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 孙晶
- 6983字
- 2021-04-15 12:11:07
故事三 不敢看她的眼睛
陈星不敢看一个女孩儿眼睛,后来发展成严重的对视恐惧。违背成长规律的桎梏要靠内心的力量打破,唯有走出令他惊惧不已的眼睛世界,才能重获自信和乐观。
1.他不敢看我的眼睛
陈星第一次来找我是他刚上高一那年。九月初的一天中午,在面向高一全体学生的新生适应团体辅导结束后,我刚回到办公室,就看到一个身形偏瘦的男孩儿出现在辅导中心的门口,欲进不进。
“孩子,你是来找我的吗?”我径直走了过去,边走边问,逆光中只能看到他低垂着头,肩膀略略倾斜,双手交握在一起。
我来到近前,他瞬间抬了一下头,又再次低得更深,那是一张苍白清秀的面孔,但是捕捉不到眼神,像受惊的小鹿一样。
我轻声问他:“看你的校服是高一的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他的双手扭动了几下,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我刚参加了新生的团体辅导活动,您说有烦恼可以来这里,我,我就是很苦恼,想找您谈一谈。”说话的整个过程,他一直都没有抬头。团体辅导才刚刚结束,这孩子就跑过来找我,从神态举止看,是鼓起很大勇气来的,估计是很困扰自己的问题。
“嗯好,那咱们进里面去谈谈吧!”我边说边给他指了指辅导室的方向,看他一直很紧张,就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向前走,并提醒他要注意看路。我一直仔细观察他,从心理中心的大门到辅导室要经过一个阅览区,一路上他基本都是低着头,身体动作颇显拘谨,且很听话地注意看着路,不碰到途经的陈设物品,目光却从没有落到过我的身上。
请他坐到我侧面的沙发上,闲话了几句,帮助他放松一下:“咱们学校的这个辅导中心有点儿像个小乐园,是学长学姐们经常来玩儿的地方,你们以后也会在这里上成长课。”
他不时点着头,不说话也不抬头。
“那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可以吗?”
他说自己叫陈星,毕业于一个郊区初中,说话声音不大,却很清晰悦耳,虽然还未变声完毕,但已经很有大男孩儿的质感。
我问陈星:“你是遇到了什么样的难题呢?感觉你好像很困扰。”他没有回答,有一小段时间的静默,只听得到窗外芙蓉树上的蝉鸣。
停了一会儿,见他仍旧不肯说话也不肯抬头,我语气更加温和地问道:“是什么事儿会令你这么苦恼呢?是不容易讲出来吗?”陈星依旧低着头不说话,身体有些僵硬。
“你是觉得紧张吗?我发现你很少抬头看着我讲话。”
他坐得很辛苦的样子,前后动了动,终于小声地说:“其实,其实我的烦恼就是不敢看别人,尤其是眼睛。”
说出这句话,他像是终于鼓起勇气承认了一个错误一样,虽然依然局促,还有几分沮丧,但是之后的谈话比较顺畅,他虽然不肯抬头,但是思路清晰,语言表达简洁明确。我渐渐了解到,陈星的主要问题是恐惧与他人目光对视。除了父母之外,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会令他害怕,如果对方没注意到他还好些,如果看向他,就会令他浑身不自在,心跳加快,呼吸不畅,怎么也不敢抬头迎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交车、图书馆,面对的不管是熟悉的人还是陌生人都会这样。
开学一周多了,他很努力地想要克服这种恐惧,因为不能抬头看着对方讲话非常奇怪,担心新的老师和同学不高兴或者厌恶自己,可是越是努力想改变越是别扭,大家一开始可能只是觉得他太腼腆了,可是逐渐就觉得不对劲儿了。
“听你这么说,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很大,同学或者老师说你什么了吗?”
“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看得出来他们觉得我很奇怪,这种感觉太糟糕了。尤其在选班委的时候,班主任老师还找到我,建议我参选,因为初中的时候我一直是班长,还当过学生会主席,可是我现在这副怪样子怎么能当班委呢!”
