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

6.2.1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解译宜选择彩红外遥感影像、微波遥感影像、侧视雷达影像;一级和二级遥感调查宜选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根据需要采用图像分类、反差增强、滤波增强等方法对影像进行处理。

6.2.2 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解译应根据色彩、形状、纹理、边界线形态、空间位置、水系分布、植被状态以及地貌特征等解译标志结合区域资料综合确定。

6.2.3 岩浆岩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识别岩浆岩种类、产状并勾绘其边界。

2 分析岩浆岩相的空间组合特征,圈定岩浆岩相的分布范围。

3 辨认并勾绘岩脉,判别岩脉的性质和成生关系。

4 分析水流侵蚀程度和岩体风化程度,一级和二级遥感调查还应圈定岩体风化异常区。

5 根据需要圈定含重要矿产资源的岩浆岩分布范围。

6.2.4 沉积岩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一级和二级遥感调查应依据地层单位解译标志和已有地层资料勾绘地层边界,三级遥感调查可引用区域地质图确定地层边界。

2 勾绘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分界线,勾绘硬质岩组、软质岩组和软硬相间岩组的分界线。

3 可溶岩区宜量测各岩溶形态的位置或范围,进行岩溶发育程度初步分区。

4 圈定煤系地层和其他含重要矿产资源地层的分布范围。

5 可根据需要量测岩层产状和单层厚度,分析不同性质岩层的地形地貌特征。

6.2.5 变质岩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分析变质作用类型,建立岩性组合解译标志,辨认变质岩的接触关系、变质程度和风化特征。

2 正变质岩其他解译要求应按本标准第6.2.3条的规定执行。

3 副变质岩其他解译要求应按本标准第6.2.4条的规定执行。

6.2.6 第四系地层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识别各类松散堆积物的类型和成因,勾绘分布范围。

2 结合地形地貌、基岩特性等推断第四系地层的厚度。

3 观察不同堆积物的地貌形态和地下水迹象,结合植被条件与居民地分布情况,初步分析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4 特殊性土的解译尚应符合本标准第6.4节的规定。

6.2.7 断层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辨认并量测断层的位置、产状、长度和延伸方向,分析断层破碎带宽度、出露的地层和岩性。

2 识别节理延伸方向和交接关系,圈定节理密集带分布范围。

3 分析断层的性质和相互交接关系,判定隐伏断层和活动断层。

4 初判对工程有影响的活动断层和隐伏断层,应根据需要扩大解译范围并结合其他勘察方法进一步查明。

5 工程区内断层两盘的岩性、断层破碎带宽度、充填等情况,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现场验证。

6.2.8 褶皱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识别标志层,分析上下层的邻接关系,辨认褶皱岩性组成、形态范围,判定褶皱类型。

2 分析褶皱轴位置、倾伏方向、褶皱的组合型式,圈定褶皱的核部、转折端,推断并勾绘褶皱的轴迹。

3 分析褶皱对地形地貌和水系形成的控制性作用。

6.2.9 单斜构造解译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量测岩层产状和地形坡度,圈定单斜构造范围,解译单斜构造的地层岩性,划分斜坡结构类型。

2 识别工矿、民房、公路、排水渠等地物的位置或范围,分析各类地物与单斜构造的相对关系,判定人类活动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

3 识别单斜构造斜坡下方的河流沟谷形态特征与影响范围,分析流水侵蚀作用对斜坡稳定性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