翻译模式外,互联网的发展还催生了另一种外国文学翻译行为,即“互联网翻译众包”。“众包”是互联网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17]。翻译众包行为即指由传统翻译出版业负责选题并将获得正式版权的翻译任务委托给非特定的网络译者群体或网络翻译机构进行翻译,例如2011年中信出版社取得《乔布斯传》的版权后,就委托网络翻译公司“东西网”进行翻译。“东西网”通过在全球招募译者,一个月内便完成了任务[18]。翻译众包虽然也难免出现术语或风格不统一等网络文学翻译常见的问题,但其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也吸引了众多业务多、任务重的翻译公司或机构采取众包方式进行翻译作业。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学网络翻译模式出现在大众视野。

三、新世纪外国文学网络翻译之不足

新世纪以来的外国文学网络翻译,虽然亮点频现,但毕竟还处于初始阶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国网络文学翻译题材单一

纵观新世纪以来网络论坛、贴吧、博客等平台上网友们发表的外国文学翻译题材和体裁,总得说来是通俗小说占绝大多数,这是因为:首先,新世纪以来外国通俗小说迎来了又一次繁荣勃兴。随着世界范围内大众文化的盛行,外国通俗小说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了整个世界文坛,例如英国J·K·罗琳的魔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 J·R·R·托尔金的奇幻系列小说“魔戒”, C·S·刘易斯的奇幻系列小说“纳尼亚传奇”,美国丹·布朗的文化悬疑类畅销书《达·芬奇密码》,斯蒂芬妮·梅尔的魔幻恐怖系列小说“暮光之城”, E·B·怀特的儿童通俗小说《夏洛的网》,加拿大扬·马特尔的奇幻小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时尚小资小说《情人》,日本村上春树的青春小说《挪威的森林》等。这些小说都是外国通俗文学的经典之作,有的是新世纪以来创作出来的,有的是上世纪40—90年代就已经创作出来,在新世纪被改编成电影,借助影视艺术强大的广告助推效应而再度流行,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译介,我国自然也不例外。网络作为大众、时尚、流行文化的发源地和风向标,最先感知到了世界通俗文学和文化崛起的气息,于是大批外国通俗文学爱好者借助网络开放、自由、便捷的优势,自发地组成各种翻译小组,译介当下外国流行通俗小说以飨读者;其次,外国通俗文学可读性强,符合网络平台的特点。对于网络平台而言,公众点击率是其赖以生存的法宝。近年来外国通俗小说愈发注重在情节上取胜,恐怖、悬疑、惊险、侦探、魔法、奇幻、爱情等因素交错叠加,高潮迭起,悬念重生,令读者手不释卷。这类小说自然成为网络赚取点击率或转帖率的不二选择。再次,外国通俗小说网络译介参与门槛低,翻译质量标准要求低。当下我国的网络文学翻译几乎是零门槛,只要是懂网络的文学和翻译爱好者,都能无条件的加入到外国文学翻译中来,因此目前我国网络文学译者以业余者居多,翻译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对他们来说,外国通俗文学难度相对较低,是所有文学翻译题材中的首选。同时,网络文学读者的阅读要求也较低,大多只要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即可,加之常常无法考证翻译的原文,因此对译作的忠实性、通顺度和文学性等的要求较低。以上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了我国当前的外国文学网络翻译文类较为单一,以通俗小说为主,相信随着网络文学翻译的进步,西方严肃文学、社科经典、文学名著等都会成为我国网络文学翻译的重要译介题材。

(二)外国网络文学翻译质量良莠不齐

网络文学翻译是网络大众的秀场,参与门槛低,社交性强,翻译批评标准淡化,网络译作难免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导致垃圾译作盛行,翻译错漏百出,网络沦为一些译者的翻译草稿箱;当然,也有如上文所述能够与官方译本一较高低的精品译作出现,但总体而言还是精品少而劣品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网络文学翻译质量的认可度。有些质量尚可的译作,也因为缺乏对翻译质量标准的认识和责任心等问题而显得不够准确和规范。下面笔者仅举一则博客译文为例,该译文源自“美国纯爱小说天王”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畅销小说《恋恋笔记本》第二章:

《恋恋笔记本》超人翻译第二弹 四(持续更新) (2011-09-27 20:06: 23)

第二章 海岸(二)

……

他喝完了茶,进入屋内,找了一本书,打开了门廊上的灯。坐下之后,他看起了那本书。书很旧,封面都破损了,里面的书页都沾满了污迹。

这是Walt Whitman(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战争期间他一直带着它,它甚至还帮他挡过子弹呢。

他擦了擦封面,抖了抖灰尘。他随意翻开一页,看着眼前的文字:This is thy hour O Soul, thy free flight into the wordless, Away from books, away from art, the day erased, the lesson done, Thee fully forth emerging, silent, gazing, pondering the themes thou lovest best, Night, sleep, death and the stars. (我就去了,太高深,百度吧:这是你的时刻,啊,灵魂,你自由地飞入无言,远离书本,远离艺术,白昼已逝,功课做完,你舒展而出,无声地,凝注着,寻思着你最爱之主题:黑夜,睡眠,死亡,还有星辰。)