陈星述说的过程中,只有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抬起眼睛看我,然后就立刻跳开视线。
“老师,很对不起,和您谈话一直低头很不礼貌,因为这个缘故我会尽量减少和别人讲话,从初三下学期到现在,包括面对爸爸妈妈的时候,这次是话说得最多的一次了。他们都说我长大了,内敛了,其实根本不是……”他跟我直道歉,青涩的脸上写满痛苦和无助。
“没关系啊,孩子,你背负这么重的压力,还要顾及周围人的感受,一定很辛苦吧。”我话音未落,陈星大颗大颗的泪珠终于落了下来。
陈星说自己的这个烦恼一直不知道找谁诉说,上网查了一下,感觉很像一种恐惧症,应该看心理医生,可是又不敢跟家人说,怕他们太担心,而且自己也说不清。想着也许上了高中换个环境,自己再努力调整一下就会好,没想到反而更严重了。终于发现高中有心理老师可以求助,像是找到救命稻草一样。
我答应陈星尽力帮助他,只要他相信我。首先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于是很快就了解到陈星的这种视线恐惧的形成过程,缘起是不敢看“她”的眼睛。
2.他不敢看她的眼睛
陈星是一个挺聪明的孩子,父母是普通工人,对于他的教养一直比较严格,作为独生子,一点儿也不娇气任性。这孩子从小就很懂事,不讲吃穿,为人诚恳,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虽然有点儿腼腆,话不太多,但是学习能力很强,成绩也不错,从小学起一直是学生干部。
升入初中后,品学兼优的他一直担任班长,因为为人正直公允,以身作则,陈星可以做到身处青春期最为动荡的时期,既得到老师的欣赏赞誉,也能在同学中间很有威信,对一个少年来讲,做到这一点难度相当大。然而到了初二上学期,陈星一直以来丰富踏实、宁静美好的生活被一颗石子彻底划破。这颗小石子,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儿。
升入初二,陈星被选为新一任学生会主席,工作平台宽广了很多,也结识了更多才华横溢的伙伴。当时的文娱部长是隔壁班的一个能歌善舞的女生,大而明亮的眼睛,快乐活泼的性情,非常可爱。当时学生会的孩子们一起帮助老师筹备学校的元旦文艺会演,经常有机会相处。渐渐地,陈星觉察出自己的眼光总会不自觉得被这个女孩儿吸引。见不到她的时候,也经常能够想起那双含着笑意的漂亮眼睛。
一次主题班会,内容是讨论青春期的早恋,班主任老师带着孩子们讨论早恋有什么害处,怎样就是早恋的迹象,如何调整这种想法,必须要悬崖勒马之类的。在早恋的迹象这个环节,同学们讨论得最为热烈,尤其是有过早恋经验的孩子们,发言尤为踊跃。班主任老师一度有点儿控制不住节奏,只好冷下脸来批评大家,才稳住阵脚,还让同学们学学班长陈星,稳重笃定。陈星说当时自己表现得貌似最为淡定,其实内心翻江倒海,因为听着同学们的发言,他越来越确定自己是真的喜欢上了那个女孩儿了。
这个感情确认吓坏了陈星,他知道早恋不是一件好事儿,是绝对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方面无法面对严格要求自己的父母,一方面会被老师同学看不起,所以他绝对不能向那个女孩儿表白感情,甚至不可以被别人发现。他要坚决阻隔这个信息的传播,并隐藏起自己的初恋情愫。
从那之后陈星一直努力隐藏自己的情感,为了不露马脚,也不敢刻意疏远那个女孩儿,怕反而更容易引起怀疑。可是面对她时又经常不够自然,生怕被发现。他很担心别人会知道他的心事,可是又常常情不自禁地偷偷观察那个女孩儿,矛盾中日渐焦虑。有一天课间,他正盯着刚好在走廊另一侧的女孩儿的背影,有些出神,突然间她转过身来,迎视他的目光,吓了陈星一大跳。他迅速低下头,紧张得心脏狂跳,尽量控制自己的呼吸,假装从口袋里找东西,慌乱地想这下坏了,她怎么知道自己在看她,难道她知道了自己的心思吗……从此,那双眼睛在他心里生了根,时不时出现,甚至会出现在噩梦里,之前自己那么喜欢的大而美丽的眼睛,逐渐带给他的只有恐惧。越回想当时那女生的眼睛,他越肯定那眼神很复杂,好像洞悉了他的内心世界。以后再见到那个女生,也不敢抬头看,甚至不再与她讲话。
陈星躲避女孩儿的古怪行为终于被校团委的老师发觉,老师私下里了解了一下两个人并没有发生什么矛盾,就找陈星谈话,提醒他作为学生会主席必须团结其他学生干部。当时已经压抑了几个月的陈星忍不住和老师简单说了说原因,当时老师的眼睛也睁得好大,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因为陈星一直是严格自律的优秀学生典范,还是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老师虽然没有说太多,还是提醒他必须调整好自己,不要影响学习和工作,说会注意不把他和那个女孩儿安排在一起工作。
原本他还是挺感谢团委老师的,不仅理解自己,还帮助自己解围,但是陈星没想到的是团委老师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班主任,刚巧临近的一次月考他的成绩下滑,于是班主任老师找他谈话,语重心长,悉数利弊。虽然说青春期对异性同学发生好感也算正常,可陈星不一样,是要有大出息的孩子,必须学会自我控制,老师说自己也会监督他,除了工作和学习,不要和那个女孩儿有更多来往。
