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全球化

蒸汽机驱动的交通工具,以时间压缩空间,将地理中的世界与观念中的时间对应,人类生活从未如此面对面。蒸汽机装备的新式工厂,使欧洲资产阶级有能力按意愿开辟市场,19世纪中期已形成以英国等少数国家为中心的全球化格局。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此时在生产力革新促动下成为历史主流。

在指责工业革命给东方带来祸害的同时,道德不正确永远是社会破旧立新的硬币反面。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终将延续千年的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分化。同时,商品随英国人之后来到北美等广大殖民地,贸易关系为工业革命影响力越过大洋埋下伏笔。

然而,工业革命并非一开始即意味着全球化。对殖民地,英国采取歧视政策,不允许当地工业发展,尤其是与英国竞争的工业。比如,历任首相概不允许殖民地生产铁钉,避免当地冶铁业与英国竞争。对欧洲大陆,1810年前后,英国又颁布法令,将蒸汽机等新式机器列为最高机密。为此,德国人只有聘用镗床发明人威尔金森去当地办厂。显然,技术传播如资本或商品流动,不可阻遏。随后各项新发明在国家间广泛学习应用。

由于技术进步,时空距离得以消弭,买卖双方越来越倾向于直接联系,拥有产品与资金的工厂和金融家,重要性开始高于贸易商。至19世纪中期,来自“边缘国家”的小麦等生活必需品,通过蒸汽机车或轮船,打破温度、季风和海流的阻力,在殖民者主导下将贸易版图扩展至世界各角落。1815年至1850年,横越大西洋的多数货物,每磅运费下降达80%,1870年至1900年又下降70%,累计降幅近95%。

总之,蒸汽机不只决定了利润、损失、贸易量,还创造了新邻居,深刻影响了时间观与世界观,开启了今天称作商品化、全球化的革命。同时,另一场大资本集聚的金融革命在暗流涌动,改写着与全球化同步的金融业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