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

一 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演变及经验教训

近代以来,中国同世界的经济关系经历了三个具有显著变化的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闭关锁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西方国家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开启了西方近代工业化和形成世界市场的历程,推动了当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但同时也掀起对外殖民化的高潮,中国成为西方列强觊觎的一大块“肥肉”。也是在这个时期,由于我国封建统治制度的落后和统治者的愚昧、封建政权的腐败,中国自我隔绝于世界市场和工业化大潮,导致的结果就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年间,一次次的战败、一次次的割地赔款,在西方列强疯狂掠夺下成为积贫积弱的国家。在一定意义上,这个阶段的惨痛历史教训就是封闭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第二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尚未在开放条件下搞建设的时期,该时期处于局部封闭和基本自给自足状态。当时西方主要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的封锁或半封锁,国家在对外交往上主要限于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这种局部封闭状态使我们一度错失了世界经济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当时世界正掀起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浪潮,国际产业分工出现了新的转移,地处亚太的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抓住机遇乘势发展起来,经济发展出现了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新现象。但经济体制的封闭僵化使我们的发展遭受很大挫折。这个阶段的历史教训是,若不解放思想、大胆改革,不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墨守成规,也同样会落后于别人。

第三阶段是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时期。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机制与世界经济运行的衔接奠定了基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形成了全面开放新格局。

二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是我们党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做出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各项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22]

要改变被动落后的局面,赶上时代潮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经济濒于崩溃,温饱问题犹存。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23]

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8年,我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9.4%,显著高于世界同期2.9%左右的增速,并超过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同期水平;从1978年至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8%提高到接近16.0%。2018年,中国大陆人均GDP已经等于印度的4.8倍。

1978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1%,不足当年美国(33.2%)的1/10;而改革开放以来,1979~201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18%左右,跃居世界第二位,年均贡献率水平相当于美国的60%。其中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连续12年稳居世界首位。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8%,等于美国的同年贡献率(16.7%)的1.66倍,超过同期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第三大经济体日本(4.4%)之贡献率的总和,直接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率提高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24]

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由1978年不足200美元[25],上升至2018年的9630美元,已经由低收入经济体跃升至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也都在不断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政治文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摆脱了贫困落后的状态,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人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彰显,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使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大为提高、执政基础大为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掷地有声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26]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27]

三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成绩,为新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新时代,面对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外部国际环境的变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更高了、任务更艰巨了。过去我们事业的发展靠改革开放,今天在新时代要进一步推进我们事业的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的翌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快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出发,主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决定做出说明的时候,明确指出:“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回顾总结毛泽东同志伟大历史贡献和毛泽东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的事业崇高而神圣,我们的责任重大而光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我们要不断深化对改革开放规律性的认识,勇于攻坚克难,敢于迎难而上,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2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思路和举措陆续推出,充分体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们从习近平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身份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和重要会议上发表的大量关于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系统地领会习近平新时代开放发展观不断创新发展的内容;从2013年10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七部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到2015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关于开放发展的部分、2017年1月《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规定》、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明确阐述、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等中央重要文献,以及中央有关部委关于扩大开放的系列文件,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实施更充分的开放的新政策、新举措。进一步看,我们还可以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国内营商环境改革、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开创性地举办多种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会议、论坛,如“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厦门)等,以及牵头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金砖国家银行)等服务发展中经济体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机构,以及扩大进口、积极推进多边贸易与投资等相应的实际行动中,充分了解我国开放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取得的空前显著的成效。