他笑了笑。不知什么原因,Whitman总能让他想起New Bern,他也很高兴能回到这里。尽管他离开这里有14年之久,但这里毕竟是家,他也认识这里不少人,大多数大小就认识。这没什么奇怪。就像很多其他南方小镇,住在这的人几乎不会发生变化,只不过年纪变大一点。这些日子他结交了一位好友叫Gus,是个住在街那头的70岁黑人。Noah买下这房子几个星期后,他们见过面。当时,Gus带着自制的酒水和Brunswick stew(布伦瑞克炖肉)。他们喝喝酒,讲讲故事,度过了相识的第一晚。

如今,Gus一个礼拜会来几次,通常都是八点前来。Gus家里有4个儿子,还有11个孙辈,所以他时不时地得离开那里,这也不能怪他。

Gus通常会带来他的口琴,聊了一会儿后,他们会一起弹奏几首曲子。有时候他们会弹奏几个小时。他已经把Gus当成自己家人。他的确没有什么亲人了,至少他父亲死后是这样的。他是独生子;母亲在他2岁的时候患流行性感冒去世了,他一度很想结婚,但始终没有实现。但他知道,他也坠入过爱河。一次,仅有那一次,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应该要开始正题了吧)。那段爱情永远地改变了他。只有完美的爱情能做到这点,而那段爱情就是这般完美。

海岸上空的云慢慢地飘过夜晚的天际,在月光的照射下,呈现银光。云层越积越厚,他把头向后靠在躺椅上。他的腿漫不经心地摆动,保持着稳定的节奏,他的思绪回到了14年前一个似今天一样温暖的夜晚(终于啊,铺垫结束了吧)。[19]

以上网络译作的语言总体来说较为流畅,但不时会出现对原作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不翻译”的现象,如小说中的人名Noah, Gus, Walt Whitman,地名New Bern等;或采用“夹注式”翻译,如Brunswick stew(布伦瑞克炖肉);还有随处可见的随感式评论,如译者在翻译原著中惠特曼的诗歌时,援引了“百度吧”中的翻译,并调侃道“我就去了,太高深”;引文中倒数第二段第二行的随感“这应该要开始正题了吧”,以及引文末尾的“终于啊,铺垫结束了吧”等(见笔者以斜体标注部分),仿佛译者在边述边译,俨然一则网络日记体的文学翻译,译者轻松自由的翻译状态也赢得了不少网友的顶贴,但是从文学翻译的标准来审视的话,这样的翻译显然太过随意,要么“不翻译”,要么遇到困难绕着走,随便援引或挪用他人的译文,缺乏严肃性和规范性,而规范性是语言机制的基本要求,如果因为自由度而牺牲规范性,这样的翻译行为和翻译成果就失去了意义。

(三)外国网络文学翻译侵权事件频发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网络文学翻译虽然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目前困扰着网络文学翻译的最大的问题可能要数频频发生的网络翻译侵权事件。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自行翻译其作品和允许他人翻译其作品的权利,因此翻译他人作品原则上应当取得原作品著作权人的同意。而现今大多数网络翻译行为是在没有取得原作者授权的情况下自行翻译的,虽然一些网络文学翻译行为的初衷只是为了满足网友们的兴趣爱好,并充分明确了版权归属及翻译用途,但是实际上却无意识地构成了侵权,“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网络翻译就曾面临网络侵权的控诉[20],一些网络翻译小组不得不因此而解散,网友们委屈无奈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毫无保护屏障的网络文学翻译的确会为网站赢取点击率,满足其商业性目的,并且会为不法书商提供可乘之机,从中赚取非法利益,导致盗版泛滥,损害原作者、译者、正规出版社和读者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声誉。这些衍生的负面影响都是网络文学翻译传播制度不健全引发的后果。面对这样一个窘境,网络文学翻译不能以停止或解散来应对,也不能我行我素,强行违规操作,而是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文学翻译传播制度或法规,规范网络文学翻译传播行为,尝试逐渐弱化传统翻译出版和传播机构,以及著作权人对文学作品翻译权的掌控,进一步扩充和完善文学作品的翻译权和版权法规,避免将网络文学翻译这一欣欣向荣的新生事物扼杀在萌芽状态。

(四)外国网络文学翻译批评失范

网络文学翻译批评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文学翻译的发展向前推进的一种翻译批评行为。目前网络上的文学翻译批评大致被分为以下四种,即“引导讨论型”、“主题探讨型”、“私语批评型”和“流散型批评”[21]。这些网络文学翻译批评类型在批评主体、批评方式甚至批评性质上与传统纸媒文学翻译批评有很大不同,特别是“网络自身生产的 ‘批评’其实还难以被称为“批评”——它还仅仅是一种 ‘泛批评’,一种前批评状态的小情绪、小言论、小感慨……”[22]。由于网络文学翻译批评主体的多元化和非专业化,以及当前我国网络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和标准的缺席,导致我国现阶段的网络文学翻译批评虽然不乏精辟入理的创见,但还是难免流于种种失范,最为典型的当属攻击性、谩骂性、戏谑性、宣泄性语言泛滥;流于简单、平面、直观,缺乏理论深度和立体透视;盲目跟风、复制模仿、缺乏创新等。这一系列失范行为最大的诱因之一,恐怕还是网络平台的匿名性特征,使得一部分网络大众在享受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少了几分担心顾虑,多了几分肆意妄为,给网络文学翻译批评的大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可喜的是,2015年1月,国家网信办声明,将全面推进网络真实身份信息的管理,以“后台实名、前台自愿”为原则,实行实名制,加大网络行为监督管理执法的力度[23]。这一网络行为监管措施的出台,将对规范网络言论起到重要的约束作用。

