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引领,铸就名校发展之路

五中建校之初,我是伴随着校路铺设的机器轰鸣声来到这所学校的。2017年,一所崭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聊城五中,在一片废墟上拔地而起。“5”字形连廊式的教学楼宽敞明亮,高标准的体育馆,带有塑胶跑道的风雨操场,还有校园里大面积的草坪和点缀着的鲜花。这座高起点、高标准的校园,以她不俗的姿态,迎接全市人民期待的目光。面对着政府筹资兴建的校园,我和全校师生一样,有兴奋,更有沉甸甸的压力。建校之初,全体教职工仅有24人,第一年只有4个教学班,178名学生。建校三年来,在各级领导、专家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奋斗下,学校发展成为拥有36个教学班、100余名教师、2000余名在校生的规范化学校。回忆两年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感到,遵从教育规律,科研兴校,将硬件的高标准融入管理的高起点,是学校发展的制胜法宝。学校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不断探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的新途径、新方法。这中间,学科教学管理和教研创新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绚丽一环。通过强化学科教研建设,突显了教学的横向管理,促进了教师素养提升和专业成长,教学加科研,使学校教育教学产生了“1+1>2”的良好效应。

擦亮学科教学管理的牌子,让教育科研的道路越走越亮堂

在建校之初,我们就选择了教育教学管理重心下移到各个年级的方式。老师们由原来的按学科教研组办公,转移到各年级组和班级的区划里。这种体制下的年级组,管理职权明晰,目标具体,运转高效。各年级组为了本年级能取得优秀教学成果,工作积极主动,在这种方式的推进下,教学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依然有它的不足。时间一长,这种独轮行走模式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个级部的运转周期是以三年为一轮,三年以后这个组织的教师又会重新调整。让一个只有三年期限的行政化组织有长远的学科专业追求、长远的教育教学规划是不现实的。学科组在教育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与师生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了摆在学校教育教学面前的一大难题。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开展之际,我和班子成员走进教师,广泛调研,征求意见。我组织老师们展开了“学校要发展,教研怎么搞”的大讨论,连续召开各种座谈会,听取班子成员、中层和骨干教师以及全体员工的呼声,方向越辨越明,思路越辨越清。最后,学校做出了成立以学科主任带头、强化学科科研组织建设的决策。目的是在横向上加强教学管理,变级部“独轮行走”为级部和学科组“双轮行走”。新创建的学科组就像各具特色的兵种,学科主任就是每个兵种的指挥官。加强学科组的建设、引导,激励每一位教师向专业成长的目标挺进,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课程改革也就成了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自己分内的事。

说干就干,想好了的事就要雷厉风行。学校制订规则,采用公开竞聘、自由竞争的方式,让那些在学科教学中有经验、有热情的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教研思路、施政纲领。这种方式本身,也是让全体教师接受一次科研兴校理念的教育和洗礼。最后,经过激烈竞争,在年级组和学科教师民主推荐,领导班子集体评议的基础上,学校任命各学科的学科主任。学科主任具体负责各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推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他们可以代表学校参加本学科的教研活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校长汇报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学校对学科主任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在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大力支持。为促进学科主任的成长,学校创造机会,选派他们外出学习。学校还特邀青岛三十一中原红校长来校为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学科教研组织和团队建设,强化了“教”和“研”两方面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教研团队综合量化,让学科组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使“我要学”“我要听课”“我要研课”“我要研究”成为各学科组内所有教师的共同心声,学校教研活动蔚然成风。

以精细化管理促学科教育科研上档次上台阶

(一)教学即研究,让学科教研之风吹绿校园

学科建设的目的,是让学科教研成为教师的本分,让学科组成为教师的真正“娘家”,成为全体学科教师的“研修提升之家”。学校给各学科教研组分别订阅了各种教育类报纸杂志,学校的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也成为教学和教研的常态,老师们也真正体会到“教学即研究”的真谛。教研,真正成为促进教学的利器。在问题提出、课题形成及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教育科学研究者的尊严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们说,教育是科学,那就不是哪一个人说了算,而应该是经过验证的结论。按科学办,循规律走,尊重教育,就是尊重科学,如此教育教学的随意性就没有了市场,也只有将教育深入到教研的内部,真实地触摸教育的细枝末节,教师才会真实地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和乐趣。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促进学生学习的课程整合研究”已顺利结题,2019年,学校课题组成员又申请通过了山东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家校协同,提升中学生道德修养策略研究”,同时还申请了3项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5项东昌府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每一位教师,都有1项自己的校级课题。学校提倡“人人做科研,各科有抓手,学校无小事,事事育新人”,全校员工,从教工至职工,人人想问题,人人有研究。课题的过程性材料积累和成果汇编成为教师开展教研的真实记录。学校制订规章,每周每学科至少有一个半晌的时间固定下来,确定为学习和研讨时间。例如,语文组在每周三的下午开展教学研讨,数学则在每周四的下午,定期开展学科研讨。学校从校长、副校长到年级主任、各部门中层和其他教师,一起参加到各个学科中去,开展和参与教研活动。并且特别要求,各位校长在教研活动中,不能先入为主、喧宾夺主,更不能以势压人,影响教师们意见的表达。校长们的参与,是做榜样和表率,以促进教育教研活动的真实开展。

