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 曹秀玲 冯晓玲
- 2335字
- 2021-12-31 12:43:49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何谓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就是以实现以政府为主导,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提供各种不同性质的产品满足公民需要的服务。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增强政府服务职能,首要的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职能从“全能型”转向“服务型”。这是在党的全会上首次明确并强调提出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2004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2005年3月5日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2007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明确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012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9号),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快建立政府主导、覆盖全民、可持续的公共服务体系。”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包括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不仅从导向上、法理上对于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转变提供了依据,而且在行为准则上、体系构架上对于各级政府向着“服务型政府”提供了路径选择。
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样也涵盖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所应关注和有所作为的领域。体育事业是公共事业,它从来都不仅仅就是塔尖的竞技体育那很小的一部分。一个现代国家有义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广泛的体育活动、培养多样的体育爱好、投入丰富的健身运动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200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提出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坚持体育服务的多元化,适应各方面的体育健身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强调“明确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2005年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同志在“第九届《财富》全球论坛”进行的主题演讲以及在2005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提到“体育公共服务”的概念。2008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要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刘鹏局长在2009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要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于2010年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强调要“强化政府的体育公共服务职能”。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体育公共服务”,等等。这一切都说明了国家领导人、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对于体育事业公共服务性质与职能的重视。
体育公共服务作为行政部门探索公共服务职能改革的重要内容,也逐渐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掀起全民健身的新热潮,体育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充,产生了一大批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俱佳的学术著作或论文。
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理念与倾向也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等一系列宏观体育政策背景下产生的。特别是2014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这些政策表明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创新成为一种必然要求,这能进一步推进高校体育公共服务。
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并需要大力引导高校体育推行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与热情,这是因为高校特别是专业的体育院校拥有着其他社会组织所不具备的优势:
首先,在高校拥有资深的体育专家、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及教练员,拥有整套的体育教学、训练与组织经验,同时所实施的体育项目多样化,新兴项目也更易研发与推广,社会服务时间和体育公共信息资源相对充足。
其次,高校具备相对充足的体育场馆(地)设施等,如果扩大开放的范围与力度,也能够进一步支持高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形成良性的循环。
最后,高校体育组织有较强的管理经验,对于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体育发展动态和体育赛事等信息掌握较为全面。
因此,在我国目前积极发展体育公共服务的大环境下,探索高校公共服务新领域,把高校公共体育资源纳入体育产业化的范畴,对于缓解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加强高校体育公共资源直接服务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这既是全民健身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国家政策的要求。总之,高校不仅肩负着为我国培养大批专业体育公共事业服务人员的职责,而且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具备相对丰富的公共体育资源可供整合利用。从当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情况看,非常需要高校体育设施来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和社会体育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高校服务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有助于进一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
本书将从公共服务的理论分析研究入手,分析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国外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经验和模式,提出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思路和政策建议,希望为更好地推进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