结语

在纸媒外国文学翻译面临商业化浪潮的侵袭,愈来愈成为冷门行业的现状下,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却异军突起,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多姿多彩的网络平台上,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间翻译行为,成为与纸媒外国文学翻译相辅相成的重要翻译方式。新世纪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已经使得传统文学翻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翻译技术和工具的研发、多样化翻译平台的出现、规模不等的翻译社区和组织的建构、团体协作翻译模式的盛行,“译者—读者—批评者”三位合一的互动式翻译批评构成,以及文学译本的网络化存在与传播等,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外国文学翻译的内涵和范围,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界定外国文学翻译这一项在我国有着上百年发展历史的翻译活动,并尝试不断发掘网络外国文学翻译的可能性和创造力。在新世纪多元文化交相辉映、互联网技术不断超越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正在从一个社交网络平台转变成一个社会生产平台,这样一个自我组织和共同创造知识的模式用于翻译,对于当下的时代,也许是最自然不过了。”[24]当然,外国文学网络翻译还有很多局限性需要随着技术和法制的不断进步而得到突破,纸媒和网络外国文学翻译的强强联手、有效整合将是未来我国的文学翻译事业翘首可见的发展路径。目前学界对二者之间相互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已有少量探讨,但与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相比还远远不够。期待随着外国文学网络翻译平台的多样化发展,学界和网络大众能够不断创新认识,拓展二者之间相互整合的规模、程度和效度,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事业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参考文献:

[1] 公文.论网络翻译传播模式 [J].中国科技翻译,2012(2): 22-25.

[2] 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中国翻译,2003(1): 19-24.

[3] Lefevere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 初庆华.传统翻译出版业与网络翻译的相遇与融合 [J].新闻战线,2014 (6): 125-126.

[5] 许钧,高方.网络与文学翻译批评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216-220.

[6] 黄集伟.批评秀 怎样秀 [N].南方周末,2001-08-14.

[1].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世纪外国通俗文学汉译研究(13CWW007)”,第47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项目“新世纪外国通俗小说网络汉译研究(教外司留[2013] 1792号)”和2014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校级重点科研项目“新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的理论建构(14XWA04)”的阶段性成果。

[2].http: //baike. baidu. com/view/4232. htm.

[3].http: //baike. baidu. com/view/2185. htm.

[4].http: //baike. baidu. com/subview/1509/4904688. htm.

[5].http: //baike. baidu. com/view/4394. htm.

[6].网络翻译:共享信息还是侵犯版权http: //www. douban. com/group/topic/1667419/.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4年1月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 //www.199it. com/archives/187745. html.

[8].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4年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http: //www.199it. com/archives/224296. html.

[9].李村:“哈利·波特7网译本或将改变出版模式”http: //www. cww. net. cn/news/html/2007/7/27/2007727165558565_1. htm.

[10].公文.论网络翻译传播模式 [J].中国科技翻译,2012(2): 22.

[1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J].中国翻译,2003 (1): 22.

[12].Lefevere, A.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3].陈赛:“新生活方式与新生产方式——互联网翻译大军”http: //tech. sina. com. cn/i/2008-01-28/23282002051. shtml.

[14].哈里·波特网译版(灌水贴)_张杰吧_百度贴吧http: //tieba. baidu. com/p/251952918。因篇幅所限,笔者对该译文做了大量删节。

[15].“网络翻译家们的理想与现实”http: //www. ln. xinhuanet. com/itpd/2009-02/18/content_15729846. htm.

[16].田志凌:“《魔戒》的尴尬与文学翻译的危机”http: //culture.163. com/editor/news/040903/040903_95708. html.

[17].http: //baike. baidu. com/view/729695. htm.

[18].初庆华.传统翻译出版业与网络翻译的相遇与融合 [J].新闻战线,2014(6): 126.

[19].《恋恋笔记本》超人翻译第二弹 四(持续更新)_阿拉伯炒蛋_新浪博客http: //blog. sina. com. cn/s/blog_78fa5c290100xev3. html.

[20].“‘哈7’网上翻译面临侵权风险”http: //xuewen. cnki. net/CCND-ZSCQ200709050081. html.

[21].许钧,高方.网络与文学翻译批评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 216-220.

[22].黄集伟.批评秀 怎样秀 [N].南方周末,2001-08-14.

[23].http: //baike. baidu. com/view/2185. htm.

[24].“文学翻译已成为 ‘银发工程’,网上翻译正在崛起”http: //www. china. com. cn/book/txt/2010-01/08/content_19201987. 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