积于学校初创,青年教师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学校以学科组为主导,研究制订了符合学校实际的“115”教学模式,学科组同时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安排每个学科采取以老带新、以优带新的方式,将全体青年教师纳入到师徒结队的活动当中去。“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在“115”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学科组整合了本组的课程资源,将这一模式学科化、个性化,形成了自己学科乃至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只有将教研活动变成了教师自己的事,活动的开展才是真实有效的。思想品德组提出“真实学习”模式,语文组强化读写联运教学思路,数学组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法”,英语组提出“情景读说教学”等,各组均有自己的学科教学创新和教法创新。正是在学科模式的基础上,各学科努力让每一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建立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追求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从而成就自己的专业之路,打造一条通往名师的道路。

(二)问题即课题,培养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校将各学科的公开课活动整合为“随机抽取常态课”“学科组代表评价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骨干教师风采展示周”“课题研究成果展示周”“师徒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随机抽取常态课”,即每天不定时在教务处抽签决定听谁的课程,抽到的老师立即带学生来公开课教室上课并同时带来教案、本人听课记录和作业讲评手册,课代表同时抱来本班学生作业。来听课的教师每人发放课堂评价表,现场对所听的课进行评价,对讲课教师的评价情况均由教务处计入教师考核。“学科组代表评价课”是在每个学科组内抽取一名教师上公开课,学科组、专家组现场打分,作为本学科组每一位教师的讲课分计入量化考核,有效地实施了学科组的捆绑式评价。学科组内每学期开学前完成本学期公开课活动安排,每次活动之前,及时把活动安排、活动主题和活动要求下达到全组,让每位教师有计划、有选择、有目的地自主参与到听课、评课活动中。经过几轮活动,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经验能较自觉地融入备课—听课—评课的过程,研课的习惯已经形成,活动的效果和活动方式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一致认同,教师们在活动中也得到了锻炼。

学校通过听评课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和行为,实施教研制度下的有效管理,让学科组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在各种评课赛课活动中,我们首先提出,要为发现问题而听课,为解决问题而上课。在每一次公开课上,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这次公开课是针对课堂上发现的哪一个或哪一类问题而上课的。课后要针对课堂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评课。这样,让每一次公开课都成为教师思想深化、教学进步的阶梯。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工作思路,就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教研也是这样。学校的一系列听评课活动,各学科强有力地推进,使教师们“问题即课题”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如今的校园里,人人教研,人心思研,以研促教,已经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普及与提高,让每一位教师分享成长的快乐

在加强学科组建设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只有点面结合,科学设置学科活动内容和形式,将学科组建设融入整个校园文化氛围中,使教育回归到“人性”,有效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乐于参与,从中体验教学与研究的乐趣,这样才能增强凝聚力,提升教育的感召力,扩大影响力。

第一,以整合教材为核心的集体备课是学科组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在个人研读的基础上实现集体的互动和交流,使教研不至于停留于低水平重复而无趣。第二,采用课题研究的形式进行创新,由无中心议题的“闲谈式”教研变为主题明确的专题推进,既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教学和课改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将学科组建设推向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请进来,走出去,与专家、同行一起探讨教学规律,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大胆使用,创造机会。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工作的能力是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只有敢于使用、大胆使用,给青年教师压担子,也才能“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成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加强学科组建设,让教育充满生命活力,让每一位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今天的聊城五中已经做到了,形成了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良好局面。

加强学科组建设,更加和谐了师生关系,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有效,师生精神面貌为之一新,课堂效率进一步提升。学校以学科组为载体,进行了“活动即教育,参与即成长”“校本课程与校本课题开展”两项教育教学新尝试,均取得重大成果。学校涌现出水城名师1人,东昌名师2人,省、市、区级教学能手46人,有国家、省、市级优质课获得者35人,我本人也被评为“水城名校长”。全校发表教育教学专著、各级论文共计百余篇(本),先后开展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开发校本课程几十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语言文字报》等媒体给予了翔实的报道,我本人应邀在全省素质教育论坛及全市中学生核心素养表彰大会上做专题报告,受到广泛好评。成绩属于昨天,前途更加灿烂,我们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走出我们自己的名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