虽然陈星对团委老师不给自己保密有些不满,但是后来想想老师也没有恶意,还是自己不够好才让老师担心,而且老师们说得都很正确,他决定要更快速地调整过来。本来以为尽量减少和那个女孩儿见面,过一段时间就没事儿了,结果他却发现事情越来越糟糕了,自己与别的女生说话时也开始不自在,很害怕对方盯着自己。她们的目光好像都有穿透力,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眼睛一直看到自己心里,令自己非常恐惧,不敢和她们目光对视,只能要么躲闪,要么回避。
度日如年中升入初三,陈星越来越沉默,怕被大家发现自己的异常状态,只好把时间都埋在书中和习题里,成绩倒是不错。老师们说他长大成熟了,知道什么重要,并以他为榜样激励同学们认真学习,准备中考考出好成绩。爸爸妈妈发现他少言寡语,脸色不太好,认为是学习太辛苦了,可孩子知道上进是好事,于是就很少打扰他,只是认真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同学们对于他的改变却众说纷纭,说他越来越怪,学习就学习呗,神情举止什么的太别扭,不知道是装的还是学习太用功出毛病了。有关系好的朋友时不时把大家背后的议论告诉他,希望他最好能改变一下,这反而让他更加苦恼。
后来害怕与人对视的问题逐渐扩大到男生,到老师,甚至是公共场所遇到的陌生人,只有面对自己的父母时还好些。他觉得人的眼睛真可怕,让他不安,就尽可能地少和别人谈话,不得不说时也能不看对方的眼睛就不看,实在要面对就看一眼然后迅速躲闪。这样熬到了初中毕业,虽然中考成绩优异,但是原来自信开朗的男孩儿已经面目全非。本指望上高中后换了新环境会好一些,没想到依然如此,同学和老师都觉得他太腼腆,太紧张,有点儿怪。自己也很难融入新集体,不知如何是好。
3.走出内心的恐惧
对视恐惧是视线恐惧症的一个常见种类,青春期的孩子中偶有发生,大多是不敢与同龄异性对视。陈星的症状比较严重,他的对视恐惧范围要大得多,但是因为他的意志力坚强,自知力完好,还可以坚持上学,也没有逃避其他社会活动,生活和学习的状态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就没有转介给心理医生,而是以心理辅导的方式帮助他。初次会谈后,我们共同商讨了一个每周一次,持续10次左右的辅导计划。
最初的辅导都在回顾对视恐惧形成的过程,在认真仔细的梳理过程中,领悟力很高的陈星很快就理清了思路。首先他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是对与他人目光对视的一种恐惧,是青少年患有的恐惧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对视恐惧的产生与青春期心理变化密切相关,诱因是两年前的情感萌动。那次走廊里女孩儿突然转身与他目光对视是个偶然事件,当时陈星因为过度担心自己的心意被发觉,一直精神紧张,所以震惊不已,错认为自己的内心被洞悉。之后老师的连番介入,同学的众说纷纭,都在不断强化这种错觉,之后不断叠加,导致由恐惧看那个女孩儿的眼睛,逐渐泛化至越来越大的群体。需要陈星认定的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恐惧是逐渐学习而来的,当然也完全可以根据同样的原则予以消除,不用过于担心。
之后的辅导主要采用了行为治疗当中的系统脱敏技术,先从掌握放松技术开始。放松训练的目的是掌握让身体放松下来的方法,通过体验身体的放松来达到心理的放松。放松训练的基本程序是先将身体调节到一个舒适的坐姿,闭上眼睛,做3—5次深呼吸。然后按照手—前臂—上臂、脚—小腿—大腿、头—颈—躯干的顺序,一边听指导语,一边按要求做。先使肌肉紧张,注意紧张的感觉,5—7秒后再完全放松,体验紧张与放松之间的不同,以及放松后的舒适感。陈星是个执行力非常强的孩子,很快便掌握了要领,而且把这一训练作为家庭作业每天认真练习30分钟,一周后他就可以做到让自己的身体迅速放松下来。
接下来共同讨论出令他恐惧的主要情境:与熟悉的人(可以是朋友或同桌)对视;与同性同学对视;与班主任对视;与不熟悉的老师对视;与陌生人对视;与异性同学对视。他依照自己的主观感觉,确定了和六种不同角色的人进行对视的训练任务,并给六种恐惧情境评分,确定反应的层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是:与心理老师对视、与同桌男生对视、与其他男生对视、与班主任老师对视、与科任老师对视、与异性同学对视。
因为之前的倾谈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很庆幸陈星把和我对视的训练任务排在了第一层级,因为第一步是辅导能否成功的关键。接下来就开始对视训练,我鼓励他要坚持,也提醒他不要太着急,我们可以慢慢来,由想象对视,到短暂的对视,再逐渐延长对视的时间。先是做了几分钟的放松训练,他放松下来后先是想象与我对视,任务比较容易完成。接着开始短暂抬头注视我的眼睛,我至今记得他第一次抬头看我的短短几秒钟,时光好似凝固了一样,起伏的目光,紧抿的嘴角,皱缩的眉头,看得出孩子有多恐惧和有多坚持。如此短暂的对视,他的额头竟然冒出细汗,重新低垂下去的头显得疲惫不堪。我轻拍一下他的肩膀,轻声说孩子你很棒,再来做一会儿放松训练,感觉会更好。这绝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两次训练后,陈星和我说话的时候能够看一看我的眼睛了,虽然停留的时间不长,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这大大增强了他战胜恐惧的信心。之后的脱敏训练基本都是相似的步骤,先在辅导室中以想象的方式进行练习,然后带着作业去找相应的人进行实际的练习。开始的两个层级任务完成得比较困难,之后越来越好。在最后一个层级,在与异性同学对视的训练过程中,加了认知辅导:我们就如何正确看待青春期的情感;如何成为一个既能清晰地意识到自我的需要和态度,又能符合社会环境要求的人;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解开心结的陈星在第12次辅导结束时完成了全部的训练任务。
那之后陈星还会经常跑到辅导中心来玩儿,跟我谈谈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情况,不再恐惧与人对视,终于找回了从前的笃定和开朗,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往事难如烟
听陈星讲自己的成长故事,尤其是青春期的情感经历,我心里有种莫名的忧伤。说是情感经历,其实只不过是少年内心的青春悸动,以及持久的自我抑制的过程。他抑制的不仅仅是初次萌动的美好情感,还有想要穿越家人、老师以及伙伴们用重重期待制成的枷锁的渴望,可怜的是这渴望连他自己都没有觉察。
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至少18年的光阴。为人父母师长,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去面对那一个个稚嫩无状的小生命,一直是我很想追问的话题。于陈星的父母而言,穷养儿子的理念不失明智,因为太过骄纵的孩子会缺少独立于世的傲骨。可到底什么是穷养呢?清简的物质条件和严格的家庭教养都没有问题,然而孩子的内心成长应该如何穷养呢?又为什么要穷养呢?
像陈星一样,在长大的过程中很少会被家人问及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父母可以帮些什么的孩子比比皆是。尤其是聪明懂事、责任心强的孩子,小小的肩膀就可以负担起家人的希望、老师的期许以及一个班甚至一所学校的学生的钦佩倚仗。每当遇到这样的孩子,我都会忍不住问一问他们会不会觉得累。不需要他们立刻回答,只希望他们想一想,如果想说什么再来一起聊一聊。
陈星的对视恐惧,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他过于严苛的自律意识,总是首先替他人考虑,忽视自己的感受,容易自责,内心相对封闭,不愿意求助等个性特点,而更大的责任在老师和家长身上。初中是青春期萌动最为强烈的时期,对异性有好感,甚至思慕,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现象。陈星虽然一直是学生领袖,但他也是个普通的少年,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无法和本能的生长抗衡。老师们知道了他的心思不应该如临大敌,似乎闪耀着光芒的明星学生会因为对异性的喜欢甚至早恋而变得暗淡,甚至陨落。如果当年团委老师可以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感的产生是自然与正常的,引导他正确对待,合理表达,就不会有之后的对视恐惧出现。好在这个孩子坚强,否则演变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中断学业都极有可能。
陈星在初三时心理困扰已经很大,由对视恐惧引发的抑郁、焦虑的情绪均日渐严重,可是他的爸爸妈妈却毫不知情,反而一直以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更在意学习了,并引以为豪。朝夕相处的父母对于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如此失察,也算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说来说去还是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学习第一,一张成绩单就可以遮住千千万万父母和老师的眼睛。
5.写在后面
陈星在高中读书的三年,经常会来心理辅导中心和我聊聊天,日常的闲谈中我一直有意无意地引导他认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本心和父母、老师的期待中找到可以结合的点线以及角度。既是重要他人所期待的,又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越多,内心会越平和,状态就会越好。
好在陈星还处在内心还未完全成熟的年龄,很多角度还可以调整,可以重建。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孩子们首先要能够判断出自己的真实意愿,然后能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
高二之后陈星的成绩逐渐上升,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方的一所名牌大学,临行前他来看我,一个告别的拥抱,坦诚直视的目光中清晰可见的,是只有经历过风雨的大男孩儿才会有的成熟、坚定和自信。
眼睛可以让我们看到暗沉的恐惧,也可以看得到美好和光明。
当我们发现自己难以面对他人时,切忌惊慌,正确对待内心的惶恐,积极寻求心理辅导,懂得借助外力让自己回归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